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8课课件
第1篇:四年级上册第8课课件
四年级上册第8课课件
导语: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书是我的精神食粮,我经常吮吸那知识的甘霖,并将其消化成人生之路上的精神驱动力。每有空闲,手不释卷,不断充实自己的闲暇时光。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四年级上册第8课课件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四年级上册第8课课件1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龙里格龙》
课时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京歌《龙里格龙》的演唱,体会歌曲中浓郁的京剧韵味,增强对戏歌的了解与喜爱。
2.知识与技能:学习用京剧行当中“生”和“旦”的演唱特点进行歌曲的合唱。
3.过程与方法:运用听唱法、表演法、合作法、声势表演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演唱京歌《龙里格龙》的合唱,并能在演唱中体验浓郁的京剧神韵。
教学重点:
1.完整演唱歌曲《龙里格龙》。
教学难点:
1.唱词中儿化音的准确演唱。
2.边唱表演,通过眼神、动作来表现京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京调》音乐中进入音乐教室,并带京韵进行师生问好。
2.认识京歌
(1)多媒体播放《唱脸谱》的视频表演,请学生欣赏后讨论这样的演唱与一般的儿童歌曲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2)教师小结:《唱脸谱》是具有京剧唱腔特点的歌曲,这是一个新的歌曲品种,叫京歌.
(3)教师范唱京歌《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我是中国人》片段,增加学生的京剧的印象。
2.节奏游戏:龙里格龙
(1)按节奏朗读象声词:
4/4 龙 里格 龙 咚 | 龙格 里格 龙 O ‖
(2)声势律动游戏:
具体方法:运用戏曲中的脚踏方步、手作揖的戏剧动作进行声势节奏练习:
龙 里格 龙 咚 | 龙格 里格 龙 O ‖
右脚 左脚 右揖 左揖 右脚 左脚 正揖
要求:a.在模仿老师的示范动作后全班学生自主练习,边律动边念词,直到嘴、手、脚完全配合正确。
b.声势律动要求带上戏曲应有的感觉和架势。
c.将全班学生分成2部分排成2列队伍,第二列学生较第一列学生晚走2拍开始,形成二声部卡农式的节奏声势形式。
(如果场地有限,只限在原地练习的话,此律动动作可改为适合在原地的其他声势动作,如拍腿、跺脚、拍手)
设计意图:在一开始导入环节的节奏练习中,运用戏曲中的脚踏方步、手作揖的戏剧动作进行声势节奏练习,目的是想一开始就用走方步和作揖这两个京剧表演中常用的动作来表现京剧的神韵,帮助学生能很快体验到京剧的感觉,这两个动作比较简单,容易上手,学生学习起来也不费劲。而且运用奥尔夫中的声势律动,使京歌学习变得愉快、轻松,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运用二声部卡农式的节奏声势形式进行节奏练习,一方面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掌握歌曲的横排,第二也能为歌曲伴奏的编配、歌曲的合唱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歌曲演唱《龙里格龙》
1.在学生固定节奏的伴奏下(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固定节奏,也可以是四四拍子的基本节奏),教师范唱主题乐句:
4/4 5 3 6 5 0 ⅰ0 | 6 5 3 6 5 0 ‖
龙 里格 龙 咚 , 龙格 里格 龙 。
2.学生跟随、模仿、边打拍子边重复学唱,直到唱好。
3.教师完整范唱低声部,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出主题乐句首先重复了几次?接着有什么变化?怎么变化?
4.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学唱低声部。教师帮助纠正,直到唱好为止,唱出该有的气势和情感。
5.师生合作,(学生唱低声部,教师唱高声部),请学生注意聆听:在学生主题乐句重复2次之后,教师的演唱发生了什么变化?
