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镇散文

2022-10-17 08:23:43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白杨镇散文

白杨镇散文

豫西山多,北有太行、邙山,南有伏牛,群山怀抱,绵延数千公里,而洛阳是在山夹缝中的一座城。洛阳水多,北有黄河,南有陆浑,中有伊、洛两河横穿洛阳大地,孕育着华夏民族的根基——河洛文化。洛阳四水交汇,八方神灵,东扼虎牢,西踞崤函,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使得这片沃土千年以来,一直闪耀在中华大地。

洛阳城,自古以来,一直是建都必选之地,有山水,聚灵气,藏龙脉。十三朝都城选择洛阳,天下四方互通,文化交融,璀璨夺目。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与历史,洛阳孕育了无数文化小镇,他们传承着千年的文明和精湛手艺,白杨镇只是其中之一。

白杨镇,位于洛阳西南部山区,四周环山,山外是山,山外仍是山,而镇子在中央。镇子东、西、北方三条路,通向外界,也是仅有的三条路。这三条路,油光锃亮,路面上刻满了乡亲们奔波的脚印,流淌着勤劳的汗水。

镇子是细长型的,南北窄,东西长,镇子中间一条大道,把镇子隔分成南北两部分。大道其实不大、不宽,仅有两车道那么宽,只不过,在白杨镇,这已经是最宽的道路了。

路两边是街区,店铺紧凑,错落有致,有的店铺前挂着大红灯笼,有的只是一个简陋的门头,有的则是摆着鲜花……无论店铺如何更改,永远不缺顾客,因为这是白杨镇唯一的商业街区。街道上还时不时有流动性商贩推个小车在路上叫卖,有人招手,便停下,随处安放,让街道变得拥堵不堪。这样的街道,看似凌乱,却如唐市,繁华热闹,欢悦祥和。

街区中央部分,路北,有露天大剧院,每当春节、龙抬头、庙会时,都要唱上几场大戏,也或者是谁家有了红白喜事,戏班受邀到这里唱戏,八方村镇人都会聚在这里,自备小板凳,坐在剧院,听上几场李师傅唱的大戏。李师傅是镇上李家班的传承人,李家祖祖辈辈以唱戏为生,更以唱戏为荣。

李师傅主唱豫剧,也会哼上两句京剧、曲剧,偶尔也会唱两句黄梅戏,毕竟不是那壤,唱不出那调。李师傅家住镇中,步行到剧院,仅需五分钟。也就是这五分钟路程,李师傅走了几十年,从毛头少年走到了白发苍苍。

李师傅家世代以唱戏为生,祖祖辈辈,代代相传,从未断过。李师傅是家里老三,嗓音不如大哥洪亮,身体不如二哥魁梧,早先并不被家人看好,说他就不是唱戏的料。

可灯光的闪耀,掌声与鲜花,万人呐喊喝彩怎么不使得他向往。打儿时起,他便辗转与家和剧院之间,风雨无阻。时常,剧院里陪着他的唯有月光。渐渐,他开始在兄弟三人中脱颖而出。

李师傅穿上戏服,戴上头面,插上鬓帘儿,眼神也惟妙惟肖,无不让人拍手叫好。正如李师傅所说,穿上戏服,对得起角色,脱下戏服,对得起生活。人生不是戏码,难得人走茶凉,穿得上,脱得下,尊重这个角色,对得起今生。

传承家族是嫡传,可艺术却不同,众望所归,李家班交到了李师傅手上。他在台上演唱的《程樱救孤》、《陈三两》、《朝阳沟》无不让观众拍手称绝。李师傅入戏太深,往往泪洒舞台,那种悲痛欲绝把观众也感染得偷偷抹泪。换上戏服,转换角色,又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台上逼真的角色演绎,令人如痴如醉,早先无论寒冬腊月,还是酷暑八月,只要听说李师傅唱戏,十里八村的人都要来过把瘾,捧李师傅的场。剧院热闹的场面定格在了那个黑白色年代,放电影的和唱大戏的'占据了大剧院。

后来,各家各户开始有了黑白电视机,慢慢,剧院的人开始变少了。还是那个李师傅,可,观众在变,年轻人再也没有出现在剧院,只剩下忠实的老观众,而这些老观众也开始悄悄变少。那些听戏的人,要么老了,走不动了,要么被如今的彩色电视机及碟片机占据,不再出现在剧院了。

戏曲,是一种艺术,人物、历史,再加上舞台、灯光、声音、舞蹈,通过戏子演唱,是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文化的传播,而唱戏也是一种传承。然而,李师傅的后辈,却再无唱戏之人。

