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瀑布》教学设计

2022-10-22 09:00:2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二年级下册《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瀑布》

教学目标:

1.认字10个,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瀑布的特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体会诗歌意境,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意境,积累语言。

教学流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课外书吗?喜欢读谁的书?你们知道叶圣陶爷爷吗?看过他的什么作品?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的名篇-------《瀑布》。

二、自学读通诗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决它。

三、交流

1、汇报识字结果及方法

2、谁来读?指名读,正音。

四、感悟

1、生边轻读课文边想象:这首诗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景象?

2、再次看图,说明哪些景物是画面上没有的?

3、读诗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觉得好吗?

4、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一道白银”指的是什么?

五、画诗

1、以图画形式表达出来。

2、引导评价

六、诵读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涵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受而发,意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读诗作画,深理解。配乐朗读,升华诗情。资料提供者:

第2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理解文中的比喻句。

4、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教学方法:朗读法、观察法

学法指导:情境教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辅助手段

一、导课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瀑布吗?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教学挂图

二、教学认读生字1、自己试着读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2、把不认识的字,小组讨论解决。1、小组讨论解决不认识的字。

2、说说你们是怎样记住认读生字的'?

3、提出应注意“瀑、叠”。

三、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它,怎样记住它?1、汇报自己记字的方法。

2、口头给生字组词。

3、指导书写。生字卡片

四、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放课文录音。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课文录音带

板书设计:瀑布

生字:

瀑浪阵松丈衬伟珍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辅助手段

一、精读课文1、放课文内容的录音。

2、让学生照着录音的读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个别读。

3、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二、突出重点1、找出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

2、找出描写瀑布样子的句子读一读。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三、扩展活动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画瀑布的图画。练习画

画完之后大家相互交流,评出画的好的。

四、指导背诵课文指导学生根据作者观察瀑布的不同位置来背诵课文。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瀑布

瀑布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瀑布样子: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一座珍珠的屏

第3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瀑布》教学设计、4

二年级语文下册《瀑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瀑布》是一首活泼生动、文情兼美的自由体写景诗。这首诗分三小节。第一小节写瀑布的声音,后两节写瀑布的形态。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赞叹瀑布声势的浩大,形象的雄伟,色泽的和谐,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小诗虽短,却感情激越,适合朗读教学。

教材安排了认字10个:瀑、叠、滩、般、喻、丈、衬、仰、伟、屏。写字7个:阵、松、般、丈、衬、仰、伟。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教学建议: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如果只在朗读技巧上费功夫,让学生模仿,则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还可以再扩展几句,比如:“一道白银”说的是。“如烟,如雾,如尘”形容。

只把喻体和本体指出来也还不够,还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体会这些比喻句描写的景象,比如听一听浪涌岸滩的声音。松涛声,联想水声。可以设置情境用“好像”“如”造句,但不要讲关于比喻句的概念,如明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六个生字,认识二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这首古诗。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理解本诗的意思和作者创作意图。

3.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意,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准备:

庐山风光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联系自己积累的有关古诗、名句等。

二、小组学习本诗中的生字。

1.庐:简陋的房子;姓。(注意里边不是“卢”)。组词:庐山、庐舍、茅庐。

2.三顾茅庐:1.原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2引申为刚走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庐、瀑、炉”三个生字,有韵律地、有感受地吟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体会诗句含义。在反复诵读中,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在个体探究后,小组合作交流中,质疑解难加深体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感受诗人李白奇丽、大胆的想像,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美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

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品读重要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

音乐、板画

教学流程:

一、创境导入,初读感知。

1、配乐范读

2、谈话揭题,揭题。学习“瀑”字。

3、版画,引趣:李白看到了怎样的瀑布。

4、组织初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古诗。要求读正确,有节奏。

二、学生选择学法,批注学习古诗。

1、可以用什么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本的10个生字,写会本9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搜集材料,了解瀑布的更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材料的能力。

通过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及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合作、认真倾听、积极表达及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猜声音,导入新。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听听他的声音,猜猜他是谁?愿意猜吗?(放瀑布的声音)猜出他是谁了吗?请大家把本翻到第72页,认真看看题目,试一试能不能和我一起把题目写到黑板上?(师生共同板书:瀑布)

二、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同学们随即达成协议:我们觉得读这篇文时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那样读起来就更有味了。

思考: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孩子们呢,还有什么理由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到3个字,会写7个字,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理解诗中的比喻句,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生动地描写景物的。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瀑布景色的壮丽,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比喻句,体会瀑布的壮丽景色,懂得作者所运用的由远到近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教学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配乐朗读法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1、出示有关瀑布的图片,或放映幻灯、录像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样子,学习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作者观察点的变化

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瀑布的声音和样子,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的?

3、讲解:瀑布就是从高山陡壁上或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布。

4、观看录像: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认真听,正音;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根据讨论,板书:声音、样子

三、导读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作者离瀑布还很远,就听见了瀑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很大。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理解叠叠(一层一层)

一层又一层的浪涌上岸滩,声音是怎样的?(谁来模仿)

未完,继续阅读 >

《二年级下册《瀑布》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二年级下册《瀑布》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