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教师:小心应试陷阱
年轻教师:小心应试陷阱(精选8篇)由网友“汪酱君”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年轻教师:小心应试陷阱,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年轻教师:小心应试陷阱
年轻教师:小心应试陷阱
光明网 -08-16 通讯员 李宁宁
中小学教师队伍目前正经历着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补充其中。据笔者了解,在一些中小学,年轻教师已占到了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年轻教师不仅被大量引入,而且有很多在工作伊始就被委以重任。
就在年轻教师逐渐成为重要教学力量的同时,却有校长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部分刚分配下来的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甚至比老教师更加注重应试教育,而在制作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却比不上那些年长的教师。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年轻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最新鲜的力量,理应是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者和勇于实践者。这种反常的现象何以出现?
北京一中的王晋堂校长告诉笔者,他就曾经发现一位刚分配到他们学校的大学生,讲课时不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本内容,而是直接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考试重点,“他这是把复习备考时的工作提前到日常教学中了”。王校长分析说,这些年轻的教师本身就是从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走出来的,在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当自己由一个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时,也不由自主地把一些应试教育的模式带到了教学工作中。“这也是年轻教师在角色上还没有完全转化的结果”,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是考虑学生考试的需要,而不是从一名教师的工作本身出发。
王校长说,出现这种现象,与现有师范教育的不完善也不无关系。在部分发达地区,对中小学在硬件上投入很大,而与发展超前的基础教育不相符的却是相对滞后的师范教育。他说曾有一个计算机系毕业的年轻教师到学校后发现,中学的机房都已经用上了586电脑,而他们在大学里用的还是486的`。有很多师范生虽然在知识上足以应付教师工作,但在教育观念上还很欠缺,并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的事业心也非常不够。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张宪魁教授也认为,这种现象说明部分年轻教师对教育的认识还十分不足,对教育工作也缺乏必要的责任心,而这些正是师范教育所急需加强的。
教师自身的素质固然是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因素,但现有教师评价体制的不尽合理以及处于转型期的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也是大家所公认的原因。
已工作了30多年的光明小学教师张继华说,长久以来,都是以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一个教师水平的高低。在这样的考察体制下,年轻教师为了快出成绩,难免会将注意力放到对付考试上。而且由于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转型期,考试还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考核手段而存在,张老师认为一个学校的氛围必将对年轻教师产生很大的影响。“我想在有这种现象的学校中,老教师也会或多或少存在教育理念上的问题。如果大家都经常在一起探讨新的教育观念,必将对年轻的教师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育英中学的老教师郑合群也对笔者说,当教师的好坏只有一条硬指标即升学率来判断时,甚至有年轻的教师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惜把考题透露给学生,“这恰恰是年轻人急功近利和不成熟的表现,但是罪过不在年轻教师,而是我们在引导上有偏差,使他们对教学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并不是很清楚”。而年轻教师潘硕也表示,如果还是以学生的考分来评价教师,“软指标肯定扛不过硬指标”,因为“年轻人都积极要求向上,特别是刚分配下来的大学生,更是想要作出一点自己的业绩”,于是重视考试也是情理之中的。王晋堂校长说,一个学校的教师对于教育持何观念,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的引导。“如果一个年轻教师所在的学校领导把升学率看成命根子,你叫他怎么能不重视考试,不搞应试教育”。
有专家指出,深化教育改革,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固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但从青年教师方面来,应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意识,如果陷到应试教育的陷阱里不能自拔,从长远来看是不会有真正的前途。另一方面,师范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如果从那里毕业的学生不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的能力,那就是师范教育的失败。
篇2:小心,陷阱
小心,陷阱_小学作文
今天,我上新体验作文班,老师给我们玩一个游戏,叫“数字陷阱““,游戏的规则是:全班同学依次报数,凡是报到3的倍数,这个同学就要拍手示意,如果该拍手的报数了,或报数的拍手了,都要被淘汰,到台上站立并脚,当老师讲完游戏规则的时候,我心想:我会不会掉进陷阱里呢?想到这儿,我心里像放了只兔子嘣嘣直跳,不敢再往下想。
游戏开始了,我的心像块石头嘣的一声提到嗓子眼,生怕自己弄错,只听前面的1,2啪的报数,突然,“9““,哈哈,我心想,9是3的倍数,怎么不拍手呢!突然,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了,一位同学手捧着肚子哈哈大笑,我真担心他会把肚子笑破,前面的同学一阵狂笑过后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来,接着游戏继续进行,终于轮到我了,我突然一楞,大脑一片空白,突然想起来:16,16!我连忙说:16!“嘘““我长长地吸了一大口气,心想:幸好我没弄错,要不可就出大丑了,接着又有一位同学掉进了陷阱里,他摸着脑袋想了半天,结果说成了21!哈哈!教室里的`笑声像大海里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那位掉进陷阱的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傻乎乎的跟着笑,他可能在想:啊呀!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啊!游戏终于结束了,我的心像块石头落了地.
