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第1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灌溉,在农业灌溉方面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对维护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探究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3043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中的问题
1.1运作规范不合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虽然在推广和发展的过程中研发出了多种多样的管理模式,比如:承包、出租、拍卖和参股等。但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际的修建过程中,操作模式的选择仍然缺乏理论依据。近年来,很多专家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和钻研,产生了很多理论成果,但是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却没有按照相关的模式来进行,导致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组织和管理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操作。
1.2管理方法不科学
在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将管理的重点放在了人的管理方面,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忽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产生了一定的忽视。同时,在制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方法时,相关的管理部门没有依照小型农田的实际管理情况来进行制定。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存在“无序管理、低层次效率、低档水平、低效益”等问题[2]。
1.3责任权限不明确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体制和发展历史等问题的影响,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归属问题都没有明确,导致管理主体的责任出现不明确的问题,从而对小型农田水利的管理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比如,在国家出资修建了一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这个工程修建成功之后,工程地所属的乡镇部门就要对其进行管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但是使用权被承包,产权和使用权分离,导致责任权限不明确,从而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也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2.1管理层次科学化
管理层次科学化指的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从管理人员到工作人员之间的数量和关系要进行合理的安排。管理层次中的人员数量对管理的组织规模与管理幅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要以乡、镇和小流域为单位,将人员编制进行落实,尽量做到各司其职,避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一般情况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管理层次分为4种,分别是:县级管理、乡镇管理、村管理和工程管理。县级管理的重点是小(二)型水库和跨乡镇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乡镇管理的重点是跨村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2.2组织结构合理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使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职能制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除了可以对下级进行逐级的指挥之外,还可以实行上级超级指挥。比如,对于那些县级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县级单位可以直接对工程单位进行指挥。
2.3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
工程管理体制完善化。根据相关规定,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对于那些个人建设、个人拥有、个人使用、个人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要将其所有权划归为个人所有;对于那些收益广泛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要在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引导下,以自愿的方式,按照受益范围,组织建立用水合作组织,这样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权限要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建立完善的资金保证机制。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水费的管理是重点。只有建立完善的有偿用水机制,保证固定的水费来源,才能有效的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性。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福利水和低价水的观念,让用户充分认识到水费的价值和作用。建立科学的政府引导机制。政府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引导作用主要是建设。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建立方面,政府要通过政策的制定、政策的宣传和相关的培训来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宏观管理,可以通过扶持、补助和奖励等形式来引导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还要在政府的引导下让自主管理机制得到落实,提高农民的自主管理意识,提高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存在权责不明、运行规范不合理、管理方法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管理层次科学化、组织结构合理化、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来进行。这3方面措施的实行,对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6):390.
[2]贾清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探讨[J].河南科技,2014(7):219.
第2篇: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论文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论文
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其基础发展条件之一,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不管是在抵抗水旱灾害方面,还是在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方面,均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就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其建设与管理水平相对不高,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背景之下, 传统的政策体系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与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
1 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农田水利工程, 即为解决农村饮用水、田地灌溉而修建的水利工程,通过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对农田水分情况及水利条件进行有效调节, 进而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增加农业粮食产量。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田间灌排工程、水库、蓄水池、引水工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等, 一方面为农村灌溉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满足农村饮水需求,缓解灌溉水资源缺乏的现状。
农田水利工程, 通过蓄水、节水等方法, 合理规划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在保护珍贵的水资源的同时,有效满足农业灌溉需求,增加农作物产量, 提高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保证了农民的最大利益。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能,因此,需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以保护环境为基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目标,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资源、环境及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
2 农田水利工程的不利影响
2. 1 水体方面
修建农田水利工程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水体造成一定影响,原本在河流中流动的水,在水库中囤积一段时间后, 水库水温上升,导致水质等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特别是沟岔中易出现污染现象。同时,随着水库内蓄水面的不断扩大, 水库内蒸发量日益增加,导致水库水汽与水雾均会增加。另外, 水库内流速小,导致水、气界面的交换速率明显下降, 且不利于对污染物的扩散,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
2. 2 环境方面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中, 通常需要开山挖洞,在此过程中难以避免尘土飞扬现象的发生, 而这些尘土所携带的粉尘容易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 通常会排放大量废水, 而这些废水未经处理便流入江河, 废水中的悬浮物等会导致下游水质明显下降, 不仅对居民用水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容易导致淤塞问题的发生。另外, 在对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中,料场开采及废渣等通常占用大面积耕地,工程建成后,未进行复垦与绿化,导致地貌景观遭到破坏, 且植被破坏现象严重。
2. 3 人体健康方面
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导致水库水面不断增加,流速减缓,导致水中滞留大量的水生生物, 这些水生生物不断滋生繁衍,极易产生传染病, 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像细菌性痢疾、伤寒及血吸虫病等人体疾病均有可能在水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下患病,不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
3 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3. 1 建立健全工程管理机制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过程中,应首先建立健全工程管理机制,明确工程管理责任,划分明确的管理权限。针对自己管理与使用的`农田水利工程,应进一步明确其产权归其自身所有;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涉及较多农户的, 则应坚持农户自愿原则,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与积极引导下,以受益范围为依据建立用水组织, 且国家的扶持资金归用水组织所有; 对于由国家投资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同样以受益范围为依据建立用水组织,其管理责任由用水组织所担负。
3. 2 进一步完善政府扶持机制
经长期实践证明, 要想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健康运行,政府必须给予大力扶持与正确引导。一方面,政府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需求,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适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现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政策调控; 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包括管理知识、技术水平及经济策略等内容,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专业技能,保证管理工作的实效。
3. 3 实行农户自主管理机制
农田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大部分由农民负责管理, 可以说,农民是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力量。所以,要想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落实农民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自主管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农民对工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其参与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提升自主管理水平, 保证自主管理质量。除此之外, 进一步落实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与实施,合理制定水价,完善用水管理, 促进全员参与管理目标的实现。
4 结语
在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着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阶段,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管理方法欠规范、管理权责模糊等,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机制,完善管理模式,深化管理体制, 规范管理制度, 以进一步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3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理问题建议论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理问题建议论文
摘要: 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理工作;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财政资金投入也不断提高,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建设质量问题,给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造成了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工作,为水利工程的作用发挥提供保障。
1小型农田水利给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水利工程质量较差,后期维护难以跟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方便农户进行农田灌溉,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多围绕农田以及农村周边地区进行施工修建,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被承包给地方建筑企业。而这些地方建筑企业,一方面是团队整体施工作业水平不高,对于系统复杂、整体要求程度较高的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很难做到全方位、立体化的施工建设,给农田水利工作的整体质量造成了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是地方性工程,相关部门的监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