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介绍

2022-10-07 13:43:58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介绍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介绍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蔀(bù)屋:指穷苦人家昏暗的房屋,这里指贫民。

2、栉:木梳。

3、角:较量,竞比。

4、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

5、竹肉:这里指箫管与歌喉。

6、皂隶:衙门中的差役。

7、识(zhì):记着。

二、通假字

1、倾城盍户(通“合”,全)

2、不知尚识余言否耶?(通“志”,记着)

三、一词多义

1、以:①独以近城故(因为)

②竞以新艳相角(用)

2、去:①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动词,距离)

②他日去官(动词,离开)

3、之:①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助词,凑音节,无实义)

②远而望之(代词,代这种情形)

③乌纱之横(助词,的)

四、词类活用

1、妆、服:莫不靓妆丽服(名作动,戴着……妆饰,穿着……衣服)

2、栉:栉比如鳞(名作状,像梳齿一样)

3、丘:檀板丘积(名作状,像山丘一样)

4、云:樽罍云泻(名作状,像云一样)

5、状:无得而状(名作动,形容,描述)

6、下:壮士听而下泪矣(名作动,流下)

7、觞:最可觞(shāng)客(名作动,劝人饮酒)

8、吏:吏吴两载(名作动,作官)

五、句式

1、置酒(于)交衢间(省略句)

2、已而明月浮(于)空(省略句)

3、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介词结构后置)

4、有不听曲(于)此石上者(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

5、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主谓倒装)

六、难句翻译

1、衣冠士女,下迨(dài)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译:上至官绅淑媛,下至下层百姓,没有谁不佩戴着美丽的妆饰,穿着华美的衣服,游客们席地而坐,在去虎丘的大道上摆上酒筵。

2、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

译:不久明亮的月亮在空中升起,山石反射光如同白练,一切粗俗的歌声,都停下来,悄无声息。

3、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

译: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的`原因,想要在堂中供奉韦苏州、白乐天等人,但不久我的病发作了。

4、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译:山川的兴盛衰废,确实是时运啊!

5、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译:官吏的横暴、衙役的粗俗太严重了。

第2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导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兰亭集序

一、重点词语解释

1、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用来,表凭借;实在)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好)

二、通假字

1、 趣舍万殊通(趋,往,取)

2、由今之视昔(通犹,如同)

三、多义词

1、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

修守战之具(整治)

2、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3、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5、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行军途中的驻地)

四、词类活用

1、 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2、流觞曲水(使(水)弯曲)

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4、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5、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作动词)

6、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五、特殊句式

1、 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3、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4、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六、难句翻译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鸿门宴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飨: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用酒食款待,犒劳)

2、籍:籍史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

3、续: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4、当: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敌,抵当)

5、啖:拔剑切而啖之(吃)

6、操:大王来何操(拿,携带)

7、刑:刑人如恐不胜(以刀割肉)

8、胜:刑人如恐不胜(尽)

9、乘: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四匹马拉的车)

10、窃:窃为大王不取也(副词,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二、通假字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通“俱”,全,都)

2、距关,毋内诸侯(通“拒”,通“纳”)

3、张良出,要项伯(通“邀”)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

5、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卻(通“隙”,隔阂,嫌怨)

三、一词多义

1、因:

①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借)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

④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2、如:

①万事如意(顺从)

②刑人如恐不胜(像是)

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④沛公起如厕(到)

3、举: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高举)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

③孙叔敖举于海(被选拔)

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夺取)

⑤杀人如不能举(尽)

4、谢:

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大王(道歉)

③乃令张良留谢(辞谢)

④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询问)

5、意: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态)

6、置: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放置)

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丢下)

③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购置)

四、词类活用

1、军:沛公军霸上(名作动,驻扎军队)

2、王:沛公欲王关中(名作动,成为王)

3、财物: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名作状,像财物一类的)

4、活:项伯杀,臣活之(动词使动,使……活下来)

5、兄:吾得兄事之(名作状,像对待兄弟一样)

6、籍:籍吏民(名作动,登记)

7、目:范增数目项王(名作动,使眼色)

8、翼:常以身翼沛公(名作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地)

9、何:“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

10、间:道芷阳间行(名作状,从小路)

五、句式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判断句)

2、此亡秦之续耳(判断句)

3、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疑问句)

4、壮士,能复饮乎?(疑问句)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6、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六、难句翻译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译:项伯于是当夜骑马到沛公的军营里。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译:我进入(函谷)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3、项庄拔剑起舞。

译:项庄拔出剑来开始舞剑。

4、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译: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吞并)之心,杀人如恐不尽。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译: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6、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译: 沛公回到军营,立即杀死了曹无伤。

2、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3、 死生亦大矣

译:死生也是人生的'大事啊。

4、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当然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5、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

第3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逍遥游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夭阏(è):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6、绝:超越。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nài)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三、一词多义

1、之:①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③穷发之北(助词,的)

2、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③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4、以: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③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④奚以知其然也(介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比:宰严限追比(追征)

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比)

5、造:径造庐访成(到)

6、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

7、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

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9、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二、通假字

1、昂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而翁归(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

三、一词多义

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

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

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

3、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

②益奇之(副词,更加)

4、逼: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

②与村东大佛阁逼近(副词,极)

5、故: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

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

6、然: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

②俨然类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高中语文文言文赤壁赋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赤壁赋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

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高中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飨: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用酒食款待,犒劳)

2、籍:籍史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

3、续: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4、当: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敌,抵当)

5、啖:拔剑切而啖之(吃)

6、操:大王来何操(拿,携带)

7、刑:刑人如恐不胜(以刀割肉)

8、胜:刑人如恐不胜(尽)

9、乘: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四匹马拉的车)

10、窃:窃为大王不取也(副词,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二、通假字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通俱,全,都)

2、距关,毋内诸侯(通拒,通纳)

3、张良出,要项伯(通邀)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

5、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卻(通隙,隔阂,嫌怨)

三、一词多义

1、因:

①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借)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

④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2、如:

①万事如意(顺从)

②刑人如恐不胜(像是)

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④沛公起如厕(到)

3、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过秦论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过秦论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

2、蒙: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承接)

3、因: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4、举: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5、敲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6、却: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7、隳:隳名城,杀豪杰(毁坏)

8、蹑足:蹑足于行伍之间(用脚踏地)

9、揭:揭竿为旗(举)

10、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高,强)

11、度、絜:试使山东之国与陕西省涉度长絜大(用尺量,衡量)

12、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珍惜)

13、殊俗:余威震于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

14、谪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被征发戍守边疆)

15、余烈: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16、鞭笞: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作状,用鞭子、竹板打)

17、作难: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起事,起义)

二、通假字

1、合从帝交,相与为一(通“纵”)

2、赢粮而景从(通“影”,影子)

3、外连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 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 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 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 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 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 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 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未完,继续阅读 >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介绍.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介绍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