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刘伶传文言文及翻译

2022-10-21 08:19:40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晋书刘伶传文言文及翻译

晋书刘伶传文言文及翻译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晋书刘伶传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儿之言,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其辞曰:“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惟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蜂起。先生于是方捧瓮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恍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若江海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尝为建威参军。泰始初对策,盛言无为之化。时辈皆以高第得调,伶独以无用罢。竟以寿终。(取材于《晋书刘伶传》)

译文

刘伶,字伯伦,是沛国人。身高六尺,容貌很丑陋。放纵情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意。淡泊而沉默少言,不随便(与他人)交往,和阮籍、嵇康相遇,便欣然神会,携手共入山林。起初不以有无家产为意。刘伶常乘着鹿车,携一壶酒,使人扛着铁锹跟随,对这人说:“死了就把我埋了。”他不在乎形骸就到了这样的地步。刘伶曾经有一次渴得厉害,就向妻子要酒喝。妻子倒掉酒砸毁酒器,哭着劝他说:“你喝酒太多了,这不是养生的方法,一定要戒掉。”刘伶说:“好!但是我不能制止自己,只有向鬼神祷告并自己发誓。你可以准备酒肉(让我求神发誓)。”妻子听从了他的`建议。刘伶跪下来祈祷说:“天生我刘伶,以酒为名。一次要喝一斛,喝五斗才能消除酒瘾。妇人之言,千万不能听。”仍然喝酒吃肉,不一会又醉倒了。刘伶曾经喝醉了与人争执,那人拉住他的衣服挥拳相向。刘伶慢慢地说:“我瘦的像鸡肋一样,不能使你的拳头舒服。”那人就笑着停止了。

刘伶虽然醉酒狂傲放纵,但禀赋不差。他未曾把自己的精力放置在写作上,仅写了《酒德颂》一篇。文章说:有一个大人先生,他把天地作为一天,把万年作为片刻,把日月作为门窗,把八荒作为庭廊。他行走没有车印足迹,居住没有房屋,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放纵自己的心意,任意去自己所想去的地方。他停下来就拿起酒杯,行走时就带上酒壶,只专心于喝酒,哪里还知道其他的事。有贵人公子、缙绅处士,听到风声,议论他所做的事,就挥起衣袖,绾起衣襟,张目怒视,咬牙切齿,陈说礼仪法度,是非纷纷。先生在这个时候还捧着酒瓮,抱着酒槽,衔着酒杯,喝着浊酒。抖动胡须,展开两足而坐,枕着垫着酒曲和酒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昏昏沉沉地喝醉,恍然而醒。安静地听,也听不到雷霆之声;仔细地看,也看不见泰山之形。既感觉不到切身寒暑(的变化),也(感觉不到)利欲感情。他俯视万物,纷扰的样子就像江海上漂流的浮萍。两个有钱有势的人侍立在旁边,也只像蜾蠃和螟蛉。

刘伶曾任建威参军。泰始初上对策,竭力提倡无为而治。同辈的人都因考核优秀而升迁,唯独刘伶因无所作为而罢官。最后因为年岁大而去世。

第2篇:晋书刘伶传文言文及翻译(定稿)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晋书刘伶传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儿之言,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其辞曰:“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惟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蜂起。先生于是方捧瓮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恍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若江海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尝为建威参军。泰始初对策,盛言无为之化。时辈皆以高第得调,伶独以无用罢。竟以寿终。(取材于《晋书刘伶传》)

译文:

刘伶,字伯伦,是沛国人。身高六尺,容貌很丑陋。放纵情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意。淡泊而沉默少言,不随便(与他人)交往,和阮籍、嵇康相遇,便欣然神会,携手共入山林。起初不以有无家产为意。刘伶常乘着鹿车,携一壶酒,使人扛着铁锹跟随,对这人说:“死了就把我埋了。”他不在乎形骸就到了这样的地步。刘伶曾经有一次渴得厉害,就向妻子要酒喝。妻子倒掉酒砸毁酒器,哭着劝他说:“你喝酒太多了,这不是养生的方法,一定要戒掉。”刘伶说:“好!但是我不能制止自己,只有向鬼神祷告并自己发誓。你可以准备酒肉(让我求神发誓)。”妻子听从了他的建议。刘伶跪下来祈祷说:“天生我刘伶,以酒为名。一次要喝一斛,喝五斗才能消除酒瘾。妇人之言,千万不能听。”仍然喝酒吃肉,不一会又醉倒了。刘伶曾经喝醉了与人争执,那人拉住他的衣服挥拳相向。刘伶慢慢地说:“我瘦的像鸡肋一样,不能使你的拳头舒服。”那人就笑着停止了。

刘伶虽然醉酒狂傲放纵,但禀赋不差。他未曾把自己的精力放置在写作上,仅写了《酒德颂》一篇。文章说:有一个大人先生,他把天地作为一天,把万年作为片刻,把日月作为门窗,把八荒作为庭廊。他行走没有车印足迹,居住没有房屋,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放纵自己的心意,任意去自己所想去的地方。他停下来就拿起酒杯,行走时就带上酒壶,只专心于喝酒,哪里还知道其他的事。有贵人公子、缙绅处士,听到风声,议论他所做的事,就挥起衣袖,绾起衣襟,张目怒视,咬牙切齿,陈说礼仪法度,是非纷纷。先生在这个时候还捧着酒瓮,抱着酒槽,衔着酒杯,喝着浊酒。抖动胡须,展开两足而坐,枕着垫着酒曲和酒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昏昏沉沉地喝醉,恍然而醒。安静地听,也听不到雷霆之声;仔细地看,也看不见泰山之形。既感觉不到切身寒暑(的变化),也(感觉不到)利欲感情。他俯视万物,纷扰的样子就像江海上漂流的浮萍。两个有钱有势的人侍立在旁边,也只像蜾蠃和螟蛉。

刘伶曾任建威参军。泰始初上对策,竭力提倡无为而治。同辈的人都因考核优秀而升迁,唯独刘伶因无所作为而罢官。最后因为年岁大而去世。

第3篇:《晋书王羲之传》文言文翻译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着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以下是《晋书王羲之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晋书李密传文言文翻译

晋书李密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晋书李密传文言文翻译吧!

晋书李密传文言文翻译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晋书李密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晋书李密传文言文翻译吧!

晋书李密传文言文翻译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晋书王羲之传》文言文翻译

《晋书王羲之传》文言文翻译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以下是《晋书王羲之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

未完,继续阅读 >

《晋书刘伶传文言文及翻译.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晋书刘伶传文言文及翻译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