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第1篇: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镇**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完成镇委、镇政府下达我村的农村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快我村绿化步伐,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全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现结合我村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以镇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田园美、村屯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以“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为治理核心内容,加大对农村投资力度,深入开展农村绿化、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进乡村绿化全覆盖,把我村的生态环境再提高一个新的层次,促进我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属地分工负责的原则。村委会是属地绿化造林、养护和环境整治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是本辖区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负责领导、组织、监督、检查本村的各项工作。
2、坚持科学规划、精心建设的原则。严守建设标准,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规划到位、建设到位、治理到位。根据本行政村实际情况,突出各自特色,梯次推进,同时并举,逐步提高。在工作达标的基础上,实现美丽一村、示范一村。
3、坚持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支持、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企业与个人投资等激励机制,合力推进乡村绿化、环境整治工作。
4、坚持造林标准、制度保障的原则。各项绿化、环境整治工作要依据标准执行,按照管理办法考核,用制度推动绿化造林与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健康发展。
三、工作目标
2014年通过植树造林、道路边沟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净化、厕所畜禽场所治理、路灯安装、院落环境治理、田园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改善环境,实现农村宜居、舒适、生态、美丽的目标。
四、工作重点及指导 绿化造林工作:
(一)工作重点
1、村屯绿化。村内的坑塘鱼池、空闲隙地绿化美化,进村路、环村路以及村屯内所有街道两侧植满栽严,家庭院落果树点缀,新植乔木1500株以上,树木总量达到3000株以上。
2、沟渠、村路的绿化。村委会要完成好自已辖区内所有的总干、干渠、支渠以及乡路、村路的完善与改造。对缺苗断条的地段,要做好新造和补栽工作,合理增加网格密度,提高栽植标准,加快缺口部分的封闭合拢,保证造林标准,增强防护功能。
4、村委会所在地绿化。村委会的绿化面积要达到所占地面积的30%,所有空间栽严补齐,与周边道路,村屯,沟渠等绿化融为一体,增加林木覆盖率。
以上几项绿化工程中树种的选择、苗木规格等要点,按《盘锦市乡村绿化造林指导标准》执行,当年造林成活率确保达到国家造林技术规程要求的85%以上,力争达到95%以上。当年秋季或次年春季补植以后,整体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要达到100%。
环境整治工作:
一、主要工作任务
(一)以道路、边沟建设为内容,全面实施畅通工程
在全村实施道路、边沟建设工程,各村主要道路要全部实现硬质化,次要道路及宅间路要采用简易硬化铺设。路面宽度主要道路不少
于5米,次要道路不少于3.5米,两侧路肩各为0.5米。三年内完成全市农村道路治理任务。2014年一半以上的道路治理要通过省级验收,消灭泥土路。要采取包沟到户的方式,对村内边沟进行清理、疏通。有条件的可采取U型槽、混凝土预制插板或毛石进行护砌,边沟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宽度、深度,确保畅通实用。全村各边沟要实现互联互通,并与生态氧化塘相连,便于污水排放处理。坚决杜绝侵占边沟问题。
工作要求:
搞好规划设计。要将方便村民与村庄发展结合起来,本着既实用又科学的原则,对道路、边沟建设进行规划,确保建设有序推进。
严抓工程质量,并组织村民代表全程参与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做好管理维护。要加大道路、边沟的维修养护和设施农业场所管理力度,发现破损及时维修,定期清理边沟,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管理水平,确保设施良好运行。
(二)以垃圾无害化处理为内容,全面实施净化工程
对全垃圾进行全面治理,治理村内河塘,实现无污水塘、臭水沟,河塘水面无垃圾、杂物和漂浮物,消除垃圾堆和卫生死角,杜绝垃圾随意倾倒、丢弃问题。
工作要求:
树立全域治理意识。农村环境治理是个大概念,不仅包括村庄内部,更包括村落之间、田间地头,要明确治理范围,抓好全域治理。
统筹安排治理工作。要将村内与村外统筹起来,将乡村与村庄统筹起来,将治理与管理统筹起来,将近期治理与长远发展统筹起来,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治理,确保实效。
(三)以污水净化为内容,全面实施碧水工程
全村要引导村民规范排放生活污水,彻底杜绝污水乱排乱放问题。要采取生态方式科学处理污水,按照人均1至3平方米的标准建设完善生态氧化塘,氧化塘与边沟相通,塘内大量栽植水葫芦、芦苇等氧
乱倾乱倒、污水乱排放问题。及时维修村建破损道路。疏通排水沟渠。规模设施农业场所及看护房周边环境严格执行村屯管理相关标准,及时对破损设施进行维修,加强对生产和生活所需物品管理,有序堆放,不乱扔乱倒垃圾,保持环境整洁美观。对种植、养殖设施小区进行必要的绿化、美化和净化,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整体形象。切实加强规模设施农业场所粪便及污水管理,建设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贮存池。加强农田路网、林网、沟渠建设,达到科学文明种田标准。科学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集中收集处理农药瓶、化肥袋,减少面源污染。
二、时限安排
全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阶段,2014年2月10日至4月30日。
主要任务:全面启动村绿化及道路边沟、垃圾、污水、路灯、院落环境、厕所及畜禽场所、田园环境八项治理工程,达到相关治理标准,基本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第二阶段,巩固完善提高阶段,2014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主要任务:对八项治理工程进展情况进行统一梳理,查找并解决问题,提高治理标准,巩固治理成果,彻底改善农村环境
第三阶段,验收阶段,2014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主要任务:对治理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分级验收。具体分两个阶段进行:11月1日至11月15日,本村对村屯治理情况进行自查、整改。11月16日至11月30日,由盘锦市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验收。
此后,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治理成果,防止反弹。
**镇**村委会
第2篇:2016年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2016年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2016年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2016年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1
为深入贯彻全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动员会和“美丽乡村”推进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我村“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努力实现“村新、业兴、景美、人和”的目标,根据水头镇党委、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本村实际,现制定曾岭村“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特色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建设为重点,创新思路,增加建设投入,把村庄建成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二、工作目标
力争在5年的时间内,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村民代表会提出的“四美三宜”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主要任务
1、曾岭村岭头自然村安路灯2.1公里42盏,资金筹备中。
2、集资硬化村主干道南岭路星辉至曾岭路段,总长4.5公里,宽4米;集资硬化岭头环村路,长800米。
3、深入农民饮水安全,全面推进曾岭村岭头自然村的饮水建设工程。
4、大力开展村主干道南岭路星辉至曾岭路段两侧绿化工作。
5、建立农村卫生长效管护制度。从xxx3年起,曾岭村将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按照每年每人15元的标准筹集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和保洁经费,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清洁保洁,配备2名专职保洁人员。
6、全村新增垃圾桶10个。
四、工作措施
