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丽江散文

2022-11-01 08:11:10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人在丽江散文

人在丽江散文

露珠从叶片上滴落下来,砸在坑坑洼洼的青石板上。古老的房屋上长着或多或少的青苔,门口的联上刻着不知其意的东巴文。雪山的水,顺着小沟淌下,流过时间洗礼的古镇,流向神秘而不知名的远方……

人在丽江,静若止水。

丽江,一座缓慢的城市。空气慢慢流,雪水慢慢淌,人与车慢慢走。仿佛是由于时间老人的眷顾,连时间在丽江似乎都变慢了。摆脱了长时间以来的喧嚣,挣开了日复一日的繁忙,猛然投入这个慢悠悠的世界,享受“慢生活”的美好,让缓缓流下来的雪山水,清洗我们被尘世变得虚伪做作的心脏。洗去繁华的我们,就在这一站慢下来,好好地享受后,继续人生的旅程。

人在丽江,志存高远。

到达了玉龙雪山顶峰,空气变得稀薄,稀薄到使人难以呼吸。往前一看,先是白茫茫的一片,尔后便是置于足下的束河古镇……阳光照在雪上,使光线无比刺眼,却又如此辉煌。山顶的云雾,在光线神奇的魔法下,产生了一道耀眼的虹。经过缺氧之苦才看到这般美景,人生亦是如此:只有经历磨难与痛苦,才能攀上人生顶峰,用饱经沧桑的双眼来品味人生美景!

人在丽江,简单质朴。

雪水清洗着这座城,也清洗着人们的心。我们放下了复杂的心境,放下繁杂的.思想,置身于这座古朴的城里。一座城池,一代回忆,丽江和其他许多城市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记忆。但不同的是,其他城市抛弃了历史在它们身上留下的痕迹,投入到科技改造中,丽江却选择了,留住历史,面对未来。也许,就是这么一个决定,再加上丽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旅游资源,才让丽江今天得以面向世界吧!人们向往丽江,不只是因为它的美丽,也是因为人类对返璞归真的向往吧!

世界在改变,人类也如此。在世界主流使世界变得更繁华的同时,人类也在渐渐迷失。为了适应社会,不得不戴上面具,变得矫揉造作;不得不庸庸碌碌,背弃理想;不得不加快脚步,匆匆走过……

在这与世界主流相逆的城市,人们渐渐放慢脚步,找回理想,返璞归真。这是历史送给每座城市的礼物,但最终保存下这份礼物的城市实在太少太少。还好,丽江便是选择这份礼物的城市之一。

人在丽江,人在路上。

第2篇:人在围城散文

人在围城散文

三月的时候,按四季的节气推算,我们习惯称这时的日子为阳春。这时,生活在南方的农民都在忙着春耕,而那些圈在水泥池里的城里人却在争先恐后的窜出围城,忙着到户外去踏青。

三月里的大地春风斩绿,春风送爽,风和日丽,是个万物复苏,处处溢满自然灵气的世界,哪空气清甜得好似过滤一样甜美,眼幕里是一种焕然的勃勃生机。人被这样一个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季节诱惑,自然是身末动心远行了。

我是个从乡村步入城里的人,我一样忍耐不住这初春的诱惑,被它的美所吸引。于是偷得在双休日去与它亲近,同家人一道来到自己的老家,去欣赏这大自然的妩媚了。

下得车后,那山光水色就扑面而来,让我真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

人走在的软软的田埂路上,狭窄的小路布满泥泞,路边嫩嫩的小草在挥舞着手臂,一些不知名的花儿在夹道点头欢迎。此时的心一下就触到了一种微醉的飘逸,感觉有一种无束的顺畅直达心海,窜入血液,内心也有了清空一样的反应。

放眼处,眼前的山水和大地,它总透着一种迷人的清新韵味,好似这春的妩媚,就是个行走在眼前的俊俏小姑娘,她美得洒脱而又那么水灵稚气。你看那山的青翠容光倒映在水田里,杜鹃花的艳红点缀在树林中,错落有致的村庄镶嵌在延绵的田野间……不就是一幅天然的江南水墨画吗?此时,我右手是青山,左手是田野,感觉自己小了。这大自然是如此的大,而我多像是一粒微尘,已被它吞没得无声无影。