6.学生交流讨论。
7.学习老师演唱有变化的乐句。(将低声部旋律的音高移高四度演唱。)
8.反复学唱,分析规律,并能快速记住旋律(此部分由2个半个乐句和4个完整乐句构成)。
9.师生合作二声部合唱练习。(教师起到合唱的调控作用)
10.生生合作合唱。
11.指导学生唱出情感,要稍快速度,充满活力地演唱,注意顿音的正确使用,最后主题乐句反复时渐弱、减慢的正确处理。
设计意图:当教师完整范唱低声部时,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出主题乐句首先重复了几次?接着有什么变化?怎么变化?以及师生合作,(学生唱低声部,教师唱高声部)时,也请学生注意聆听:在学生主题乐句重复2次之后,教师的演唱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且分析其变化规律,快速记住旋律,这些设计都是为了能让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一种主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己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自主掌握技能,而不是老师把什么都告诉学生,使得学生缺少了重要又珍贵的思考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体验中快乐学习以及歌唱要以情为先等等。
(三)拓展练习
1.运用京剧伴奏中常用的锣、鼓等小乐器,为歌曲编创伴奏,请一部分学生担任京剧乐队的伴奏角色。
2.将剩下的学生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模仿老师“生”角色的演唱,配上合适的.动作,承担低声部的演唱任务;另一部分学生模仿老师“旦”角色的演唱,配上合适的动作,承担高声部的演唱任务。加上学生自创京剧动作、眼神、亮相等辅助表演唱,直到体会出浓郁的京腔京韵的感觉。
3.完整演绎京歌表演《龙里格龙》
设计意图:用京剧表演中最熟悉的“生”和“旦”两个角色,来分别代表男、女生的不同声部完成歌曲的合唱,再加上分别配上与“生”和“旦”两个角色相适合的典型动作辅助演唱,使合唱变得形象更生动,形式更活动,也更能帮助学生体会到歌曲演唱中浓郁的京剧神韵。
教学反思:
在京歌《龙里格龙》的合唱学习中,运用了奥尔夫声势律动法作为辅助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合唱艺术变得形象更具体生动,形式更新颖活动,也更能帮助学生体会到本歌曲演唱中浓郁的京剧神韵,大胆尝试了将新体系的音乐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到传统的音乐学习中,不仅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体现“以唱为先”、“以生为先”、“以情为先”的新体系歌唱教学理念。
四年级上册第8课课件2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体会,让他们体味到家庭责任感,体会为家长分忧,不向父母提不合理的要求。
2.能力目标:
通过开展计划花钱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到花钱应该有计划,能合理地支出并知道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
3.知识目标:
通过家庭调查,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但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必须有所放弃。
教学重、难点:
了解花钱应该有计划,能合理地支出并知道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
教具准备:
食品包装、玩具、学习用具、图书、参观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昨天,你们家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
师:这些钱只是我们每个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的一小部分,咱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钱,可家长辛苦挣来的钱又是有限的。那我们如何处理好我想要和我能要之间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钱该怎样花。
二、新授:
活动一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调查,说说你想要的,爸爸妈妈想要的,全家都想要的。哪位同学把你的调查结果汇报一下。
生:汇报调查结果。
师:看来爸爸妈妈和我们想要的东西还真不少,但是每个家庭的钱又是有限的,我们想要的东西肯定不能马上都实现。你和爸爸妈妈商量之后,大家认为哪些想要的能马上实现?哪些需要过一段时间?哪些近期内不能实现?为什么这样安排?
生:汇报调查结果。
活动二
师:由于钱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的需求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有所放弃。可有的东西我们特别喜欢或特别想要,在你向家长提要求的时候,有没有遇到烦恼或不顺心的事,给大家讲讲,同学们帮他出出主意。
(生:讲自己的事例,互相分析。)
师:我们在向家长提要求的时候,应想到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在向家长提要求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购买物品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看看是不是一定需要,有些东西对我们身体不利,家长不给买是有道理的。另外,在向父母提要求时不可盲目攀比,别人有的我也一定要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活动三
师:在日常生活中花钱的学问可大了,花钱买的东西超过了人们的正常需求是一种浪费,可为了省钱该花的钱不花,你们认为这叫节约吗?
