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思路

2022-10-27 08:04:2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高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思路

高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思路

一、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地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 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报国无门的悲伤

4。 山河沦丧的痛苦

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思乡怀人

1。 羁旅思乡之情

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边塞思乡之情

4。 闺中怀人之情

● 长亭送别

1。 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 生活杂感

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 昔盛今衰的感慨

3。 借古讽今的.情怀

4。 青春易逝的感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

6。 告慰平生的喜悦

二、五种种答题模式:

(一) 分析意境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 答题步骤:

① 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② 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①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② 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

③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分析技巧型:

1、 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 答题步骤:

① 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 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

③ 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①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② 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③ 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第2篇:高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思路分析

高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思路分析

1 设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2 设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3 解答提示:诗歌思有路,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4 答题模式:(1)概述诗句的内容。(2)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3)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5 答题示例:(2008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乌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第3篇:古诗词鉴赏及其解题思路

古诗词鉴赏

一、区分题材 把握主旨

1.写景诗:揣摩诗人于山水景物之中寄托何种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抓景物的物象特点,分析意境,可以探知诗人蕴藏其中的情感。“见景生情”,写景往往为后一两句的直抒胸臆打下基础,从直接抒情句也可概括诗歌主旨。

2.咏物诗: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此类诗经常使用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揣摩诗人在描摹“物”中所托之情,所言之志,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挖掘人们所赋予物象的内在品格和精神。如陶渊明咏菊,抒写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不谄媚世俗、坚守正义的气节。3.边塞诗: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其主旨或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奇特风光;或抒发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或表现出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或表达边关将士对月思乡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或反映沙场征战的艰辛悲壮、连年征战的残酷、对边疆和平的向往,往往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其风格豪迈旷达、慷慨雄壮。

4.怀古咏史诗:此类诗以某一历史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

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曾撰文解释: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论。高考以主观题形式出现的古诗鉴赏题命题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可能是完全开放的,它必须是带着镣铐跳舞,即在放开手脚的同时对试题加以必要的限制,答题切人点不宜太大,只能聚焦于诗中最为出彩之点,就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某一方面加以设问。有些同学由于没有掌握好答题要领,往往答非所问或不知所云,造成失分。那么,在诗歌鉴赏中怎样根据命题的要求找到答题突破口,规范答题表述,悟出答题规律,获得高分呢?

一、辨清题材类型,把握思想内容

古代诗歌从题材上大致可以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诗、闺怨送别诗等,鉴赏古诗要先从题材上掌握、区别好这几种类型。例如不同类型诗歌在题目上的用词各有自己的特点,像送别诗的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怀古诗则多用感、怀、忆等字眼。如果了解了这些特点,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者诗歌的主题,为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指导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指导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感知诗歌的形象,品味其语言艺术,领略其表达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由于该考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E级),能力层级高,学生在解题时,失分较多。笔者通过几年的高三教学总结出要想得高分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精读,二是细析,三是严述。

一、精读

读是从文本中获取大部分第一手材料(感性材料)的唯一途径。对诗歌而言,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从读诗中获取的第一手材料是鉴赏诗歌的先决条件。精读诗歌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感情基调,了解作者,了解诗歌的整体内容,理解诗中的词句,特别是抓住关键词,揣度景物的蕴意,是了解诗人处境,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感受和把握隐藏在形象和画面深处的情感最有效的方法。

(2)注意抒情、议论性文字,它往往是体现作品主题,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性文字。

(3)抓风格和背景。诗言志,歌咏言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自己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一切优秀的诗歌作品,都应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思路分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思路分析

分析构思(结构思路)型

1、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3、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4、答题模式:①概述诗句的内容。②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5、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

未完,继续阅读 >

《高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思路.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高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思路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