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2022-10-22 09:04:21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完成丛书的编撰工作,该丛书共计13卷。通过各市的推荐,经过丛书编委会确认,从近2000名特级教师中遴选出535人的著作入选而成,体现了源远流长的“苏派教学”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无数代人传承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厚实、灵动、精致”的教学风格。

“苏派教学”不仅是一种流派,更是一种文化概念、精神归属和价值认同,表达了教育大家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我阅读的是郑毓信主编的《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数学卷)》,其中,辑录了多位小学数学教师在几十年教学中形成的教学经验、教学观念等,经过总结提炼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思想,并用丰富的实际案例作为支撑,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教学实际,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所提供的案例和事迹都是对自己教学思想的.说明和验证,具有推广价值,为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借鉴,对课堂教学的创新和优化形成指导。

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邱学华、闫勤、吴金根、徐斌、魏洁、王冬娟、周卫东、蔡宏圣、潘小福、庄惠芬……,在参加全国“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时听了一些课和讲座,对照他(她)们的教育思想回顾他们的课堂,很受启迪:

邱学华:“探索儿童学习数学的奥秘”,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从哲学观点来看,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才是内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所以,如果学生不愿学,教师讲得再好,作用也是不大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奇爱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而数学又具有抽象性、严密性的特点,相对比较单调枯燥。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难奏效的。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可以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下功夫。

魏洁:教育儿童 教育自己,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什么样的数学展示给学生?怎样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其实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儿童,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他们不同的生活背景、生活环境,使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要能力了解他们,唤醒每个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励学生通过各自的“再创造”活动,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成为一种有效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依靠的是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依靠教师的经验。……

纵观这些大家的教育思想,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许多共性的特征:三实,真实、朴实、实在;三精,精细、精炼、精致;三活,灵活、活泼、活跃。立足点始终没有偏离学生这一主体,为我们今后如何去改进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2篇:《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中国特级教师思想录》读后感

看完由学校下发的《中国特级教师思想录》,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这本书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由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有自己教育教学特色的特级教师撰写。文章以大量的事例反应了这些教师的成长轨迹和教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为这些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智慧而折服,从他们朴实的叙述中找到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点,我试图从他们成熟的教学经验中找到能为我所用的教学方法。

在众多的教学案例中,山东莘县陈凯老师的《情景交融 润物无声》给我的启发最大,陈凯老师出生在祖国北方黄河边上的一个贫穷的乡村里。经过了日军侵略,大灾荒等一系列的苦难,可是生活给予的苦难并没有把这个热血青年压垮,反而是越挫越勇,几经辗转,陈凯老师来到了泰县姜堰中学,当了一名政治教师。他致力于理论教学的深入浅出。拿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事实,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比如“葡萄棉”的培育过程。“干冰”促降雨的原理等。在他的课堂上,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愉快,课堂上笑声不断。就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接受了辩证唯物论的一个重要原理;还有他的在情景交融中入理入真,一改课堂灌输式教学方式,取得了“上乘”的教育效果;与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切身体验实行交汇。及时给与学生正确的导向。读完陈老师的文章,我感触颇深。具体如下: 作为生活老师

1.学会宽容

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闭锁,头脑不固执,思想不僵化,眼界不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化,珍视个性,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宽容就是对自己所认同的对象能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别人所信赖的事物又能假设它确有合理之处。教育学生,真正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

2.学会等待

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急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当我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失望和冷漠,而多一份理解、信心和亲切。

3.学会选择

我面对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城乡差别也大,作为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要明确“分层次教育教学”的真正的内涵,要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教育的途径和教育的方法。这必须又要求我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

作为教学工作者

1.学会学习

我们往往想居高临下的操纵、指挥学生,让他们顺从,却没有更好的途径和方法。说白了,实际就是自己的知识老化,方法单一;在教学中更多的是灌输而不是展示,也不是和学生共同分享知识;有了更多的强制,少了平等的给予。因此,要对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的倾向自觉防范,尤其作为成人,还是要再学习领会“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会有的”这句话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不光是讲给学生听,作为老师,也要学习领悟,这样去给学生讲就

不是纸上谈兵了。

2.学会创新

我所说的“创新”不是时下人们一味强调的改革,教育观念的大改变等等。这种创新意味着不断的探索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做出新的诠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抱以重新的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因为,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更有希望。

我们的担子很重,而我们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却很普通,甚至很细小琐碎,但这正如庄稼一样,需要我们每天的付出,每天付出的相同或者不相同,即使周而复始,也要去做,就如一年四季看似相同,但每年的风雨霜雪又是何其的不同呀!是啊,做一名普通教师难,难就难在不能以平常心态去面对一切。

我相信,只要我能如春风细雨般去滋润棵棵禾苗,它们一定会茁壮成长,我也会随同在轻风中更加成熟、健硕。

冯静

第3篇:《苏派教学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ok

《苏派教学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学校在暑假里向我们广大教师推荐了《苏派教学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这本书。书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由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有自己教育教学特色的特级教师撰写。文章以大量的事例反映了这些教师的成长轨迹和教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为这些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智慧而折服,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感受:

