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活动月”实践心得
第1篇:“教科研活动月”实践心得1200字
“教科研活动月”实践心得1200字
为大力推进常态教研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学校部署,我们扎实开展了十月“教科研月”活动。围绕此次教研活动,我参加了一系列的项目,如语文组集体备课、教学比武及以向爱平老师倡导的“学记语文阅读教学的导读模式”开展的教学模式研讨会等。在这一个月的教研活动过程中,我共参加并主持了4次集体备课,听、评课10多节次,特别是通过“学记语文阅读模式”的研讨会,使自己在语文教学的知识拓展和理论创新上有了进一步提升!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收获了许多,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也产生几点语文教学的困惑。
一、我的收获
1、教学中注重了“读与写”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大都把听、说、读作为训练的重点,习惯于动口不动手,比较重视让学生读书、思考、议论,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书,积极地思考,热烈地讨论,却很少让学生在课上写。学生偶尔动动手,也只是写写笔记,打打符号,造成学生“眼高手低”。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想一想说一说好象都会,写起来却感觉吃力。这样一来,造成成绩测试中阅读题普遍失分较多。
其实,在语文课上,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学生写。比如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可以“随便写、随便画”的本子,让他们随意性地“乱写”。记生字时,让他们把易错的字写写,多少不限;课文中有些不易讲解的词句,用笔画一画,教师讲十句不如学生画一画印象深刻。教师也可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最简短的句子写出来,老师巡视检查,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阅读教学“导读模式”初尝甜头
向爱平老师倡导的“学记语文阅读教学导读模式”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先前的课题讲座和研讨,我积累了一点相关的.知识。通过几次的教学尝试,我看到了它的优势,也让我完全打消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顾虑。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课前预习要质疑,结束一篇课文的学习后,可以写出自己的收获,仍然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写下来,通过各种方式解决。这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 “学记语文”在“为学而教”的入手点上提倡从课后思考练习入手,不是在教学中或者教学后解决习题,而是利用课后思考练习来指导阅读。比如我在教学《小马过河》时采用了问题导学的方法。学习课文之前先指导学生带着“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这个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自己试一试,才能解决问题,做到以读再讲。
实践证明,语文课堂上学生动口又动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地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地提高。同时,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主动性,既强化综合训练,又促进学生读、写、思的有机结合。
二、我的困惑
1、关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困惑
2、新课标目标和教学时间的矛盾。
新课程标准下的低年级语文教材识字量大,平均每天要有15个左右,学生们的生活背景不同,入学时的水平也不一致,有些孩子一入学就已经认识好几百字,可是多数学生识字量并不大,这样认识一课生字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虽然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很多方法来帮助孩子们记忆,比如游戏、猜谜、熟字相加、形近字比较等,但是这只是短暂记忆,根据记忆规律,孩子们会有回生现象,这就要再给出一部分时间让他来巩固,我们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在这一年多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往往让人觉得时间窘迫,往往是很紧张的在教学时间要求内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协调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呢?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3、口语交际训练的困惑。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表达还算可以,可是一到口语交际训练的时候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创设情境的训练方法收效也不大。很多学生说起来总是丢三落四,而且,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想发言。新课程标准希望让每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然而,短短的40分钟只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而这与实际生活中的交往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如何让学生在平时训练中获得的知识根据不同的场合去运用更需要探讨和研究。
总的来说,我很感谢学校给我一个展示和学习的“教研月活动”平台。对于自己微小的收获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恳请各位老师能够不吝赐教,帮我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难题,使我能更好的投入到为教育事业的贡献中去。
第2篇:“教科研活动月”实践心得范文
“教科研活动月”实践心得范文
为大力推进常态教研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学校部署,我们扎实开展了十月“教科研月”活动。围绕此次教研活动,我参加了一系列的项目,如语文组集体备课、教学比武及以向爱平老师倡导的“学记语文阅读教学的导读模式”开展的教学模式研讨会等。在这一个月的教研活动过程中,我共参加并主持了4次集体备课,听、评课10多节次,特别是通过“学记语文阅读模式”的研讨会,使自己在语文教学的知识拓展和理论创新上有了进一步提升!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收获了许多,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也产生几点语文教学的困惑。
一、我的收获
1、教学中注重了“读与写”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大都把听、说、读作为训练的重点,习惯于动口不动手,比较重视让学生读书、思考、议论,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书,积极地思考,热烈地讨论,却很少让学生在课上写。学生偶尔动动手,也只是写写笔记,打打符号,造成学生“眼高手低”。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想一想说一说好象都会,写起来却感觉吃力。这样一来,造成成绩测试中阅读题普遍失分较多。
