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第1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学设计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一、教学目标
1.会用“如果„„就„„”和“果然”造句 2.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启发学生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3.默读课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二、教学重难点:
1.会用“如果„„就„„”和“果然”造句 2.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启发学生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
幻灯片、一张白纸、画笔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
肺结核 疾病 整日思索 跷跷板 果然 分析研究 喇叭状 木管 效果更好
由这些词你想到了什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2.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吗?(1)请学生到黑板上画(2)其余的学生在白纸上画
3.请学生介绍一下这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出示:第四自然段:
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于是,他把空心木管的两端做成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4.默读2-3小节,思考:雷奈克是怎样发明听诊器的?用笔划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雷奈克是一个怎样的医生? 出示:第二小节:
一天,雷奈克缓步从一个花园走过,突然被两个正在玩跷跷板的男孩吸引住了。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木板上轻轻的划着。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清楚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他把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奈克是怎样发明听诊器的吗?
(2)小游戏:是的,一种普通的生活现象带给了雷奈克深深的启示。同学们,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也来当一当小医生,小雷奈克,好不好?(3)请同桌两个小朋友把准备的卷筒拿出来,一个小朋友在一头轻声说上一句话,另一个听声音。(4)这位小雷奈克,请你说说当你听到从另一端传来的清晰声音时,你的心情怎样?(高兴,兴奋)(5)渡:你们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而当时雷奈克医生意外成功地听见了病人的心跳声,呼吸声,他确实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真的是高兴极了。(6)读句:“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
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他把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齐读。(1)理解“果然”,从这个“果然”中你读出了什么?(说明雷奈克的判断非常正确)此时此刻,他会怎么想?
(2)生活中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原先的判断,猜测得到了验证,你的心情怎样?谁能读好这句话。
(3)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也来用“果然”说一句话。
(3)自读:同学们,雷奈克医生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你能把高兴的心情送到句子中好好读一读吗?自己尽情地读吧。过渡:同学们读得好极了。看到大家一脸的喜悦,我感到高兴的雷奈克就在我们面前。来,谁来读给我们听?
5、探究原因,评价人物。
过渡:雷奈克听到了病人的呼吸声,心跳声,高兴极了,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1)请大家自读1、3 两节,到1和3小节中去找答案,用因为„所以„来说。(生自读)
(2)肺结核病,是由结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患这种病常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发热、乏力,“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19世纪时人们称它为“白色瘟疫”,不知有多少人曾被这种无情的烈性传染病夺去了亲人和朋友。雷奈克六岁那年,他的母亲就因肺结核病去世了。(3)交流:(指3名说)(因为-----所以-----说得很清楚)*雷奈克因无法治疗肺结核病而难过,无法及早发现病人体内的变化而整日思索,现在,整日思索的问题解决了。出示: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1)理解:异常。
(2)用“如果„„就„„”练习说话。
①如果内脏运动出现了异常,就
②如果能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就 ③如果能及时诊断,就 ④如果能治疗肺结核病,就。
4.小结: 同学们,原来,看到病人痛苦地死去,雷奈克十分难过,现在整日思索的问题解决了,这下,能听到病人内脏的声音了,及时诊断病情了,病人有救了!能不高兴吗?雷奈克医生是为病人而忧,为病人而喜。同学们,雷奈克通过观察孩子划木听声,就联想到声音是可以通过物质来传递的,于是就卷簿听音。不过,雷奈克并没有停止思考、实践,后来,他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又做成了两端是喇叭状的空心木管,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板书:发 现 做 成)同学们,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终于诞生了,由于听诊器的发明,使得雷奈克能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被后人称为“胸腔医学之父”。5.学到这里,在你的心中,雷奈克是个怎样的医生? 交流: 评:好,首先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具体说明。
▲善良:为病人忧而忧,为病人喜而喜,把病人的苦痛始终牢记心中,善良伟大的雷奈克!(翘起大拇指)
▲伟大:小孩玩跷跷板,用卷成筒儿的笔记簿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有雷奈克医生把它与疾病的诊断联系起来了,这是一种伟大的发现,可见他是个善
于发现,思考,一心扑在工作中的伟大的医生!
