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瀑布》教学设计
第1篇:二年级下册《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瀑布》
教学目标:
1.认字10个,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瀑布的特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体会诗歌意境,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意境,积累语言。
教学流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课外书吗?喜欢读谁的书?你们知道叶圣陶爷爷吗?看过他的什么作品?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的名篇-------《瀑布》。
二、自学读通诗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决它。
三、交流
1、汇报识字结果及方法
2、谁来读?指名读,正音。
四、感悟
1、生边轻读课文边想象:这首诗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景象?
2、再次看图,说明哪些景物是画面上没有的?
3、读诗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觉得好吗?
4、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一道白银”指的是什么?
五、画诗
1、以图画形式表达出来。
2、引导评价
六、诵读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涵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受而发,意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读诗作画,深理解。配乐朗读,升华诗情。资料提供者:
第2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理解文中的比喻句。
4、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教学方法:朗读法、观察法
学法指导:情境教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辅助手段
一、导课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瀑布吗?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教学挂图
二、教学认读生字1、自己试着读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2、把不认识的字,小组讨论解决。1、小组讨论解决不认识的字。
2、说说你们是怎样记住认读生字的'?
3、提出应注意“瀑、叠”。
三、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它,怎样记住它?1、汇报自己记字的方法。
2、口头给生字组词。
3、指导书写。生字卡片
四、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放课文录音。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课文录音带
板书设计:瀑布
生字:
瀑浪阵松丈衬伟珍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辅助手段
一、精读课文1、放课文内容的录音。
2、让学生照着录音的读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个别读。
3、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二、突出重点1、找出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
2、找出描写瀑布样子的句子读一读。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三、扩展活动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画瀑布的图画。练习画
画完之后大家相互交流,评出画的好的。
四、指导背诵课文指导学生根据作者观察瀑布的不同位置来背诵课文。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瀑布
瀑布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瀑布样子: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一座珍珠的屏
第3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瀑布》教学设计、4
二年级语文下册《瀑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瀑布》是一首活泼生动、文情兼美的自由体写景诗。这首诗分三小节。第一小节写瀑布的声音,后两节写瀑布的形态。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赞叹瀑布声势的浩大,形象的雄伟,色泽的和谐,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小诗虽短,却感情激越,适合朗读教学。
教材安排了认字10个:瀑、叠、滩、般、喻、丈、衬、仰、伟、屏。写字7个:阵、松、般、丈、衬、仰、伟。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教学建议: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如果只在朗读技巧上费功夫,让学生模仿,则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还可以再扩展几句,比如:“一道白银”说的是。“如烟,如雾,如尘”形容。
只把喻体和本体指出来也还不够,还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体会这些比喻句描写的景象,比如听一听浪涌岸滩的声音。松涛声,联想水声。可以设置情境用“好像”“如”造句,但不要讲关于比喻句的概念,如明喻、
第4篇: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六个生字,认识二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这首古诗。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理解本诗的意思和作者创作意图。
3.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意,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准备:
庐山风光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联系自己积累的有关古诗、名句等。
二、小组学习本诗中的生字。
1.庐:简陋的房子;姓。(注意里边不是“卢”)。组词:庐山、庐舍、茅庐。
2.三顾茅庐:1.原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2引申为刚走上
第5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庐、瀑、炉”三个生字,有韵律地、有感受地吟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体会诗句含义。在反复诵读中,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在个体探究后,小组合作交流中,质疑解难加深体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感受诗人李白奇丽、大胆的想像,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美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
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品读重要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
音乐、板画
教学流程:
一、创境导入,初读感知。
1、配乐范读
2、谈话揭题,揭题。学习“瀑”字。
3、版画,引趣:李白看到了怎样的瀑布。
4、组织初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古诗。要求读正确,有节奏。
二、学生选择学法,批注学习古诗。
1、可以用什么方
第6篇: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本的10个生字,写会本9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搜集材料,了解瀑布的更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材料的能力。
通过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及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合作、认真倾听、积极表达及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猜声音,导入新。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听听他的声音,猜猜他是谁?愿意猜吗?(放瀑布的声音)猜出他是谁了吗?请大家把本翻到第72页,认真看看题目,试一试能不能和我一起把题目写到黑板上?(师生共同板书:瀑布)
二、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同学们随即达成协议:我们觉得读这篇文时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那样读起来就更有味了。
思考: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孩子们呢,还有什么理由不
第7篇: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到3个字,会写7个字,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理解诗中的比喻句,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生动地描写景物的。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瀑布景色的壮丽,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比喻句,体会瀑布的壮丽景色,懂得作者所运用的由远到近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教学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配乐朗读法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1、出示有关瀑布的图片,或放映幻灯、录像片
第8篇: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样子,学习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作者观察点的变化
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瀑布的声音和样子,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的?
3、讲解:瀑布就是从高山陡壁上或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布。
4、观看录像: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认真听,正音;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根据讨论,板书:声音、样子
三、导读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作者离瀑布还很远,就听见了瀑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很大。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理解叠叠(一层一层)
一层又一层的浪涌上岸滩,声音是怎样的?(谁来模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