超轻粘土教学工作总结(精选7篇)_超轻粘土教学总结
超轻粘土教学工作总结(精选7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超轻粘土教学总结”。
第1篇:超轻粘土
认识神奇的黏土
教学要求
1、熟悉超轻粘土的特性,能构想各种形状和組合的方式,了解利用超轻粘土制作的基本方法。
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用手捏法、泥条法制作小物品。
教材重点难点
同上
教具
课件,黏土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轻粘土作品,提问: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香蕉、苹果、草莓、葡萄、小猫、章鱼、蜗牛、小兔)
2、这些物品用什么做的吗?(轻粘土)
3、谈一谈章鱼的造型特点。
二、介绍彩泥
1、彩泥的优缺点。
2、欣赏彩泥作品。(ppt同步)
3、示范彩泥的颜色搭配和制作方法。
三、介绍轻粘土
1轻粘土的介绍
2轻的特粘土点:
3、轻粘土的保存方法
密封、干燥的地方保存。如果稍微有点干的话可以喷少许水使其变软,完全干燥了的话是无法变软的,因为含有纸浆的成分,完全干燥后加水的话只会化掉。
4、欣赏轻粘土的作品
5、介绍轻粘土的使用
四、太空泥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
1、引导学生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太空泥作品。①搓粘土。
②制作粘土板。包括底座、外侧壁。(注意厚度适中,不能太薄或不能太厚。)
③最后才做装饰配件。添加时把外部打湿,确定 位置再固定下来。
④还没完成的作品要喷少量的水并用保鲜袋密封保存。
⑤完成的作品风干。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五、欣赏并评价学生轻粘土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轻粘土作品。
2、轻粘土作品展:评选作品。
第2篇:超轻粘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彩泥和纸粘土的特性。
2.初步掌握纸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德育目标:
进行个人与集体的设计以及欣赏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团体协作品德,共享创作成果与经验。
能力目标:
通过陶艺和雕塑精品欣赏与跨科学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粘土造型设计的学习中掌握雕塑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雕塑艺术的欣赏与技法掌握与其他科学相互参透融合。
创意设计构思与交流活动
难点:造型个性化的表达。
过程设计(教学或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纸粘土作品,提问: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灰姑娘的高跟鞋)
这高更鞋用什么做的吗?(纸粘土)
谈一谈高跟鞋的造型特点。
对比书本的古代雕塑人物(兵马俑、三国演义雕像)与现代的雕塑作品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介绍彩泥
1、彩泥的优缺点。
优点:有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易于塑造等特点。
缺点:由于橡皮泥的特性,它是一种粘稠的泥质感觉,有油,使用时间长会刺激手指,影响触感。天气热时橡皮泥造型会软化,甚至坍塌变形。并且不可以用于翻模制作多个同样的模型。
2、欣赏彩泥作品。
3.、示范彩泥的颜色搭配和制作方法。
三、介绍纸粘土
1纸粘土的介绍
超轻纸黏土成分包括发泡粉、水、纸浆、糊剂,由于膨胀体积教大,比重很小,一般为0.25~0.28,做出来的作品干燥后的重量是干燥前的1/4,极轻而又不容易碎。
传统纸粘土由纯木浆或纸浆,天然或加工后的细粉,最后加入粘合剂用来改善它的柔软性韧性,是一种健康、安全的环保型手工艺材料。作品的修饰可以运用刻刀,修饰完成后的作品可以使用水基颜料(丙烯或广告颜料)彩绘,干后可以用喷漆或醇酸漆进行喷涂表面保护层。
2纸粘土的特点
白色无毒,不粘手,柔软性好,可塑性强。
作品干燥定型后,可以上色(可涂上水彩或广告色),颜色干后再涂上光油,即可长期保存。
印痕制作。
真空包装后半年以上时间不固化。
真空拆封后印痕图案制作,30小时左右固化,固化后图案能长时间保持原样,不变形,不干裂。
3、纸粘土的保存方法
密封、干燥的地方保存。如果稍微有点干的话可以喷少许水使其变软,完全干燥了的话是无法变软的,因为含有纸浆的成分,完全干燥后加水的话只会化掉。
4、欣赏纸粘土的作品
5、介绍纸粘土的使用
你可以运用超轻纸粘土自由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也可以包覆在其他物体外面。感谢它的适用性,光滑的表面和极轻的质量,它是制作娃娃玩偶的理想材料。当制作高的物体或有突出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属线插入用来增大稳定性。举例说明:做玩偶的头部,可以用聚苯乙烯或其他塑料制品作为基座,在外表用纸粘土包覆成型,当作品未干燥前你可以用食指把作品表面抹光滑,作品干燥后你可以用600目水砂纸把作品表面打磨光滑。作品的干燥时间和作品的厚度及温度干湿度都有关系,厚度较厚的作品需要两天或更长的时间干燥。
6、纸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
第3篇:超轻粘土教学计划
超轻粘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一、二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也很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根据他们低段的学习和心理特征,此阶段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粘土制作课。通过这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勇于探索实践的良好品质。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并学会主动交流、合作分享、实践创新。