生:自由发言。
师:老师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对于这些花钱的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生:小组讨论。
师:在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花钱时要考虑家里的经济情况,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和需求量,不要盲目图便宜。另外,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该花的钱也需要花。
活动四
师:下面我们开展一项计划花钱的活动。假如每位同学有30元零花钱,老师提供各种商品及商品的价格,请你根据需要进行购买。
生:交流购买计划,说一说理由,评一评每个人的计划是否合理,选择考虑比较全面的花钱计划,在全班作介绍。
师:经过今天这节课的探讨,你们认为钱究竟应该怎样花?
(生:自由发言。)
师:给大家建议,合理消费,符合实际。愿同学们都能成为有头脑的消费者。
第2篇:五下美术第8课课件
五下美术第8课课件
导语:你知道五下美术第8课课件是什么?现在小编告诉你是《画脸》,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五下美术第8课课件,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背景:画脸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是许多原始部落的重要习俗。画脸还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京剧、川剧的脸谱都精彩迭出。画脸还是新奇诱人的节日娱乐,各种自由的涂抹,趣味十足。
教学课题:《画脸》(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画脸》是苏教版第十册第八课的内容。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与画脸相关的传统京剧、川剧等艺术形式已逐步远离儿童的生活。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初步理解中国戏剧脸谱,通过形式式样的画脸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尝试在各种物品上绘制脸谱,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图案现象。它通过对脸部器官的形象欣赏,感受脸部形象的特点,设计出自己心中的脸的形象。此外,除了引导学生在画脸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外,还近一步与生活紧密联系,感受脸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和美感,领悟脸谱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中国的画脸艺术,感受其外的图案美和内在的思想性,了解美术与戏剧、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社会的联系。
2、操作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法画脸,了解基本的画脸常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欣赏、讨论、绘制、表演的活动中体验画脸的乐趣,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画脸形式上有所创新。
教学难点:图形和图案要有一定的美感。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多种绘制材料、纸张等,
学具:自己喜欢的绘制材料,如:彩色线、纸、白色或黑色棉布等。学生搜集到的有关脸京剧脸谱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好,脸是一个人很重要的身体部位,你的喜怒哀乐全都会在脸上表现出来。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的吗?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就用祭祀的方法祈祷神灵能够保佑他们,希望达到愿望中的美好生活,当时的人们,有的在脸上带上面具,有的在脸上画上奇怪的图象或者图案,他们跳着舞蹈,驱除邪恶,画脸就这样产生,并逐渐延续了下来。
二、赏析戏剧脸谱的艺术(课件展示:戏剧脸谱)
1、你知道吗?画脸还是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你们喜欢看《三国演义》吗?瞧:
2、学生观看短片。(课件展示:《三国演义》)
欣赏戏剧脸谱的色彩特点,了解戏剧脸谱的造型特点。
3、猜一猜:中国戏剧中脸谱色彩图案与角色的`性格、品质关系。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发言。(课件展示)
师:红、黑、白三张脸谱的颜色分别代表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请举例说明。
生:红脸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人物,如关羽。
黑脸表示正直铁面无私,或粗率莽撞的人,如包拯,张飞等。
白脸表示阴险狡诈,善用心计的人物,如曹操。
(师)补充小结:早期,中国戏剧画脸只用红、黑、白三种色,后来创造出了比较复杂的脸谱色彩和图文。不同色彩的图文能显示剧中不同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品质。如:红色表示忠诚;白色表示阴险;黑色表示憨直;另外,黄色表示干练;绿脸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蓝脸表示刚毅冷酷;粉红色的脸是忠心耿耿的老将代表;紫脸表示刚毅威武、稳重沉着的人物;金银色则表示神仙、罗汉、魔鬼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点的能力,突出显示课内知识要点,并进行拓展延伸]
还有一种丑角的脸谱,经常在眼睛、鼻子上涂一块白色,你看——(课件展示)
观察比较:出示关羽和孙悟空的两张脸谱图,请学生观察这两张脸谱,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师提示:中国传统的戏剧脸谱,一般左右对称,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设计意图:在艺术欣赏的氛围中,感受我国戏剧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巩固知识点,激发兴趣和创作灵感]
三、探讨脸谱的表现方法。
出示教师制作的乒乓球做成的脸谱,请同学们欣赏并说说:老师将脸谱画在什么上面的?我们还可以在哪些物品上绘制脸谱?
