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奇妙的声音教案
第1篇:小班《奇妙的声音》教案
小班《奇妙的声音》教案
小班《奇妙的声音》教案
活动目标
通过玩玩说说,发现声音,初步听辨声音的不同。
通过认识声音的过程,学会认真听,认真分辨。
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听辨声音的不同。
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瓶子、各种物品(包括塑料玩具、花生、小沙子、玻璃球、水果糖、螺帽、棉花,布片,树泡沫、海绵纸、毛线等)
活动过程
1、发现声音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老师出示各种玩具一一介绍给小朋友。
(2)师:请小朋友把瓶子打开,将塑料玩具放进去,摇一摇瓶子,我们发现了什么?
2、听听声音,给物品分类
(1)师:“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进瓶子里我们都能听到声音呢?”
(2)师:“好,让我们来试验一下”老师操作,放海绵纸到瓶子里摇一摇,问:“我们听到什么?
(3)老师小结:不是所有的东西放进瓶子里我们都能听到声音的,有的有声音,有的没声音。
(4)师:“我这里有两个盒子,一个画有喇叭,一个没有画喇叭,现在老师要请能干的小朋友 帮忙,帮老师把盘子里的物品分类,把放进瓶子里摇动有声音的物品放到画有喇叭的盒子里,没有声音的物品放到没有喇叭的盒子里”。
(5)将幼儿分小组,开始自己动手操作。逐一尝试放置物品,给物品分类。(教师要巡回指导)
(6)师:“好了,现在小朋友仔细的把这些有声音的、没有声音的物品分出来了,我非常开心,不过,我要亲自检验一下,看看你们分得对不对?
老师操作,得出结论。
3、根据声音,感受物体的质量
(1)老师提问题:“为什么这个盒子里的物品放进瓶子里摇会有声音?那个盒子里的物品摇动没有声音?”。
(2)师:“现在我要小朋友拿出你的小手摸一摸,捏一捏这些物品,看看会有什么感觉?”(启发幼儿:有的硬、有的软、有的.轻、有的重些)
(3)老师小结:“对了,硬的、重一点的物品放进瓶子里摇动都会有声音,软的、轻一点的物品放进瓶子里使劲摇动也不会有声音”。
教学反思
一、这堂课成功地激发了幼儿的对声音的好奇心。
二、 在活动中认识声音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三、 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激发。
四、 对物品选择的类别还要更巧妙。
五、 活动的过程要设计得更有趣。
小百科: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第2篇:小班奇妙的声音教案
小班奇妙的声音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
2、电脑,各种声音的录音
3、探索声音所需材料:饮料瓶(有空瓶,有装沙子、黄豆的);筷子(有单根,有成捆的);三角铁棍,水彩笔
活动流程:
谜语(耳朵)—听音乐—探索身体发出的声音—分组探索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为音乐伴奏—延伸
活动过程:
一、 谜语耳朵: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你也有我也有,没它什么也听不见。
提问:耳朵有什么用?
二、 听音乐
1、 请小朋友听听,是什么声音?
2、 幼儿回答所听到的声音
三、 探索身体发出的声音
1、 教师拍手,然后问幼儿: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并请幼儿集体模仿一遍。
2、 幼儿探索自己的身体哪部分能发出声音,并示范
3、 集体模仿示范的幼儿
四、 分组探索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
1、 把准备好的东西分组发给幼儿,自由探索
2、 各组找幼儿示范自己探索的结果
3、 集体模仿
4、 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五、 为音乐伴奏
大家分别用自己手里的物品按教师的指挥,为歌曲《春天在哪里》配节奏
六、 延伸
教师小结:声音就是物体震动后产生的,生活中离不开声音,但也不能制造噪音。启发孩子寻找大自然中的声音。
第3篇:《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感知和区分各种各样的声音提高听觉感受力;
2、在游戏中体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激发幼儿对声音游戏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每人一件发响的玩具,录音机及生活中各种声音的磁带。
三、教学过程:
(一)感知区分各种声音。
1、 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你也有我也有,没它什么也听不见。
提问:耳朵有什么用?
2、 放录音,听是什么声音?(各种动物叫声、汽车、摩托、倒水等生活中的声音)
3、 如果世界上没有声音会怎么样?