如今,在路过剧院,早已空空,舞台坍塌,无人再光顾。时常,我会在剧院看到李师傅,他白发苍苍,站在舞台上,握着烟袋锅,目视着前方。他的前方,好似有个戏台,他只是一位观众。

在镇子上,有几家深巷老店,存在于岁月的夹缝中,大多看似不起眼,却都有着光辉的历史,姜家木匠铺就是其中一家。

桌子木雕龙凤椅,福禄祥镇案上游,木工绝技谁人高,要数南街老姜头。姜师傅是秃顶,长相粗糙,可手上的活儿一点也不含糊。

姜师傅作坊前有块牌匾,雕刻着龙凤呈祥。龙凤戏游,是姜师傅亲手用刻刀,一刀刀雕刻而成,精湛的手艺,对艺术的追求,都刻在了牌匾上。

最初,姜师傅只是做木板门。刨光木板,上胶,拼凑,打楣,拉锯,磨平,割角,抛光,一气呵成。在姜师傅的作品中,木板衔接的缝,很难找到,倘若有,那必定是残次品。

后来,为了美观,姜师傅开做美工门。美工门,有外框,是实木拼起来的,加棱条,中间薄,四周厚,木板中央部分镶刻缝隙,让薄木板嵌进去,稳固牢靠。薄木板上画画图案,再雕刻福镇祥禄,刷上金色油漆,高雅美观,得体大方。

再后来,只要是你想要的,姜师傅作坊里都有,门窗、板凳、长桌,甚至是棺材。姜师傅讲究的是实在,价格合理,用料不虚,实木结构,全手工工艺。图案要亲自一刀刀雕刻,木板不留空,人心也要实,不吭不骗。

早些年,家里要添置一张长桌,我到过姜师傅作坊。当时,唐家闺女要出嫁,特意来到姜师傅这里,定制梳妆台。能够在姜师傅作坊定制家具,在早些年也是值得炫耀的事。我到时,梳妆台大致已成,姜师傅正在雕凤。椭圆形外框上,姜师傅用尖小刻刀雕刻着凤凰,划一割二刻三磨四,下刀为轻,线条弧度柔和,凤凰展翅腾飞,凤眼生灵,造型逼真,让我对姜师傅心生膜拜。

姜师傅在雕花时,一般不坐板凳,大多是全蹲、半蹲、站立,脚做支撑,腰部臂膀用力。倘若是坐姿,身体显得生硬,下刻刀不流畅。

如今,姜师傅还在,姜家木匠铺也在,只不过缺少了人气。大厂房、批发市场的出现,对姜师傅造成巨大影响。三五合板压缩板顶替了实木板,刷漆刷得厚,颜色调得好,造型要高端,结实不结实另说。可,如今的人就吃这一套,追求美观,不外乎价格,各个攀比,一家胜一家。

姜师傅说过,做产品也是做人,质优人实在,靠骗不聚财。财可丢,但,良心不能丢,他只想好好做人,不在利益面前丢了匠心。

如今再路过姜家木匠铺,总会看到姜师傅一个人坐在铺子前门槛上,仰着头,抽着烟,一副洒脱的活神仙模样。

白杨镇,老店、老味,拼凑了无数人的一生。往事烂了,掂到修鞋匠丁老头那里,叮叮咣咣,缝缝补补,又是一个完整的春。丁老头噙几枚鞋钉,靠着小锤的敲击,还有身旁叽叽哇哇响着的收音机,修补了穿草鞋、布鞋、皮鞋、运动鞋的人的一生。在如今日新月异追求潮流的日子里,大家似乎都忘了,忘了丁老头的存在。

早些年,嘈杂的摊位,在如今,格外清净。犹如那些老的心,是安静的。“叮咣、叮咣”敲了大半辈子的蔡师傅,也放下了他的锤子,那个旋律断了,音符没了,打铁的日子也不再了。选料、入炉膛、烧红、补铁、捶打、淬火,这个活,蔡师傅干了四十年,如今,他悄悄坐在自家门前抽着旱烟。

草编匠人的荆条上,落满厚厚的灰尘,即使再甩,也摆脱不了岁月的碾压。割荆条、选条子,烟熏火燎再选条,扭成花、插条子,熏熏打打编箩筐。美观、结实、耐用的箩筐,如今还存在,只不过会编的人越来越少了。能翻山越岭走出白杨的人,走出去了,他们都想过得体面,很少再回来了。走不出去的,都老了。这些年,编箩筐、斗笠、凳子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了。