3.学习和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动手中激发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多种形式培养兴趣,生动活泼发掘潜能。充分挖掘学科课程的科技含量,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学生特点适当补充一些科普新知识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时间以发挥创作空间。
3.采取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一个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4.对学生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及时而且积极的评价,激励新的创新火花的迸发。
5.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1.学常规教育
2.欣赏粘土的优秀作品,评价。3.粘土制作
4.自己创作一粘土作品,展示评比优秀软陶小达人
冯晶晶
2017/10/30
第4篇:超轻粘土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资料----超轻黏土
一、纸粘土平面造型与绘画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镂空艺术在传统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技艺和唯美地位了解纸黏土的基本性能,掌握其镂空的基本制作规律和方法。
能力目标
2、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雕刻和造型及绘画,并应用于多种造型和创造。
德育目标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养成做事预先规划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粘土平面造型制作吊坠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把握粘土平面中镂空的造型技法。
教学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图片,幻灯片和学生作品若干幅,超轻粘土一块,手擀棍一个,干净的平面板,牙签,彩色墨水。
教学活动过程:
一、欣赏激趣、诱发问题
1、欣赏不同的剪纸作品
剪纸作品为什么剪不断,怎样剪才不断?
什么是阴刻和阳刻,阴阳的造型特点区分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剪纸中镂刻出线条构成的画面,不管是阳刻阴刻,都体现出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艺术特点。
C、我们可以镂空出那些图案和花纹?
师生共同欣赏传统镂空的装饰花纹的造型与特征。
D、欣赏精美的镂空立体实物,师生共同体会镂空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探究设计、感受新知
1、把纸粘土从包装中取出,感受材料的特性,学生可以边动手捏边体会材料的特性。取形方法:用手擀棍擀平,并用牙签刻取所需基本图形。
2、用镂空的方法完成画面如:
等干后揭起,作品两端拴个草绳,粘土吊坠就完成了。着色吊坠就是用彩色墨水直接滴上颜色就可以了。
三、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
四、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创意
二.趣味的纸粘土制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彩泥和纸粘土的特性。
2.初步掌握纸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德育目标:
进行个人与集体的设计以及欣赏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团体协作品德,共享创作成果与经验。
能力目标:
通过陶艺和雕塑精品欣赏与跨科学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粘土造型设计的学习中掌握雕塑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雕塑艺术的欣赏与技法掌握与其他科学相互参透融合。创意设计构思与交流活动 难点:造型个性化的表达。
过程设计(教学或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纸粘土作品,提问: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灰姑娘的高跟鞋)这高更鞋用什么做的吗?(纸粘土)谈一谈高跟鞋的造型特点。
对比书本的古代雕塑人物(兵马俑、三国演义雕像)与现代的雕塑作品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介绍彩泥
1、彩泥的优缺点。
优点:有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易于塑造等特点。
缺点:由于橡皮泥的特性,它是一种粘稠的泥质感觉,有油,使用时间长会刺激手指,影响触感。天气热时橡皮泥造型会软化,甚至坍塌变形。并且不可以用于翻模制作多个同样的模型。
2、欣赏彩泥作品。
3.、示范彩泥的颜色搭配和制作方法。
三、介绍纸粘土 1纸粘土的介绍
超轻纸黏土成分包括发泡粉、水、纸浆、糊剂,由于膨胀体积教大,比重很小,一般为0.25~0.28,做出来的作品干燥后的重量是干燥前的1/4,极轻而又不容易碎。
传统纸粘土由纯木浆或纸浆,天然或加工后的细粉,最后加入粘合剂用来改善它的柔软性韧性,是一种健康、安全的环保型手工艺材料。