▲执着、责任心强、救死扶伤的好医生。有爱心、细心—连小孩玩跷跷板的事也不放过,他每时每刻都在思索,由于他的善于思考,才想到了办法发明了听诊器。
▲精益求精!(善于实践,不断研究)师:能不能说得详细一些。生:能!他一开始用小木棍听,是能够听见的,可是他后来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就马上改造成一个更好的听诊器。师:你说得太好了,是呀,正是由于他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才有了真正的听诊器。(稍停)后来的人们,也正是因为有了精益求精的精神,人们不断地改造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才会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听诊器。(先让学生自由地说,教师在说的基础上加以升华,或者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再深入说说)
5.总结,再读题:是啊,伟大的、救死扶伤的雷奈克医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才发明了这第一个听诊器。第一个听诊器,多么让人自豪,雷奈克,多么令人敬佩。
6.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读题目。雷奈克医生因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才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后来的人们也像雷奈克一样不断地观察、思考、实践,才改造出现在先进的听诊器。同学们,相信,只要我们也像雷奈克一样不断地观察、思考、实践,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更多的发明就会
第2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自学、感悟雷奈克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表现雷奈克内心感受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性学习,体会表现雷奈克内心感受变化的内容,并且明白任何一个科学家的发明都是不容易的,要学习雷奈克的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图片、语段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知识趣味入新课
、猜一猜世界上的种种第一个。如中国第一个发明锯子的是谁?第一个称量地球的是谁?等等
、引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老师写课题。
雷奈克读准名字
(导入新课方法很多,但最佳方法要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要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本课导入运用了趣味题竞赛的方法,既有趣又有挑战性。)
二、 抓住课题想问题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的?
(“学贵有疑”,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处于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愿望。)
三、 自读课文解初问。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畅。
、同桌互读,相互指正。
、指名串读,全班交流,说长论短。
(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熟悉教材,这是因为学生反复读书之后就有表达的愿望,这时的感受才是最真切、最自然的。因此学生在评读读书情况时才会畅所欲言。)
、出示生字词:
听诊器思索 紧贴
肺结核分析 沿着
木棍 改成 喇叭状 效果
要求:(1)学生读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用横排或竖排的几个词语说一段话。
(将识字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边识字边进行说话的练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生字新词的理解,另外,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并且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交流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的问题。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读课文后找到一句话:他把小木棍改成了空心木管,两端做成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补充资料: 因为这种听诊器样子像笛子,所以被称为“医生的笛子”。
(2)雷奈克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
(3)雷奈克是怎样发明听诊器的?(可以默读全文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自主读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读书方式,体会雷奈克的内心感受。
(课标中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看到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去,心里十分难过。”
(1)从“难过”一词你读懂了什么?
(2)(可以补充资料:他的叔叔居洛木在雷奈克远行时,这样告诉他:“我的孩子,医师这个职业就像锁链一样,只要搭在了我们身上,我们日夜都不能把它卸下来!”)
(3)朗读这一句话。
“他想: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
(1)“思索”是什么意思?
(2)“整日思索”呢?
(3)雷奈克医生为什么要“整日思索”呢?
“他高兴极了,……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体会雷奈克第一次用自制的听诊器--小木棍听到了病人的呼吸声、心跳声,太惊喜、激动了
(1)读到“他高兴极了”,你们想说什么?
(2)读到“啊!”,你们想说什么?
(3)读到“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还想说什么?
(这篇课文有出色的心理描写,一开始写雷奈克因为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去而十分难过,这是他发明听诊器的动力。后来雷奈克从两个玩跷跷板的男孩子身上受到启发,第一个听诊器发明成功了,从“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两个感叹号和极其简短的句子,将雷奈克医生不可名状的喜悦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学习。如:可以补充资料,可以发挥想象,可以感情朗读)
二、3 年之后,雷奈克写了《论间接听诊法》一书,介绍了听诊器的发明,描述了听诊时所发现的各种不同声响,尤其是有关肺部疾患的内容更为丰富。由于听诊器的发明,使得雷奈克能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后人尊为“胸腔医学之父”。雷奈克医生死于1826年,年仅45岁。他的遗嘱中有这样一项内容:“将我的医学书籍和论文都赠给我的外甥梅希笛克,还有手表和戒指;这些都是不重要的。值得永存的是,我把我所制造的第一个听诊器留给了他,这才是我赠与他的最珍贵的遗产。”
三、雷奈克的听诊器后来经过奥地利人斯科达的改进,变成非常好用的双耳听诊器,今天已普遍用于世界各地。但雷奈克的发明却影响了后来的医学发展,几乎每位医生都受益于他。
学生说说知道的新型听诊器或想象中的听诊器。如有电子听诊器、旋转听诊器等等。
四、你们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要对大家说的吗?
