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说课稿
第1篇:一年级语文说课稿:《识字4》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二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识字4》。下面我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三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的形式,要求学生认识“蜻”、“蝴”等14个生字。
本课由六句儿歌组成,不仅形象地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在夏天时的活动情景,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儿歌这一艺术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语言,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蜻”、“蝴”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的语言美。
3、有主动积累语言的愿望,能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增长知识。
(三)说重点、难点:
1、了解儿歌意思,懂得自然常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发现科学的兴趣。
2、学会本课的生字,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四)说教具、学具:
1、插图
2、词语卡片,上面有生字。
二、说教法、学法
识字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还要教给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掌握独立识字的方法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因此,拟定了以下教法。
1、情境导入法。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
2、编韵语记忆法。培养学生运用巧妙方法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过去,夏天就会来了。夏天多美呀,请大家先来欣赏一幅夏天的图画,请大家仔细看看图上都画有什么?(利用图画这一直观的教学资源,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看图,师描述画面内容。(师按顺序描述画面内容,为一年级小学生按顺序有条理地观察画面作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为以后的学会观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诵读感悟。
1、夏天这么美,我们小朋友在夏天都喜欢干什么呢?我们在夏天玩得多开心呀,小动物们也没闲着,想不想知道它们都在忙什么呢?请看儿歌。(先说说小朋友自己在夏天的活动再看看小动物们的活动,学生兴趣昂然。)
2、多种形式读儿歌(因为“读”是学生学习的语文的最基本的途径,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的最好方法。多种形式的读,学生情绪高涨,读得原汁原味。)(1)教师范读(2)生自已试读
(3)抽查读,相机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4)男女生接力读
(5)问答读(师问生答、一生问大家答)(6)带动作表演读
(三)学习生字
1、这首儿歌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请你用铅笔将它们画出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2、指名说,师板贴(将生字、词板贴出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各种形式的读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3、多种形式认读
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4、引导学生观察,初识形声字
5、编韵语巩固记忆。(让学生用巧妙的方法来学习、记忆,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全课
1、齐背儿歌。
2、小结:
学了这首儿歌,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它们不光可爱,还非常了不起。我们在课外时间要仔细观察它们的生活,去了解它们、关心它们,作它们的好朋友!(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观察,丰富他们的生活,增长他们的学识,还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板书设计:
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展
运
网(板书设计一目了然,突出了学习重点)
第2篇: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说课稿范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这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课文中第二个识字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围绕儿童在野外采集昆虫标本的内容,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课文配有图画,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识字和写字。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是第二次接触识字课文了,学生已经对识字课文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了,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复习上一单元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以前的方法来学习这一单元识字的内容,以巩固识字的方法,注意在讲解昆虫名称时,要结合插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词语跟它所表示的昆虫形象联系起来。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学习本课的6个生字,如“天”、“蚂”、“田”等,二类字如:“集”、“昆”、“野”只识不写。
2. 过程和方法:通过组内合作、小组赛读等形式反复诵读课文,体会韵文的特点,以训练语感,产生审美体验。并通过观察图画让学生认识蝴蝶等昆虫和野外的景物以及这些词语。
3. 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观察图画之后,了解野外采集昆虫标本的情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说重难点
(1)认识生字,练习写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四、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一年级孩子刚接触课文需要培养语感、识字量不大的特点,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是:
(1)诵读涵泳法:通过反复诵读,熟读精思,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在诵读过程中自己生成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深层次的学习快感。
(2)谈话法:通过师生对话,唤起学生注意,活跃孩子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五、说学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ppt上的图片,认识小昆虫,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讨论法:孩子们积极参与,发表看法,交流预习成果,分享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大自然呀可是个大宝库,你想到这个大宝库里去寻宝吗?
