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离思翻译

2022-10-29 08:05:09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离思元稹翻译

离思元稹翻译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离思元稹翻译,欢迎来参考!

【原文】

离思(其四)——[唐]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

离思:离别后的思绪。

曾经:曾经经历过。曾,副词,曾经。经,经历。

沧海:古人通常称渤海为沧海,这里当指浩瀚的大海。

难为水:沧海深广,因而使别地方的水相形见绌。

除却:除了。

巫山:此指长江巫峡沿岸的“巫山十二峰”,其中朝云峰分外秀美,传说为神女所化。

不是云:宋玉《高唐赋》说,巫山之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树,美若娇姬。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不是怎样美丽好看的云了。

取次花丛懒回顾:意思是说我即使走到女人堆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取次”,依次。这里有任意,随便之意,可理解为随便任意走走(引申)。“花丛”,是用花比女人。

缘:因为。

君:你,指诗人的亡妻韦丛。

【翻译】

曾经有过游赏沧海经历的人,其它的江河之水就再也看不上眼了;只有巫山的云雾才是最美的,其它的云雾就逊色*多了,不值得观看。信步漫游在花丛中却懒得观赏,这一半是因为出家人的修身养性*心理,一半是因为思念你啊!

【赏析】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文学家,河南河内(今洛陽市附近)人。十五岁明经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作关监察御史,与宦官及官僚斗争,遭到贬谪。继而起任工部侍郎,拜相。后出为同州刺史,改授浙东观察使,又官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卒于任所。有《元氏长庆集》。

元稹的创作,以诗作成就最大。在当时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他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

本篇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元稹与他的妻子相敬如宾,感情甚笃(见元稹《遣悲怀诗三首》)。然而,他们夫妻仅仅在一起生活了七年,妻子便不幸离他而去。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元稹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篇,最著名的就是《离思》五首①,本篇是其中的第四首。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亡妻深挚的怀念和至死不渝的感情,寄托了心中不尽的哀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在用水比人。这句诗脱胎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意思是说,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的人,对那些小小的溪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在这里,诗人是在用大海与河水、溪流相比。不过,这只是字面的意思,更主要的是字里行间蕴含一着的'另一层深意,那就是对已故妻子至真至纯的情怀。

“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是在用云比人。意思是说,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谓的云都不能算作彩云,都不足以一观。在这句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宋玉《高唐赋》 “巫山云雨”②之典故,借以表达对已故妻子的真挚情感。诗人表明,除此女,纵有国色*天香、绝世佳人,也不能打动他的心,也不能取得他的欢心和爱慕。只有故去的妻子,才能使他倾心相爱。写得感情炽一热,催人泪下。

“取次花丛懒回顾”,是在用花比人。意思是说,即使走到争芳斗艳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直白一点就是说,即使走到女人堆里,也懒得回头观看,这是为什么呢?现在再看诗的最后一句。

“半缘修道半缘君”,此为点睛之笔。“缘”,是“因为”的意思;“修道”,是指出家人修真养性*;“君”,指的是亡妻。贯穿起来,就是“一半是因为修身养性*,一半是因为无法忘记你(已故的恩爱妻子)”。诗人的这个作答,既直截了当,又饱含一着浓浓的忠贞不渝的爱情深意,同时也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作者在这首短短的作品里,采用多处比喻手法,曲折而又鲜明地表达了对曾经相爱的妻子的深情。前三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依次以水喻人,已云喻人,以花喻人,最后以画龙点睛之笔“半缘修道半缘君”揭示主题。这种写法构思集中紧密,意脉贯通,细腻自然,避免了古典诗词中感情跳动幅度太大,不易理解的缺憾。

[附注]

①《离思》五首:

一、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二、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三、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麹尘。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五、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②巫山云雨:宋玉《高唐赋》序说:战国时代,楚襄王的“先王”(指楚怀王),曾游云梦高唐之台,“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此女即 “巫山之女”。她别离楚王时说:“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楚王旦朝视之,果如其言,因此就为她立庙号曰“朝云”。(2009/05/19)

第2篇:元稹离思翻译

元稹离思翻译

离思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悼亡绝句。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元稹离思翻译,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元稹离思原文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元稹离思翻译

