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古诗词

2022-10-12 08:11:11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爱国古诗词

爱国主题诗歌赏析

爱国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歌中,诗人们或表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或表现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的热切关注,或抒发自己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今天,我们学习这些诗歌,可从中受到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爱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情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奔走呼号,甚至流血捐躯,留下了许多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留下来的无数爱国诗篇,正是他们碧血丹心的结晶,是我国悠悠文学长河中杰出的一支。

今天,我们捧读这些诗词,仍不免为之激情满怀。心潮澎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古代的爱国主义诗歌,是我们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的生动教材。

一、《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 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 的强烈思念。答案:抵万金 妻子儿女

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答案: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3、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4、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答案: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5、“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6、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

7、《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望”的内容是:_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望”中所想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春望》一诗的主题是____ ;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答案: 伤感国事,怀念家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案: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含义: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10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2分)

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1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1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感时忧国、思家念亲

1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安史之乱

1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15、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抒发了诗人对家破国残的感伤之情

16、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国思家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炽热而深沉的爱国热情。请从炼字的角度对“僵”、“孤”二字作点赏析。

答:“卧”字前一个“僵”道出了诗人老迈的境况,“村”字前一个“孤”表明诗人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写出了诗人凄凉的处境。

2、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岌岌可危。

3、从全诗看,侧重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答:写出了诗人日夜渴望收复失地,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心愿。

(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塑造了一个壮岁驰骋疆场、暮年壮心不已的英雄形象,这是词人理想自我的化身。词的上阙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主人公即使在酒醉中也不忘挑灯看剑,连做梦都是吹角连营的场景,可见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已化作主人公的唯一信念,成为他生命的全部内容。“挑灯看剑”和“吹角连营”又显示出主人公的身份是军事统帅。

1.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破阵子》中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这词首融 梦幻(梦境、理想)与

现实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2分)

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四)《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曲中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望西都,意踌躇(1分)

2.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4.你是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5、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3、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第2篇:爱国古诗词

爱国古诗词

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张耒《和端午》

2.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 赵孟頫《岳鄂王墓》

3.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 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4.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 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5.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 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6.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7.莫避春阴上马迟。 —— 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8.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 李益《隋宫燕》

9.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10.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 —— 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11.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 —— 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12.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 —— 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3.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 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14.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 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15.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 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6.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 查慎行《三闾祠》

17.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 崔道融《西施滩》

18.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

19.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20.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 李白《西施 》

21.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22.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 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23.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

24.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25.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 李白《西施 》

26.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27.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 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28.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9.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 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30.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 王维《少年行四首》

31.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 王维《少年行四首》

32.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 司空曙《金陵怀古》

33.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 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34.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 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5.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 戎昱《咏史 》

36.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37.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 陆龟蒙《吴宫怀古》

38.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9.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 戚继光《望阙台》

40.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 —— 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41.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 —— 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第3篇:爱国古诗词

爱国古诗词

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爱国古诗词,欢迎查看!

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爱国的古诗词

爱国的古诗词

爱国是一种光荣,爱国主义是人类最高贵的品质之一。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爱国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爱国的古诗词句1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4.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柳宗元《韦道安》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6.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7.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9.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10.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

11.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12.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丘迟《与陈伯之书》

1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百药《元景安传》

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李百药《元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学爱国古诗词

小学爱国古诗词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下面为大家收集了爱国的古诗词,欢迎借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海上》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白马篇》

三国·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爱国古诗词中学

爱国古诗词中学

爱国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爱国古诗词,欢迎查看!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未完,继续阅读 >

《爱国古诗词.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爱国古诗词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