接着,老师又让我们玩了第二次,但这次难度加大了,这次是从后面开始报数,我前面的同学又报错了,报成了12,12是3的倍数,是应该拍手才对,结果全班同学又一次哄堂大笑,笑的教室马上就要塌了,接着,我后面的一位同学报成了15,弄的全班都笑掉了牙,接着,又有两位同学站在了讲台上,这次我还是没有掉进陷阱,耶!
这节课,老师让我们玩了两次数字陷阱,我两次都没掉进陷阱,我好快乐!当然喽!这也是有规律的,记住,每两次拍一次手。
篇3:小心陷阱!作文
小心陷阱!作文
小心陷阱今天,我去吃早饭,听到外面有人在吆喝:“奖券!奖券!快来领奖券!为了感谢广大消费者多年来对本超市的鼎力支持,今天,每位顾客可领取奖券一张,快来呀!好机会不要错过!”咦?有奖券领?真的还是假的呀?嗯,管他呢!先领一张再说!我闻声赶去,领了一张奖券,这奖券花花绿绿的,上面印着个大大的`“奖”字,底下有个小小的刮奖区。我躲在楼梯间,把奖券紧紧地捏在手中,心里在默默地祈祷着:“上天保佑,阿弥陀佛,各路的神仙都保佑,保佑我得特等奖……”我用指甲小心翼翼地刮掉上面的荧光膜,露出了一个“奖”字,我心想:该不会是个安慰奖吧!我又继续刮,刮出了一个“等”字,哈哈!我想,这下总会有个末等奖,不会是安慰奖喽!我又轻轻地刮了起来。哇噻!竟是个“特等奖”?!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真的吗?我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确实是“特等奖”。这时,“特等奖”这三个字在我眼中显得那么可爱,那么耀眼,我高兴地跳了起来,赶忙给爸爸妈妈报喜:“老爸!我中奖了!是特等奖!”我把奖券拿给爸爸看,他也欣喜万分。邻居们也纷纷前来贺喜:“你们家中奖了要请客啦!”“我也来看看这特等奖是不是真的,是真的,我也来饱饱眼福!”……我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脑海里全是mp3、手提电脑、背投彩电、奔驰宝马……它们像雪片一样落了下来,数也数不清……这时,住在楼上的马大姨说:“我也去看看,我家好象也有一张奖券!”“我家也有!”“我也有!”……没过多久,他们纷纷都来到了我们家,说:“我也是特等奖!”!“我也是呀!”“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家还有三张‘特等奖’呢!”……他们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只要是有奖券的,统统都是“特等奖”。啊?!不会吧!我拿起一张奖券,仔细一看,上面有个不显眼的地方写着:凡在本商场购物500元以上者凭此奖券可获赠拖鞋一双。啊!这全都是骗局!我坐在沙发上,望着那堆奖券,呆了。刚才的美梦全都泡汤了,我仿佛从天堂一下子坠入了地狱。什么mp3、手提电脑……想都别想了。我气得火冒三丈,拿起一张奖券,把它撕得粉碎。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话:“天上掉馅饼,地上有陷阱”同学们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千万小心陷阱!!!小心陷阱!作文800字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4:小心合同陷阱
合同,是招聘方与应聘方建立劳动关系、维护各自权利的法律依据,在签订聘用合同时,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写进合同的内容应是相互协商的结果,应体现出双方的权利。合同,是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本,它约束的是双方的行为,而不仅仅只是一方的行为。当一方的行为违背了合同规定,另一方有追究对方责任的权力。
在大学生就业已从计划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今天,合同已成为规范就业市场的重要法律依据,是合同双方维护自己权利的法律武器。但是,如果求职者与对方签订的是一份不利于自己的不平等合同,那么反过来,合同也许就会变成对自己具有极大杀伤力的武器。
常见的合同陷阱有以下几种:
口头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就责、权、利达成口头约定,并不签订书面正式文本。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极易相信那些冠冕堂皇的许诺,以为对方许诺的东西就是真能得到的东西,宁可相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也不愿怀疑对方的`诚意。可是,这种口头合同是最靠不住的,因为并不是人人都是君子,如果碰上对方是小人,那些许诺就会变成五颜六色的肥皂泡。
格式合同。一些用人单位按国家有关法律和劳动部门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事先打好聘用合同,表面看起来,这种合同似乎无可挑剔,可是具体条款却表述含糊,甚至可以有几种解释,
一旦发生纠纷,招聘方总会振振有词地拿出这种所谓规范式的合同来为自己辩护,最后吃亏的还是应聘者。
单方合同。一些企业利用应聘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只约定应聘方有哪些义务,如,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若有违反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毁约要交纳违约金等等,而合同上关于应聘者的权利几乎一字不提。这是最典型的不平等合同,如果接受这样的合同,无疑是将自己送上砧板,任人宰割。