新课标要求低年段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创造一个这样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谈话导入有利于缓解孩子们的紧张感,迅速融入到课堂中来。
(二)、新授:
1、初读。(自由读词串,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读,读好把书合上。)
新课标要求一年级的孩子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①词串中这些带有翘舌音的词,你读准了吗?(观察、昆虫、蟋蟀)(小老师带读)
②平舌音呢?(采集、花丛)
③这些带有鼻音、边音的词语,谁也能准?(天牛、树林、螳螂)
④后鼻音(蜻蜓)
⑤整体认读音节(蚂蚁),两个字都是第三声时,第一个字读第二声。
在这里先帮孩子们扫清字词障碍,为进一步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过渡:难读的词的字音小朋友们都读准了,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全文,开火车读。
(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我们来为自己鼓掌。)
用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朗读,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过渡:老师觉得小朋友们第三第四行读得特别好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3、4两行,指名读。
注意读的时候词跟词之间要稍微停顿一下,行与行之间也要停顿。
4、交流昆虫词语。
你读了这些词语之后,有没有哪些词语是你知道的,哪些又是你不知道的?知道的你可以讲出来跟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让其他不知道的小朋友也知道;不知道的你也可以讲出来,说不定别人知道,你就可以获得新知识了。
①螳螂:也叫刀郎。三角形的头,镰刀一样的手臂
②蚂蚁:下雨的时候蚂蚁会搬家,他们可团结啦。
③蟋蟀:也叫蛐蛐儿。是个歌唱家,声音不是用嘴巴发出来的,而是通过翅膀的摩擦产生的。
④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在半空中翩翩起舞,可美啦,你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个词吗?
⑤天牛: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字来记住“天牛”这两个字吗?(天—大、天—二、牛—午)
在田字格中范写。
⑥蜻蜓:是益虫,能消灭蚊子,我们应当保护它,不要捕捉。
这里是提前布置给孩子回家搜集资料,在课堂中交流。新课标要求一年级的孩子能够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过渡:了解了这些昆虫,再来请小朋友读一读,谁来?
5、有感情朗读昆虫词语(指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6、昆虫
这6个大自然中的小精灵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藏在我们的词串中,它是“昆虫”。
出示词卡:昆虫,读词
7、发现虫字旁
昆虫词语:你能观察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
8、教学虫的书写
①出示“虫”字、图片、变体
结合字理学习生字能够帮助孩子了解汉字的演变,从而理解汉字,加深印象。
②提示一提
③学习笔顺(虫怎么写?虫这样写:一笔……)
④讲解要点:虫字写的时候得注意三要(口要扁、竖要直、点要长)
⑤拿出习字册,描一个,仿一个,写一个。(写好抱背坐正,点评)
过渡:你们喜欢昆虫吗,有一群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喜欢昆虫,他们到大自然中观察和采集昆虫。
9、出示,哪幅图是观察,哪副是采集?
①教学观察:他们在是怎么观察的?ppt圈放大镜,读一读。
另一幅图画的就是小朋友采集昆虫的情景了。
②学习采集:他们在是怎么采集的?ppt圈放大镜,读一读
通过“提问——回答”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自己归纳,老师总结,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也能够加深孩子们对词语的理解。
③小朋友们,你觉得图上的小朋友观察、采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面部表情:很开心)
出示,指导朗读这一行。
10、地点
①可以去哪些地方观察、采集昆虫的呢? ppt出示词串,找一找,汇报。
②出示图片,一一介绍田野、树林、花丛,读词。
田野:①四幅图,读词语
②田字格中的田(一竖顶天又立地,一横不能靠两边)
③农田、稻田、水田、梯田
根据一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特点,用一些形象美丽的图片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树林:一棵是树,许多棵就是树林
花丛:四幅图,读词语
11、指读全部
同学们,当你躺在碧绿的草地上,当你走进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当你置身于五颜六色的花丛中,你的心情想来一定很舒心惬意吧,哪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让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听你的开心,你的兴奋。
凭借情境,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引导学生体验文中的情景与作者的情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就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12、引读,齐读
刚才我们准备去大自然里——引读第一行,我们来到了——引读第二行,看到了——引读三、四行,喜不喜欢这篇词串呀?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谁想来读一读?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谈话过程中要依赖形象思维来组织语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观察生动漂亮的图片,激发学生说的情感,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验,产生说的欲望,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能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
13、教写蚂蚁
最后,我们还要来学写一种小昆虫的名字呢,就是小蚂蚁,出示:蚂蚁
①教学偏旁,左右结构
②记住字形,分清两个字: 马 木马、马车
义 曰仁义,礼智信
③学习笔顺图,按照笔顺图里的笔画顺序,描红这两个字。
④讲解书写要点:
蚂:虫子右边缩一缩,右边马背有点驼。
蚁:一撇伸到虫脚下,雨点落进小嘴巴。
学生临帖书写。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写字教学,教育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每节课都给孩子们留下10分钟写字。在这里我强调了孩子们的书写习惯,主要关注“三个一”,把“端端庄正写字”和“认认真真做人”联系起来。
