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比阅读赏析

2022-10-30 08:15:33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文言文对比阅读赏析

文言文对比阅读赏析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雠敌,恶之如鸱枭⑤。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疾之:怨恨他。⑤鸱枭(chīxiā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孙叔敖举于海(举:被举用,被选拔)

B.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劳:劳动)

C.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D.凌忽长者,轻慢同列(慢:怠慢)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A.恶之如鸱枭

B.辍耕之垄上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醉翁之意不在酒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孟子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B.【甲】文中,孟子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例阐述了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的道理。

C.【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没有法家拂士,没有敌国外患,国家就兴盛了。

D.【乙】文中,作者批评了那些有一点学问就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求学着。

2.对【乙】文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B.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

C.既然自己把学问给损害了,还不如没有学问。

D.既然这样用学习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参考答案:

题号9101112

答案BDCB

13、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故是人苦各1分,大意1分)

第2篇:文言文片段对比习题

文言文片段对比习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

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

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

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沿溯阻绝。 绝:

②或王命急宣。 或:

③不以疾也。 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6. 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 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

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

、奇、秀等特点。(4分,各2分)

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

第3篇:和岳阳楼记对比文言文

和岳阳楼记对比文言文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 陵城楼”。有关写《岳阳楼记》的文言文大家学习了?

《岳阳楼记》《滕子京》初中文言文比较阅读答案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滕子京①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遗留)祸。然滕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

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

(一)

冯盎,高州良德人也。少有武略,隋开皇中为宋康令。仁寿初,潮、成等五州僚叛,盎驰至京,请讨之。文帝敕左仆射杨素与盎论贼形势,素曰:不意蛮夷中有此人,大可奇也。即令盎发江、岭兵击之。贼平,授金紫光禄大夫,仍除汉阳太守。

武德三年,广、新二州贼帅高法澄、冼宝彻等并受林士弘节度,杀害隋官吏,盎率兵击破之。既而宝彻兄子智臣又聚兵于新州,自为渠帅,盎趋往击之。兵交,盎却兜鍪大呼曰:尔等颇识我否?贼多弃戈肉袒而拜,其徒遂溃,擒宝彻、智臣等,岭外遂定。或有说盎曰:自隋季崩离,海内骚动。今唐虽应运,而风教未浃,南越一隅,未有所定。公克平五岭二十余州,岂与赵佗九郡相比?今请上南越王之号。盎曰:吾居南越,于兹五代,本州牧伯,唯我一门,子女玉帛,吾之有也。人生富贵,如我殆难,常恐弗克负荷,以坠先业。本州衣锦便足,余复何求?越王之号,非所闻也。

四年,盎以南越之众降。贞观五年,盎来朝,太宗宴赐甚厚。俄而罗窦诸洞僚叛,诏令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时有贼数万屯据险要,不可攻逼。盎持弩语左右曰:尽吾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

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选自《出师表》)

【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志虑忠纯:____________

(2)悉以咨之:____________

(3)严闻亮卒:____________

2.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文言文对比阅读整理

文言文对比阅读

京信友谊中学 向仕雄

比较形式及方法:

一、从文体比较: 《马说》《爱莲说》和《陋室铭》

都是古代的一种体裁,都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马说》借题发挥,通过封建社会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爱莲说》通过对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节操)。《陋室铭》则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志趣,展示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从主人公比较: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与《出师表》中的诸葛亮有何异同。

相同的是:邹忌和诸葛亮两个人都是谏臣,都忠心耿耿,都有远见卓识;

不同的是:邹忌是讽谏,用暗示、比喻(委婉规劝)的方法提建议;诸葛亮则是直谏,用表文的方式直接向君主提建议。

三、从景物入手比较: 如:《三峡》和《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写景抒情的文章。

《三峡》描写了三峡壮丽秀美的风光,激发读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则描写了优美的庭中月景,抒发了作者宁静淡泊、旷达乐观的心情,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或赏月

未完,继续阅读 >

《文言文对比阅读赏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言文对比阅读赏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