生死合同。一些危险性行业的用人单位为逃避该承担的责任,常常在签订合同时,要求应聘方接受合同中的“生死协议”,即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企业不承担任何责任。有的求职者为了得到工作,违心地签了合同,却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也许是用人单位更无视劳动者的安全,如果真的发生了意外,也许连讨个说法的机会也没有。
两张皮合同。有些用人单位慑于劳动主管部门的监督,往往与应聘方签订两份合同。一份合同用来应付劳动部门的检查,另一份合同才是双方真正履行的合同。用来应付检查的合同常常是用人单位一手炮制的,连签名也是假冒的,应聘者不但见不到这份合同,甚至不知道有这份合同的存在。而双方真正履行的那份合同,是不能暴露在阳光下的,因为那份真合同一定是只利于用人单位的不平等合同。
合同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失去了这个武器,不但会失去自己的尊严,同时也会失去本应该得到的利益。签合同时,一定要睁大眼睛。
案例:合同马虎不得在就业市场,因为不平等合同引发的纠纷比比皆是。
一些毕业生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不少不合法的条款,例如,有的规定毕业生的试用期长达12个月,有的规定毕业生不得恋爱结婚,甚至还出现了“生死合同”。一些用人单位正是利用求职者合同意识淡薄、法律观念不强、求职心切或盲目轻信设下合同陷阱,当经验欠缺的求职者掉进陷阱后大呼上当时,常常已身不由己,合同上白纸黑字签着自己的名字,许多人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任人宰割。
篇5:年后签订合同小心陷阱
春节一过,有很多人重新选择了工作单位,需要签劳动合同;继续留在原单位工作的人也需要续签劳动合同,这时就需要小心用工单位在劳动合同里布设陷阱。
■霸王合同用人单位以“老大”自居,在合同条款中有“我说了算”的痕迹,令求职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受害对象一般为高科技人员。
■押金合同通常做法是在招工时收取风险基金、保证金、抵押金。
■暗箱合同多见于民营企业,采用格式合同,根本不与劳动者协商,不向劳动者讲明合同内容。在合同中,只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规定用工单位的权利和劳动者的义务,而很少或者根本不规定用工单位的义务和劳动者的权利。
■生死合同有的用人单位不按《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履行生命安全义务,提出“工伤概不负责”等条款逃避责任,
■卖身合同如3年内不得跳槽到同行业的公司工作;有的合同还规定,求职者一切行动都得听从用人单位安排。
■双面合同就是有的用人单位准备了至少两份合同,一份是假合同,内容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签订,以对外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但在劳动过程中并不实际执行,真正执行的可能是另一份合同。
法律部门提醒,职工误入了用人单位所设置的劳动合同陷阱,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委确认劳动合同的效力。如因用人单位的原因造成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来源:新闻晨报
篇6:小心试用期合同陷阱
根据《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只有签订正式劳动(聘用)合同时,双方才可以均定试用期,也就是说没有正式合同便没有试用期,更不存在单独的所谓“试用合同”。
试用期也是一些不法用工单位对付求职者的撒手锏,往往出现好不容易要过了试用期,又被解雇了的事情。其实,试用期并不能成为用工单位试用“价廉物美”的劳动力的法宝。
目前不少用人单位与被聘用人员订立所谓的“试用合同”应属无效合同,因为有关法律根本不承认“试用合同”。造成这种无效合同的责任主要在用人单位,而被损失者则往往是被聘用者。比如,用人单位与你签订了为期1年的“试用合同”,你干了9个月时,单位以“试用期”为名炒你的“鱿鱼”,并不作任何经济补偿。你可以提出这个合同是无效合同,一年的试用期应当视为正式合同期。
比如,《上海市劳动合同规定》中规定,劳动(聘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同时还规定,合同期不满6个月的不设试用期,满1年不满3年的,试用期最长为3个月,满3年及3年以上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如果你的聘用期为2年,而合同规定你的试用期为6个月,那么这个试用期的条款便属无效条款。如果当你干了3个月后,对方以试用期解除合同而不作赔偿时,你可以追究对方造成无效条款的责任,还可以按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向用人单位索要经济补偿。
