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小学班会教案

2022-10-21 08:04:10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小学班会教案(精选5篇)

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小学班会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小学班会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小学班会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主要粮食作物。

2、观看水稻的种植过程,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3、懂得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活动一:联系生活,导入主题

同学们,今天都吃早饭了吗?你今天早餐吃的什么?

生回答

出示图片:粥、油条、面包。这些食物的原料是什么?

引出米和面粉。

2、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你们还知道哪些食物的原料也是米或面粉。

3、同学们举了好多例子,那么米和面粉又是从哪里来的?认识生活中的主要粮食作物——稻和麦。

4、粮食家族中的其他成员

活动二:探究米的由来,体会来之不易

1、小朋友们一日三餐中,几乎天天要吃什么?不吃饭会怎么样?

2、小小一粒米真是太重要了,你知道小米粒是怎么来的吗?

3、观看图片,多媒体演示米粒的由来。我们来听一听小小一粒米的介绍——

播种、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碾米

4、过渡:原来一粒米的诞生要经过那么多过程,是啊!一粒米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呢?真是来之不易啊!

5、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就是描绘农民辛勤劳动的,你知道吗?让我们来读这首古诗,体会耕种辛劳。齐声朗读。

活动三:行为辨析,提高认识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粮食作物种植的一般过程,也知道了粮食与我们平时生活息息相关,更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那么我们平时做得如何呢?

图片展示浪费粮食的图片。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资料

3、我们小朋友都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都来之不易的道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使我们要爱惜粮食呢?

拓展有关知识,引用相关中国非洲的资料,出示非洲饥荒儿童的图片,使学生的心灵再一次受到触动,感情得到深化。

活动四: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1、例举生活中爱惜粮食的好例子或好方法,教师给于适当的评价。

2、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儿歌《爱惜粮食》,齐读。

3、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爱惜每一粒米,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请同学们将“爱惜粮食”说给你的伙伴听。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担任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员也能做到爱惜粮食。(板:人人有责)

课前老师让小朋友收集了爱惜粮食的古诗和谚语,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并谈谈你对收集的古诗和谚语的理解。

板书:来之不易、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小学班会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粮食,初步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渠道、多学科的从“来之不易的粮食”为主题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粮食与生活的关系。采用社会调查、资料收集、网上查询、具体实践操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珍惜粮食的教育,让学生理解粮食来之不易,认识到爱惜粮食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2)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爱惜粮食,爱惜农作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习惯

2.难点: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培养节俭的良好品质。

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如讲授法与谈话法、讨论法相结合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孩子们,这节课来了个朋友,它和谁坐呢?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欢迎守护者(幻灯出示)。

看这是什么?(出示玩具)青蛙是吃害虫的,青蛙是粮食的守护神。

生:小青蛙玩具。

师:跟随音乐我们来传递小青蛙。大家先围成一个圈。

生:围圈。

师:开始(同时音乐响起)。

生:传递中……

师:音乐停,看看“守护者”和谁坐。

生:某某同学。

师:大家掌声祝贺。

生:鼓掌。

师:请同学们回座位。

师:我们再来玩个“猜谜语”的游戏,好吗?

生:好。

师:(幻灯出示分别猜谜语1、2、3)

生:甲:花生

乙:水稻

丙:玉米

师:孩子们,这些谜底都是“粮食”。

板书:来之不易的粮食(一起写课题)

粮食是怎么生产的?由谁生产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了解了解。

二、讲授新课

师:(幻灯出示:学习目标)

生:齐读学习目标

师: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粮食?(幻灯出示:认识粮食)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这些都是粮食,粮食的种类有很多(像花生、番薯、土豆。)这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几种。

这些粮食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幻灯)

师:你们有没有参加过劳动?

看!这是谁?在干嘛?(展示学生劳动图片,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种植粮食的过程与艰辛。)

生:说出照片的同学的名字。

师: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也一起来讨论粮食的小知识。(出示幻灯:小组讨论)

生: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讨论。

师:各小组完成的都很好,现在请各小组长逐一汇报。

生:小组长汇报。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稻谷的生长过程吧!

生:观看大米生产过程。(跟着读)

①犁田、耙地,②选种、育秧③插秧,④施肥、灌水,⑤除虫,

⑥收割、脱粒,⑦晒谷、扬净,⑧进仓。

师:孩子们我们刚观看了大米的种植过程,你有什么感觉?