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有时也需要安静。
(二)在活动中体验声音的形成
1、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让乐器唱歌?你用什么办法让乐器唱歌的?(操作后回答)
2、除了这些乐器,还有什么会发出
第4篇:小班教案《奇妙的声音》
小班教案《奇妙的声音》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奇妙的声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奇妙的声音》1
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能辨别声音。
2.能借助不同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3.尝试用身体发出声音,体验身体唱歌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塑料口香糖罐子人手一个、绿豆、音乐录音、人手一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让幼儿跟随音乐做律动,调整好情绪。
师:小朋友,刚刚的音乐好听吗?你是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听声音的呀?
2.感知、区分各种声音。
放课件中的录音,听是什么声音(各种小动物的声音、孩子的笑声)?模仿这些声音。
(二)在活动中发现声音
1.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样好玩的东西,小朋友想一下怎样让它发出声音?(每人发一张白纸,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玩这张纸,教师观察幼儿如何去操作)
一分钟后请个别小朋友分享他让玩具(白
第5篇:小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
小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真听辨并模仿声音
2、体验声音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不透明的瓶子四个,并分别装有硬币、黄豆、纸屑、米粒教师用笔、纸,自制的笑脸娃娃贴纸若干录音机一台,录制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雷声、雨声)和动物的叫声等的录音活动过程:
一、倾听瓶子里发生的声音,尝试分辨
1、教师晃动装有硬币的瓶子
2、教师依次晃动装有黄豆、纸屑、米粒的可乐瓶,幼儿听一听、猜一猜,教师一一证实
3、将四个瓶子混放在一起,教师晃动,幼儿猜
二、听辨自然界的声音和小动物的叫声
1、教师播放风声、雷声、雨声等自然界的声音
2、教师播放小鸡、小鸟、小狗
第6篇:小班主题奇妙的声音教案
小班主题奇妙的声音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主题奇妙的声音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能辨别声音。
2、能借助不同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3、尝试用身体发出声音,体验身体唱歌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塑料口香糖罐子人手一个、绿豆、音乐录音、人手一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让幼儿跟随音乐做律动,调整好情绪。
师:小朋友,刚刚的音乐好听吗?你是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听声音的呀?
2、感知、区分各种声音。
放课件中的录音,听是什么声音(各种小动物的声音、孩子的笑声)?模仿这些声音。
(二)在活动中发现声音
1、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样好玩的东西,小朋友想一下怎样让它发出声音?(每人发一张白纸,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玩这张纸,教师观察幼儿如何去操
第7篇:幼儿园小班教案:奇妙的声音
幼儿园小班教案:奇妙的声音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奇妙的声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感知和区分各种各样的声音提高听觉感受力;
2、在游戏中体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激发幼儿对声音游戏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每人一件发响的玩具,录音机及生活中各种声音的磁带。
三、教学过程:
(一)感知区分各种声音。
1、 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你也有我也有,没它什么也听不见。
提问:耳朵有什么用?
2、 放录音,听是什么声音?(各种动物叫声、汽车、摩托、倒水等生活中的声音)
3、 如果世界上没有声音会怎么样?
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有时也需要安静。
(二)在活动中体验声音的形成
1、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让乐器唱歌?你用什么办法让乐器唱歌的?(操作后回答)
2、除了这些乐器,还有什么会发出声音?
4、 谁有办法让各种东西都发出声音来?(幼儿随意走
第8篇:幼儿园小班唱歌奇妙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小班唱歌奇妙的声音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高,培养幼儿对不同旋律的敏感性。
2、让幼儿知道原来不同的旋律可以表示不同的动物。
3、同时培养幼儿创作的积极性,用不同的旋律表示不同的动物。
4、培养孩子对音乐创作活动的兴趣和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象和小鸟》的音乐磁带、动物头饰若干、乐句图谱、《奇妙的声音》歌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音乐《大象与小鸟》让幼儿欣赏感知不同的旋律所代表的动物
1、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 提问:谁来说一说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样的感觉?
二、再听一遍音乐。
1、 告诉你们,今天小动物来我们大五班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就藏在一段有趣的音乐里面。请你们再来听一听,究竟是哪些小动物?
2、 播放音乐。
3、 提问:现在谁来猜一猜这段音乐里藏了什么小动物?(幼儿回答)为什么?
4、师:你们讲的都很好,那小动物在音乐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用动作把他们表现出来。(听音乐表演)
三、幼儿用自己随意哼唱的旋律表示不同的动物。
1、 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