据此,你不但可以要求单位按规定才能解除你的合同,即使合同被解除,你也有权要求对方赔偿你的损失,并要求按规定单位因提前解除合同向你支付经济补偿,当然你也有理由要求单位为你支付所谓“试用期”内的“四金”。
[小心试用期合同陷阱]
篇7:国庆兼职小心陷阱
国庆兼职小心陷阱
大学生国庆兼职当心三大陷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
除了旅行、回家,部分大学生打起了“国庆短工”,而报酬只是囗头协议,没有人与用工单位签短期打工合同。
不少大学生放弃了国庆休息时间,而选择打工来度过假期。小李是南京某职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大三学生。今年国庆节,他再次选择了去打工,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打工了。之前,他当过餐厅服务员、手机促销员和打印店文员等。这次,他选择的是电脑组装员,跟自己的专业关联性更强。日薪100元,虽然不是很高,但是他觉得可以学到不少实践知识,与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完全不同。
小李介绍,由于家里比较困难,一直想找兼职赚点生活费减轻家里的负担。十一前,他在学校广告栏上看到招聘兼职的传单,便去面试。“我们学校的宣传栏上经常会张贴一些招聘广告,有招长期兼职的,也有招短期的。一到节假日,这些广告也会多起来。”小李说,要在国庆找一份短期工并不难。许多商家趁着国庆赚钱,当然也要招几个临时工。这时,他们就有了“用武之地”。
小李说,他们班同学中,至少有六七个国庆期间都在打短工。有在肯德基当服务员的,有在商场当导购员的,也有在电器店当促销员的。日薪在100元至200元不等,大家乐此不疲。
现在,许多学生和小李的想法一样,他们假日打短工已不再只限于简单的发传单和做促销等,而是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有选择地做一些工作。
大学生打零工,用人单位很少签合同
打工的大学生很少有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多数只是口头协议,靠的是双方的信任来维持这种雇佣关系。因此,每到假期过后,总有大学生打工受骗的案件发生。
大学生小李去年十一期间,在学校公告栏上看到一个招聘兼职的传单,便咨询了一下,对方约她9月30日去进行面试。
9月30日上午,小李如约前往,面试者简单询问几个问题后告知她面试通过,10月1日就可安排她去某商场做临时导购员,但要她先交200元押金,承诺7天班上满以后就可退回,
小李称,面试的人说,收押金是怕他们去了用人单位犯错误或者中途离职。但是,直到国庆假期结束,小李仍然没有接到面试官叫她上班的电话,而“面试者”的电话也打不通了。
专家提醒,在打工期间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虽然是打短工,大学生们也要争取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协议,并保存好用工单位发放的工作证、工资单等相关证明劳务关系的证据,以免在发生劳务纠纷时处于被动地位,无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
大学生假期打零工常见陷阱
1、承诺去A厂实去B厂
不同地区的工厂薪资存在差异,为了能招到“学生工”,一些中介会以知名大厂作为诱饵,等学生已经启程后,就会以大厂已经招满工人为由再临时更换到别的工厂,但这个时候大家一般不会半路下车,没有办法多数都继续跟着换厂。
2、以各种借口扣工资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再由劳务派遣公司直接和工厂签订合同,这样一来工厂就直接把工资集中发放给劳务公司,再由学生中介转手发到学生手中。这种情况下,学生最终的实际收入往往和自己的预期会有一定的差距。
3、不满正常中介费,收取管理费体检费
中介一般都会从工厂获得一定的'利润,但很多中介不满足于企业所提供的中介费,就罗列出所谓的管理费、保险费、体检费等杂费克扣学生工资。
【提醒】国庆兼职,要留个心眼
1、优先选择大型的劳务派遣公司,查找有营业执照的劳务派遣公司,尽量直接和工厂签订临时用工协议,了解清楚具体的标准,并注意保留合同;
2、对于学校代理招工的,要确定其真实身份,查看其工作证件或者是授权书等;
3、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和学校取得联系,寻求劳动监察、公安等方面的帮助,不可贸然做出过激行为;
4、宣传免路费的、提供被褥的未必好,也许会在学生工资中加倍扣除;如果许诺工资过高,一般不靠谱。
篇8:要小心求职陷阱
开春后,泰州的招聘会一场接一场,招工和求职的需求同样旺盛,此时一些骗子往往会瞄准求职者群体,以帮忙找工作为名,通过非法中介、虚假招聘信息等方式进行坑蒙拐骗。如何识破这些骗子的伎俩,防微杜渐?本报特邀市人力资源维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解析。
陷阱一:用空白合同签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些企业出于规避责任的考虑,不愿与被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每当有劳动者欲签合同,老板就以辞退为要挟,不签或者故意拖欠劳动合同成为招工中的一种“陷阱”。有的单位甚至直接让求职者在空白合同上签字,再去补充条款内容,劳动者往往是有苦说不出。
