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镇贫困人口调查报告

2022-10-30 08:06:38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2016年乡镇镇贫困人口调查报告

2016年乡镇镇贫困人口调查报告

按照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扶助贫困群体,建设幸福延安”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县及时安排部署,由县委农工部牵头,扶贫、民政、街道办等部门参与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我县贫困人口情况汇报如下:

一、贫困现状

xx位于延安市南部,属省级贫困县,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辖8镇2乡 1个街道办事处3个社区服务中心、240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XX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49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498元。

1、农村贫困现状

按照省定1600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约2.4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19687人、贫困村数128个、辖320个自然村;按照市定1800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2.6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21090人,贫困村数128个、辖320个自然村;非重点贫困村中的贫困人口约4910人。

我县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在高塬沟壑、洛河峡谷及支流葫芦河等流域,这些地区生存条件较差,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扶贫难度很大。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占全部经济收入的90%以上,从事种植业的贫困人口约85%以上;养殖业占全部经济收入的2%、从事养殖业的贫困人口为5%;工资性收入占全部经济收入的7%,其中从事服务业的占3%,外出务工人员占7%。农村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占24%、45岁以上占48.3%、18岁以上占88.4%、16岁以上的89.3%.农村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下高中及其以上学历占5.7%、初中学历占38%、小学学历占37.3%、文盲19%。

农村贫困人口中享受养老保险8081人、低保7140人、救助10640人。XX年以来,移民搬迁35处、931户、4291人,脱贫2.152万人。

2、城市贫困现状

按照生活保障线标准,我县城镇“三无”人员166人;有一定劳动能力和不固定收入,但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贫困居民2665户6653口人,下岗职工370人,失业人员436人,零就业家庭46户,分别占贫困人口5.6%、6.6%、1.7%,因灾、因病生活困难的家庭292户,城镇贫困户中经营性收入26.5%,工资性收入73.5%。无住房户居民633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共有XX户,5240口人。

3、贫困主要原因

目前,我县城乡贫困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原因: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我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塬沟壑、洛河峡谷及支流葫芦河等流域区域。这些地区资源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有近30%的农户用水、吃粮、花钱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暖而复寒、饱而复饥的情况也较为严峻,刚刚脱贫不久的群体抗灾能力弱,稍有变故就可能重新返贫。二是贫困人口多,整体素质差。贫困人口由于知识贫乏,文化水平低,现代科技意识、商品意识不强,自给自足思想严重,再加上大多体弱多病,劳动能力弱,外出务工受限,发展产业项目受限,创收门路非常有限。三是财政投入强度偏低,扶贫成效巩固较难。国家扶贫项目覆盖面偏小,资金投入较少,如今年连片开发的三个贫困村,每村100万元的资金量,50%用于贫困户的产业扶持,3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用于村容村貌整治。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资金只有50万元,只能用于贫困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年的扶贫结束了,扶贫成效并不明显,一旦没有了国家的支持,现有的成果将很快恢复原状,更难以巩固提高。

城镇贫困人口贫困原因:一是部分企业倒闭,下岗职工增加,并且这一群体大多年龄偏大,职业技能不符合社会需要,再就业难度大,无收入。二是城区失地农民,从业难,生活无。三是部分家庭因灾因病致使家庭负债,生活困难。

二、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近年来,县委政府十分重视贫困人口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城乡贫困人口扶贫优惠政策,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大病救助等工作,使扶贫、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XX-XX年,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793.08万元,共启动实施扶贫重点村72个,农村安全饮水9处,集雨窖灌3394眼;组织实施贫困人口搬迁931户4291人、危房改造78户355人;投放扶贫贴息贷款6390万元,建立互助资金协会11个,投入社会扶贫资金3146.84万元;组织培训转移输出贫困户剩余劳动力1036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万多人次,这些有效地改善了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全县贫困人口由XX年的2.63万人下降到 0.478万人(按1196元贫困标准)。二是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城镇居民截至目前共有XX户,5240口人纳入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占城镇人口的3.1%。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23.8万元,实现了困难居民保障全覆盖,做到了应保尽保。并积极开展了各项救助工作,临时救助126人,发放救助金41.8万元,大病救助121人,发放救助金72.2万元。积极组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开展各种职业技术、家政培训,组织引导无业居民再就业。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自然条件差是我县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工作决策、安排资金项目时,首先要优先照顾到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规划,加快农业基本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电、路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条件,这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加快发展老区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整体水平,这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保证。同时,加大小额信贷、互助资金支持力度,重点解决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2、实施移民扶贫,改善恶劣生存环境的人口居住条件。对那些自然资源匮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极差、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人口实施移民搬迁。按照市上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移民搬迁必须向县城、重点镇、社区集中,而我县重点镇、社区主要集中在塬面乡镇,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川道乡镇,计划在洛河峡谷地带规划一些社区,把移民搬迁的重点向川道社区辐射。