其实,在语文课上,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学生写。比如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可以“随便写、随便画”的本子,让他们随意性地“乱写”。记生字时,让他们把易错的字写写,多少不限;课文中有些不易讲解的词句,用笔画一画,教师讲十句不如学生画一画印象深刻。教师也可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最简短的句子写出来,老师巡视检查,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阅读教学“导读模式”初尝甜头
向爱平老师倡导的“学记语文阅读教学导读模式”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先前的课题讲座和研讨,我积累了一点相关的知识。通过几次的教学尝试,我看到了它的优势,也让我完全打消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顾虑。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课前预习要质疑,结束一篇课文的学习后,可以写出自己的收获,仍然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写下来,通过各种方式解决。这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 “学记语文”在“为学而教”的入手点上提倡从课后思考练习入手,不是在教学中或者教学后解决习题,而是利用课后思考练习来指导阅读。比如我在教学《小马过河》时采用了问题导学的方法。学习课文之前先指导学生带着“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这个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自己试一试,才能解决问题,做到以读再讲。
实践证明,语文课堂上学生动口又动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地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地提高。同时,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主动性,既强化综合训练,又促进学生读、写、思的有机结合。
二、我的困惑
1、关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困惑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我运用了很多的手段,却仍然无法让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学生提起对语文浓厚的学习兴趣。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累,老师更累。老师想方设法的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创设情景似乎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可是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没有刚开始那么浓了,有时候就是流于形式了。如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学习,真正提高学习效果,感受语文诗情画意的美呢?
2、新课标目标和教学时间的矛盾。
新课程标准下的低年级语文教材识字量大,平均每天要有15个左右,学生们的生活背景不同,入学时的水平也不一致,有些孩子一入学就已经认识好几百字,可是多数学生识字量并不大,这样认识一课生字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虽然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很多方法来帮助孩子们记忆,比如游戏、猜谜、熟字相加、形近字比较等,但是这只是短暂记忆,根据记忆规律,孩子们会有回生现象,这就要再给出一部分时间让他来巩固,我们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在这一年多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往往让人觉得时间窘迫,往往是很紧张的在教学时间要求内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协调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呢?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3、口语交际训练的困惑。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表达还算可以,可是一到口语交际训练的时候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创设情境的训练方法收效也不大。很多学生说起来总是丢三落四,而且,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想发言。新课程标准希望让每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然而,短短的40分钟只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而这与实际生活中的交往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如何让学生在平时训练中获得的知识根据不同的场合去运用更需要探讨和研究。
总的来说,我很感谢学校给我一个展示和学习的“教研月活动”平台。对于自己微小的收获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恳请各位老师能够不吝赐教,帮我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难题,使我能更好的投入到为教育事业的贡献中去。
第3篇:教科研活动月总结
教科研活动月总结
一个月的我校教科研月活动已顺利地结束。本次教科研活动,学校给每位老师购买书本——《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活动的主题是“怎样构建高效课堂”。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来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力求让每个教师都懂得学习和集体备课的重要意义,知道只有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不断交流参与集体备课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现就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首先,让老师们认真地写出读书笔记,教导人员定时检查和交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参与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年轻教师肯学上进可塑性强,但教学经验却不足。根据此种情况,我们进一步将集体备课进行规范,通过活动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教科研活动的打磨让年轻教师能迅速成长,从而使我校涌现出更多的教学骨干和业务尖子。
其次,在这次活动中,我校制定了详细的教科研月活动方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每次教研活动都有具体的记录。确保了教科研月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走过场。为了保证理论学习和集体备课的有效
第4篇:教科研活动月总结
四月份教科研活动总结
四月份的教研活动已顺利地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通过这次活动力求让每个教师都懂得学习和集体备课的重要意义,知道只有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不断交流参与集体备课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现就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背景及宗旨