市人力资源维权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劳动监察支队去年针对雇佣促销员的单位是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要求各家商场、超市的促销商必须要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促销的产品厂家通常在外地,根据属地管辖的原则,维权很难。”这位工作人员说,在打工时,与用工方签订劳动合同是至关重要的,不能以口头约定为准,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的权益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签订合同之时,对于提成、奖金或者计件部分的劳动报酬,口头约定是不行的,要在合同里面约定清楚。劳动合同应当在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签订,不能盲目地只签个姓名。
陷阱二:试用期猫腻多
不久前,小刘到一家酒店当了一名前台接待员,约定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内包吃包住,只给几百元钱。小刘每天卖力干活儿,但还是在试用期满后被告知:你不适合这份工作,结账走人吧。
类似小刘这样的遭遇,许多求职者曾有过。一些招人单位经常在“试用期”上打歪主意,多则几个月,少则一两周,一旦被这样单位招聘上,往往白辛苦。
此外,试用期还有一种常见的陷阱,单位在签订合同之时,约定试用期必须要完成一定的指标,而这一指标对于聘用的新人难以逾越,劳动者就会以“不能胜任工作”而遭解聘,
或者公司要求聘用人员先交押金购买其产品,看销售业绩再选人,而实际上,产品根本无法推销出去,最后只好被辞退。
市人力资源维权服务中心提醒,国家法律规定试用期是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来约定的,劳动者应事先熟悉,试用期间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当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因为这类的侵权行为比较隐蔽,求职者受骗上当后难以收集证据。”该工作人员提醒,求职者事前要对用工方的经营内容、考核模式做一个必要的了解,不能被不菲的薪水吸引就贸然作出决定。
陷阱三: “黑职介所”和诈骗
年头,人力资源市场人头攒动,街边流动的`招工单位也非常多,不少黑职介就伺机而动。
外行和求职心切的人一看,空缺职位还真不少,觉得找份差不多的工作并不太难,在打工者交纳了职介费后,中介公司根本不替他们联系工作,当求职者催问时,要么说正在联系,要么胡乱给提供单位地址或电话。
此外,一些中介公司还以“工作难找,你在我这里先干,我包吃包住”等条件引诱求职者,在求职者交纳了一定数量的押金后,便开始“干耗”求职者,直到对方无法维持下去为止。
维权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提醒,网上的信息一定要多核实,无论对方索取的是押金、培训费或是中介费,切不可轻易汇款,有条件的话,应该在招工单位实地考察。到职业介绍机构求职时,一定要谨慎,碰到那些“一间门面、一张桌子、一部电话”的职介所要格外当心,慎重应聘。求职时首先要看职介单位是否有劳动人事部门批准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及工商营业执照,其介绍的用人单位和与介绍单位签订的协议是否真实,是否有正规的公章。其次,要向中介单位索取协议和正规发票,为自己今后的维权保留证据。最好是来人力资源大厅求职,入场的用工单位证照齐全,如果被招聘,都是按劳动法的相应规定和有关程序签订劳动合同,一旦权益被侵犯,劳动部门能够积极维护其合法权益。
小心陷阱!作文(共29篇)由网友“绿乂十三”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心陷阱!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篇1:小心,陷阱 小心,陷阱_小学作文今天,我上新......
考生对于雅思口语考试的练习方法和技巧,一定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在雅思口语考试中还是有很多的陷阱要小心避开,以保证雅思口语分数的不失分。首先,在我们中国人的固有思想中,英语口......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9篇小心,陷阱_小学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小心 “劳务派遣陷阱”11月17日,时代商报报道了“飞利浦陷‘劳资纠纷门’”, 11月22日,时代商报又推出接续报道“多扣的养老保险哪去了”,飞利浦东北大区域相关负责人建议员工“......
小心陷阱的散文打开伊甸园的门栏,有一块牌子写道:——“小心陷阱。”于是,我便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思索着。在一个个的景象里面好自为之。就在这时,我看到了那位盲人向我走来。我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