生:辛苦。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活动--“插秧游戏”,讲解活动要求:全体同学起立,跟着老师一起来模仿农民伯伯插秧的动作,把秧苗整齐、笔直、保持一定间距地插在土壤上,一束一束地插。

生:跟着老师完成插秧的动作,并喊口号:一束,两束,三束…)

师:完成10束的插秧动作,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好累。

师:你觉得种植大米的哪个环节最辛苦呢?

生:插秧。

师:插秧只不过是农民种植粮食作物中的一个过程、一个动作。想一想,从播种到收割,除了插秧,农民每天还要给水稻灌水施肥除虫,一天要顶着大太阳劳动那么久,要付出多么大的辛劳啊! 农民伯伯辛苦吗?

生:辛苦。

师:那你们觉得农民辛苦种出了我们每天都需要的粮食,我们是不是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生:是

师:(板书:劳动人民、辛苦、粮食)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出示《悯农》

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能浪费吗?

生:不能。

师:(板书:我们、珍惜、尊重)

师:我们再来看浪费粮食的图片。

生:我们的粮食是那么的来之不易,看到了这些,同学们肯定有很多感慨,现你请你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我们要珍惜粮食。

教师小结: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爱惜粮食、避免浪费,因为有人需要我们节约的粮食。

你们对粮食有一定的了解,我们来进行知识竞赛,第1-6题是必答题,7-10是抢答题。(幻灯出示)

师生共同逐题进行。

师:那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哪些小细节,小事做起,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呢?请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些节约粮食的小窍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生:跟读。

小结:

任何一种粮食作物都像小小一粒米那样来之不易,需要经过许多人、许多时间的辛苦劳动才能获得。所以不止是我们学生,爱惜粮食,人人有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担任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我们的家庭成员也能做到爱惜粮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担任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我们的家庭成员也能做到爱惜粮食。

三、实践作业(幻灯出示)

板书设计:

来之不易的.粮食

劳动人命 辛苦 粮食

尊重 珍惜

我们

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小学班会教案3

班会目的:

对学生进行爱惜粮食教育,让学生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明白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要承担自已的责任和义务。

活动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图片、事例等。

活动过程:

一、开场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谈谈对这首诗的感想。

2.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粮食?

二、关于珍惜粮食的警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三、日常生活中,你身边有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

学生自由发言并总结。

四、珍惜粮食,我们可以怎么做?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定餐一定吃,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尽量带回家。

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五、节约粮食、文明就餐倡议

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小学班会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了解水稻、小麦、高粱等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

2、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形式,如讨论交流、资料调查、讲故事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爱惜农作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与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通过交流体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培养节俭的良好品质。

【教学活动准备】:

1、实物:稻谷、玉米、红薯、黄豆、土豆等。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袋。

2、搜集农民种庄稼的图片,世界上饥饿儿童的图片。

3、课件、歌曲《一粒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几种主要的粮食,了解它们丰富的用途。

1、导入:猜谜语(课件展示)

(1)水里生来水里长,小时绿老时黄;去掉外壳黄金甲,煮成白饭喷鼻香。(打一粮食作物:水稻)

奇怪奇怪真奇怪,头顶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打一粮食作物:玉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农作物。

师:猜完谜语,我们接着来,认识的就热情地跟它打打招呼,大声叫出它的名字。

2、实物展示几种粮食:花生、小麦、稻谷、玉米、红薯、黄豆。

3、了解其丰富的用途。(全班介绍交流)

花生:营养价值可高。种子可以炒制、油炸或做花生糖、花生酥等糖果糕点,还可以制花生酱。

玉米:可以做成多种玉米食品,如玉米饼,玉米粥,玉米膨化食品等,另外我还是比较理想的啤酒生产原料。

大米:主要用途是饭食。另外米粒磨成粉后,可制各种粉条、汤圆、米粉糕、年糕等,并可制各种饼干,各种点心。

红薯:可以蒸着吃、烤着吃,还可做成薯片。

小麦:磨成面粉后可以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秸秆还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席子、提包。

4、展示几组题为粮食丰收喜洋洋的图片。(播放音乐,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中,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食品包装袋中探寻粮食的奥秘。)

二、组织活动

(一)食品包装袋中探寻粮食的奥秘

同学们交流食品包装袋中的知识。教师相机引导、交流。

师:难怪人们常说粮食手中宝,原来它有这么多种用途呀!让我们把这些有趣的食品包装袋展示在小黑板上吧!瞧!食品兄弟在开会呢!

