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光的干涉教案
第1篇:高三物理光的干涉教案
高三物理光的干涉教案
一、知识点梳理
1、光的干涉现象: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相差恒定(步调差恒定)的两束光, 在相遇的区域出现了稳定相间的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的现象。
(1)产生干涉的条件:
①若S1、S2光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符合 ,(n=0、1、2、3)时,出现亮条纹;
②若符合 ,((n=0,1,2,3)时, 出现暗条纹。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之间的中央间距为 。
(2)熟悉条纹特点
中央为明条纹,两边等间距对称分布明暗相间条纹。
2.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原理:两个相邻的亮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是x=l/d
测波长为:=dx /l
(1)观察双缝干涉图样:
只改变缝宽,用不同的色光来做,改变屏与缝的间距看条纹间距的变化
单色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白光:中央亮条纹的边缘处出现了彩色条纹。这是因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单色光复合而成的,而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在狭缝间的距离和狭缝与屏的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光波的波长越长,各条纹之间的距离越大,条纹间距与光波的波长成正比。各色光在双缝的中垂线上均为亮条纹,故各色光重合为白色。
(2)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双缝间距是已知的,测屏到双缝的距离 ,测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 ,测出 个亮纹间的距离 ,则两个相邻亮条纹间距:
3.光的色散:
不同的颜色的光,波长不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各种颜色的光都会发生干涉现象,用不同色光做实验,条纹间距是不同的,说明: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
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各种色光按其波长的有序排列就是光谱。
从红光紫光,光波的波长逐渐变小。
4.薄膜干涉中的色散现象
如图:把这层液膜当做一个平面镜,用它观察灯焰的像:是液膜前后两个反射的光形成的,与双缝干涉的情况相同,在膜上不同位置,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用图中实虚线来代表两列光,所走的路程差不同。
在某些位置叠加后加强,出现了亮纹,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于是出现了暗纹。
注意:
关于薄膜干涉要弄清的几个问题:
(1)是哪两列光波发生干涉;
(2)应该从哪个方向去观察干涉图样;
(3)条纹会向哪个方向侧移
5.应用
(1)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表面的增透膜。
(2)检查工件表面是否平整。
6.光的衍射现象
光偏离直线传播绕过障碍物进入阴影区域里的现象。
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缝)的尺寸与波长可比(相差不多)或更小。
单色光单缝衍射图象特点:中央条纹最宽最亮,两侧为不等间隔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应用:用衍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二、精选例题:
【例1】(1997年高考全国卷)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C )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屏上无任何光亮
【例2】(如图所示).单色光源发出的光经一狭缝,照射到光屏上,则可观察到的图象是(A)
【例3】如图(a)所示是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单色光波长的实验装置,滤光片的作用是_____,单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双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单缝和双缝之间的方向关系是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对齐A条纹中心时(图1),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3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对齐B条纹中心时(图2),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4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m,则图3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__mm.图4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mm.实验时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m.
答案:获得单色光,产生线光源,产生相干光源,平行,
11.5mm,16.7mm,减小实验误差,6.510-7.
【例4】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16-1-4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明纹或暗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2)任意相邻明纹或暗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恒定;现若在图甲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 A)
A.变疏 B.变密 C.不变 D.消失
【例5】如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板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所用单色光是用普通光源加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表面反向的光叠加而成的( C )
A.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B.a的上表面、b的上表面
C.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D.a的下表面、b的下表面D.
【例6】现代光学装置中的透镜,棱镜的表面常涂上一层薄膜(一般用氟化镁),当薄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时,可以大大减少入射光的反射损失,从而增强透射光的强度,这种作用是应用了光的(C)
A.色散现象 B.全反射现象
C.干涉现象 D.衍射现象
( 举一反三)、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坏视力。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n=1.5,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8.11014Hz,那么它设计的这种增反膜的厚度至少是多少?
【例7】(2001年全国高考)在如图中所示,A、B两幅图是由单色光
分别入射到圆孔而成成的的图像,其中图A是光的 衍射
(填干涉或衍射)图像,由此可以判断出图A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图B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例8】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将双缝中的一条挡住,其它都不改变,那么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将是 (答案C)
A.仍然是均匀分布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是亮纹的亮度变暗了
B.仍然是均匀分布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是由于挡住一条缝,所以光屏上只有一半区域内有干涉条纹,另一半区域内将没有干涉条纹
C.仍然有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是条纹的宽窄和亮度分布不再是均匀的了
D.由于只有单缝,不能形成相干光源,所以不会发生光的干涉现象,光屏上将没有任何条纹出现
第2篇: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教案
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教案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以下是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归纳推理能力(根据光传播的一些个别现象,推想光传播的一般规律),动手能力 (制作小孔成像实验装置)
3 、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1、 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 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过程
(一)光源
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出示迷人夜景图),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
观察课本32页“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夜景图。
引题
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板书):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
火柴、霓虹灯、蜡烛、电灯
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
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反馈练习1:
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萤火虫。 C.水母。 D.霓虹灯。
提出问题
(二)光的传播
手里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
有一个问题: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的?
