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说课ppt

2022-10-03 04:40:09 教学课件 下载本文

王安石变法说课ppt

王安石变法”属于高中历史选修一模块的内容,那么同学们能写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理解这些措施的主要含义?

回忆必修一第3、4课内容,思考:北宋初期时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从集中行政权、军权、财政权三方面考虑。)为什么需要变法呢?(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这是变法的背景也是其必要性。

一、背景: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的原因和表现(三冗与积贫积弱)

1、积贫积弱的局面的形成

增设官僚机构 -----冗官

扩充军队 ------冗兵--------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积贫局面

养兵养官战争赔款------冗费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分化事权措施和军事加强,“三冗”出现是导致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

分散军权----军队战斗力弱------皇帝------集军权 ------------ 积弱局面

行政效率低下 集中行政权

集中财政权

2、社会矛盾激化

(1)王小波、李顺起义(土地兼并、赋税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

北宋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兼并,从根本上反映了北宋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使农民丧失土地。为解决财政危机增加苛捐杂税,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引起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因素。大地主往往隐瞒田产,逃避税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是北宋财政收入难以保证的主要原因之一。

(2)辽宋西夏连年征战-----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的威胁-

守内虚外。冗兵素质低下,临阵多败。宋军往往屡战屡败,这是受到不断威胁的原因。

社会危机的表现 原因

1 土地兼并严重 北宋统治者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集中的过程。

2 积贫积弱的局面的形成

(冗官、冗兵、冗费)

分化事权,防止文武官员专权。“恩萌收官”科举制的改革(冗官)

募兵、养兵的弊端(冗兵)(积弱)

伴随着冗兵、冗官而来的是国用大增,每年还要给辽、西夏大量的银绢。(冗费)(积贫)

3社会矛盾激化 阶级矛盾尖锐

(农民的反抗斗争) 土地兼并使农民丧失土地。为解决财政危机增加苛捐杂税,激化了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激化-

(辽、西夏的威胁) 守内虚外。冗兵素质低下,临阵多败。

二、内容与影响

1、目的: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封建统治而实行的。

2、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相同点

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

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

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

不同点

中心内容不同:庆—整顿吏治

王—理财

改革程度不同:庆-局部改革

王-全面改革

3、核心内容:富国强兵

4、具体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

理财措施 青苗法 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 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募役法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免役钱。 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

王安石变法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引导语:大家知道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王安石的变法?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相关信息,欢迎大家阅读!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川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

解密王安石变法

解密王安石变法酝酿变法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

北宋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安石变法引导语:北宋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变法失败是导致北宋灭亡得更本原因么?下面是相关资讯,欢迎大家阅读学习。王安石(1021-1086),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

《王安石变法说课ppt.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王安石变法说课ppt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学课件]相关推荐
[教学课件]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