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丫美术课件

2022-10-21 08:04:18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大脚丫美术课件

大脚丫美术课件

大脚丫美术课件

教学目的:

1、欣赏造型各异的鞋,了解生活中的鞋的功能与结构,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难点:纸拖鞋的制作方法。

教学设想:通过创作设计造型各异的'纸拖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的朋友大脚丫想换一双新鞋了,她穿腻了旅游鞋、凉鞋、高跟鞋,想换一双拖鞋。而且,还想换一双特别的拖鞋。那我们今天就一起为大脚丫做一双独特的纸拖鞋吧!

2、板书课题。

二、制作方法

1、欣赏各种漂亮的拖鞋。

你们发现这些拖鞋共同的地方没有?他们都有些什么部位?(鞋底、鞋帮)

2、制作鞋底

教师准备几双大小不一的鞋底。

师:哪双鞋底更适合我们穿?

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制作一双最适合自己大小的鞋底?

小结:照自己的脚稍大一点描出轮廓。

3、制作鞋帮

鞋帮都有些什么形状呢?

小结:带状,有宽窄或多少之分。

4、教师示范制作步骤,并强调鞋底鞋帮的粘贴方法。

⑴画脚印。

⑵做鞋底鞋面。

⑶粘贴鞋面和鞋底。

三、装饰方法

1、师:鞋子的底部和鞋帮都做好了!可大脚丫拿到鞋以后并不是很高兴,因为这双鞋是白白的!接下来怎么办呢?

2、欣赏一些有特色的鞋底鞋帮,教师提示: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哪些花纹进行装饰?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制作的时候是先粘好鞋底与鞋帮再装饰好些,还是先装饰再把两者粘贴起来好些?

四、创作表现

1、学生动手制作纸拖鞋并装饰。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

五、评析交流

1、把制作好的纸拖鞋放到架子上展示,其他同学参观、评价。

2、说一说:你觉得:大脚丫会喜欢哪双拖鞋?为什么?

第2篇:小学美术大脚丫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shansha009”为你整理了“小学美术大脚丫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小学美术大脚丫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用对称的方法画出一对鞋垫,并学习在鞋垫上装饰图案。

2、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制作鞋垫外形,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注意图形图案的对称,而且要颜色、大小也要有对称性学习方法:示范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自主尝试法、辅导练习法、作业评价法、行为指导法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白卡纸,记号笔,油画棒。

导学过程:一、(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

1.鞋垫的作用:垫鞋子、装饰。

2.形状特征——对称

(1)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2)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幼儿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3)教师总结: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二、(生)自主学习(自学材料,组内探究)交流展示(5分钟):1、师扮演小兔子开商店,设置情境: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2、如何快速地制作出一双鞋垫?

生:用复印纸、用鞋垫比着画??

请学生上台完成示范。

(1)小助手脱掉一只鞋子,脚踩在垫有复写纸的纸上;

(2)师沿着学生的脚轮廓画出一只鞋垫的形状(一笔完成),打开画纸后一双鞋垫完成。

3.学生以2人/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双鞋垫的形状。

三、(生)交流展示(师)点评解惑(6分钟):

1、还少了什么?

生:颜色、花纹、图案。

2、学生观察鞋垫实物,思考:

什么材质?——布、线

有什么花纹?——花、叶子??

3、师总结图案:花朵纹、羊角纹、云朵纹等等,4、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鞋垫上图案对称的关系,并重点讲述。如颜色,大小,形状的对称)

5、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6.师示范:给鞋垫加花纹

(1)画中心图案

(2)画周围花边

(3)和底色注意对比

(4)左右脚注意对称

四、课堂实践(22分钟):

1、剪鞋垫,师示范提示:

(1)留下1cm的白边

(2)用勾线笔再勾一次花纹,强调图案。

2.生完成。(注意一支左脚,一支右脚。)3、学生添花纹,师指导。

(1).怎样用最快的方法把一双鞋垫上的花纹画好?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用复印纸勾轮廓,颜料瓶浸染或者用油画棒涂色快些。

(2)注意底色课图案的对比,以及适当留白

4.学生给制作的鞋垫上色,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五、教师反馈,作业展评(5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评价。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2、收拾整理:

附板书:

第1课:大脚丫

学习目标:设计制作一双大小合适的鞋垫外形,并用对称的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形状:对称——位置、大小、花色

图案:花草、动物类如:羊角纹、花朵纹、其他:云朵纹

色彩:对称、鲜明

第二课剪刀添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材料准备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小学美术大脚丫教案篇二:

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湖南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与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这一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学真知识,真本领,激发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拖鞋的结构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用造型能力。

2、能力目标:能掌握纸拖鞋的制作过程,能通过不同形式制作出精美的纸拖鞋。

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生活中的美,并能在美术创作中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画、剪、贴等方式制作出精美的合脚的纸拖鞋。

【教学难点】

将拖鞋装饰得精美。

【案例分析】

传统的美术课堂情境只能依靠师生的“嘴皮子”创设的美术情境氛围,学生没有形象的感受,处于被动状态。随着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课堂情境加入了形象的图形动画,把静态的艺术语言变为动态的画面。本课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师先准备的拖鞋实物,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学生在可视性的问题中探索艺术的魅力。本堂课经过老师的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着制作小拖鞋的快乐,不由自主地想把它画下来。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情感”是和谐教育的动力,导入方式的最优化设计又是课堂教学的排头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源。本堂课的导入实现了优化教学,为学生作画做好了铺垫。

