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情悠悠散文

2022-11-11 17:34:19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乡音情悠悠散文

乡音情悠悠散文

贵族东北部,是一块侗歌萦绕的沃土,歌曲融入山民的生活状态,生存状态。侗寨人们热爱唱歌,以野语村言、俗话俚诀为载体,抒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年轮里包涵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唱歌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日常生活中,唱歌范围很广泛。男女青年互相表达爱意,有缠绵的情歌;结成鸳鸯连理,有喜悦的婚嫁歌;上坡劳作,唱悠扬山歌;下河捕鱼,唱飘渺渔歌;走亲访友、互诉衷肠,有豪放的酒歌;亲人远行、外出奔波,有一步三回头的送别歌;进山砍柴,有粗犷的伐木歌;病痛灾星、人老归土,有悲切的哀歌。此外,还有大歌、节气歌、灶神歌、板凳歌、姊妹歌、送神歌、春种歌、插秧歌……涉及生活方方面面,详尽周全。特别是一些大场合,如赶歌场、节日侗族大歌、寨子与寨子唱歌对垒或红白喜事清唱,几十里、百里外的唱歌爱好者不约而来,凑场子,赛歌喉。唱歌的过瘾,听歌的酣畅,赛事、歌事、歌会结束了,余音绕空,久久不绝,真是曲终人不散。有的还要走近歌手,一睹尊颜或芳容。

听,清水江边密林中传来一阵古老情歌:“放排的哥哥你停一停,妹子有事托一声,杭州梳子捎两把,姑苏弯月带回程。” 悠扬、婉转、缠绵,余音映和着流水,飘荡于清水江上空,久久不绝。“江月爬上树梢头,窈窕村女随哥游,白嫩玉腿水中戏,山歌渔歌荡悠悠。”销魂的情歌记录着古往今来多情男女悠悠相思,承载着有情人绵绵情愫,随大河流去,直至地老天荒。哦!那边坝子小路上走来一对青年男女:“坝子大又宽,小路弯又长,不嫌大路远,不嫌小路荒。哥哟!你走哪一头;妹哟!你走哪一方。”清脆婉转的女中音融合着高亢恢广的男高音,高山民族强悍坚韧的生命力得以演绎、延伸。“好久不到这方来,这方凉水长青苔。拔开青苔喝凉水,凉风悠悠吹过来。好久不到这方来,这里杉木长成材。青山滴翠如画美,口唱山歌乐开怀。”带着山风气息,裹挟了凉水味道,让听者如饮甘霖,清心爽脾。“侗家洛缅(侗语:姑娘)爱干活,脚勤手快笑呵呵。砍柴挑水,栽秧插禾。里里外外一把手,燕语莺声待客多,甜酒一碗,油茶一锅。”歌声把远方客人引进侗家,身着民族服装、头戴银饰的侗家洛缅手捧甜酒,端着油茶,让客人未尝先醉。

近年,打工往来频繁,加之受普通话影响,侗族歌谣与汉族民歌渐渐融合,日趋押韵、顺口,请竖起耳朵:

“豇豆开花一排排,苦竹开花在石岩,兰花开放在山坳,桂花香飘万里来。”

“出门摘菜顺河来,河边遇着马兰苔,十八阿妹起得早,碰见芦荻遍地开。”

“打鱼船走礁浪口,鲤鱼摆尾江中游,人人都说风浪大,不怕浪大站船头。”

“风吹碧水阵阵浪,驾船摇橹荡清江,从小打鱼**里,潮头涛声赴汪洋。”

“米酒香来米酒清,和妹碰杯心对心,情意绵绵长流水,日子似酒敬如宾。”

“高高山坡陡陡崖,哥砍柴来妹采茶,山歌回音茶歌应哟!歌声唱开红豆花。”

有歌声的民族是乐观的民族,他们心中有永恒追求,让其诗意栖居于大地上。

歌声滋润了山民劳累心田,丰富了精神生活。在没有电影、电视年代,人们靠歌声造就精神底子,夯实绵绵底气;在缺少书籍、文化氛围欠浓的山旮旯,侗族人民靠歌声支撑心灵追求。是歌声,宣泻了酸甜苦辣;是歌声,抒发了悲欢离;是歌声,弹奏了大山旷达的音符;是歌声,让天老天荒的纯美情愫得以延伸。平时,田间地头、坝子路上、江边河岸、风雨桥旁、牛圈猪舍,都有歌声飞出,或浅吟低唱,或引吭高歌,或轻喉逗引,那声音或喜悦或悲伤,或低沉或高亢,或缠绵或悠扬,或古朴或奔放……率真、流畅地表达了山民情感和心声。

侗歌是侗族人民精神和情感的圣山。人生失意、悲苦痛切时,歌声是丹田深处的寄托和支撑;人们外出奔波、四处飘荡时,歌声是牵系乡情、思念亲人的风筝线,是灵魂萦绕桑梓的绳索;相聚时,歌声是浓郁气氛的'美酒,是增添欢悦的催化剂;分离时,又是依依惜别的杨柳枝,是寄托相思之红豆。不论天涯海角,无论水远山长,只要听到侗歌,闻着乡音,便涕泪涟涟,魂归故里。只要高唱山歌,便忧愁皆忘,豪迈爽朗。前年,一位在欧洲留学的侗家儿郎来故乡探亲,回返时,将侗族大歌录制了几盘,说是在地球那一边,听到乡音,心里踏实。另一位在首都某大学教书的侗族洛缅,写信来家,请当地文联给她寄一本侗歌集,以便茶余饭后的浅吟低唱。

