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高中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试题_绵阳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02-27 教学试卷 下载本文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绵阳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按要求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8分)(1)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 《秋词》)(2)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4)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你的诗词积累中一定有很多表达送别之情的诗(词)句,写出一个来与大家分享:__________。

2.把你本学期积累的古诗词,按要求准确的写出来。(10分)(1)《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__________。(3)《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 __________。(4)写出描写秋天景色的一个完整的诗(词、曲)句:__________。

1.简单之美(13分)刁国巍

①记得余秋雨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语:“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它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简单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简单的;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抓住问题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简单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简单的„„”

②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诚如余先生所言,成功人士和专业人员都有一个简单的理念作为支撑和引导。简单可以成事,是一道人人可获得的美丽途径。

③简单是一种无尽的智慧。小学时,依稀记得,一节美术课,老师让画人物肖像,座中的呀呀童子们不知所措。于是老师说,这很简单嘛,人不就是眼睛鼻子嘴。于是在这种简单如新江淡水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开始了作画,如今忆起,又念之古今中外多少作出美丽图画的艺术家曾受过如此教育呢?简单,延伸开来再铺展过去,其本依旧,灼灼生辉;其华亦明,益张本德。哲学中有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探讨物质与意识的第一性与同一性,如是看似简单的是非题唤醒了人类智慧的繁星闪烁;五行家们撇掉了万物纷繁的外衣,将它们归之于木、火、土、金、水五德;阴阳家们俨然“非黑即白”的阴阳学说,为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千百年来的数学家、科学家们又经过大量的演算,推演出各类公式定理,为后世人的计数算学简化了不知多少。这些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简单”,其中智慧我们至今仍受益匪浅。

④简单还是一种洒脱的德行。在竹林中,在空山里,没有翻山越岭的赶路急促,也没有伐竹樵木的营生喧嚣,有的只是琴中的啸声、寺中的木鱼声、泉水的潺潺声。月光在石上漾远,今天的我们难以知道当年王维是否是一箪食一瓢饮、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悠然神仙,也不知道他可曾效法先人种豆荷锄、带露披星,只知那一篇“竹喧归浣女”引得不知多少人心向往之。时人常叹“回不去的„„”,且得月明星稀,大浪涤去,身前多少名与利,堪与谁人能听?何必自己囿心于程序般的生活中,为外物戚戚,不如把人生当作修行,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住什么,这样简单的生活,会给你带来洒脱道人般的快乐,而你只是不愿拨开眉下的淫雨霏霏。

⑤或言,如君述,我们都去荒山野岭垦一片地,立木建屋,诵读养性,那岂非回到久远的桑麻时代?不,简单不是退步,更不会导致人们脱离时代而落后,而是能牵引人们奔涌向前。人应保持一颗简单的心来得到智慧与洒脱,其实结庐在野境绝非“简单”,只不过是为了简单而举行的繁复仪式。真正的简单不拘于外,你可以结庐在人境,也可以经纶事务、鸢飞戾天,只消一个善良的愿望置于膺间,一个简单的想法存在心里,那么你的人生将会简单而完美。履过了工业革命与商业文明,人们渐渐由浮躁的奢华转向低调的简单,近年风行的简约主义不正是在展示简单之美吗?(选自《青春》2014第6期)【小题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小题2】文章开头引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第③段举小学时学画人物肖像的例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小题4】请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概括“简单之美”的内涵。(4分)

1.【古文阅读】 核工记

〔清〕宋起凤

余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①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株。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②,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③,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④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⑤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⑥,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注释]①雉(zhì):城墙垛子。②衲(nà):和尚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和尚。③小陀(tuó):小和尚。④浮屠:宝塔。⑤舣(yì):船靠岸。⑥半规:半圆。【小题1】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2分)A.如延纳状B.距滩半黍C.舣舟处当寺阴D.杂疏星数点【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长五分许()(2)雉历历可数()(3)松下凿双户()(4)睡足徐兴乃尔()【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松外东来一衲,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 【小题4】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

文中介绍的桃坠雕刻的内容取唐诗《枫桥夜泊》之意。前半部分表现“姑苏城外寒山寺”;后半部分通过表现“夜半”,通过人的形态让人联想到“钟声”,通过点明是“客船”。

2.阅读下面文言文。(16分)【甲】

⑴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⑵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⑶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①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②,而又尝自休于此邪?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曾巩《墨池记》节选)

【注释】①强:勉强②徜徉(chángyáng)肆恣:纵情遨游。【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4分)(1)余幼时即嗜学()(2)县官日有禀销之供()(3)而尝极东方()(3)羲之之书晚乃善()【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2)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小题3】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A.有地隐然而高B.有池洼然而方以长C.信然邪D.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小题4】《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如【甲】文第⑴自然段就是用自己幼时的 与下文太学生形成鲜明对比。(2分)【小题5】【乙】文作者认为王羲之成为“书圣”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1分),【甲】文作者的观点是(用自己的语言归纳)(1分)。联系学习实际,说一说你读了这两段文字的启示。(2分)

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共14分)【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选自《陈涉世家》)【乙】初,陈涉既为王,其故人皆往依之。妻之父亦往焉,陈王以众宾待之,长揖不拜。妻之父怒曰:“怙①乱僭号②,而傲长者,不能久矣!”不辞而去。陈王跪谢,遂不为顾。客出入愈益发舒③,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④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硃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辄系而罪之。以苛察⑤为忠,其所不善者,弗⑥下吏,辄自治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选自《资治通鉴·秦纪三》)注:①[怙]依靠。②[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③[发舒]放纵。④[颛]通“专”,专擅。⑤[苛察]苛刻纠察(同僚的过失)。⑥[弗]不。【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⑴度已失期()⑵乃丹书帛曰“陈胜王”()⑶或说陈王曰()⑷诸将徇地至()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⑴天下苦秦久矣。⑵由是无亲陈王者。【小题3】【乙】文“妻之父”为什么“遂不为顾”呢?(3分)【小题4】综合【甲】【乙】两文,说说陈涉是怎样的人?(3分)

1.作文 有人说:“走着走着,我们就长大了。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走在路上,我们欣赏春夏秋冬;走在路上,我们辨别美丑;走在路上,我们品味酸甜苦辣;走在路上,我们抒发喜怒哀乐„„请以“走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语要求:

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戏剧外)②不得照搬所提供的作文材料。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

绵阳市高中级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地理答案)

高中2013级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5:DCDAB6——10:AACCB11——15:ACDBA16——20:BDDCC21——25......

绵阳市高中级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地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地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5DCBAC6——10DBDBD11——15 ADCDC 16——20 CACCB21......

绵阳市高中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地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高中2012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48分)1——5:BABBD6——10:BACAC11——15:CBBDD16——20:DACCD 21——25:BDCDC26——30:ADCCA31——32:DA二、......

绵阳市高级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政治答案

高中2012级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思想政治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5ACCDA6——10BDDAA11——15DBCBC 16——20 CBCBA21——24......

绵阳市高级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答案

高中2012级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5BDACC6——10CABCD11——15ADDBB16——20CABBD21——25 AAC......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试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绵阳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绵阳市 教学质量 年末 绵阳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绵阳市 教学质量 年末
[教学试卷]相关推荐
[教学试卷]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