而,我所怀念的,是母亲纳的千层底。母亲总是说穿不进大城市,可我觉得,只要穿在脚上,就逃不出母亲的手掌,鞋子里一直有母亲的温暖。穿上了,心里舒坦,即使不穿,我也逃不出母亲的掌心与挂念。

白杨镇,那些手艺匠人,大都被岁月遗忘。他们承受着喧闹与冷清的悲喜,仅有星月相伴的孤单,却雕琢着精湛的艺术品。更变的年代,不变的匠心,他们传承着璀璨的昨天,忘了今天。

第2篇:白杨礼赞散文

白杨礼赞散文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第3篇:班主任白杨老师散文

班主任白杨老师散文

“我是白杨老师。嗯……是五(2)班新的数学老师、班主任……”白老师站在讲台上,环视教室,然后拘谨地做了个自我介绍。这应该是我们班第五次迎接新班主任,班级频繁更换班主任,可能与我们班的纪律有关。“噗嗤”,班里调皮鬼龙龙、霖霖等又开始“出风头”:互相挤眉弄眼。很多同学不由笑出了声。听到他们的笑声,我看到白老师像女孩子一样脸红了。细细打量着白老师,只见他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一米八左右的个头,不胖不瘦,皮肤白皙。长方脸,两道浓眉,高挺的鼻梁上架着的一副近视眼镜,为他添了几分儒雅之气。唇红齿白,开口先笑。他上身穿白色衬衣,下配米色的长裤,脚蹬一双咖啡色的皮凉鞋。我想,用玉树临风来形容白老师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白老师不仅俊美帅气、平易近人,而且多才多艺。

2014年春天,崇川区教育体育局组织了一场中小学生动力、遥控车大赛。我们学校任命的辅导员就是白老师。白老师鼓励五(2)班的同学报名,我们班很多同学报了名。龙龙和霖霖也报了名,我报的是F1空气桨动力车比赛项目。

学校没有专门的培训场地,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远方的白杨散文

远方的白杨散文

站在最高的山顶,掂起脚儿翘首远望,越过这南国的洞庭湖、云梦泽,跨过那点点白帆的长江,终于看见了我日思夜想的白杨树,它挥舞着芊芊的细枝,对着我在笑,我张开双臂想要把它拥抱,却被一阵闹钟声惊醒,环顾四周,在寻找我的小白杨,奈何窗外生长的都是这南国独有的树木,原来又是南柯一梦,父亲说,这南方的树木不是风景树就是果木树,哪像我们北方的树木高大粗壮挺拔,棵棵都是建筑和做家私用的好材料,行走在这椰树和芭蕉叶下,我怎能不想起你,我家乡的杨柳树榆树和白杨树?

记得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在家门前的空地上栽下一棵棵小白杨,犹如毛竹般的小白杨,在风雨中显得那么渺小芊细,风来了雨来了,站在屋檐下含着眼泪看着那一棵棵小树苗,生怕它会倒下,但是它历尽风霜雨雪酷日炎炎,硬是挺了过来,开始长出点点新芽儿,就如同我们也在悄悄的成长,一年更比一年高,一年更比一年粗壮,它终于伸展开树枝长成一把把绿色的伞,一颗颗雨滴滴在树叶上,好像一个刚刚哭过的孩子一样委屈,但是太阳一出来,立刻就笑了,微风吹来,它又翩翩起舞了。

第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白杨镇一中春季运动会

展现青春风采,收获成功梦想

-----白杨镇一中2014年春季运动会报道

为了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课余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突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主题,3月11日,白杨镇一中举行2014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并取得圆满成功。

运动会在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中拉开序幕。比赛场上,所有裁判员严格履行职责,认真公正评判,确保各项比赛成绩准确无误。全体运动员们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人人争做文明运动员,在赛场上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他们努力拼搏,不断进取,超越自我,用飞洒的汗水换来了成功的泪水,展现了青春的风采。不仅锻炼和展示了自己的竞技水平,更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运动精神。观看区内,同学们的热情也毫不逊色,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活跃了气氛,增进了友谊。

本次运动会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丰富了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贯彻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教育理念,为同学们树立了热爱体育运动、不断增强身体素质的体育观念。全校师生将以本次运动会为契机,把这种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迁移到学习和工作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茅盾《白杨礼赞》经典散文

茅盾《白杨礼赞》经典散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茅盾《白杨礼赞》经典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白杨镇散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白杨镇散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