为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村专门成立了以驻村领导为指导员、支部书记李拥政为组长、村主任吕培寒为副组长、村两委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我村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家喻户晓,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3、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同时多方筹资,全力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中采取对口部门投资,群众投工投劳的原则,全力配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引导群众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分。
4、细化分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落实政府引导、农户为主体、社会来参与的工作机制,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齐抓共管,尽心尽责。
5、强化监管。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党务村务公开一样,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2016年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
为扎实推进油坊村美好乡村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邱发〔xxx2〕26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建设美好乡村,打造幸福油坊”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中心村庄建设为重点,以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二、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丽家园。
1、生态宜居村庄美。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农民住房实用美观,中心村道路、电力、绿化、供排水、信息网络等基础配套设施应在建房前由建设方按照批准过的规划实施到位,确保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容村貌整洁有序,自然生态保护良好,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2、兴业富民生活美。农业产业水平大幅提升,农民就业创业空间不断拓展,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文明和谐乡风美。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基本健全,乡村特色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农民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三、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群众反响最强烈、事关群众利益最直接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规划先行。注重与宅基地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众兴集镇镇总体规划的充分衔接,强化规划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划落地,项目工程顺利实施。
3、注重特色。要结合村组实际精心设计载体,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中丰富的生态理念,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彰显村庄特色。
4、合力共建。与危房改造、环境综合整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资源整合,共同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
四、方法步骤
1、组织领导。为加强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统筹协调和服务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工作任务是加强村民与施工企业的沟通协调,主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党员议事会、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等相关会议,参与村民与施工企业签订的房屋代建协议,推选成立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等相应工作组织和机构,监督规划执行、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服务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相应组织发挥作用。
2、严格程序。坚持规划先行,制作的规划设计要群众认可,村支两委同意,镇党委政府审核,县规委会审批,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坚持一户一宅。由本村群众申请,村支两委审查,镇政府审核,县政府审批,由村支两委见证农户与施工企业签订代建协议。坚持建管并重。施工企业按照规划设计和代建协议组织安全文明施工,严禁未批先建,严禁建无主房,严禁不按规划施工,严禁外村群众申请建房,严禁小产权房开发。
3、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真正使美好乡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家喻户晓。
4、严肃责任。美好乡村建设要充分准备,要有广泛的民意基础,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若存在违法违规建设,将依法查处,并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责任。
第3篇: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精选6篇)
第1篇: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和“三农”优先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以乡村规划建设为引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示范带动发展为突破,以镇村为主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工作目标
从20xx年开始,全镇共选取王庙村、黄沟村、柴林村、桑村村等3个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xx年底这3个村庄通过考评验收,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自20xx年起,在总结创建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其他村庄,进行分类、分批整治改造建设,逐步使“美丽乡村”建设转入常态化。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村庄建设。
一是编制建设规划。试点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依据小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详细、明确、可行的建设详细规划,明确在产业发展
第4篇: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实用15篇)
合理的方案设计可以减少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提高工作的可控性。一个较为完美的方案应该符合实际情况和需求,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变数和风险。这些范文展示了不同领域和情境下的方案制定过程和方法。
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篇一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缓解乡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创新。为了全面推进我镇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水平,按照《武功县20xx—20xx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环境整治打基础、文化建设树灵魂、产业发展强支撑、平安建设做保障、整镇推进惠民生”的工作思路,以“十联百包千帮”和“精准扶贫”为平台,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美、
第5篇:兴水村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五佛乡兴水村新农村创建美丽乡村
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方向和推进工作的总抓手,是我村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二五”以来,我村为加大发展力度,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以加快城乡统筹,突出发展旅游产业,实现优化农业,充分增强生态经济的实力,彰显生态环境的魅力,整体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努力建成“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
二、创建背景
兴水村新农村位于五佛乡西南部,地处黄河之滨,沿省道308线,距县城21公里,全村共120户481人,总耕地面积1532亩,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7240元。新农村曾被列为省级新农村示范建设点。近年来,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深入开展,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特
第6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