作品的修饰可以运用刻刀,修饰完成后的作品可以使用水基颜料(丙烯或广告颜料)彩绘,干后可以用喷漆或醇酸漆进行喷涂表面保护层。
2纸粘土的特点
白色无毒,不粘手,柔软性好,可塑性强。 作品干燥定型后,可以上色(可涂上水彩或广告色),颜色干后再涂上光油,即可长期保存。
印痕制作。 真空包装后半年以上时间不固化。 真空拆封后印痕图案制作,30小时左右固化,固化后图案能长时间保持原样,不变形,不干裂。
3、纸粘土的保存方法
密封、干燥的地方保存。如果稍微有点干的话可以喷少许水使其变软,完全干燥了的话是无法变软的,因为含有纸浆的成分,完全干燥后加水的话只会化掉。
4、欣赏纸粘土的作品
5、介绍纸粘土的使用
你可以运用超轻纸粘土自由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也可以包覆在其他物体外面。感谢它的适用性,光滑的表面和极轻的质量,它是制作娃娃玩偶的理想材料。当制作高的物体或有突出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属线插入用来增大稳定性。举例说明:做玩偶的头部,可以用聚苯乙烯或其他塑料制品作为基座,在外表用纸粘土包覆成型,当作品未干燥前你可以用食指把作品表面抹光滑,作品干燥后你可以用600目水砂纸把作品表面打磨光滑。作品的干燥时间和作品的厚度及温度干湿度都有关系,厚度较厚的作品需要两天或更长的时间干燥。
6、纸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①搓粘土。(注意:一般来说不要喷水,纸粘土都是水溶性的,喷水会融化的。少量的水还算OK。)
②制作粘土板。包括底座、外侧壁。(注意厚度适中,不能太薄或不能太厚。)③最后才做装饰配件。添加时把外部打湿,确定 位置再固定下来。④还没完成的作品要喷少量的水并用保鲜袋密封保存。⑤完成的作品风干,上色。
四、制作准备 报纸一张。 毛巾或小手帕。 小杯子,用来盛水。 滚筒,用笔也可以。 尺子。 彩泥或纸粘土。
第二课时
一、动手制作
让学生自主动手运用彩泥或纸粘土制作。
可采用小组形式共同制作。
定一主题,大胆发挥想象,设计一个作品。件数不限。
二、评价
互相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
然后老师再做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指出好的地方加以表扬。
三、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神奇的超轻黏土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超轻黏土这种材料的特点,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制作的兴趣.2、认知目标:了解利用超轻黏土制作的基本方法,主要掌握手捏法、泥条法.3、实践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用手捏法、泥条法制作小物品.教学准备:
1、教具:范例(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炫彩弹性小球以及小花篮)超轻黏土原料
2、学具:超轻黏土、小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出示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炫彩弹性小球以及小花篮,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材料的特殊点:学生通过对炫彩弹性小球以及花篮的赏玩,发现小球有较好的弹性,这是以前用橡皮泥制作小球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学生还能发现,用超轻黏土制作的东西很轻,比用橡皮泥制作同样体积的物品要轻很多.二
对材料的特点进行体验活动 1 制作炫彩弹性小球
1)感知材料有很好的色彩调和作用
只用红、黄、兰、白、黑 五种基本色,就可以调出你想要的其他颜色 学生尝试进行调制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尝试制作有渐变效果的超轻黏土。2)超轻黏土造型方法的介绍 媒体演示方法: 手捏法。这是泥造型中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可用整块泥塑造形象,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泥条法。即用手将泥搓 成长条,再把泥条围起来,使它成为一种器物,在制作时不要多压,保留形态的泥条。.泥板法。利用厚薄不同的泥板垒接或切割出自己想象的形象,并通过各种泥塑技法做出点、线、面和肌理效果进行装饰。挖空法:为了稳住重心和节省材料,在造型时先不考虑泥坯的厚度,完全以实心成型,待到外部稍硬一些时候,再切成若干部分,挖去内部使之成为空心,局部再用泥修接。借助它物法:借助某一器物,如雪碧瓶、纸杯、报纸、废旧的玩具等作中介物,在外面比较封闭地包裹泥片或围筑泥条,使其巧妙成型,如会动的小泥人或动物等的塑造。
3)利用各种技法进行:拉、捏、搓、卷、压、插、接、贴 ,制作炫彩弹性小球 比一比,谁制作的小球在外观 色彩方面效果好
4)利用泥条法制作小花篮,可以用单股条泥来制作,也可以利用双股泥条来制作
比一比,谁制作的小花篮在造型上更有创意
三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意制作 制作主题有两点,可以选择一个:
创意球球笔: 即时贴布告小花篮
思考:用今天所学的超轻黏土制作方法还可以制作哪些好玩又有实用性的物品.四、人物泥塑造型欣赏制作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以及对泥塑学习的兴趣。2.认知目标:观察、感受、欣赏泥娃娃的造型、色彩及人物表情的特点。3.实践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泥塑能力。教学过程
一 感受中国自古至今关于泥人制作的传统工艺课件出示中国自古至今关于泥人制作的传统工艺,特别是关于泥人张的故事 2 师出示一块超轻黏土,以及一个泥娃娃,提出问题:一块超轻黏土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可爱的泥娃娃? 二 学生分小组,探索如何制作泥娃娃分组合作,探究问题,形成初步结论。分组讨论:陶土如何变成一个泥娃娃?
