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究_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究
【摘要】教师为本,师德为魂。本文就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的路径起点、路径平台、路径保障三个维度展开探析,对使命感、制度化、实践性三个层面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关键词】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路径
一、综述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师德,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德。我们广州工商学院的校训“正德厚生”正是浓缩了师德教育的精粹。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是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师德建设在营造高职院校品牌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德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的名片。高职院校教师师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建设发展一流的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就愈显得更为重要。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德总体状况良好,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职业认同感以及立德树人意识也不断增强,工作尽职尽责,注重为人师表。但毋庸讳言,当今高职教育发展快速,但高职教师的师德建设却相对滞后。由于社会大环境和小气候影响,在现代利益文化的熏陶下,部分教师在理想信念、治学态度、育人意识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甚至有的教师师德失范,损坏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形象,削弱了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因此,在深化师德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多维探索和构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模式、路径、方法,对高职院校弘扬崇高师德氛围,提升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与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和有效的实践推动。本文正是从使命感、制度化、实践性三个层面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研究,进而探究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的路径。
二、增强使命感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起点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给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中强调: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你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
透过教育文化的视野可知,教师在文化教育的环境中不只是像普通民众那样充当着被“教育”的角色,而是还承担着传承文化、发展教育的重任。因而,传承文化、发展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增强使命感有利于内化凝聚师德的自觉性和稳定性,并催生及形成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前提,是通向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科学化道路的路径起点。
增强使命感,具体说,教师就是要确立忠诚教育事业的理想与信念,并内化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增强神圣使命的荣誉感与紧迫感,明确“敬业、育人、师表”为核心的师德要求,提高师德修养,树立“爱生乐教、立德树人”的师德形象。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师德具有鲜明的模范意义的道德特征。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应当奉“崇师德、铸师魂、正师风”为职业道德。本人在高校从教三十多年,一贯注重个人的师德修养。从业以来将“爱岗敬业”作为个人职业道德的起点,将“关爱学生”作为立德树人的切入点,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树立个人师德形象的重点。本人在原教学单位为人正派、师德形象良好。除了担当部份教学任务外,主要负责全校各实验室的设备经费开支及教学实验管理。由于工作兢兢业业,退休后还获返聘两年。现在来到广州工商学院任教,新工作、新起点,本人将珍惜学院给予我的工作机会,不断增强传承文化、发展教育的使命感,继续保持良好的师德形象,继续端正师风,把教书与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慎独自律,弥补不足,完成院系的课程及工作安排,为工商学院的高职教育发展发挥余力。
三、完善制度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平台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必须以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道德约束和制度保障相结合为基本原则,进一步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构建及完善师 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是师德建设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以其强制性和约束性而产生制约作用,明确的规章制度有助于保障师德师风建设的长久有效。
而师德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践中,既要激发教师的道德自律和优化师德建设环境,更要对师德制度建设进行规范与完善。铺设完善的制度平台以作为师德建设的路径平台,这是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科学化道路的有效路径,其科学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科学化体系的成效。
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相关的制度机制,应该从系统子机制入手,多维推进包括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制度、制定师德考评制度、完善师德培训制度、强化师德监督机制等系统子机制,这对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师德建设取得成效的制度保障,有利于师德建设持续发展。
(一)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制度。通过健全学校的管理机制及运行机制,提高学校的师德建设领导水平。学校领导层要重视师徳建设的制度执行与管理实践。并加强师德宣传,打造高尚师德的校园文化,将师德师风建设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之中。
(二)制定师德考评制度。师德考评要具体做到评价要素的发展性、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学校应定期召开总结大会,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奖勤罚懒,依靠舆论导向和典型榜样的力量,调动教师自律性及积极性,促进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优良师风的形成,加快师德师风建设进程。
(三)完善师德培训制度。加强师德培训是不断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素质的关键手段。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载体,围绕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制定师德师风培训规划,实行岗前培训,全员轮训,建立师德师风培训档案,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活动,不断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素质,并写出相应的心得体会,不断的反思来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素质。并实施师德培训在线网站建设计划,促进优质师徳教育资源共享,为师德师风的塑造创造条件。
(四)强化师德监督机制。学校应采取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处置的监督办法,一方面成立师德师风督导小组,并结合校园网站、手机终端,形成覆盖面广、效果显著的师德师风监督网。另一方面强化社会监督的力量,形成教师、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合力。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注重从源头上进行监控和管理,以此塑造良好的师风师德。
四、注重实践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保障
当前,师德观念呈现出由崇高师德趋向底线师德、由拓展性师德趋向专业化师德、由抽象化师德趋向实践性师德的发展态势。认识师德观念的发展趋势,辨析师德新观念的内涵,对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师德建设,要面向实践。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我国师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师德师风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在实践中发展,其价值也在实践中创生。注重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保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建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形态,克服师德建设实践结构比较单一,成效性差的缺陷,形成具有“主体——客体——主体”相关性模式的实践结构。在多极异质主体之间(师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与教育者)凭借教育手段(教程、语言、活动等)进行多维度的实践交互,以实现师德建设的主体间实践活动。寓德于教,并通过实践检验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制度的成效。
结语:在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中,使命感、制度化、实践性三个层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只有坚持职责到位、制度到位、实践到位,三个层面协同作用, 才能建立有效的师德建设机制,才能把师德建设落在实处,营造一个崇师德、正师风的校园氛围。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时代对教师的师德标准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师者为师亦为范,教师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做到育人先育己。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同时教育的持续发展也拓展了师德建设更多的内涵与外延,从教育大视野维度,把师德师风教育与树立学校品牌学校形象结合了起来。我们作为工商学院的教师,为塑造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学校品牌竞争力,为切实推进师德师风的建设,更要加强个人师德建设,从自我做起,立德树人作表率,向“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的目标努力。
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 黄旗堡街道中心幼儿园 民族振兴,教育是根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
满庄镇中淳于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民族振兴,教育是根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
构建巡视工作长效机制探究(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 刘保峰)中文摘要:开展巡视工作是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由于巡视工作存在持续监督难、触及核心问题难、成果转化难......
立德树人——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摘要]高校作为教育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高校师德建设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高等教育中起着至......
青岚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为人师表”才能“立德树人”。我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