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论文

2022-10-18 08:08:51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论文

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论文

一、着力加强农业科技档案资源建设

农业科技档案资源是由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的,这就要求,农业科技档案资源建设必须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我认为,加强农业科技档案资源建设的前提是搞清楚什么是农业科技档案资源,现阶段农业科技档案资源建设的真正内涵包括什么,我们怎样集聚、发掘、开发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资源。我认为应该做到:一是盘活原有资源,变死档案为活教材。新农村建设中,有大多数建设者不能看到农业科技档案在这其中的重要作用,于是造成原有的资源束之高阁,得不到应有的利用,所以只有盘活原有资源,变死档案为活教材,充分发挥利用原有档案,才是农业科技档案资源建设的一个基础保障。二是集聚现代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源,特别是现代社会迅猛发展,产生的农业科技档案随之也有现代的气息,也有根本上的改变,我们只有抓住当前的机遇,集聚现代资源,才能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的资源建设。三是保护珍稀资源。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存在着一些极具价值的技术与经验,这些对于现在乃至于将来新农村的建设工作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那么只有我们注意保护这些珍稀资源,才能为农业科技档案留下宝贵的财富。总之,要想农业科技档案持续发展,必须把这三方面有机的结合,有机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科技档案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中。

二、突出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的服务功能

农业科技档案的服务功能,对我们现代社会来讲,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非常现实、非常重要的针对性。随着“三农”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业科技档案的关切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农民在利益诉求、权益维护方面对档案的利用程度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度。那么在此时,我们需要关注的,需要做到的就是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的'服务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社会“三农”的需求。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来源于创新,农业科技档案事业的创新发展,就是服务功能的创新发展。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以及档案工作者,必须结合当前我们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的实际,界定农业科技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创新服务的方式、手段、方法和载体,不断拓展功能,以全新的现代理念,强化融入发展的意识,突出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档案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落实强化农村基层档案工作人员职能和责任机制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根本没有意识到农业科技档案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至于农村基层档案人员的关注度不高,工作待遇下降等等。所以导致出现农村基层档案人员工作散漫;农民心目中也缺少档案的概念;农业科技档案资料不齐、档案移交贫乏,利用度为零等问题,这大大地制约了农业科技档案的发展。所以,农村基层档案人员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基层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在把档案工作纳入整体规划的同时,建立完善档案人员职能和责任的机制,逐步规范档案室建设,促使档案工作人员履行好监督和指导两种职能。要健全责任机制,完善各项档案制度,使村级档案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村级档案管理队伍。具体办法一是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村级档案管理水平、业务技能和指导能力,主动参与、出谋划策,为村党总支、村委会做出决策提供有效保障。二是要巩固和扩大村级建档成果,采取多种措施,促成档案人员开发农村档案信息资源,有责任地加强经济、科技、教育、卫生等档案资料的收集。三是有责任地加强地方特色文化档案资料的收集,使归档的文件材料确保齐全、完整、准确,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四、深入解决构建农村档案平台所面临的新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档案工作者对于档案工作内容的认识,历来局限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具体的业务范畴,其实,我们要将档案工作真正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搭建起档案利用的平台,积极认真地为本地的重要事业做好服务工作,要把农村基层的档案工作形成为一项专门工作,使档案业务范畴得以伸延和深化。同时,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在思想认识上提倡和逐步普及一种观念,改变过去传统狭隘的收集归档工作,树立起农村基层档案利用、服务意识。要真正构建起农村档案平台,促使档案工作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领导,赢得领导支持,把档案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列入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并给予人员和经费的必要保证,还要确保思想认识、组织保障、工作措施三到位,这样,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必将是一个全新的档案工作天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政治的、经济的、科学文化的所形成的农业科技档案资料越来越多,需要利用的档案也随之增多,农民规模农业、增产增效技术、企业管理向科学型、知识型转变等等,深深地感到没有档案和档案工作不行,没有一个良好的档案平台更不行,皆希望有人员帮助、指导建立档案,这是构建法治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社会所要践行的永恒主题。总的来讲,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实现服务功能是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这项工作的实质意义在于尽最大可能开发并利用档案资源,给农业科技事业提供帮助、创造资源价值。所以,档案工作者需要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培养更加精湛的业务,并站在开发档案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的立场做好一切工作。