学生得出结论:用团、揉、搓、捏、压、挖、堆塑等方法可以做成一个泥娃娃。2 欣赏民间泥塑制作过程(图片或课件),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学习民间艺人制作泥娃娃的方法,开拓思维。
3再分组讨论:怎么样的泥娃娃才是最可爱的? 4 形成初步结论:如外形圆圆胖胖的,表情调皮、笑眯眯的,色彩醒目的等等。教师归纳。欣赏感受,深入探究。交流欣赏师生收集的泥娃娃实物、图片或课件,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感受及方法。出示各种综合材料,如各色小豆子、小珠子、纽扣、花边、丝带、花粘纸等,以及各种如铅笔小棒等辅助工具,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出示展示台,举办“泥娃娃的世界”展卖会。
学生分小组,自由创作自己心中可爱的泥娃娃。三 评价
学生上台陈列自己的泥娃娃作品,并可“展卖”。展示交流,互相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换。鼓励学生互相赠送作品给好朋友。
四.拓展学习: 刚才我们制作的是可爱的泥娃娃,如何制作慈祥的老爷爷 老奶奶 造型呢? 学生探讨,发现面部周围以及添加老花眼镜 拐杖可以让老爷爷 老奶奶的造型生动起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老爷爷或老奶奶玩偶造型.五、动漫人物的制作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乐趣,培养对漫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2.认知目标: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进行夸张的表现手法;并尝试泥塑,进行头像立体造型。
2.实践目标: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
教学准备
(学生)超轻黏土(红、黄、蓝、黑、白色)一套。
(教师)超轻黏土一套,课件,超轻黏土实物,超轻黏土人物作品。教学过程
一 导入,引出本堂课制作重点 1.课件展示、欣赏导入新课,初步感受夸张的艺术手法及审美特征。
(1)课件播放“蓝精灵”影片主角的各种夸张表情,感受夸张的风趣性、幽默性。
(2)讨论《阿福》的艺术表现手法:夸张。夸张的形的表现特征:变形,如脸胖更胖,嘴小更小,眼细更细,鼻短更短。使阿福胖胖可爱的形象更突出。色的特征:红、黄、青、绿等色彩对比使用,显得强烈而绚丽喜气。
(3)揭示课题《夸张的脸》 二 观察、探究
(1)观察教师演示:微笑表情人物简笔画,提问:怎样让开心的人脸更显开心的样子?(2)分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五官、发型怎样变形就更开心。可请学生上台修改眼或嘴的几种变化,学会举一反三。
(3)欣赏。明星漫画头像。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漫画家夸张的表现方法。得出“夸张”之艺术手法:变形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
(4)欣赏。对比欣赏漫画名人与真人头像作品。讨论: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的审美特征,是使人物更鲜明更风趣幽默更具感染力。
三 制作表情夸张的面部
1)感受夸张的脸,鼓励学生夸张表现自己喜爱的脸。启发学生尝试做各种有趣夸张的表情,互相观察脸部形的变化特征。
2)学习泥塑立体造型方法: 欣赏泥塑作品:中国古今雕塑家、民间艺人的陶土雕塑作品(课本或实物)。重点欣赏夸张的五官造型特点。激发学生泥塑造型兴趣。
泥塑捏塑技法学习:对比漫塑人物和漫画人物不同点:立体造型与平面造型的区分。提问讨论:泥塑捏塑有哪些手法?总结:团、搓、压、挖等等。
教师演示:泥塑人物头像步骤方法。学习橡皮泥表现人脸作品技法:色彩变化,如红加黄加白变色。形变化,团、搓等,用添加组合方法泥塑成型,强调立体感。
欣赏陶艺学生作品,启发:用泥塑造夸张的五官,有更多的变化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表现。3)学生大胆独立尝试,用超轻黏土漫塑人脸创作活动。
选择自己喜爱的夸张表情和人物进行创作表现。学生独立尝试。四 作品展示 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第5篇:幼儿园超轻粘土教案
幼儿园超轻粘土教案【篇1:趣味的超轻粘土】
趣味的超轻粘土制作
课题:趣味的超轻粘土制作
教学年级:初二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制作课
本章节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超轻粘土的特性与用途。
2、了解其与橡皮泥的对比后的优越性。3、了解并掌握设计及制作过程。
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超轻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创造思维,学会创造。过程与方法:
进行个人与集体的设计以及欣赏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团体协作品德,共享创作成果与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本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创意设计构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造型个性化的表达。
【教学准备】: ? 报纸一张。
? 毛巾或小手帕。
? 小杯子,用来盛水。? 滚筒,用笔也可以。? 尺子。
? 超轻粘土。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一课时
过程设计(教学、学习及制作过程):
一、导入新课:
t:同学们有没有玩过橡皮泥? s:(有,没有)
t:玩过,那肯定是有作品的咯,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曾经用他们制作过什么? s:。。。。
t:在使用橡皮泥的时候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觉。s:。。。
老师就简单给大家归纳一下。
有气味会伤害身体,材料粗糙、手感油腻、质地重、易掉色、易沾手,不易于混色。最主要的就是它不易于造型,部件之间不易粘接。易干裂、无法保存。
t: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超轻粘土和橡皮泥看起来有些相似,但很不同。它体现的优越性即将代替橡皮泥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
二、学习探究:
1、展示老师作品,同学们来看看桌上的这些作品,可爱的吧。t: 同学们可以叫出这些小玩偶的名字吗? s:。。。
t:知道这些可爱的造型又是用什么做的吗? s:超轻粘土
老师先简单介绍超轻粘土再让同学自己归纳特点。
(a、超轻粘土的介绍
超轻粘土只是纸黏土里的一种,简称超轻土,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更适合造型。它在日本比较盛行,是一种兴起于日本的新型环保手工造型材料。并且是一种集陶土、纸粘土、雕塑油泥、橡皮泥等优点集于一身的最新手工创作材料。)
t:那下面请同学上来触摸作品和泥给大家说说超轻粘土的感觉,又有什么样的特点。s:。。。(a、超轻粘土的特点
无毒,超轻,不粘手,柔软性好,可塑性强。
按色彩形成规律,揉合不同颜色的超轻粘土可形成新的色彩。
可自然风干,风干时间要根据作品大小,时间不一样,且干后有弹性、不碎裂,可以永久保存。作品干燥定型后,可以上色(可涂上水彩或广告色),颜色干后再涂上光油,即可长期保存。)了解了特点那么怎么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运用到我们的作品当中呢?