在情境二中,利用课件展示了大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只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如此多的信息量,在欣赏作品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还精心设计了优秀作品展的环节,让学生在更加乐于表现自我,在游戏中愉快的解决本节课的难点,从而更好的进行绘画创作。

第3篇:2年级(下)大脚丫美术教案

课题:大脚丫

主编人:

王嫦昭

编号:2013S2M0 1 教学目标:

1、用对称的方法画出一对鞋垫,并学习在鞋垫上装饰图案。

2、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制作鞋垫外形,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教学难点:注意图形图案的对称,而且要颜色、大小也要有对称性 学习方法:示范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自主尝试法、辅导练习法、作业评价法、行为指导法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 白卡纸,记号笔,油画棒。导学过程:

一、(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

1.鞋垫的作用:垫鞋子、装饰。2.形状特征——对称

(1)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2)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幼儿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3)教师总结: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二、(生)自主学习(自学材料,组内探究)交流展示(5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大脚丫小脚丫

大脚丫小脚丫

在一条花香缭绕的小径上,曾经有一只大脚印里夹印着一只小脚印。两个脚印之间又封存了一段段欢声笑语,一段段爷孙情长„„

爷爷是个地道的农民,浑身透着的也是泥土的气息。长年的劳作,铸造了他的魁梧身躯。而在这身躯后,却总躲着娇弱的我。我的影子,藏在爷爷的影子里;我的脚丫子,踩在爷爷的脚印里;我的童年,裹在爷爷的慈爱里。

在春天,新绿初发的时候,爷爷就背着我去抛秧苗。呵呵!抛秧苗可有趣拉,我俯在爷爷的背上,抱着一把秧苗东一根西半根的抛。有的似一叶扁舟横卧水面;有的则“头”朝下“叫”朝上的倒立;有的则身首异处死的惨;更有甚者插在爷爷的头发上,掉在爷爷的裤兜里。总之,最后站在田埂上我们硬是看不到一个直立在“茫茫水面”上的“壮士”。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干了一把后,我和爷爷就收工回家。爷爷在前,我在后,走在一条窄窄的田埂上。在水里面,一只小脚正踏在一个大脚印里。

蝉鸣了,夏天到了,蚊子和炎热也到了,我的埋怨和脾气也多了。在这时候,爷爷就带我去村东头的高地上去消气。

特别是夏夜,在高高的土坡上,爷爷坐在草地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大脚丫》教案

《大脚丫》简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纸鞋垫的方法和要求,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发展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提高 动手能力。

2、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了解生活中鞋垫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创新能力和对生活的观察力。

3、欣赏鞋垫的装饰特点,色彩的鲜明对比,内容的丰富多彩;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剪鞋垫,画鞋垫。教学难点:

剪出的鞋垫外形是否圆滑,画出的图案是否新颖,构图是否饱满。作业要求:

发现和选择恰当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制作一双纸鞋垫。教学准备:

1、学具:油画棒、水彩笔、各种纸、剪刀等。

2、教具:课件、鞋垫实物、示范作品。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旧鞋垫与花鞋垫。

2、明白美丽的鞋垫能表达自己的愿望。

师小结:哦,小小的鞋垫不仅美观,还能表达自己的祝福。

3、师:今天我们就来跟花鞋垫交朋友。(揭示课题)

板书:花鞋垫。

二、欣赏图片。

1、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学习,解析鞋垫的象征意义。课件出示鞋垫图片。小组讨论花鞋垫。小组汇报。

三、制作鞋垫。

1、自主探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湘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大脚丫》

第一课《大脚丫》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造型各异的鞋,了解生活中鞋的功能与结构,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纸拖鞋的装饰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的朋友大脚丫想换一双新鞋,她穿腻 了旅游鞋、凉鞋、高跟鞋,想换一双拖鞋。而且,还想换 一双特别的拖鞋。那我们今天就一起为大脚丫做一双独特的纸拖鞋吧!

2、板书课题:大脚丫

二、制作方法:

1、欣赏各种漂亮的拖鞋。

师:你们发现这些拖鞋共同的地方没有?它们都有些什么部位?

生:(有鞋底、鞋帮)

2、制作鞋底。

教师准备几双大小不一的鞋底(爸爸妈妈的、小婴儿的以及一双与学生现在的脚差不多大小的鞋底)。

师:哪双鞋底更适合我们穿呢?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制作一双最适合自己大小的鞋底?

小结:照着自己的脚稍大一点描出轮廓。

3、制作鞋帮。

师:鞋帮都有些什么形状的呢? 小结:带状、有宽窄或多少之分。

4、教师示范制作步骤,并强调鞋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小学二年级美术《大脚丫》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大脚丫》教学案例

【案例主题】

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湖南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以“以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展示自我,张扬个性”为教学指导思想进行设计,强调知识与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这一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学

真知识,真本领,激发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案例背景】

作为一名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我深知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教师应在新课标精神和有关理念指导下,着眼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不仅要努力传播美术文化,而且同样要时刻注意在自己平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每一个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的统一。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习内容生活化。《大脚丫》一课让学生把熟悉的拖鞋作为创作的重点,将学生的学习和他们的生活世

未完,继续阅读 >

《大脚丫美术课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大脚丫美术课件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