(二)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

1、动画中跳出一颗大米,说:小朋友,你们知道了我有好多的用途,可你知道我是怎么来的?(课件展示)

2、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农田看看水稻的生长过程。(看图片)

春种秋收。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临时,农民伯伯以经开始辛勤的劳作。

(1)学生学习翻地。

(2)农民把地翻好后接着还要播种。

(3)在炎热的夏天你会在哪里?又会做什么呢?

生:在家里吹空调,吃冰棍。

请看图上的农民在干什么?

生:农民们却要头顶着烈日,脚泡在泥水地里插秧。

师: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生:农民们很辛苦。

(4)秧苗在大田里生长时农民们还要进行田间管理(出示除草、除害虫、浇水、施肥)你们看农民们辛苦吗?

(5)经过五个多月的生长稻子终于成熟了,可以收割了。

师:看农民们是怎样收割的?(出示收割)

生:弯着腰,很辛苦地去割。种水稻很辛苦。

3、师:是啊,农民们种水稻是很辛苦的。所以说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4、排顺序:

(1)让学生排序(按水稻的生长顺序排列。)。

(2)说说稻子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谁给了它帮助?

5、看!这就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种出来的稻子,剥去外壳就是晶莹的大米。

师:当你吃着喷香的大米饭,你会想些什么?

生: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生:每粒粮食都是汗水换来的。

师:同学们粮食来得真不容易呀!(板书:粮食来得真不容易)

6、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描写农民辛勤劳作的诗吗?

学生背诵《悯农》。

7、当当小农夫

师:大家背得真好,我们今天也来当当都市小农夫,来插插秧,体会下农民伯伯平时是怎么劳动的,好吗?

生:好,老师,让我来,我也要去……

师:想当好小农夫,先得学习点农活,老师先示范一下:左手一把拿好秧苗,右手从左手中取出一根,在夹中大姆指和食指之间,其它四指保持垂直,弯腰,插下去,再直腰取第二棵苗,就这样往复的插,苗要插直,不然就活不了,还要对得很整齐,不然影响美观。看谁插得快,谁是合格的小农夫?

师:下面我作为记者采访一下:请问,你累吗?

生:累死了,瞧我的汗!

生:我觉得腰有点酸,开始我还以为很好玩呢!

师:看事容易做事难,仅仅三十棵禾苗就把咱们的小农夫累得气喘吁吁的。农民伯伯种地多不容易呀!(板书:农民辛苦尊重劳动)今天我们小农夫是在阴凉的教室里,在欢快的音乐中劳动的,大家想一下,农民伯伯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境中劳动的呢?

生:我知道,农民伯伯在烈日下也要给禾苗捉虫,锄草……

生:中午,突然下起了暴雨,农民伯伯没带雨伞,淋湿了,可他们还是得继续干。

生:我爷爷说,他小时候家里穷,只能给地主做工,地主很坏,他们经常让爷爷的爸爸饿着肚子干活。

……

(说到这里,孩子的脸上那种嬉笑的神情不见了,他们慢慢严肃起来。老师适时打开《锄禾》动画,让孩子在音乐中齐读这首诗,孩子们读得非常有感情,从读书声中听得出他们对粮食的来源有了很多思索。)

三、拓宽视野

1、粮食是汗珠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在生活中,有时你会说,妈妈我不想在家里吃饭,我要吃麦当劳。也许跟家人去外面吃饭时你会发愁吃炒菜还是吃火锅,也许昨天你刚把咬了一口的包子扔掉了,或许你的妈妈正为减肥而努力节食,如果这是你的情况,那我要告诉你,那样做太不应该了!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食物可以吃。

(在低沉忧伤的音乐中播放一组饥饿图片,其中很多与小孩有关。孩子看着那些饥饿的儿童,瞪大了双眼,有的女孩子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2、我们来个倒计时:五、四、三、二、一,五秒种过去了,时间长吗?

可据是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五秒就有会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导致死亡。

师:听到这些,看到这些,大家想说什么?

生:那些小朋友真可怜。

我们要珍惜粮食,再也不能浪费了。(板书: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师:是啊!当你想要剩饭、倒饭时,想想那些忍受饥饿的儿童吧!

四、联系生活,指导行为

1、出示课本上判断图。

请同学们判断对错,并说一说为什么。

2、我们说得好不如做得好,那以后在生活中你会怎么爱惜粮食,避免浪费呢?

