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初中作文
第1篇:汇率初中作文
汇率初中作文
这个寒假,我们去了遥远欧洲的意大利。那里用的货币是欧元,妈妈出发前专门去银行进行了兑换,回来告诉我们,1欧元需要8.28元人民币才能兑换。这就是汇率,也就是欧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是1:8.28。
我们在意大利发现,那里的油价是1.7欧元/升,折算成人民币是14.08元/升,而中国90号汽油的价格是7.14元/升,表面上看好像欧洲的油价太贵。当实际上1.7欧元可以在当地买两盒便当,而在中国7.14元人民币只能买简单的便当。这样一比,人民币还是不如欧元值钱。
在意大利,15欧元也就是124.2元人民币坐火车可以从奥斯塔坐到米兰,5个小时的车程,中途可以转好几次火车,一两个月内有效;像地铁一样方便。而在中国,一张火车票只能坐一辆火车,从广州到深圳,才1个小时的`车程,就要80元人民币,太“奢侈”也太不方便了。这样一比,更加显示欧元的“辉煌”。
意大利的地铁,一张票1.5欧元,可以任意坐;但在广州,地铁票起价2元,最高好像要6~8元。感觉地铁还是广州这边优惠。但是,我们买了25欧元的罗马通,折成人民币是207元,可以供我们任意坐几天的公共交通工具,而且还包含了任意两个景点门票(我们选择了门票最贵的波克赛美术馆和罗马角斗场),最大的好处是有罗马通,景点不用排队买票,太方便了。
第2篇:汇率制度
案例研究1:阿根廷应该实行美元化吗?
20世纪90年代初,糟糕的经济形势严重地阻碍了阿根廷的发展。价格在12个月里疯狂上涨了20266%,而这一年的GDP却下降了23%。1991年决策者通过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计划,包括实施可兑换法,建立了一种独特的货币委员会制度。阿根廷领导人希望货币委员会制可以给政府的政策带来可信性,并通过将政策与汇率管理分离来降低通货膨胀。到1998年,这些改革措施使通货膨胀率每年下降大约1%。
阿根廷货币委员会制度是独特的,与典型的货币委员会不同的是,它允许阿根廷的货币委员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中央银行必须确保国内的货币基础完全取决于所持有的美元储备。央行绝大部分美元储备都是以带息金融工具的形式(如美元存款和短期美国政策债券)持有的。然而,中央银行最多可以用储备美元的1/3来购买阿根廷政府发行的以美元为面值的债券。尽管中央银行还没有行使过这种权力,但这种规定还是使它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拥有一定的自由度。
1996年,决策者创立了或有回购工具,允许中央银行向出现流动性问题的商业银行提供贷款。这种最后贷款者的功能也是典型货币委员会制度所不具有的特征。这种工具所需要的资金是由超过货币委员会制度要求的储备资金提供的。1990年末,阿根廷外汇储备是货币委员会制度要求储备量的近两倍。
即使阿根廷已经将通货膨胀率下降到美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水平,阿根廷的利率还是比美国的利率高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利率缺口是由于阿根廷政府还没有完全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因为政府已经持有了大量的美元储备,阿根廷货币实际上已经75%被美元化了,因此,阿根廷政府正在考虑是否完全实行美元化。通过使用美元取代阿根廷比索,阿根廷政府就一定会实现承诺的价格稳定。利率会下降到与美国相同的水平,这会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率。
反对美元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阿根廷中央银行会丧失现在所拥有的有限自由度。美联储克利夫兰银行的大卫·阿尔提格和欧文·汉姆佩格认为,通过使用或有回购工具的方式持有美元储备,中央银行可以继续充当最后贷款者的角色。因为,他们认为,“美元化给阿根廷货币政策带来的成本,远小于实行委员会制度所带来的成本。”
资料来源:[美]约瑟夫P·丹尼尔斯、戴维D·范户斯著:《国际货币与金融经济学》(中文本,第2版),李月平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57-58页。
关于阿根廷实行货币美元化的问题,还可参考以下文章:秦凤鸣:“从阿根廷货币危机看美元化的命运”,《拉丁美洲研究》,2003年第1期;蔡辉明、易纲:“美元化利弊及美国的态度”,《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2期。
专栏1:目前各国的汇率制度安排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9年以前对汇率制度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1)钉住汇率制。它是一种汇率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一个国家会将本国货币钉住另一种货币或一个货币篮子。(2)联合浮动制度。这种汇率安排在1999年以前主要存在于欧盟内部,欧盟成员国之间汇率相对稳定,对外实行联合浮动。(当然,1999年1月1日起,欧元进入记账流通后,这种联合浮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3)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这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市场汇率朝向有利本国政策目标的方向浮动。(4)单独浮动制度。这是指本国货币不与任何外国货币发生固定联系,汇率只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动。