人久住水泥尘封的城市,过着流水线一样枯燥乏味的生活,听着那无尽的车流喧嚣,感受的是生活的生硬与冰冷,自然是享受不到这种软软的绿、青青的翠、娇娇的红、悠悠的.飘逸。现在,我远离了这都市的喧嚣,置身在这种宁静淡雅的环境里,心身也就升华了,自是有种物我双忘的感觉。

踏着乡间细碎的泥石小路,信步于山野小径,游于青山碧水间,听着溪水欢唱的美妙旋律,聆听着小鸟的多情歌声,此时抛弃的是浮躁,感受的是静溢。如此清新幽雅的场景,人也似乎与这自然浑然一体了。因为这时,你真的无所顾忌。你看不到什么界线,也无须什么防备,心处在一种空洞里,只照你喜欢的做就是了,这就是自由和无束,一种人与自然的完美合一。这样的感觉让我想起一事,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常笑话乡下人,常为他们的淳厚拙笨举动发出惊笑。然而,我们这些进城后自认为自己已是城里人的乡下人,其实自己笑那些初进城的乡下人才是最让人惊异地可笑。因为,在那面具的背后,我们已失落了原心与本性,我们才是生活中最大的笑料。

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悠闲、清静、平淡的生活,是城里人难求的。现代人一旦入市,也就没有了定力。一是抵不住诱惑;二是应付不了环境人物。道行再高,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也只能修行其中。这不,如我这样出生在乡下的人,现在也过着城里人那种小资式的生活煎熬,这种感受但说其实无妨。因为我追求生活目的的最初,也是想成为一个城里人,也是想脱胎换骨,这就是跌破头皮流血的事实。若说人无心机,那是废话,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人的原始本性。

有时我们面对着生活,人总会有种压迫之感。不管你是物质条件丰厚还是经济基础贫乏,都会有这种生活的重压之感,也总能体味出那人生的艰难,生活的不易。甚至还会感慨自己的命运几何,感觉到那满胸的愁苦就堵在心口,感慨着人活得为什么是那么艰辛和无趣,人生的运程是那样的不如人意。然而,荡漾在这宁静的自然里,心身享受的是放松与解脱,抛却的是芜杂。可这样的闲暇,如今离我们已是太过遥远和难求。因为岁月的痕迹早已悄然的刻在我们的心扉,生活的风雨早已浸漫着我们的生命,我们也犹如一棵无力承受自然风雨的小草,它早已被自然中的万象刮得东倒西歪,摇头晃脑,感觉那腰杆也快要被折断了。

乡村的美景让人陶醉,乡村怡淡悠闲的生活叫人向往。只是,我这个出生在乡村的人,如今也逃脱不了生活在狭笼城市的命。然我多想补救这种看似幸福的生活,多想要以闲适的境界去调和它,可我做得到吗?放得下吗?这也正是我要去理解和寻找的生活答案和必须去重新思考的问题。

第3篇:人在四十散文

写在前面的话: 不知不觉与年相逢整四十,儿时相逢,快乐、兴奋是主词调;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青春是,羞怯、迷惘、追求的综合体……如今回忆和静待成为一种新的幸福生活。

难得有时间将一路走来的旧纸新墨整合在一起,在这些特殊的日子串联在一起,汇流成一条静静的小河,穿过人生的喜乐,牵羁岁月的阴晴风雨,从那个黑瘦的小丫头到不知人生险猛的青年再到干不了几件事儿的现在。

(翻开一篇小学五年级的日记,好像因为早上迟到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很委屈的样子)。

再小的年纪都有丰富的感情,因为老师的批评一整天心情都成了阴郁。今天看来我会摇头一笑,笑那个容易感伤的姑娘,那个把老师当成了整个世界的可怜虫。会因为老师的不开心而自责。其实老师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与学生计较得失,老师能做的就是减少学生的失误,梦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优秀。如今做了老师才知道,用自己的价值尺度衡量了学生的价值方向,于生与己都是一种相爱相杀的痛苦。仿佛日记里那个哭了一早上的女孩,不是我而是一个不懂谙事的小可怜,是一棵翠嫩到可以滴水的幼苗。或许我以后再没有迟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人在路上散文