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实验
让学生讨论回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到底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小组实验
(合作)分析实验
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让各组学生展示不同的实验组合:
A.光手电、水
B.激光手电、汽水瓶
C.激光手电、玻璃砖
D.激光手电、白纸
E.激光手电、平面镜
让学生讨论、归纳后,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板书:)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线是弯的。
同学们,你们能够列举一些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吗?(让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影子、皮影戏、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看齐、激光准直、瞄准射击。
反馈练习2:开凿隧道时为什么要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呢?
(三)光速
同学们,喜庆节日放“响炮礼花”的时候,先看到礼花,还是先听到响声呢?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讨论回答)光速大于声速。
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了哪些现象是属于光速大于声速的例子?
关于光速究竟有多大呢?请自查课本。
同学们,回想有关声的现象,想想两者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反馈练习3:下雨打雷时为什么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呢?
思考、讨论 列举例子
讨论、交流 反馈练习
观察、思考 猜想假设
猜想
讨论、回答
讨论、交流
信息交流得出结论
讨论、归纳 举例
练习贴近生活
讨论回答巩固
观察生活
阅读比较
小组讨论反馈
板书设计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的速度: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c=3×108/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教学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作业设计
1. 完成配套练习册中相应的内容。
2. “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1、2、3、4题。
第3篇: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教案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以下是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归纳推理能力(根据光传播的一些个别现象,推想光传播的一般规律),动手能力(制作小孔成像实验装置)
3、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过程
(一)光源
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出示迷人夜景图),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
观察课本32页“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夜景图。
引题
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板书):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
火柴、霓虹灯、蜡烛、电灯
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
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第4篇: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教案
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教案(共18篇)由网友 “iambabypig” 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教案
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归纳推理能力(根据光传播的一些个别现象,推想光传播的一般规律),动手能力 (制作小孔成像实验装置)
3 、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1、 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 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过程
(一)光源
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出示迷人夜景图),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
观察课本32页“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夜景图。
引题
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板书):太阳、萤火虫、
第5篇: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热门20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资源。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数学教案范本,供大家参考。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篇一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了解其它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教学重难点。
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
(3)杠杆的分类及省力、费距离;费力、省距离的情况。
观察漫画,思考其中的科学道理引入滑轮。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再举例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分析:轴随着物体一起运动。说明这种滑轮叫动滑轮。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动滑轮、定滑轮。
思考:定滑轮、动滑轮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及特点呢?
二、实验探究:比较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1、学生组装定滑轮、动滑轮,
2、设计表格,分别用来记录实验时拉力的大小。
和方向,还要记录物体运动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
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省一半的力(同时费2倍的距离),但不能改变力的
第6篇:物理光的折射教案(汇总21篇)
教案可以提供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重点,为教学实施提供准确的指导。教案的编写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教案是一份教师为指导和实施教学而编写的教学设计和安排的书面材料。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方式等内容,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每一份教案都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和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以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为了编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教师们应该首先熟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此外,教师应尽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可感知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对教师们编写教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希望这些范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设计,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篇一
1.(济宁中考)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d)。
2.有一盛水的圆柱
第7篇: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专业21篇)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案,它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教案的编写中,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步骤,保证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可以通过参考他人的教案来借鉴经验,但要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新思维。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篇一
1、了解什么是激光和激光的特性。
2、了解激光的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从不同的媒体中学习有关激光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事业,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可以作为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安排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激光的科技电影片,发动学生收集相关材料,组织阅读、参观等均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以下两点:
1、激光与自然光的区别。
激光与自然光比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普通光源发出的是混合光,激光的频率单一。因此激光相干性非常好,颜色特别纯,
(2)激光束的平行度和方向性非常好。
(3)激光的强度特别大,亮度很高。
激光的应用非常多
第8篇: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现象知识点是物理知识中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1、光直线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等
2、光年:光年是长度单位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注意:1、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1)像和物的大小相同;(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成的是虚象
2、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
2、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的,不能用光屏接收。
光的折射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