上述传统的汇率制度分类有一个较大的缺陷,即IMF成员国对外公布或向IMF上报的汇率制度往往不是该成员国实际执行的汇率制度。一些宣称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实际上常常通过政府干预以稳定汇率,或者干脆实行实际上的钉住汇率制。为此,IMF从1999年开始对汇率制度进行了重新分类,见表8-1。新的分类方法区分了各种盯住汇率制度以反映各国货币当局在汇率上的自主性和责任权限。
表1
1999年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制度的新分类
汇率制度
国家数目
1999.1.1
1999.12.31
2000.12.31
2001.12.31
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
2.货币局安排
3.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
4.水平波幅内的钉住汇率
5.爬行钉住
6.爬行波幅内的汇率
7.不事先公布汇率轨迹的管理浮动
8.独立浮动
资料来源:IMF:《国际金融统计》,1999年4月,2001年5月
IMF:《2002年年报》,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4月
专栏2:各国货币合作的层次
根据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的程度,可将货币一体化的含义分成三个层次。一是指区域货币合作,即有关国家在货币问题上实行的协商、协调乃至共同行动,它在合作形式、时间和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它既可以是松散的,也可以是紧密的;既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既可以局限在某个方面,也可以是全面的。二是区域货币同盟,这是区域货币合作形式的深入发展,指通过法律文件(共同遵守的国际协议)就货币金融某些重大问题进行的合作。三是通货区,它是货币一体化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其特征是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名义比价相互固定;具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货币作为各国货币汇率的共同基础;主导货币与成员国货币相互间可充分地自由兑换;存在一个协调和管理机构;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主权受到削弱。通货区(也可称为货币区)具有5个显著特征:(1)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名义比价相互固定;(2)具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货币作为各国货币汇率的共同基础;(3)这种货币与成员国货币相互间可充分地自由兑换;(4)有一个适当的协调和管理机构;(5)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主权受到削弱。
根据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第八章有关内容编写。参见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专栏3: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单一指标法:建立通货区的条件
最优货币区理论证明:如果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性很大,那么,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对各成员国都最有益处。那么,如何判断和度量各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呢?进而哪些国家之间最适宜建立最优货币区呢?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看法,下表概括了其中的主要观点。
指标名称
指标
代表人物
提出时间
要素流动法
速度/成本
蒙代尔
1961
经济开放性
可贸易产品/社会总产品
麦金农
1963
低成效的产品多样性
单一出品/出口比重
彼得·凯南
1969
国际金融的一体化
长期资金流动/总额
伊格拉姆
1969
政策一体化成效
政策取向的一致性
托尔和威莱特
1970
通货率相似性
原因和趋势
伯勒·弗莱明等1970、1971
第3篇:人民币汇率之我见
人民币汇率之我见
自2005年到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由“8时代”跨入“6时代”,2014年一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使人们一度预期,中国将进入“5时代”。但之后人民币连续下跌,跌幅达3%以上,很多人认为这将给中国带来流动性挑战。对于人民币连续下跌,我持乐观态度。
首先,这是市场的自然修复行为。人民币不断升值使物价不断上涨,同时对外贸行业造成很大冲击。因此,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态势应该得到遏制,这种修复行为有利于经济的良性运行。
其次,这是正常的现象。①实际上,2月份人民币一周的下跌幅度和国际市场一天的下跌幅度相当。②任何价格的走向都应该是双边走势。汇率是依据我们的经济以及发展需要来变化。
再次,中国人的心理影响。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投资和投机,因此对价格十分敏感,再加上人们对人民币预期升值,这样就会造成资本的恐慌性撤离,从而会进一步加剧汇率下跌。但另一方面,NDF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市场则一直表现平稳,可见资本在中国不会发生大规模撤离。
最后,我不认为这是由央行引导形成的。因为二月份央行一直在回笼货币
第4篇:汇率战争演讲稿
汇率战争
一、开头——活跃现场气氛
1.向听众问好,介绍自己的演讲题目(汇率战争)
拿出一张人民币
请问在场的人有没有人认识这个东西….有谁知道?大声地告诉我!