第3篇: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4》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4》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课文中第二个识字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围绕儿童在野外采集昆虫标本的内容,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课文配有图画,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识字和写字。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是第二次接触识字课文了,学生已经对识字课文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了,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复习上一单元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以前的方法来学习这一单元识字的内容,以巩固识字的方法,注意在讲解昆虫名称时,要结合插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词语跟它所表示的昆虫形象联系起来。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学习本课的6个生字,如“天”、“蚂”、“田”等,二类字如:“集”、“昆”、“野”只识不写。
2. 过程和方法:通过组内合作、小组赛读等形式反复诵读课文,体会韵文的特点,以训练语感,产生审美体验。并通过观察图画让学生认识蝴蝶等昆虫和野外的景物以及这些词语。
3. 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观察图画之后
第4篇:一年级语文《识字4》说课稿[优秀]
一年级语文《识字4》说课稿
《识字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开篇的第一课,本单元向学生展示的是精彩的夏天,通过夏天小动物们的活动,激发学生乐于观察、热爱自然的兴趣。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儿歌写的是六种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这些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也大多是虫字旁的字。
教学时可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图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昆虫名字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用多样、有趣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
我教授的是第一课时,本课的学习目标为: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在识字过程中让孩子们感受到识字的快乐。
2、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用编字谜的方法识记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4、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经验,一部分学生能在预习课文中自学生字,一部分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基本能当堂掌握生字,有部分学
第5篇: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教案
《识字4》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夏天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
教学难点:生字的书写。
三、教学特色:
本课共有14个生字,识字量较大。但这些生字当中,有11个为动物名词专用字,在其他场合较少出现。因此本课的生字识记较适合用“整体识记法”。不必分析字形或记忆方法。
小动物一直是孩子们喜爱的童年伙伴。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情境法”让学生以小伙伴的身分进入意境,充分感受“玩中学”的乐趣。在“找朋友”、“小诗人擂台”等游戏的过程中,既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自编儿歌),学得兴趣盎然。
四、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
2、找朋友游戏。
3、观察、模仿、实验法。
4、榜样示范。
五、课前准备:
六、教学时间: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准字音。
2、熟读儿歌,了
第6篇: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4教案设计
教学
识字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只识不写的字。
2.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3.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练习写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课前准备: 1.自制课件。
2.收集这六种昆虫的有关资料。3.发习字册。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夏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大树长得枝繁叶茂,鲜花争相斗艳。昆虫们也喜爱这个美丽的季节,纷纷来到大自然,它们有的飞,有的爬,有的跳,可有趣了。
二、看图入境,学习第一行词串
1.课件出图,引导学生说话,相机出示带拼音词。
小朋友们,请大家看这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同学们在郊外采集昆虫标本。)
(1)昆虫
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昆虫?(蚂蚁、蝴蝶、蜻蜓、螳螂、天牛等)像蚂蚁、蝴蝶、蜻蜓这样的虫子,都有六条腿,有的有两对翅膀,有的已经退化了,头上还有一对触角,我们都称它们为“昆虫”。出示带拼音词“昆
第7篇: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教案
教学目标:
1、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二、看图学习生词
(一)认识昆虫,学习名称
1、(投影片出示各种昆虫图片)你认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自己先准备一下。
2、学生看图介绍自己熟悉的昆虫(名字、习性、作用)。
3、卡片出示: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昆虫的名字。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正音。
(3)齐读词语。
(4)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它们爱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我们一起去找一找他们的踪迹吧!
(二)学习第一、二行词语
1、(多媒体出示郊外图片)这里就是昆虫们的乐园,看,这里有什么?
2、出示词语:田野、树木、花丛
(1)指名拼读词语,学生齐读。
(2)你能把这些风景说美吗?()的田野、()的树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