生: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

吃不完的饭要放到冰箱里下次再吃。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每个人多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板书: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3、同学们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我国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不仅要在节粮周爱惜粮食,平常每一天都要爱惜粮食。

让我们行动起来,拿起手中的笔,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写一句警示语或者画一幅宣传画。

学生分组讨论并写一写,画一画。

【课后作业】:

1、调查我们家乡的农场品有哪些?

2、记录:我家剩饭剩菜的处理方式,记下时间,处理方式和理由。

【板书设计】:

粮食来得真不容易

农民辛苦尊重劳动

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小学班会教案5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情感:

1.对粮食有爱惜之感。

2.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感到不满。

行为:

1.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2.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爱惜粮食”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设置本课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一般没有直接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有的甚至连庄稼也没见过。他们对于粮食与生产粮食的劳动是联系不起来的,认为粮食就是父母用钱买来的,吃完了再去买就是了,没有节粮的意识。本课教学要使学生初步了解粮食的用途,尤其是粮食与国家建设的关系,与国情的关系,懂得粮食浪费不得,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课文采用儿歌配图的形式,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讲粮食是个宝,用处很大。这里主要从生活方面讲人与粮食的关系。每人每天都要吃饭,主食是用粮食做的,谁也离不了。然后扩展到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像糕点、糖酒、副食品、豆制品、调味品等,这些人们也经常食用。使学生体会人与粮食的关系。

第二部分,讲粮食来之不易。让学生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种出来的,是用汗水换来的。教学中可结合“千人糕”等传统故事或是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体会到从种粮到制成供人享用的食品,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浪费掉了太可惜,也是对劳动的不尊重。

第三部分,从国情角度出发,使学生认识节约粮食与国家建设的关系,知道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每人每天都要吃饭,需要多少粮食。在有限的耕地上种出粮,供这么多人享用,实在不容易,也实在不富裕。再说,我国国土面积大,有时这里闹灾,有时那里闹灾,旱涝、地震、风雹、虫灾等自然灾害,都影响粮食产量。而且遇到大灾难,首先要救人,这时如果缺粮、断粮,会出现大问题,一地受灾要八方支援。使学生懂得节粮不仅为自家,更重要是为人民。为国家,培养他们的义务感。

第四部分,讲的是积少成多的道理。我国人口多,每人浪费一粒米,就是个不小的数字。反过来,每人节约一粒米,积少成多也是了不起的数字。让学生初步懂得要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爱惜每一粒粮食。

教法建议

1.从实际出发,不同地域的学生对粮食及节粮的意义认识不同,对粮食爱惜的程度不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求,不要一律。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把粮食的生长过程表现出来,有利于城市孩子的理解。

3.对节约粮食做得好的同学要表扬,尤其是农村学生对粮食还是很爱惜的,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4.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对粮食的充足供应,学生容易产生“浪费一点没关系”的思想,要讲清节粮的意义,远远不只限于个人家庭,而更多的要从国情的度角看问题,加强学生爱惜粮食的义务感。

第2篇:爱惜粮食 班会教案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镇将军庄小学

邓贺华

一、班会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能让更多的人明白地球资源迅速减少的危机,呼吁同学们加入到节约的行列中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节约水电,爱惜粮食做起,成为一个真正的节约小卫士。

二、活动形式

小品、相声、学生代表自由发言、宣誓仪式。

三、活动准备

1.邀请学生家长2~3人,并请其做好发言准备。2.排练小品《饭堂》,编唱《珍惜粮食歌》,录制《苦菜花》插曲。3.号召全班学生温习、理解《锄禾》诗,做好发言准备。4.从食堂、路边捡回馒头、面包等若干。5.班委推选主持人、发言人。6.课前将主题写在黑板上。

四、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首先让我们对家长代表表示欢迎。主持人乙:请同学们共同背诵唐朝李绅的《锄禾》诗。全班同学(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持人甲: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主持人乙:科技在腾飞,经济在增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甲:可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天文地理知识是增加了,但是节约的意识却在慢慢消失,也许有一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主持人甲:下面请两位同学谈谈对这首诗的体会。

×××:我们碗里的菜、手里的馒头,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它说明我们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看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满面地在田间干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主持人甲:这两位同学谈得很好,可我们中的部分同学又是如何做的呢?请看小品《饭堂》:

台上出现若干同学,分别为A、B、C、D„„围在卖饭窗口。A怀中抱五个馒头,被B无意中碰掉了一个,旁者想拾,A用脚一踢,雪白的馒头如皮球一般在地上滚动起来。C买了一碗菜,端着看了看说:“我不爱吃豆腐、粉条。”说着把满碗菜泼了个精光。