3、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教育扶助的力度。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多数贫困人口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为贫困农民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创造条件。对贫困农户子女就读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每学年给予一次性补助或提供助学贷款,以此进一步缓解低收入农户的子女教育费用压力,促使贫困家庭子女改变命运,真正解决低收入家庭的脱贫问题。

4、创造条件拓宽城镇贫困居民的就业渠道。一是招商引资创办工业企业,使下岗职工、失业青壮年开创优惠政策进入厂矿企业工作就业。二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组织培训,使无业人员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劳务输出。三是对确无劳动能力的,做好养老保险、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

第2篇:贫困人口的调查报告

贫困人口的调查报告

我市贫困老年人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老年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

1、阜新市是由资源兴起的城市,产业单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随着煤碳资源的枯竭,多数煤矿经济效益不景气,拖欠职工工资,加上近几年来几个煤矿的相继破产,大量中青年下岗、放假、经济困难。致使一些子女无力支付老人赡养费或不愿意支付老人赡养费,有的还要靠老人的养老金来维持生活,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窘迫。据调查这类现象的贫困老人所占的比重很大。

2、贫困老人中丧偶女性较多,这部分人无工作,没有养老金,仅靠遗属费或低保金生活。

3、贫困老人中70岁以上老人占贫困老人的4496以上。这些老人年高又多数体弱多病,其中一些老年人有的'还没有养老金,生活更加困难。

4、由于阜新市连续几年干旱,使靠天吃饭的农民生活十分拮据。子女对老人的赡养责任互相推诿,家庭矛盾日益突出。农村老人没有低保金。

解决老年人贫困问题采取措施: 各级老龄部门十分重视贫困老年人的问题,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采取具体措施,常抓不懈。

一是大力开展农村养老基地建设,积累养老基金,为困难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我市农村养老基地建设是于1995年开始的。几年来的努力,现在已初现规模,并为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特别是在解决贫困老年人问题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阜新县旧庙镇建立养老基地发放标准是70—79岁每人每年60元,80—89岁每人每年80元,90—99岁每人每年100元。对老复员军人、产党员还多增加20元。目前,全市农村共有养老基地2万多亩,积累积金100多万元。

二是鼓励低龄健康老人老有所为,参与社会生产,劳动脱贫致富。市老龄委从加强老年思想教育入手,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引导老年人克服干一辈子该享清福的思想,经常组织形势任务报告会,使老年人融于社会,与时俱进。如xx年,阜新经济转型

的开局之年,市老龄委于3月初举办了“阜新经济转型报告会”,让广大老年人了解阜新经济转型的重大意义。6月份,组织各界老年人代表到市国家高科技园区等地实地参观,让老同志亲眼看看经济转型给阜新带来的变化和美好前景。9月份,组织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跟踪报道彰武县养成鸡致富老人刘德祥等7位老有所为致富典型,为全市老年人树立了榜样。现在,我市低龄健康老人老有所为,以为促养之风已经兴起。全市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有37,800多人。

如阜新县东梁镇东五道桥子村,xx年,低龄健康老人从事种植业的有24人,养殖业11人,庭院经济4人。

第3篇:关于贫困人口的调查报告

关于贫困人口的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文明的日趋开放,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正渐渐与强大交轨,而在中华民族步履坚定的迈向万丈光芒时,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却不得忽视她强大的身影背后藏匿的黑洞。关于这个黑洞,这里要研究与调查的是贫困问题。

调查期间,我们通过网络、报纸等途径的到下列数据和事例。

一、关于留守儿童

目前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将近2000万,当中有 84.6% 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顾,15.4%由亲戚代管,有少数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团圆是他们每一个人的梦,而读书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个神圣的理想与渴求,他们的童年,就是在这些痛苦与希望中挣扎而过。贫穷,给他们幼小的眼睛带来了数不清的泪水。

二、关于失学人口

失学人口也称流失生,是指学龄7~15岁因种种原因未在校学习,流失在各级学校之外的人口。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据相关统计,累计到1992年,我国共有失学儿童1.42亿,根据小学入学率的统计资料,仅1995年一年全国就有300.39万小学学龄儿童没有入学,在已入学的学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城乡贫困人口现状调查报告

