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1篇:平行四边形认识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认识》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平行线吗?请看屏幕,这里面哪一组是平行线? 课件出示:
2.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平行四边形的意义(1)提供感性材料
师:生活中你见过平行四边形吗?在哪见过,能给大家说一说吗?①学生尝试举例。
②教师课件出示生活中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实例。a.引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课件实例中的平行四边形。b.课件呈现:上面的各图中都有平行四边形。
(2)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①师:我们把刚才找到的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来观察一下,结合我们对平行四边形初步的认识,谁能说一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预设: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是否具有这样的特征呢?在1号学具袋里的小篇子上也有这些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两人一组研究研究。
②学生小组合作,利用三角板、直尺等学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③小组汇报交流: 预设: 量一量:发现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对角相等。
画一画:分别在对边之间画垂线段,经过测量发现垂线段的长度都一样。说明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在汇报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说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也相等。教师要及时总结:就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概括能力。
(3)抽象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①学生尝试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师: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如果请你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你想怎么说?你们先四人一组互相说一说,推荐一个你们组认为说的最好的,到前面来说给大家听,让大家一听就能明白是平行四边形。
②与书上的定义进行比较。
师:(刚才大家说了自己的看法,你们想不想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读,教师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4)巩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平行四边形什么样?想好了吗?下面三个图形中哪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开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通过问题的引领,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适时的给予点拨,以便于学生加以总结和概括。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可以用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时素材为例)
刚才同学们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特点时用到了平行线的性质。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语言: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平行四边形的的一条高。垂足所在的边就是底。
(2)还以这条边为底,还能再画一条高吗?可以作多少条高?这些高长度相等吗?为什么?
(3)练习:(课件出示)
①这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吗?为什么?
②从这点怎样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原有素材引入到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认识,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平行对边间的距离就相当于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练帮助学生在对比中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概念。在学习活动中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将观察与推理相结合,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认识与理解。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选择:(课件出示)
上图中相对应的底和高是()。A.6和1 B.5和4
C.2和4 D.3和1 2.说一说下图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厘米?(每个方格边长1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练习,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底和高的意义,同时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四)总结梳理,拓展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平行四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哪些实际应用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最后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第2篇: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扎佐镇中心小学:胡荣萍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八册P43-45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并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掌握画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同学们学得怎么样?有信心吗?(课件出示图片)请看大屏幕上这幅图,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图形吗?
2、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平行四边形,(教师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提问:你能从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吗?
3、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还想不想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探究特点。
1、刚才同学们已经找出了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那你们现在能用桌上的吸管摆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请选择四根吸管摆一个平行四边形,想想怎么选择材料,怎么摆?小组合作,看哪个组的同学合作得最好。
2、全班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摆法?提问:你能说说你们是怎么选择材料?怎么摆的吗?
3、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大家的方格纸。刚才我们已经能摆出平行四边形了,现在你能独立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想想应该怎么画?要注意些什么?
4、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能摆平行四边形,还能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些平行四边形到底有什么共同特征呢?根据你们在摆平行四边形和画平行四边形时的体会,猜一猜。(如果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从边的特点去思考)
学生说,教师板书猜想: 对边可能平行; 对边可能相等;
5、这只是我们的猜想,那到底对边是不是相等,是不是平行的呢?你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在小组里试试。
6、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自己小组的验证方法,其他小组在其完成后进行评价。
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那同学们看看:平行四边形有几组对边,所以我们说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最后,教师板书出经过验证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7、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理由。
三、认识高、底。
1、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介绍: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老师想知道平行四边形上下这组对边之间的距离,你能帮老师量出来吗?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并写上是多少厘米。请每个同学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平行四边形试一试。
学生自己尝试后在小组内交流。
汇报:谁愿意告诉老师你量出的距离是多少厘米?有不同的吗?
谁愿意上黑板来演示一下你是怎么画的?
2、老师刚才发现,大家画的线位置都不一样,但长度又是相等的,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这样的线段到底有多少条呢?(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有无数条。)
3、师:刚才画出的这条垂直线段有谁知道它是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吗?那这条对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底)
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3、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学生继续尝试。
完成后,让学生指一指:两次画的高分别垂直于哪一组对边。明确:高和一组对边对应。
4、完成“试一试”:
(1)先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
(2)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5、想想做做5,先看一看平行四边形的底指的是哪条边,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上直角标记。如果有错误,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四、练习提高。
1、想想做做2,你能用2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如果用4块拼呢?
2、想想做做6,用饮料管做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平行四边形,比一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平行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的特点。这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师举例),同学们可以自己到生活中去找找类似的例子。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
第3篇:《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授课人:刘丹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70—71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会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对应的底和高。
3、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证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准备:课件、小棒、钉子板、方格纸。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1、学习成果交流。
师:同学们昨天都对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预习,谁来说说你通过预习学到了哪些知识?
2、质疑学习困惑。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学到了平行四边形的很多知识,你们在自学时遇到哪些困难?谁来说说,我们大家一起来想办法。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板书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交流展示
1.教师:平
第4篇: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认识平行四边形 茶店小学:江运奎
教学内容:书P43~45的例题,完成“想想做做”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⒈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⒉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⒊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难点: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学准备:
长方形框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认识过许多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都有哪些?谁来说说?
出示一个框架问:看,在老师手中拿了一个框架,什么形状?(长方形)注意看,变成什么形状了?(平行四边形)你们认识平行四边形吗?
师:我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
第5篇: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践活动较为系统得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它对边分别平行和对边相等的特征,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这部分的内容是以后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感受图形与生活、图形与图形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用吸管和毛线做成的长方形,谈话:老师手
第6篇:《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所对应的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增强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对应底边的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证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钉子板、方格纸、直尺、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猜图游戏,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做个游戏。我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说出老师手中图片的说出特征,再请下面的同学们来猜猜这是什么
图片好吗?
2、最后出示平行四边形图片,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平行四
第7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方法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的过程中,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其中的变化规律。
三、情感态度
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重点: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这一基本特征。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难点:
正确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首先来玩一个游戏——你来说,我来猜 生:大声朗读游戏规则
师:选三对以上的好朋友进行猜谜游戏 生1:长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生2:正方形——四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生3:平行四边形——两个锐
第8篇: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平行四边形。
2在动手操作中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3、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并能准确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辨析、动手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平面图形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高。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具:三角尺、直尺、量角器,大卡片3张,小卡片2张,木棍玩具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同学们,看着你们渴求知识的眼神,老师很开心,为此,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好玩的玩具,(出示长方形玩具)请看,大家知道这个玩具是什么形状吗? 生:长方形。
老师:你们真棒,老师还有更好玩儿的呢,(出示活动长方形),大家看,老师手里围成的是什么图形。生:长方形。
揭题: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从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