第2篇:新农村建设档案服务整改措施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区“三农”工作,根据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实施办法》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整合涉农档案资源,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档案工作体系,有计划地开展送档下乡、送信息进村等活动,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档案信息和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服务。

二、目标任务

力争在2012年底全区100%的区级涉农部门和镇机关及80%的村(居委会)档案管理达到统一的规范化标准,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具体阶段目标如下:

2009年,在全区2个镇(白市驿镇和陶家镇)率先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试点。试点镇的各村、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并完善新农村建设档案,通过市档案部门初验。

2012年,在全区所有涉农部门和各镇的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建立并完善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体系,70%的单位配备计算机,实现档案信息和已公开现行文件网上查阅。

2012年底,依托区政府公众信息网、档案信息网、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党建网)、农业信息网等网络系统,基本建立覆盖全区农村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体系,镇、村(居)两级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查阅部分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实现农村信息资源共享,达到广大农民利用档案信息和已公开现行文件“一般不出村(居)”的目标。

三、主要内容

(一)区级涉农部门

1.制定本部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实施意见,提出工作目标、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领导,落实工作经费,开展业务培训和监督检查。

2.所属单位档案工作管理有序,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档案目录和重要档案力争进行数字化处理,编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资料。

3.建立方便农民群众档案查询系统,发布本部门涉农档案信息。在区政府公众信息网、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党建网)、档案信息网、农业信息等网络系统上载“三农”档案资料,确保涉农政策、技术、信息到镇、到站所、到村,使农户能够方便查阅。

(二)各镇人民政府

1.把档案工作列入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所属单位、村(居委会)及经济组织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2.有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专(兼)职档案人员,档案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内容。

3.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档案和已公开现行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示范区创建活动。各镇要把此项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落实分管领导,建立领导机构,细化目标责任,切实做到目标明确,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明确工作责任。区档案局负责制定全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工作目标和年度计划,整合全区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建立网上查询系统,对全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业务指导与监督;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单位和涉农部门负责加强对本部门“三农”档案工作的规划和组织协调,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同步安排档案工作经费、同步开展档案工作,联系帮扶各镇的区级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纳入指导、帮扶的重要内容,共同助推创建活动的开展。

(三)广泛宣传发动。各街镇、区政府各部门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新闻宣传部门要发挥宣传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充分运用宣传标语、广播、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多渠道的大力宣传开展“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调动全区特别是各镇和区级涉农部门及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落实工作经费。区财政按照区创建工作需要做好预算,拨付区档案局统筹安排。各镇和涉农部门负责本级创建工作所需经费,增加档案工作投入,确保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需要。

(五)完善工作机制。档案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档案局制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评定标准》,结合本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镇创建考核标准,强化工作管理,狠抓工作落实,确保目标实现。整个创建活动经国家档案局验收达到示范区标准后,对各镇按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镇评定标准》,90分以上的镇由区政府命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镇;对行政村(居委会),由区档案局评选命名3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居委会)。对命名的示范镇、村(居委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对在创建活动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给予通报表彰。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第3篇:农业科技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论文

农业科技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论文

【 摘要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现代化、信息化已成为国际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档案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构建,在节省档案管理时间、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相比,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整个档案管理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它提高了我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让办公变得系统化。

【 关键词 】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规范档案管理

一、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其主要内容是对档案的实体进行保存,但在现代社会,则主要是对于相关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进行保存,并通过信息化的形式使其对社会具有服务的功能。而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则主要是对于数据压缩和数据库以及高速扫描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的纸质文件实现计算机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移交、查阅等日常工作数字化管理,保证档案的信息库具有信息化和有序化的特点,推进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现代化。(一)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推动

未完,继续阅读 >

《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论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论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