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与花美文欣赏

2022-10-10 09:39:2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炭与花美文欣赏

炭与花美文欣赏

你是喜欢雪中送炭呢,还是喜欢锦上添花?

这是关于人的生活哲学的一道问题。请注意,不是要你去取舍选择,只是问你更喜欢哪个。是在别人春风得意的时候添上一把柴,还是在别人岌岌可危的时候伸出一只手?

喜欢雪中送炭的人应该是比较悲观的,总是把生命的磨难想在前面。喜欢锦上添花的相反,愿意把人生看作是一次五彩斑斓的旅程。

我在答这道题的时候好为难。我也喜欢锦上添花的那种感觉,好像一切的好事都占上了那么痛快,可是凭我一贯比较谨慎的人生态度,我又总是隐隐地相信过犹不及、乐极生悲的道理,总是想着有了一块漂亮的锦缎就该好好珍惜才是,如果贪心不足地硬要在上面加很多很多的花边蕾丝皱褶珠片,只怕会制造出一块虽然华丽却一钱不值的垃圾。

所以,虽然我也喜欢锦上添花的那种感觉,后来想想,好像还是做雪中送炭的事情比较多。

就拿我们演话剧来说,年初的时候我应该要全力以赴地出专辑,却因为抵挡不住舞台的诱惑接下了这出剧。那时我们的话剧遇到春节的尴尬时期,是叫好不叫座,虽然常常满场,但票卖得很不好。很多朋友都来劝说别演了,太辛苦。每天面对大半场拿赠票进来的观众,心里真是很不平衡。

演完那一波,我嗓子差不多哑了一个月,刚刚好起来的时候制作人来找了,说前面的`演出收成不好,还没收回成本,想再加演一轮,试试看春天的好天气能不能带来好人气,也想看看究竟是前一波天不时地不利,还是这个话剧实在就只能到这个程度。

其实那个时候我真的应该拒绝,专辑里还缺四首歌呢,一开演嗓子铁定哑,又录不了歌了,而且,有好多好多其他事等着我做呢。

可是,看到制作人急切的表情,我那雪中送炭的劲儿就上来了。

“好,演!”我说。

结果,这次炭送得好,送出一块美丽的好锦来。我们在这一轮演出里创造了票房奇迹,九场演出场场爆满,卖到一票难求,每天进剧场前,都会看到很多人拿着一摞钱问:“有富余票吗?”甚至180块的票在门口的票贩子那里被叫到400块依然抢手。导演心情好得跑去门口跟票贩子聊天,票贩子明目张胆地说这几天挣high了,又明目张胆地建议我们再加演一轮,说这么旺的人气不再接再厉真是可惜了。

“这么旺的人气,不再接再厉再来一轮,真是可惜了。”制作人如票贩子附身又来游说我,急切的心情更加急切。他告诉我说,现在成本都回来了,还小赚一点,每天都有观众买不到票失望地回去了,为什么不再加演下去,肯定能延续票房奇迹,锦上添花!

我却不这么想。我琢磨着也许就是因为场数有限,才会有这样抢手的票房成绩,如果老演老演,真要演到没人买票了,那倒是没留下什么遗憾,可是也实在算不上什么完美的结局,想想就让人有种莫名的无力的感觉。加上的确后面的工作已经差不多排满了,所以我很艰难地、连自己也不舍得地说:“演到这样,我们还是收吧……”

在最后那场谢幕的时候,我泪似滂沱,这出剧带来的快乐、忧伤、紧张、满足、挑战和荣誉都挤上心头。看到台下同样落泪的观众,百感交集,我真的会很想念这个舞台,可是我也不后悔不再锦上添花的决定,不然,这一刻,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动?

我就是这样。总是做着雪中送炭的事情,每回要锦上添花倒是会反复掂量掂量。就像这篇文章,如果再有个风趣幽默或者升华煽情的结尾,绝对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可是我反复琢磨,决定见好就收,就在上一段戛然而止,后面这节,你就当没看到吧!

第2篇:旧花-美文欣赏

旧花-美文欣赏

当对旧物的怀恋,集结于一朵残败的色泽暗失的旧花时,便由衷的感觉到那种沁入骨髓的疼痛情感。以前,我不喜欢新衣服第一次穿在我身上的感觉,因为那样的我,在我看来有一段时间不是自己。而后,我喜欢新的衣物,是由于喜欢它们光鲜的色泽,还有别人眼光的聚焦。现在,我同样的不喜欢新衣。只是由于不愿对旧的事物有时的感怀。那样的我,,总是看着看着就有种可怜的感觉。 我生性自由,总是不习惯于别人说的衣服要搭配适当,意见要合群,饮食之所要是热闹之地。在我看来,什么是自由的,什么是我欣赏的。就应该出现在我的生活之中,并为我带来舒适。我觉得书会给人带来舒适,便会枕书而眠。不会去管是否美观,是否整洁。书是厚重之物。这么说,不是说它本身的重要性。而是我移居时也深刻的体会到。而古老的知识,总是能起到非凡的作用。古老,接近的是最为本质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人的原始本性,也是人最先应该知道的知识。旧的东西不是不实用了,而是本质的东西被历史积起了厚厚的灰尘,不容易知道它真实的价值。而新的`东西是最适应的东西,无论就社会本身而言,还是就发展的历程而说都是如此。