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参与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集体备课进行规范,通过活动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教科研活动的打磨让年轻教师能迅速成长,从而使我校涌现出更多的教学骨干和业务尖子。
二、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在这次活动中,我校制定了详细的教科研月活动方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确保了教科研月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走过场。
三、细节入手,寻求突破。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精心筹划,细节入手,小处着眼,有力地保证了活动的有效落实。
1、人人参与,共同进步。理论学习以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每周一次交流,共同提高。
2、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在集
第5篇:教科研活动月工作总结
库区第六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工作总结
为积极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科研活动月的工作方针,我校在本学期11月份认真组织,开展“推广优秀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教科研活动月活动,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科研活动。历时一个月的我校教科研月活动已顺利地落下帷幕。现就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这次活动中,我校制定了详细的教科研月活动方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确保了教科研月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走过场。为了保证此项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于11月5日召开了全体教师教科研活动月的动员大会,使全体教师明白,我们要坚持“以研促教、科研兴校”,向 “教研”要方法,向“课堂”要效率的指导方针,逐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鼓励教师人人参与,活到老学到老。随后学校制定了教科研月活动方案,在方案中集中体现了开展以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促进教师的合作交流,展示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为内容的系列教科研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我校全体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新提高。
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第6篇: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新城区***小学 二〇一六年十月
在“教科研活动月”里开展“我的模式我的课”教学展示活动,并进行评比。对选拔出来的优秀模式课例,推荐参加区组织的“我的模式我的课”教学展示活动。
4、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在活动期间,教师要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和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形成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反思,并提炼成课题进行研究。要通过“小课题”的研究解决一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在本次“教科研活动月”中,要求每位课任老师参与一个校级小课题,学校要加强督查并进行结项评比;提倡申报区级课题。
5、做好教科研的常态化管理工作
(1)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励教师开展教科研。要通过自学和辅导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普及科研知识,提高科研能力。
(2)要立足于现实搞科研。鼓励教研组以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工作中的疑难和困惑,让课题进入管理、进入课程、进入学科、进入课堂,基本上做到“人人有课题”。
(3)开展教科研成果交流活动
第7篇:小学下学期教科研活动月教学计划
小学下学期教科研活动月教学计划
光阴如水,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下学期教科研活动月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的工作计划,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在提升教育品质、提高学校内涵、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活动时间:4月15日——5月15日
三、活动内容
1、开展扎实有效的教育理论学习活动。
结合“读好书、写好字”活动,学校根据历城区教科室推荐的书目为每一位老师购置了一本书籍。在教师的`读书活动中,要求教师把读书、研究、写作紧密结合,走“读研写”一体的发展路径,促进教师读书活动的实效性开展。学校在教科研活动月期间,将组织相关的读书论坛活动,促进教师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2、优秀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等征集。
教科研活动期间,每位教师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等,学校择优向《历城区教科研》推荐(《历城区教科研
第8篇:下学期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下学期小学教科研活动月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的工作计划,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在提升教育品质、提高学校内涵、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活动时间:
4月15日——5月15日
三、活动内容
1、开展扎实有效的教育理论学习活动。
结合“读好书、写好字”活动,学校根据历城区教科室推荐的书目为每一位老师购置了一本书籍。在教师的读书活动中,要求教师把读书、研究、写作紧密结合,走“读研写”一体的发展路径,促进教师读书活动的实效性开展。学校在教科研活动月期间,将组织相关的读书论坛活动,促进教师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2、优秀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等征集。
教科研活动期间,每位教师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等,学校择优向《历城区教科研》推荐(《历城区教科研》包括卷首语、理论前沿、研究动态、特色建设、课题研究、课程·教学、三名工程和读书·随笔等栏目)。每位教师积极参加历城区教研室等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种评选活动。
3、开展微课题研究,发挥微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