2、下面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欣赏作品:
t:看了老师的作品以及欣赏的图片思考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本制作技法? s:……
t:老师不急着公布答案,再看一个视频让同学们再肯定自己的回答。
答:揉、搓、捏、切、粘、压、剪。
t:通过对超轻粘土的了解以及对其作品的欣赏,我想请同学从外形特点和颜色特点评价以上的作品?
造型特点:优美质朴,率直大方,简约清新
颜色特点:浓烈鲜艳,对比强烈
4、t:了解了这么多,老师将超轻粘土的作品分为立体和平面作品两类。下面请同学提一些超轻粘土可以制作的作品对号入座。s:。。。
立体作品:玩偶、公仔、仿真花等。
平面作品:胸针、浮雕、相框等。
对于立体的作品制作同学们应该相当熟悉的,那么老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平面类似相框作品 的制作方法。
1、搓粘土。(注意:一般来说不要喷水,超轻粘土都是水溶性的,喷水会融化的。少量的水还算ok。)
2、制作粘土板。包括底座、外侧壁。(注意厚度适中,不能太薄或不能太厚。)
3、最后才做装饰配件。添加时把外部打湿,确定位置再固定下来。4、还没完成的作品要喷少量的水并用保鲜袋密封保存。
5、完成的作品风干,上色。提醒还可以运用一些辅助工具。
三、特别提示:
制作玩偶的时候当然有注意的地方,老师在制作中途提醒。
1、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配色。利用小木棒,相框,回形针,笔,纸卡等工具,发挥想象力,做出更多漂亮,可爱的作品。
2、创意泥长期放置如有硬化,可加入适量温水再捏,便可恢复柔软状态。造型过程中,小部件(人和动物四肢,植物的枝节等)的粘合或与配件的粘合,可加入适量清水或使用文具胶,让其粘合更牢固。对细小部件的造型,可用牙签等细小辅助工具进行。
3、创作过程中如不慎粘到衣物上,请不要立刻清洗,等干燥后用毛刷刷掉即可。
4、粘土本身安全无毒,但其组分含有有几发泡粉和防腐剂等,防腐剂吸入后也是有害的,故避免3岁以下小孩独立玩耍,以免小孩放进嘴里。
四、欣赏作品:
在设计制作的同时放大量作品图片给学生灵感。
五、动手体验并展示:(没有泥的话留时间给他们设计图稿)
下面同学们开始动手设计并制作,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制作一系列的卡通人物,有问题可以问老师。1、学生讨论,制作方案。
2、制作要求:作品突出个性有创意
让全体学生分享个别同学的独特构思和方法,教师参与学生的创作活动,对其创作活动多给予肯定。
教师巡视辅导,进一步启发学生构思,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的困难。
3、完成作品展示。
六、评价
互相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
然后老师再做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指出好的地方加以表扬。
【教学反思】
这节课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新颖、独特,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对这些作品的具体创意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使学生基本上理解和学会了创意方法。学生的作业清楚地反映了他们的思维被充分激活了,出现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构思。
【篇2:《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
《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超轻粘土的特性。
2.初步掌握超轻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
3、利用超轻粘土的颜色,分别制作不同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在参与制作超轻粘土的过程中,对创意美工活动产生兴趣,感受与创造美。教学重点:超轻粘土的制作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超轻粘土的制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操作、巡视指导
第一课超轻粘土的简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超轻粘土作品,问: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香蕉、苹果、草莓、葡萄、熊猫、章鱼、蜗牛、小兔)
