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复习课件

2022-11-05 08:22:0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八年级物理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的复习难度比较大,很多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物理复习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基本知识: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

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复习巩固基本知识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如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1课时

【教具】投影、视频点播

【教法】启发、总结、讨论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略)

二、知识要点

1、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4、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是v。

单位是:米/秒,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

5、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来表示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是:vsts总t总sv2、时间和跑程的计算:t,s=vt

三、课堂练习

【例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

【分析】平均速度应是运动的.路程与所需时间的比值。

【解答】C 【例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多大?

【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出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运动时间,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得全路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设全路程为s,前半段运动时间t1,后半段运动时间t2.则答全程平均速度为24m/s. 【说明】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即不能用(20m/s+30m/s)÷2来计算平均速度。

【例3】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2秒,激光的传播速度为3×105千米/秒,一架飞机的速度最快可达3200千米/时,若乘坐这架飞机能直驱月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

【分析】本题暗含的等量关系是从地球到月球的路程s,还需要注意的是激光传播所用的时间是“往返时间”,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解答】根据题意,从地球到月球的路程s始终不变即s激光=s飞机而s=vt 则有v激光t激光=v飞机t飞机所以t飞机=v激光t激光/v飞机=(3×105千米/秒×1.28秒)/1千米/秒=3.84×105秒=102.7小时

答:这架飞机需要102.7小时才能到达。

【例4】一列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1100米长的铁桥,用时1分20秒。求这列火车的长度。

【分析】本题属于一类“车辆过桥、钻洞问题”,特点是:题目给出车辆长度,“路程”不能直接代人“桥(洞)的长度”[若是这样代人,车辆行完计算出的路程后,并未完全通过桥(洞),此时整个车辆还在桥上(洞里)!],而是路程=桥(洞)长+车长。

【解答】v=54千米/时=15米/秒,t=1分20秒=80秒,l桥=1100米,求:l车根据题意s=l桥+l车

则l车=vt-l=15米/秒×80秒-1100米=100米答:这列火车的长度是100米。

【例】关于追及问题,等量关系是s1=s2

第2篇:八年级物理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的复习难度比较大,很多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物理复习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基本知识: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

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复习巩固基本知识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如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1课时

【教具】投影、视频点播

【教法】启发、总结、讨论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略)

二、知识要点

1、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是v。

单位是:米/秒,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

5、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来表示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是:vsts总t总sv2、时间和跑程的计算:t,s=vt

三、课堂练习

【例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

【分析】平均速度应是运动的路程与所需时间的比值。

【解答】C 【例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多大?

【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出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运动时间,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得全路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设全路程为s,前半段运动时间t1,后半段运动时间t2.则答全程平均速度为24m/s.【说明】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即不能用(20m/s+30m/s)÷2来计算平均速度。

【例3】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2秒,激光的传播速度为3×105千米/秒,一架飞机的速度最快可达3200千米/时,若乘坐这架飞机能直驱月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

【分析】本题暗含的等量关系是从地球到月球的路程s,还需要注意的是激光传播所用的时间是“往返时间”,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解答】根据题意,从地球到月球的路程s始终不变即s激光=s飞机而s=vt 则有v激光t激光=v飞机t飞机所以t飞机=v激光t激光/v飞机=(3×105千米/秒×1.28秒)/1千米/秒=3.84×105秒=102.7小时

答:这架飞机需要102.7小时才能到达。

【例4】一列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1100米长的铁桥,用时1分20秒。求这列火车的长度。

【分析】本题属于一类“车辆过桥、钻洞问题”,特点是:题目给出车辆长度,“路程”不能直接代人“桥(洞)的长度”[若是这样代人,车辆行完计算出的路程后,并未完全通过桥(洞),此时整个车辆还在桥上(洞里)!],而是路程=桥(洞)长+车长。

【解答】v=54千米/时=15米/秒,t=1分20秒=80秒,l桥=1100米,求:l车根据题意s=l桥+l车

则l车=vt-l=15米/秒×80秒-1100米=100米答:这列火车的长度是100米。

【例】关于追及问题,等量关系是s1=s2

第3篇: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课件

每当学完一个章节,或者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往往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很混乱,那么就需要大家复习一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基本知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

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复习巩固基本知识。

【难点】

如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

1课时

【教具】

投影、视频点播

【教法】

启发、总结、讨论

【教学过程】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的较快,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课件

每当学完一个章节,或者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往往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很混乱,那么就需要大家复习一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基本知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

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复习巩固基本知识。

【难点】

如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

1课时

【教具】

投影、视频点播

【教法】

启发、总结、讨论

【教学过程】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的较快,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高一物理复习课件

高一物理复习课件

高一物理复习课件

曲线运动

(一)、知识网络

(二)重点内容讲解

1、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1)从运动学角度来理解;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从动力学角度来理解: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为了简化解题过程引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复杂的运动可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按正交分解或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它们具有独立性和等时性的特点。运动的合成是运动分解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等四边形定则。

2、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具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将复杂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为:

(1)水平方向:ax=0,vx=v0,x= v0t。

(2)竖直方向:ay=g,vy=gt,y= gt2/2。

(3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初三物理复习课件

物理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要认真背诵好相关的知识点,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初三物理复习课件,欢迎大家查看!

一、密度(ρ):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 m / V变形

m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常用单位:t g mg;

v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3m3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

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二、速度(v):

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υ= S / t变形S= υ t;t = S/υ

S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 m;t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 h3、单位:国际单位制:m/s常用单位km/h换算:1m/s=3.6km/h。

三、重力(G):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初三物理复习课件

初三物理复习课件

物理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要认真背诵好相关的知识点,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初三物理复习课件,欢迎大家查看!

一、密度(ρ):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 m / V变形

m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常用单位:t g mg;

v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3m3

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二、速度(v):

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υ= S / t变形S= υ t;t = S/υ

S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 m;t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 h

3、单位:国际单位制:m/s常用单位km/h换算:1m/s=3.6km/h。

未完,继续阅读 >

《八年级物理复习课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八年级物理复习课件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