城乡贫困人口现状调查报告

按照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扶助贫困群体,建设幸福延安”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县及时安排部署,由县委农工部牵头,扶贫、民政、街道办等部门参与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我县贫困人口情况汇报如下:

一、贫困现状

xx位于延安市南部,属省级贫困县,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辖8镇2乡 1个街道办事处3个社区服务中心、240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49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498元。

1、农村贫困现状

按照省定1600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约2.4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19687人、贫困村数128个、辖320个自然村;按照市定1800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

2.6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21090人,贫困村数128个、辖320个自然村;非重点贫困村中的贫困人口约4910人。

我县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在高塬沟壑、洛河峡谷及支流葫芦河等流域,这些地区生存条件较差,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扶贫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镇坪县贫困人口现状调查报告

镇坪县贫困人口现状调查报告

镇坪县属国定贫困县,为了全面掌握提高扶贫标准后农村贫困人口基本情况,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按照新的贫困标准(即年人均纯收入在1196元以下户和1196---2000元的户),镇坪县政府组织县、乡、村三级扶贫干部对全县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贫困人口数量、文化结构、从业状况、致贫原因等因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调查采取以乡村为单位,对78个行政村的贫困人口进行普查问卷、现场分析、逐户登记造册、逐级审查,并对登记建档的贫困户在本辖区进行张榜公示,如村民无异议后,正式确定贫困户对象,并建档立卡。

一、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镇坪县共10个乡(镇)7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为13046户50482人,其中:1196元以下的农村贫困户和1196--2000元的户为3611户、11474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的27.6%、23%。按收入标准划分:收入在1196元以下的绝对贫困户1985户、5663人,分别占全县总户数和总人口的15%、11%;1196--2000元的相对贫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最优贫困人口调查报告大全(20篇)

报告是一种系统性的书面材料,用于向他人传达信息和提供分析。报告中的观点和结论应该经过充分论证和佐证,具备说服力。在阅读范文时,我们可以注意范文中的亮点和思路,借鉴其优秀之处。

贫困人口调查报告篇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阜新市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严峻。于19底进入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xx年,阜新市总人口1,920,844人,60岁以上老年人22.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1.6%。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16,034人,90岁以上老年人2,766人,百岁以上老年人24人。

我市贫困老年人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全市现有贫困老人11,715户,贫困老人15,457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6.9%。其中:男性7,931人,女性7,526人。

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老年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

1、阜新市是由资源兴起的城市,产业单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随着煤碳资源的枯竭,多数煤矿经济效益不景气,拖欠职工工资,加上近几年来几个煤矿的相继破产,大量中青年下岗、放假、经济困难。致使一些子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精选贫困人口调查报告(汇总17篇)

报告是一种向特定对象汇报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书面材料。报告应有逻辑清晰的结构,每个部分之间应有合理的衔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请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贫困人口调查报告篇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阜新市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严峻。于年底进入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阜新市总人口1,920,844人,60岁以上老年人22.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1.6%。

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16,034人,90岁以上老年人2,766人,百岁以上老年人24人。我市贫困老年人基本情况:据调查统计。全市现有贫困老人11,71素质,引导老年人克服干一辈子该享清福的思想,经常组织形势任务报告会,使老年人融于社会,与时俱进。如,阜新经济转型的开局之年,市老龄委于3月初举办了“阜新经济转型报告会”,让广大老年人了解阜新经济转型的重大意义。6月份,组织各界老年人代表到市国家高科技园区等地实地参观,让老同志亲眼看看经济转型给阜新带来的.变化和美好前景。

9月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优质贫困人口的调查报告(汇总19篇)

在撰写报告时,我们需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和背景,选择合适的语言和文体,以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要做好一份报告,首先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这些报告范文经过认真筛选和整理,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可供大家参考借鉴。

贫困人口的调查报告篇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阜新市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严峻。于底进入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xx年,阜新市总人口1,920,844人,60岁以上老年人22.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1.6%。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16,034人,90岁以上老年人2,766人,百岁以上老年人24人。

我市贫困老年人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全市现有贫困老人11,715户,贫困老人15,457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6.9%。其中:男性7,931人,女性7,526人。

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老年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

1、阜新市是由资源兴起的城市,产业单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随着煤碳资源的枯竭,多数煤矿经济效益不景气,拖欠职工工资,加上近几年来几个煤矿的相继破产,大量中青年下岗、

未完,继续阅读 >

《乡镇镇贫困人口调查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乡镇镇贫困人口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