这些作品上的图案有什么特别?你能想出更加新颖的图形吗?
学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各种不同的脸谱)
四、同龄人作品赏析,激发创作的兴趣。(课件展示:同龄人作品)
1、这是小朋友用水粉色和油画棒画得脸谱,主要用点、线、面来描绘,色彩主要运用红、黄、蓝、黑、绿,画得大胆而轻松。
2、这是用废旧报纸张贴出的脸谱,左右对称,色彩明快。
铅笔细致描绘了黑白脸谱,也是一种表现形式。
五、绘制脸谱
1、根据课前准备,自由选择材料。如:色纸、废旧物品、葫芦、石头、蛋壳等。
2、构思设计:先想好要画什么,然后画出人物的五官,再围绕五官进行装饰。
3、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必要时可以相互合作完成,同时教师相机指导。(课件展示:学习建议)
六、评价与拓展
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互评,评出最佳创意的作品、制作精细的作品,以展示在班级或学校的报廊里。
2、师总结:同学们,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主要欣赏了我国传统的画脸艺术,并且尝试了在不同的物品上绘制了脸谱,其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的画脸的艺术,你想知道吗?请同学们搜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课件展示:课堂总结),我们在下一节课再进行分析。
第3篇:第8课木兰诗课件
第8课木兰诗课件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数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8课木兰诗课件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第8课木兰诗课件1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想 :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第4篇:第8课狐假虎威的课件
第8课狐假虎威的课件
教学要求
1、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生字卡、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识字、写字。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重点:识字、写字。
一、竟猜谜语,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
(1)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老虎)
(2)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猫儿黄,昼伏夜出捕肉吃,毛皮好做女士装。(狐狸)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
第5篇:五下美术第8课课件
五下美术第8课课件(集锦13篇)由网友 “karewen”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五下美术第8课课件,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五下美术第8课课件
五下美术第8课课件
教学背景:画脸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是许多原始部落的重要习俗。画脸还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京剧、川剧的脸谱都精彩迭出。画脸还是新奇诱人的节日娱乐,各种自由的涂抹,趣味十足。
教学课题:《画脸》(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画脸》是苏教版第十册第八课的内容。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与画脸相关的传统京剧、川剧等艺术形式已逐步远离儿童的生活。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初步理解中国戏剧脸谱,通过形式式样的画脸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尝试在各种物品上绘制脸谱,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图案现象。它通过对脸部器官的形象欣赏,感受脸部形象的特点,设计出自己心中的脸的形象。此外,除了引导学生在画脸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外,还近一步与生活紧密联系,感受脸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和美感,领悟脸谱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第6篇:四年级上册第26课的课件
四年级上册第26课的课件
1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作人。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课前准备
1、搜集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推荐阅读《爬山虎的脚》生字生词卡片。生字课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师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两位作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了解。
3、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4、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试读课文,自学生宇新词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正音巩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结合积累,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
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
第7篇:四年级上册第26课的课件
四年级上册第26课的课件
四年级上册第26课的课件1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作人。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课前准备
1、搜集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推荐阅读《爬山虎的脚》生字生词卡片。生字课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师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两位作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了解。
3、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4、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试读课文,自学生宇新词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正音巩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结合积累,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