我家的房子是东西走向,所以门前有条南北大路,这条路是县城最烂最脏的路。说它烂是因为这是县城唯一一条沙石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坐出租车或三轮车说到这儿,司机要么不拉,要么加钱。说它最脏,一是因为这条路是全县垃圾车必经之地,遗弃的垃圾比比皆是,车子过后灰尘沸沸扬扬是人无处躲藏;二是东郊中学这条路边,于是就有了许多临时搭建的简易门面,而这些门面又大都经营的小饭馆,这样产生的污水时刻污染着路面。在这样的路上来来回回走了十多年,每年都听说政府修路,最后都是传说。整日盼着传说变成现实,盼着路面变得宽敞、美观、整洁、舒坦。

盼着盼着,这一天果然来到了。先听说我们这条路被规划成西铜高速的辅道,接着看到北面的清河上架起了坚固美观的大桥,然后今年春节刚过,这里的临时建筑开始拆掉,大幅度的修路工程开始了。现在已经进展了三个多月了,路的轮廓基本成型,北通关中环线,南连最宽敞的东三路,三十六米宽的路上已上好了垫层,两边的人行道正在改建上下水的设施,还没有竣工的路上,早已成了迫不及待的居民们早晚散步的主要途径,特别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人在庄周散文

人在庄周散文

人在周庄,不时被身边一切感染着、激沸着。廊桥古道,翠柳亭榭,水巷舟船,小桥穹窿,人头攒动,仿佛置身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幅里。一桥一涵,一砖一瓦间弥散着远古的气息,跳荡唐诗宋词古老韵味,不断撞击胸怀,感慨周庄的沧桑与奇崛,旷古与久远,陶醉水乡独有魅力中流连往返,不能自拔。

水上乐园,大美周庄。一弯小桥,几株南树,几片石板巧妙铺衬水中,与南木的影子腕成一道绿色涟漪向远方扩散。那片片深入水中的青石板上,一位头裹粉色方巾,着件翠花上衣的少妇正蹲坐塘沿捶洗衣服,旁边还静静卧着一条可爱的小狗,黑豆黑豆的眼睛一眨一眨,狐疑的看着前方波来荡去汩汩人流在做着什么。这是水乡周庄第一眼印象,人们喜滋滋逛商场,购买土特产品时,一条小船将我载入水巷,去品味水乡古旧的窗棂花,翘角飞檐下颗颗红灯笼了,好久没有过的激动从心底滋生蔓延,如醉如痴了。

唐风孓遗,宋水依依。这是刻写一块石碑上入门词,读罢思绪张启,忧古之情顿生,古宅深院竟成了怆怆然之痛。周庄始建于唐末宋初,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了,古村落仍然完整保存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人在春天里散文

人在春天里散文

一年四季,春天最美丽。

春天,河开了,草发了,树绿了,一时间,山清水秀,百花争艳。在和煦的春风里,天上飞鸟多了,地上人影多了,到处都是忙碌,到处都生机勃勃。

当年吴越王钱鏐看到了春色,想念起自己的爱妃,于是提笔作笺:“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陌上花开,姹紫嫣红,当然好景色,令人流连,令人眷恋。后来的文人雅士,他们对于春天,对于春暖花开,都有着格外的兴致。他们的诗,他们的文,赏春,惜春,咏春,叹春;春天,是他们最有兴致的时节,最容易感动的时节。今天,就是城里的小资,职员,教员,乃至工厂里的普通工人,他们每年春天,几乎都向往着外出旅游,向往春天的秀丽景色。他们,只要有机会,一定会出游,让自己的.腿脚撒撒欢儿,让心灵放放假,好一饱眼福。至于那些长头发、戴眼镜的诗人们,当然免不了诗兴大发,或讴或诵,其文思泉涌,灵感迭出,不在话下。

对于春天,那些商人,一样的精明,那经商赚钱的灵感更新奇。这几年,还是原来的山山水水,旅游景点多了;还是原来的那村那寨,宾馆、饭店多了。在春天里,通往景点的公路上

未完,继续阅读 >

《人在丽江散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人在丽江散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