我喜欢最新的思想以及思维的方式。因为这些都告诉我,生活是个可以任意改造的迷宫。但我其实不喜欢把生活比喻得具象。仿佛这样就把生活规定死了一般。如果有人把生活比喻成一个个具体的东西。却还是无论如何也抓不住本质,那么还是抽象些好。毕竟,本质是什么,也是无需多做什么解释。我不喜欢成规的,成型固定不变的东西。当然,我很喜欢那些美丽的,这并不矛盾。因为我的想象力没能使成型的物体更加的自然美丽,那当然就只有服从与他人的想象力了。喜欢着很多的事物,又在思维方面不拘一格。这是现在的自己。相比之前的我,这样的我更适合我。适合的,就是最自然的。

我喜欢收集东西。比如幽默的故事,温馨的寓言,秋天的不同色泽的落叶,还有四季的花。收集的爱好,让我更加的体会到细节的魅力。但是对旧花的喜爱,是十分特殊的。那种淡淡的香味,只有细细地闻,才能品味其中的味道。但这也只是我的小小的爱好而已,不必在意。

第3篇:花痕美文欣赏

花痕美文欣赏

花痕

今日,阳光明媚,较前几天的阴冷,十分怡人。中午悠荡在校园里,见有人拿了相机在拍照,真是替他们可惜,若是早半个月来,断不会错过迷人的秋色。不过前两天下点儿小雪的花花草草,亭台楼榭,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花过无痕,《花痕》是一部日本电影的名字,未考究是否有原着,整个的叙事很淡然,围绕着樱花的开败。第一次赏樱花,她遇到了他,他们比剑,他不因她是女子,与其公平较量,我想这叫知音。后来他遭人陷害,她为他报仇。在整个的过程中,她的未婚夫为她打探消息,事后为她善后,在她受伤以后仍然浅笑以对。相知,并不一定需要相爱。因为爱你的这一个人,为你挡风遮雨,对你生死情重,信任你,赞赏你,惊涛骇浪之后,只是浅浅一笑,握着你的手,告诉你,没事。

有一次看到闺蜜的签名,做一个淡然的女子,不急不躁,不争不抢。我想,电影中的这个女子便是这样,不是所有的相知都要变成轰轰烈烈,也许梁山伯与祝英台并不那么令人羡慕。爱情,姻缘,并不是可以急于求成的一件事情。

校园中,曼珠沙华的叶子竟是一派的欣欣向荣,它并不知道,同一株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送炭与添花经典散文

送炭与添花经典散文

人际交往最难的是什么,要叫我说,最难的是接近。道理十分简单,没有接近,就没有交往,正如没有开花就不会有结果一样。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热衷于“锦上添花”,而忽略那“雪中送炭”。其实,锦上添花易招惹媚俗之嫌,而雪中送炭却显露真诚之光。

在这方面,作家赵树理可作为我们的榜样。一本书上说,老赵下乡有个经验,不抱不哭的孩子。若那位大嫂怀里抱着个孩子,孩子正在哭着,老赵会接过孩子,一边哄着孩子,

一边和大嫂说话,很快地就融洽地聊了起来,起初看到这儿,我以为该不是写书人弄错了吧,该是不哭的抱过来,正哭着的人不会去抱。孩子正哭着,你去抱,不是自讨苦吃吗?

随着阅历的增加,后来,我才想透了这个道理。写书人没有弄错,就是要抱正在哭着的孩子,老赵真是聪明绝顶!老赵的聪明也就在于:他选择了孩子的处于委屈的时候,给予关怀。

人际关系的道理也是如此。与人交往,若能在对方处于逆境时给予关怀,才是功德无量。若是出于需要、不管如何必要,都让人觉得有些势利。逆境时的`交往需要的是真诚,而顺境时的交往需要的是技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木槿之花美文欣赏

木槿之花美文欣赏

夜合朝开秋露新,

幽庭雅称画屏清。

果然蠲得人间忿,

何必当年宠太真。——(宋)金朋说

木槿花开,五月灿烂的花海,又增添了一份绚丽;叶丛中,你用无声的喇叭,唱起一首沉默的歌谣;在远远的眺望里,迎着夏风、夏雨,舞动着夺目的倩影。簇拥着一树绿叶婆娑,高贵地昂首,凝视繁花似锦,在风中的花开花谢!飘然的每一瓣期许,都是最后的疯狂,落地是唤发新生,没有绝望和哀叹。

木槿花开,枝头坦然,朴素、淡定;看群英纷飞,那一树绿叶——其实是绿曼中探出的精灵,花的精灵。

认识木槿还是儿时的事,园地旁,山路边,比比皆是;茂密地一排排如绿色的屏障阻隔,连鸡鸭都无法穿行,哦!对了,是篱笆,朴素的农村人,用木槿培植的一道天然屏障,隔离鸡鸭与疏果飘香的菜园。有鸟儿在枝间悠闲地做窝,诱惑驻足的馋猫,徘徊久久,不忍离去。

木槿花有毒,那是父母的告诫,不要攀折,于是,在我的眼里,就让他寂寞的开,凄凉零落。或许是因为折花的嬉戏,疏漏了篱笆墙的作用,所以,父母用善意的谎言,编织一个望而生畏的传说。记忆里,木槿花只有寂寞伴着自生自灭

未完,继续阅读 >

《炭与花美文欣赏.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炭与花美文欣赏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