(引导学生体会作为一个科学家应该具有那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永不满足的精神。)
五、读读背背:
科学的唯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伽利略
科学就是不断地认识,不仅是发现,而且是发明。
--鲁巴金
板书: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让雷奈克留在学生的脑海里
--教学《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随想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会发现有些课文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伟大的英雄,高尚的普通人,美丽的山川,还有智慧的故事、深刻的寓言,都慢慢“渗进”我们的血液,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工作、做人,成为一生中的财富。由此可见,语文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传承文明、文化,传递民族和人类精神的火炬。
情感性是语文学科的个性。文中的雷奈克对病人的“情”,对科学探索的“情”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学生。因此师生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体会雷奈克在发明听诊器过程中的内心情感的变化。
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地阅读重点句段,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过程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
在学生情感的空白处适时由老师或学生,给文本以补充,从而丰富了、活化了课文,激发了情感的共鸣。
因此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第3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作者:韩莉亚
转贴自:天宁教育博客
点击数:108 韩莉亚
一、教学要求:
1.能通过学习文感悟雷奈克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结合文内容,体会表现雷奈克内心感受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文。
二、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知识趣味入新
1、猜一猜世界上的种种第一个。如中国第一个发明锯子的是谁?第一个称量地球的是谁?等等
2、引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老师写题。
雷奈克读准名字
(导入新方法很多,但最佳方法要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要与新内容密切相关。本导入运用了趣味题竞赛的方法,既有趣又有挑战性。)
(二)、抓住题想问题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的?
(“学贵有疑”,学生在上伊始就处于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愿望。)
三、自读文解初问。
1、学生自读文,要求读准、读通、读畅。
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
3、指名串读,全班交流,说长论短。
(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熟悉教材,这是因为学生反复读书之后就有表达的愿
第4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16、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教学重点:
弄清听诊器发明的过程。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先学:了解关于听诊器的知识
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
1、出示实物: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领读“听诊(zhen)器(qi)”。小朋友,你们见过听诊器吗?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师补充讲解:“听诊器”又称“听筒”,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情况。
2、补充板书:世界上第一个。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纷纷提问题:(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2)是谁发明的?(3)他是怎样发明的?……)
3、让我们认真读读课文,弄
第5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整理12篇)由网友 “大橙子”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能通过学习课文感悟雷奈克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表现雷奈克内心感受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知识趣味入新课
1、 猜一猜世界上的种种第一个。如中国第一个发明锯子的是谁?第一个称量地球的是谁?等等
2、 引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老师写课题。
雷奈克 读准名字
(导入新课方法很多,但最佳方法要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要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本课导入运用了趣味题竞赛的方法,既有趣又有挑战性。)
(二)、 抓住课题想问题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的?
(“学贵有疑”,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处于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愿望。)
三、 自读课文解初问。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
第6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课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篇科学故事。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中受到启发,通过反复实验,发明了世界上地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从雷奈克医生在生活中发现难题,萌发解决难题的构想,到偶然的发现,最后通过反复的试验终于获得成果,叙述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晰。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第7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出示实物或图片)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
3、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4、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带问题自学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意思。
(2)把课文读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努力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多音字:脏
3、朗读全文。作到流利再讲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2、指导写好“肺”、“索”、“状”。
3、学生
第8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诱发学习兴趣
1、出示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领读“听诊(zhen)器(qi)”。讲:“听诊器”就是俗说的“听筒”。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情况。
2、再板书:世界上第一个。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估计会提出下列问题:(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2)是谁发明的?(3)他是怎样发明的?)
3、板书:雷奈克。教生字:“克”(ke),领读。
简介雷奈克医生:法国医师。他不仅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而且在临床诊断方面采用听诊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许多体征,改革了对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他还在肺结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4、让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