主持人乙: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家长的心声吧!家长A(李大伯):我平时光觉得孩子们费粮能吃,可不知是这样的吃法啊!你们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嘴里含糖不知甜。我给大家说一说我的苦难童年。我13岁那年,家乡遭了灾荒,到青黄不接的三月,家里已经揭不开锅。母亲领着我挖野菜,刨草根,野菜、糠皮成了全家人的救命粮„„

(录音机里放着低沉悲哀的《苦菜花》插曲,整个会场气氛严肃。)„„

主持人乙:同学们,我们万万不可小看一个馒头、一口汤啊!如果每人一天浪费半斤粮食,全国一天就浪费近三亿公斤粮食。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

生活委员拎出捡回的两书包馒头、面包等展现在讲台上。

主持人甲:爱惜粮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传家宝,过去需要,今天也需要。我国还有8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浪费粮食,是有良心的中国人不能容忍的。我们扔掉馒头,其实是扔掉了我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扔掉了我们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的情感。主持人乙:是的,生活的富裕使不少人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于是铺张浪费就避免不了了,孩子娇气了,稍微不合口味的食物不吃一口就扔了,大人应酬多了,刚点的一大桌的鱼肉,还没吃几口就倒进了垃圾桶,多浪费呀!可知一家饭店一天倒掉的肉就够贫困山区的一户人家够吃一个月。

主持人甲:什么!一个月!天哪!浪费,浪费!现在的人就是这样,连吃饭也不会,吃多少就点多少,何必呢,非要一大桌,有不是比谁的菜更美,谁花的钱更多,谁更铺张浪费。

主持人乙:的确,现在的人吃饭不节约,这是一个大问题,下面让我们来欣赏相声《吃饭问题》,大家掌声欢迎。

同学:咳嗽

同学A:----,你怎么了,是不是感冒了?

同学B:不是,都是那饭,我妈一日三餐,餐餐要我吃四碗饭,两碗肉汤,再说我饭量小,每天饭后,我肚子撑得鼓鼓的,喉咙也烫得干哑了,所以,我每天背着我妈偷偷的吃一半,倒一半。

同学A:你把饭倒掉了,每天吃得少,难怪你长不高。同学B:我矮,怎么了,喜剧演员潘长江说过:“浓缩是精华。”所以我很乐观,我不为此自卑。

同学A:有点道理。

同学B:过来,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家每天实行“三光政策”。同学A:哪三光?不会是烧光,杀光,抢光吧?

同学B:你把我当成小日本呀,我告诉你我家所谓的三光是饭光、菜光、汤也光。同学A:你家饭量这么大呀,这么能吃。

同学 B: 我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都是我倒光的。同学A:你把饭倒了,你爸妈没吃饱怎么办呢? 同学B:管他呢,又不是我没吃饱。

同学A:反正你倒饭,浪费粮食是事实,每天吃这么少,这才是你长不高的原因,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边退场,边说)

同学B:还引起古诗来了,饭是我家的,爱倒不倒,你管不着。主持人甲:×××,你看了这个相声有什么启发吗?

主持人乙: 我当然有了,而且太多了。不过我想同学们的想法应该更多,下面让他们来谈谈他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不节约的地方,让大家来反思。

(学生代表发言)„„„

主持人甲:接下来,请班主任老师做简要点评。班主任点评: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巨大的浪费了!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主持人甲:节约,我们要时刻铭记在心中。主持人乙:节约,我们要以行动来证明。主持人甲: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将来的那一束灿烂的阳光。

合:让我们一起节约,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请全体起立,举起右手,共同宣誓: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3.吃多少买多少,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勺菜。

4.不偏食,不挑食。看到浪费,勇敢制止。

第3篇:爱惜粮食班会教案

珍惜粮食班会教案

一、班课课题:珍惜粮食,吃好盘中餐

二、本课目的:通过召开这一次主题班会,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让同学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而懂得日常饮食的一些良好习惯,能做到爱惜劳动果实;让同学们养成物尽其用,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三、本课形式:PPT

四、过程设计:

(一)班主任宣布班会开始导出班会主题

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这餐,每念农夫之苦。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

(二)以两个爱惜粮食的小故事,引出故事哲理。

(三)请同学们观看《一粒米的来历》,明白粮食来之不易。

食品问题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节约粮食”更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字眼。