2、这些物品用什么做的吗?(超轻粘土)3、谈一谈乌龟的造型特点。
二、介绍超轻粘土
超轻粘土是纸黏土里的一种,简称超轻土,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更适合造型,且作品很可爱。
特性
1、超轻、超柔、超干净、不粘手、不留残渣。
2、颜色多种,可以用基本颜色按比例调配各种颜色,混色容易,易操作。
3、作品不需烘烤,自然风干,干燥后不会出现裂纹。
4、与其它材质的结合度高,不管是纸张、玻璃、金属、还是蕾丝、珠片都有极佳的密合度。干燥定型以后,可用水彩、油彩、亚克力颜料、指甲油等上色,有很高的包容性。
5.干燥速度取决于制作作品的大小,作品越小,干燥速度越快,越大则越慢,一般表面干燥的时间为3小时左右。6.作品完成后可以保存4到5年不变质不发霉。
7.原材料容易保存,在快干的时候加一些水保湿,又能恢复原状了。用途
1、手工艺捏塑素材:适用于玩偶、公仔、胸针、发饰、浮雕壁饰、镜框、仿真花等的制作。
2、是制作宝宝手足印的绝佳素材,因为它无毒环保对宝宝的皮肤没有伤害。
3、美劳教育最佳素材:可以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并可用于亲子diy活动。它是家庭、个人、陶吧及各类娱乐场所自娱自乐的手工艺捏塑材
7、安全 粘土本身安全无毒,但其组分含有有机发泡粉和防腐剂等,由于发泡粉质轻,被物体的吸附性强,防腐剂吸入后也是有害的,故应当避免3岁小孩独立玩耍,以防止小孩放进嘴里。
优势与意义粘土这类传统玩具的优势是:弹性很大。它可以从极单纯的形状变成任何复杂的玩意儿,以应付我们的任何要求。
我们通过玩粘土,能够使头脑在发育程度上产生差异,进而影响他们的创造能力。同时,粘土这些传统材料,还能培养我们手指的灵巧性以及表达事物的能力。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玩的时候注意粘土的保湿,不用的粘土随时用保鲜膜包起来,这样可以保留水分,粘土就不会干。
2、要保持手部的干燥,创意粘土忌水,成形的作品如果沾上水的话就会变成胶粘状,少许的水滴也会留印记,注意防水。
3、重复使用,在玩的过程中如果粘土有点变干不好制作时,可以加少许水,揉捏几次就可以恢复柔软。
教育价值观念
粘土是一种传统的玩意儿,既无具体形态,又无固定意义。这种极具发挥性的手工制作,能够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做成各式各样变化多端的形状,对于学生的大脑发育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的智能在他的手指尖上”。丰富细致的手部动作是促进大脑发育的最佳途径。
玩粘土,是学生喜爱的游戏,也是一项锻炼学生手部精细动作和视觉、触觉的活动。小小的粘土中,蕴涵着学生们无限的创意,他们大胆构思,发挥奇思妙想,体验创造的快乐。
给学生一盒粘土吧,灵巧的小手、聪明的小脑袋,将从粘土游戏开始??
第二课 色彩的搭配和制作不规则条纹
色彩的混合方法
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粘土搭配到一起,即可调配出一种新的颜色。粘土的说明书上一般都会标有各种颜色的调色比例。但是,即使是同一个品牌的粘土,也有可能出现轻微的色差。因此可根据具体需要自行调节粘土的搭配比例,调合出自己喜爱的彩色粘土。制作不规则条纹:
不规则条纹形态的表现是粘土混合中技巧性较强的部分。不规则条纹是将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粘土按同样长度叠加一起,再将其拉伸、折叠、再拉伸、再折叠,反复几次,形成色彩相同的条纹状,多用于制作各种小饰品或树桩等。第三课基本形状的制作
圆球状——用手掌反复揉搓成圆球状。揉搓时,应使粘土均匀受力。可以说,圆球形状几乎是所有粘土制品的起点。
水滴状——先将粘土揉成圆球状,再将两个手掌相合,呈“v ”字形,将圆球夹在手掌之间反复揉搓。
由于角度的不同有时会揉出圆圆的小水滴,有时会揉出细长的小水滴。
梭形——制作出水滴造型后,用同样方法调换粘土在手中的受力部位,再次用手掌反复揉搓。重复几次,使两端的尖头趋于一致。
正六面体——先将粘土揉成小圆球状,再用双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平圆球的四周,使之呈正方形。同样方法,反复捏平正方形的六个面,最后固定为正六面体形状。
圆筒状——先将粘土揉成圆球状,再将双手合在一起,夹住圆球反复揉搓,再用食指和大拇指按平两端即可
【篇3:超轻教案】
游戏 击鼓传花
疯狂来往
安静 拍手
第一节 展示自己的作品 基本制作方法 每个人一种颜色,分享 展示
第二节 圆 球形 可以想到什么 小章鱼
第三节 正方形 正方体 正方体的特点 面积 透视图 色子(做游戏)
第四节 长方体 砖头 我的堆砖头哲学
第五节 三角形 等边 等腰 直角三角形 面积 周长 圆锥 小蘑菇