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

山泉绕着街道缓缓流去,万树桃花掩映着小楼。

我(在楼上)悠闲地翻看道教书籍慵懒着没有起身,隔着水晶帘看(你在妆台前)梳头。

著压(一种织布工艺)的红罗总是追逐时髦新颖的花样,绣着秦吉了(一种类似鹦鹉的鸟)花纹的纱布染着酒曲一样的嫩色。

(你说)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质太薄弱,稍微有些经纬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当时百花齐放,我却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给你这个皮肤洁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两三棵树一样静静地站在江边,可怜只有一树绿叶和我一起度过残春。

元稹离思的赏析: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既然对亡妻如此情深,这里为什么却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诗话》以为,悼亡而曰“半缘君”,是薄情的表现,未免太不了解诗人的苦衷了。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第3篇:元稹离思 翻译

元稹离思 翻译

《离思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悼亡绝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离思五首

作者:元稹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谩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麹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离思》翻译:

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

山泉绕着街道缓缓流去,万树桃花掩映着小楼。

我(在楼上)悠闲地翻看道教书籍慵懒着没有起身,隔着水晶帘看(你在妆台前)梳头。

著压(一种织布工艺)的红罗总是追逐时髦新颖的花样,绣着秦吉了(一种类似鹦鹉的鸟)花纹的纱布染着酒曲一样的嫩色。

(你说)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质太薄弱,稍微有些经纬稀疏的帛才是最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离思元稹的翻译

离思元稹的翻译

《离思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悼亡绝句。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下面是离思元稹的翻译,请参考!

离思元稹的`翻译

原文

其一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⑴。

须臾日射胭脂颊⑵,一朵红苏旋欲融。

其二

山泉散漫绕街流⑶,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⑷,水晶帘下看梳头⑸。

其三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花纱嫩麴尘⑹。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⑺。

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⑻,除却巫山不是云⑼。

取次花丛懒回顾⑽,半缘修道半缘君⑾。

其五

寻常百种花齐发⑿,偏摘梨花与白人⒀。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词句注释

⑴篸(zān):古同“簪”。

⑵须臾(yú):片刻,很短的时间。

⑶散漫:慢慢的。

⑷慵(yōng):懒惰,懒散。

⑸水晶帘:石英做的帘子;一指透明的帘子。

⑹吉(liǎo):又称秦吉,八哥。嫩麴(qū):酒曲一样的嫩色。

⑺纰(pī)缦(màn):指经纬稀疏的披帛。

⑻“曾经”句:此句由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元稹离思五首翻译

元稹离思五首翻译

导语:《离思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悼亡绝句。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以下是小编整理离思五首元稹翻译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离思五首

其一

离思五首 其四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⑴。

须臾日射胭脂颊⑵,一朵红苏旋欲融。

其二

山泉散漫绕街流⑶,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⑷,水晶帘下看梳头⑸。

其三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⑹。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⑺。

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⑻,除却巫山不是云⑼。

取次花丛懒回顾⑽,半缘修道半缘君⑾。

其五

寻常百种花齐发⑿,偏摘梨花与白人⒀。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篸(zān):古同“簪”。

⑵须臾(yú):片刻,很短的时间。

⑶散漫:慢慢的。

⑷慵(yōng):懒惰,懒散。

⑸水晶帘:石英做的帘子;一指透明的帘子。

⑹吉了(liǎo):又称秦吉了,八哥。嫩麴(qū):酒曲一样的嫩色。

⑺纰(pī)缦(màn):指经纬稀疏的披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元稹离思翻译推荐

元稹离思翻译推荐

《离思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悼亡绝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稹离思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离思五首

作者:元稹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谩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麹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离思》翻译:

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

山泉绕着街道缓缓流去,万树桃花掩映着小楼。

我(在楼上)悠闲地翻看道教书籍慵懒着没有起身,隔着水晶帘看(你在妆台前)梳头。

著压(一种织布工艺)的红罗总是追逐时髦新颖的花样,绣着秦吉了(一种类似鹦鹉的鸟)花纹的纱布染着酒曲一样的嫩色。

(你说)不要

未完,继续阅读 >

《元稹离思翻译.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元稹离思翻译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