(四)以图片欣赏来让孩子们了解粮食来之不易,食物来之不易。再以看图片,议一议的方式让同学们参与主题讨论。

(五)我们为什么要爱惜粮食?以问题引出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对比,让孩子们反思从前,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做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我们不妨算这样一笔帐:倘若一个人每天节约一米粒米,那么十亿人可节约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以节约将近两千万斤,折合人民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国旗下讲话——爱惜粮食,文明用餐

国旗下讲话——爱惜粮食,文明用餐

尊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一天中午,唐代诗人李绅来到了一片农田。

当时正值烈日当空,热得像闷罐,像蒸笼。太阳毒辣辣的,恨不得把大地烤焦。只见一位老农,不停地挥动着锄头为禾苗除草。他看见有人过来,稍停片刻,用带着补丁的衣衫擦擦额头上的大汗。再看农民的脸晒得黑黝黝的,有的地方爆了皮。嘴唇干巴巴的,用舌头舔舔嘴唇,又开始挥动锄头。汗水不住地往下淌,细看衣衫已湿透,好像洗过一样,能拧下许多水来。汗水很像下饺子似的啪啪滴入禾苗下的泥土里。诗人感慨万分,怀着一颗怜悯和同情广大农民的心,走向家里。快到家时,看见一个胖嘟嘟的员外之子,不好好地吃饭到处乱跑,还须管家追着喂,好不容易吃完,碗里剩下了不少的饭粒。诗人心中不禁感慨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道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就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那首《悯农》,它让我们也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是嘛? 再来讲讲我们的校园一角。

近几年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国旗下讲话——爱惜粮食,文明用餐

国旗下讲话——爱惜粮食,文明用餐

讲话人:132班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惜粮食,文明用餐”。说到爱惜粮食,相信很多同学就会想起一首古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就是李绅的《悯农》,他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我也想把两位名人节约粮食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第一位说的是明朝皇帝朱元璋,这位布衣天子在打江山和坐江山时,规定自家的餐桌上每日上的是三菜一汤再加一碗白米饭。就是在他生日的晚宴上,其岳母自作主张多加了几道菜,也得到他的批评,席间小孩洒了几粒米,他瞪着眼睛,自己以身作则夹起掉了的米粒,并吃掉。他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第二位是一代伟人我们警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向来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

这个学期学校为了同学们的身体健康,规定一天三餐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国旗下演讲稿

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国旗下演讲稿范文(精选3篇)

演讲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可能会用到演讲稿,还是对演讲稿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国旗下演讲稿范文(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国旗下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我是四(1)班的。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惜粮食文明用餐》。

同学们,在讲到爱惜粮食,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锄禾》这首古诗。这首古诗就是告诉我们农民伯伯种田很辛苦,要我们爱惜粮食。可是我们真的做到爱惜粮食了吗?在学校食堂,每天都会看见同学们浪费粮食的现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中国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还有很多孩子读不起书,也还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当你浪费一口粮食时,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浪费的就是一顿丰富的晚餐。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爱惜粮食文明用餐演讲稿(通用11篇)

爱惜粮食文明用餐演讲稿(通用11篇)

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演讲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惜粮食文明用餐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爱惜粮食文明用餐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话“人是铁饭是钢”,没错,食物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基础保障,如今我们随处可见的标语“珍惜粮食,人人有责”,但是我们不如问问自己,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做到了呢?所以这便是我今天的演讲题目《珍惜粮食,从你我做起》。

我们都知道的那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可知道我们所吃的米面瓜果蔬菜都是农民伯伯们辛苦劳作的成果,为了种植出这些粮食,他们大多的时候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能够见到如此丰富食物。我们从小就学习,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那么如今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珍惜每一份粮食,不让农民伯伯们寒心。

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条件,珍惜粮食业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在我们享受温饱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在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国旗下讲话——爱惜粮食,文明用餐

国旗下讲话——爱惜粮食,文明用餐

讲话时间:2012年6月5日

讲话人:罗昌利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惜粮食,文明用餐”。说到爱惜粮食,相信很多同学就会想起一首古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就是李绅的《悯农》,他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老师也想把两位名人节约粮食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第一位说的是传奇皇帝朱元璋,这位布衣天子在打江山和坐江山时,规定自家的餐桌上每日上的是三菜一汤再加一碗白米饭。就是在他生日的晚宴上,其岳母自作主张多加了几道菜,也得到他的批评,席间小孩洒了几粒米,他瞪着眼睛,自己以身作则夹起掉了的米粒,并吃掉。他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第二位是一代伟人我们警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向来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

但是,看看我们食堂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小学班会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小学班会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