第六节 圆柱 小蜗牛 儿歌
第七节 蛇 故事 蛇的特点
第八节 混色技巧 如何混色 有哪些 比反应 touch color
第九节 椭圆 向日葵
第十节 水滴状 小花一
第十一节 装饰自己的笔
第十二节 奥特曼
第十三节 考拉
第十四节 展示小王子 讲小王子的故事
第十五节 小猪 第十六节 小虫子 小萝卜
第十七节 画画接力 画鼻子 游戏课
第十八节 小花盆
第十九节 小猫咪
第二十节 展示作品
教学目标 使孩子们初步认识超轻粘土,引起兴趣,学会合作与分享
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问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
二介绍基本的揉捏方法
球形法 水滴法 空心法 压片法 柱形法 长条法
三分享色彩
让小朋友们用自己手里的颜色互相交换,获得多种不同的颜色,做出自己想要做出的作品
四展示小朋友们的作品,进行总结
引导小朋友们自己上台展示,主动上去的奖励自己的作品 告诉小朋友们分享的意义,一种颜色可以换成漂亮的彩虹。
五回收多余的粘土
教学目标 让小朋友们认识圆形,圆形的形成,简单了解球体 介绍小章鱼的习性,特点 图片 教会小朋友们做小章鱼
教学准备 四分之一袋超轻粘土
教学内容
一 圆形
展示圆形图片 问小朋友想到了什么
圆形是如何形成的,每个圆都有一个圆心,一个点绕圆心以相同的距离旋转,就得到了圆形。
二 球体
先用球形法捏出一个直径三厘米的球体,展示。告诉小朋友们其实每个球体里都有很多的圆形,切开球体展示圆形
三 章鱼
告诉小朋友们捏出其直径三分之一的7个小球体。让他们在大球体偏下方围上这一圈的小球体,做成爪子 做好眼睛和嘴巴,可以加上帽子或者蝴蝶结来装饰。
四 讲述章鱼的生存环境 习性 等
展示小朋友们的作品
回收多余的粘土 教学目标 教会小朋友们混色方法 颜色叠加的效果(不仅可以用于超轻粘土也可用于美术方面)
讲述超轻粘土混色的方法 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混色,感受变化 教学准备 每人四分之一袋超轻粘土
教学内容
一 讲述一些混色的常识
如红+蓝=紫 黄+蓝=绿
二 讲述之后,提问,看小朋友们谁反应快
三 玩色彩游戏 说颜色,小朋友们用手去教室里找这种颜色并且碰触 四 教学 如何对超轻粘土进行混色 把两种颜色揉到一起,按压,捏,揉,直到两种颜色均匀地变成一种颜色
用小袋子装好混色后的粘土,可用于做之后的小花。
超轻粘土教案四
教学目标
告诉孩子们我们的世界是美丽的,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使自己的生活更美丽。美丽是一种心态,与金钱无关,我们可以自己装点自己的生活,丰富精神。
进行“装饰笔”的教学 用超轻在自己的笔上做出漂亮的小花 教学准备
分成小组 发紫色,蓝色,粉色 白色 绿色的超轻,教学内容
进行马蹄莲的教学,可以粘在自己的笔上进行装饰 让小朋友们自己展示成品
第6篇:少儿美术—超轻粘土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超轻粘土简介:
超轻粘土只是纸黏土里的一种,简称超轻土,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更适合造型,且作品很Q,在日本比较盛行,是一种兴起于日本的新型环保、无毒、自然风干的手工造型材料。超轻土成分包括发泡粉、水、纸浆、糊剂,由于膨胀体积教大,比重很小,一般为0.25~0.28,做出来的作品干燥后的重量是干燥前的1/4,极轻而又不容易碎。超轻粘土的特性:
1、超轻、超柔、超干净、不粘手、不留残渣。
2、颜色多种,可以用基本颜色按比例调配各种颜色,混色容易,易操作。
3、作品不需烘烤,自然风干,干燥后不会出现裂纹。
4、与其它材质的结合度高,不管是纸张、玻璃、金属、还是蕾丝、珠片都有极佳的密合度。干燥定型以后,可用水彩、油彩、压克力颜料、指甲油等上色,有很高的包容性。色彩的混合方法:
5.干燥速度取决于制作作品的大小,作品越小,干燥速度越快,越大则越慢,一般表面干燥的时间为3小时左右。
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粘土搭配到一起,即可调配出一种新的颜色。粘土的说明书上一般都会标有各种颜色的调色比例。但是,即使是同一个品牌的粘土,也有可能出现轻微的色差。因此可根据具体需要自行调节粘土的搭配比例,调合出自己喜爱的彩色粘土。超轻粘土基本制作方法: 制作不规则条纹:
不规则条纹形态的表现是粘土混合中技巧性较强的部分。不规则条纹是将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粘土按同样长度叠加一起,再将其拉伸、折叠、再拉伸、再折叠,反复几次,形成色彩相同的条纹状,多用于制作各种小饰品或树桩等。基本形状的制作
圆球状——用手掌反复揉搓成圆球状。揉搓时,应使粘土均匀受力。可以说,圆球形状几乎是所有粘土制品的起点。