好!看来大家都认识这个东西,而且似乎大家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脸上都洋溢着极其灿烂的笑容。那我再问大家一句,有没有人想要这个东西?诶哟,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涨啊,看来大家不是有一点喜欢这个东西,而是喜欢的不得了啊!嘿嘿,想要我不给,给了你们我下个星期就没饭吃了啊......好了,我现在可以确定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东西了。
但是我必须得告诉大家,也有人不喜欢这个东西,并不是说他们不喜欢钱,而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现在的“人民币”!而且,在他们的眼中,人民币似乎成了他们,特别是某个国家经济衰退下滑的罪魁祸首。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二、正文——慷慨激昂的好, 我告诉大家,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着因全球经济衰退而引发的一场“战争”!一场“汇率战争”!而且,我们就是这场战争的主角!最近,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将国内不佳的经济现状归咎于人民币的汇率,通过多方渠道极力
第5篇:人民币汇率改革
8月11日,央行决定完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是即期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和银行挂牌汇价的最重要参考指标。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
根据央行的表述,此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
8月11日,央行决定完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当日中间价报价较前日飙升逾1000点。受中间价引导,境内美元兑人民币即期创逾20年来最大跌幅,触及三年新低。境外离岸人民币也扩大跌幅,一度触及6.4212,创逾三年半最低。
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央行会参考市场供求和一篮子货币,每天给人民币汇率设定一个中间价
第6篇:汇率的毕业论文
汇率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汇率的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
汇率的毕业论文
浅析中国汇率改革
摘要: 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们币基本都是出于升值的状态,在过去六年时间中人们币的升值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同时面对西方国家的各种压力,人民币非合理的升值和升值预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随着欧债危机的加深,美元地位得到加强,人民币有走弱的趋势,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形成对中国经济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应借此机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改革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背景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直与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相随。自2003年中国经常账户从负值变为正数开始,到如今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外汇储备第一的国家。外汇储备的快速积累成为人民币升值的最大的原因。
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历史进行梳理,可以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分为3个阶段:
(一
第7篇:汇率风险案例
汇率波动风险防范意识淡漠导致巨额损失
【概要】
我某外贸公司代理国内某客户从比利时进口设备一台,计价货币为比利时法郎。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对方提出延期交货,我方用户表示默认,未做书面合同修改文件。后因比利时法郎升值,我进出口公司不得不比订约时多支出了31万美元。
【案情】
1993年10月,我某进出口公司代理客户进口比利时纺织机械设备一台,合同约定:总价为99,248,540.00比利时法郎;价格条件为FOB 安物卫普;支付方式为100%信用证;最迟装运期为1994年4月25日。
1994年元月,我方开出100%合同金额的不可撤销信用证,信用证有效期为1994年5月5日。(开证日汇率美元对比利时法郎为1:36)。
1994年3月初,卖方提出延期交货请求,我方用户口头同意卖方请求,延期31天交货。我进出口公司对此默认,但未作书面合同修改文件。
3月底,我进出口公司根据用户要求对信用证作了相应修改:最迟装运期改为5月26日,信用证有效期展至1994年6月21日。
时至4月下旬,比利时法郎汇率发生波动,4月25日
第8篇:人民币汇率文献综述
人民币汇率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依次探讨了人民币汇率研究的不同领域问题,对近几年来有关人民币汇率的部分文献进行了综述,目的在于通过本文的介绍,大致的描述出近几年的学术界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相关方面的研究,并得出一些结论。本文首先对人民币汇率的当前形势进行了大致的勾勒;然后本文介绍了人民币汇率所面对的问题和相关影响的分析,其中也包括了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升值
国际贸易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与世界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起来,而在之后,我国加入了WTO,随着每年贸易额稳定增长的同时,汇率也开始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让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成员,人民币汇率的每一次变更都牵动着国际经济的神经。
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是在运行中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特点。自从1997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一直保持在1美元
第9篇:外汇与汇率教案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外汇
一、外汇的概念
外汇(foreign exchange)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具体地说,一种外币资产成为外汇有三个条件:
第一,自由兑换性
第二,普遍接受性
第三,可偿性
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中规定外汇的具体范围包括:
(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4)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是一种人造货币,它的含义我们将在后面介绍。)欧元;(5)
其他外汇资产。
二、外汇的种类
自由外汇指无需经货币发行国批准,可以随时动用、自由兑换或用于对第三者支付的外汇。
1、美元
United States Dollar——US$
2、欧元
EURO——E3、日元
Japanese
Yen——J¥
4、英镑
Pound
Stdeling——£
5、瑞士法郎 Swi Franc——SF6、港币
Hong
Kong Dollar——HK$ 有限自由外汇
是指未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
第10篇:利率与汇率2
利率与汇率
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 利息量 ÷ 本金÷时间×100%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从短期来看,一国的汇率由对该国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外国人购买本国商品、在本国投资以及利用本国货币进行投机会影响本国货币的需求。本国居民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供给。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1.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