作为特级教师,他们在注重知识传授和积累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智力、体力的发展以及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在注重“教”、研究规律的同时又重视“学”、重视研究学的规律。他们认真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来的教学经验,也吸收国外的先进教学方法而不生搬硬套,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我向往书中所说的“苏派教学”,每个代表人物都有他们共同的人生价值追求。不管是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还是李吉林老师口中的长不大的儿童,快乐的小鸟或者张兴华老师主张守望儿童的圣洁心灵或者是薛法根的教育秘密等等,他们全都追求的是——基于儿童,为了儿童,发展儿童。“一切为了儿童”是“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心得体会

做留守儿童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心得体会

上杭县临江城东小学

温建荣

时光荏苒,从事教师这个平凡的职业已有二十多个年头。这么多年来总觉得自己忙忙碌碌,人也有些浮躁起来。近段时间,我在闲暇之余拜读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上、下卷)一书,我被毛蓓蕾、斯霞等特级教师的教学心路历程深深感动了,不由自主地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这些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犹如一杯杯芳香淡雅的茉莉清茶,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阅读这本书,给我打开了另一片天空,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不少困惑。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蓓蕾老师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重视以情育人,塑造儿童美好心灵的论述。联想到自己的学生中有不少的留守儿童,于是在毛蓓蕾老师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我在留守儿童校外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一些启示。

一、多一份责任,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校外教育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要求从时间、空间和发展趋势上明确了教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的读书心得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读后感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这本书让我感受很深,书中介绍了许多著名的特级教师,如:斯霞、魏书生等。详细阐述了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读这本书,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些特级教师的不平凡之处。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了深刻的哲理,蕴含了令人鼓舞的教育思想。

这本书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由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有自己教育教学特色的特级教师撰写。文章以大量事例反映了这些教师的成长轨迹和教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为这些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所表现的智慧所折服,从他们朴实的叙诉中找到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点,我试图从他们成熟的教学经验中能为我所用的教学方法。

其中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有一段名言:“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改变了自己,昨天的远路会变近。昨天难办的事情今天极为顺手,昨天的对手今天可能成为助手,昨天最难教育的学生今天可能变成最知心的学生,昨天最不愿讲的课,今天讲起来可能会成为一种享受。改变了自己,会觉得水比昨天的清,花比昨天艳,天比昨天蓝,世界比昨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有感

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有感

现如今,教书育人以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语文教育便顺其自然地成为了教书育人的主要手段。许多热血沸腾的人投身于语文教育事业中,他们身体力行、呕心沥血,深入探究中国语文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形成了许多宝贵可行、各具特色的教育或教学思想。《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就汇集了语文教师大师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多位名师的教学思想,让我品读之后茅塞顿开,感悟像涟漪一样在心中荡漾开来、、、、、、正如我所受过的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一样,中国大地上的许多学生们也在经受甚至忍受着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填鸭式”“灌输式”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为了应考,为了高分,为了升学,许多中学语文课堂成了老师海讲,学生狂背,死气沉沉的一潭死水。片面追求成绩和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如沉重的镣铐一般,铐住了语文老师致力革新的脚步,铐住了学生如天马行空般活跃的思维,铐住了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步伐。在这种老师满堂讲,学生死记硬背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我们培养出的只是一个劲地讲考试考到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中学语文卷 节选部分 未完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中学语文卷

一、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

于漪

1、教育,就是培养人。素质,能力,智力

要妥善寻找教文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缘文释道,因道释文,既废除离开字词句篇的架空说教,又力戒置思想内容于一旁的支离破碎的词句诠释,力求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结合的水乳交融,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感情上受熏陶,语文能力获得有效地提高。

2、以激发兴趣为先导

新。注重新的角度的选择和时代活水的充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须注意缩短课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内要有时代的活水流淌。

趣。教学的趣味性。课堂本身的趣味性。教师语言的趣味性。

情。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动真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但注重因教材而已,因学生而已。思。苏霍姆林斯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歧义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思想录读后感

思想录读后感

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这是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一书的主线。书中用理性来怀疑一切,另一方面指出真理的矛盾(帕斯卡尔方法论)。“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中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不需要整个大自然,一点水一口气就能要我们的命,但相对于大自然,我们知道我们就要死了,以及我们对大自然的优势,而但自然却一无所知。

“人的思想记忆是必要的”因为“偶然的机会引起思想,偶让的实惠也会注销思想”。我们正在记录我们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它却逃走了。这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脆弱。可对这一事实的认识难道亚于逃走的思想吗?这也是作者反复论证的人的伟大与脆弱。“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人时代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会认识到自己的可悲。”“认识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我们之所以可悲,却是伟大的。”“可被是从伟大中得出结论,伟大是从可悲中得出结论来的”

作者指出人的内心是最大的矛盾体。如“人的最大卑鄙就是追求光荣,然而这一点本身又正是它的优越行最大的标志”“我们是如此的狂妄,以至于我们想要我们想要为

未完,继续阅读 >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