水滴状——先将粘土揉成圆球状,再将两个手掌相合,呈“V”字形,将圆球夹在手掌之间反复揉搓。由于角度的不同有时会揉出圆圆的小水滴,有时会揉出细长的小水滴。
梭形——制作出水滴造型后,用同样方法调换粘土在手中的受力部位,再次用手掌反复揉搓。重复几次,使两端的尖头趋于一致。
正六面体——先将粘土揉成小圆球状,再用双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平圆球的四周,使之呈正方形。同样方法,反复捏平正方形的六个面,最后固定为正六面体形状。
圆筒状——先将粘土揉成圆球状,再将双手合在一起,夹住圆球反复揉搓,再用食指和大拇指按平两端即可。
细长条状——先将粘土揉成圆球状,再放在平整桌面上,利用手掌反复揉搓,使圆球逐渐展开成为条状。揉搓时,如果手指用力过度,很可能会使粘土变得粗细不
一、凹凸不平,因此最好用手掌进行揉搓。基础教学案例: 可爱小星球
1、将黄色粘土揉成球状;
2、将草绿色粘土做成长条状后用手按压,变成薄薄的带状;
3、在做好的球上贴上2,之后放在地上滚成球形;
4、用橘黄色的粘土做成条状,贴在3上并形成波浪形;
5、再粘上用草绿色做的圆点后放在地上滚一滚;
6、用黄色粘土做成圆点,贴在波浪间,再放到地上滚成球状。小贴士:球得要边滚边晾干,避免粘土变形
色子
1、将红色的粘土揉成圆圆的球形;
2、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做成六边形;
3、放在地上按压,使六个面的大小相同;
4、将白色粘土做成小圆球,并用手压扁;
5、在六个面上,按照1到6的点数,贴上小白点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第7篇:超轻粘土使用方法
先来了解一下基础知识: 色彩的混合方法
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粘土搭配到一起,即可调配出一种新的颜色。粘土的说明书上一般都会标有各种颜色的调色比例。但是,即使是同一个品牌的粘土,也有可能出现轻微的色差。因此可根据具体需要自行调节粘土的搭配比例,调合出自己喜爱的彩色粘土。
制作不规则条纹:
不规则条纹形态的表现是粘土混合中技巧性较强的部分。不规则条纹是将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粘土按同样长度叠加一起,再将其拉伸、折叠、再拉伸、再折叠,反复几次,形成色彩相同的条纹状,多用于制作各种小饰品或树桩等。
基本形状的制作
圆球状——用手掌反复揉搓成圆球状。揉搓时,应使粘土均匀受力。可以说,圆球形状几乎是所有粘土制品的起点。
水滴状——先将粘土揉成圆球状,再将两个手掌相合,呈“V”字形,将圆球夹在手掌之间反复揉搓。由于角度的不同有时会揉出圆圆的小水滴,有时会揉出细长的小水滴。
正六面体——先将粘土揉成小圆球状,再用双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平圆球的四周,使之呈正方形。同样方法,反复捏平正方形的六个面,最后固定为正六面体形状。细长条状——先将粘土揉成圆球状,再放在平整桌面上,利用手掌反复揉搓,使圆球逐渐展开成为条状。揉搓时,如果手指用力过度,很可能会使粘土变得粗细不
一、凹凸不平,因此最好用手掌进行揉搓。
细长条状——先将粘土揉成圆球状,再放在平整桌面上,利用手掌反复揉搓,使圆球逐渐展开成为条状。揉搓时,如果手指用力过度,很可能会使粘土变得粗细不
一、凹凸不平,因此最好用手掌进行揉搓。
认识神奇的黏土教学要求1、熟悉超轻粘土的特性,能构想各种形状和組合的方式,了解利用超轻粘土制作的基本方法。 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用手捏法、泥条法制作小物品。教材重点......
超轻粘土教学总结(合集13篇)由网友“CuChulainn”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超轻粘土教学总结,欢迎大家收藏分享。篇1: 超轻粘土广告语 一、吹吹你的美阳阳。二、美工捏......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超轻粘土教学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彩泥和纸粘土的特性。2.初步掌握纸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德育目标:进行个人与集体的设计以及欣赏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
先来了解一下基础知识: 色彩的混合方法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粘土搭配到一起,即可调配出一种新的颜色。粘土的说明书上一般都会标有各种颜色的调色比例。但是,即使是同一个品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