乡音情悠悠,弹指间,在外奔波已经二十年,每当人生失意、举目无亲时,我便吟颂侗歌,渐渐地,干涸心田慢慢滋润了甘霖,青草在生长,鲜花在开放,灵魂有了皈依;当工作略有小成,一本文集杀青时,就漫步于花园小径,哼一曲乡音,将喜悦放飞故里。那明快的节奏,豪迈的音调,绵绵的情愫,把我唤回桑梓。于是故乡思,亲人爱,几多情,亲和力,责任感,都在歌里了。

第2篇:悠悠鉴湖情散文

悠悠鉴湖情散文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为鉴湖的旖旎而痴迷;不知多少窈窕淑女因鉴湖的莞尔而驻足;不知多少革命先烈因鉴湖的悠久而抛头颅,洒热血。让我们共同寻觅历史的足迹,品读那悠悠的鉴湖真情。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不错,在鉴湖情悠悠流传时,我们怎么能忘了伟大的勾践呢?他虽然起初成为了战败国,成为了吴王的俘虏,但是他在破茅房中卧薪尝胆,在范蠡、文种等贤人共同秘密商讨复国大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使越国渐渐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乘机杀死吴太子,最后吴国不得已于勾践议和。勾践忍辱负重,为了国家的名誉,重振旗鼓,让后人对他钦佩不已。悠悠的鉴湖情中流淌着不忘国耻的'精神。

“秋风秋雨愁煞人”,读着这富有壮志豪情的诗句,我们不禁想起了最敬爱的巾帼英雄——秋瑾。每每我走过家乡的轩亭口,对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她生为一个女孩,十五岁时便在骏马上驰骋。后来,她参加了光复军,作为领导人员,她研究整顿光复会组织办法,草拟光复会军制,一次次险遭逮捕。可是最后狡猾的敌人还是没有放过她,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她咬牙承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在我们熟悉的轩亭口,她写下了那宏伟的七个大字,将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洒下了热血。她是我们鉴湖儿女的骄傲,悠悠的鉴湖情中流淌着坚贞不屈的精神。

看今朝,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都奔赴我们的家乡——绍兴,一场场中外宾客的联欢会都在这片飘洒着悠悠鉴湖情的土地上举行。“世界合唱赛”、“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都在绍兴召开,我们为母亲的美丽富饶而感到骄傲。争创文明城市的号角已经吹响,十字路口,因为有辛勤工作的交警叔叔们,而不再水泄不通;大街上,因为有挥洒汗水的环卫工人们,而变得焕然一新;学校里,因为有热爱学习的我们而变得生机勃勃。悠悠的鉴湖情中踏走着新时代的步伐。

马臻建造了鉴湖,而从古到今的鉴湖人民谱写了鉴湖悠久的历史篇章。让时间记载古往今来的鉴湖儿女,让我们为作为一个鉴湖儿女而自豪!

第3篇:悠悠乡土情散文

悠悠乡土情散文

一花语殷殷

雨,洋洋洒洒的雨,带着清新宜人的气息来了,打湿了种花姑娘的衣衫,也打湿了她彩色的憧憬。

刚才,妈妈要在篱笆下种扁豆,她没让种,偏说要种牵牛花。为此,她遭到妈妈一阵数落。

但是,她心里却甜甜的。

姑娘种下花粒,也种下了十八岁的心思。她偷偷看了一眼妈妈,心里暗暗埋怨道:

妈妈,你难道没看见吗?篱笆那边的小伙为了研究种田的科学,简直冷落了阳春。那瘦弱的身影,久久地贴在窗口;那昏黄的灯火,是他熬红的眼睛哟……

姑娘一边种花,一边惦记着那边的小伙。她那透明的双眸里,流露出一抹甜甜的笑意,流露出一片少女的纯情,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惆怅。

夜里,姑娘做了一个梦--

梦中,她种的牵牛花长大了,那柔软的藤蔓带着她羞涩的心思,越过那高高的篱笆,悄悄地爬到小伙的窗下,给他送去淡雅的清香,给他送去美好的祝愿。

哦,那多情的牵牛花,原来牵起了一片情,原来牵来了一片爱哟!

瞧,那漂亮的牵牛花多象粉红的喇叭,吹响了姑娘心中的歌;它又似甜甜的嘴巴,传递着姑娘的牵挂……

种花,种花。

姑娘种下了一章序诗,姑娘种下了一席情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除夕之夜情悠悠散文

除夕之夜情悠悠散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迎来了新春佳节。今年的冬天,江城失去了往年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丽景观。呼之欲出,则是温暖的冬天伴随着江城迎来了xx。

今天是大年三十,江城到处张灯结彩,彩旗飘扬,街道上处处洋溢着人们的欢笑声。远处传来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仿佛给节日的江城凑响了一首欢快的迎春曲。

随着夜幕的降临,江城的夜空华灯笼照,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人们的脸上带着喜悦的心情,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庆新年的快乐。

除夕夜,我和父母跟爷爷奶奶及亲友吃完温馨的团圆饭后,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亲人。回家的路上,天色已晚,节日里,路上还是热闹非凡,道路两旁灯火通明,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霓虹灯,时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夜空中,墨蓝的天空,挂着顽皮的小星星,它们眨着明亮的眼睛,好似向我们微笑,向我们问候节日的祝福。节日的夜晚,不时地绽放出一簇簇五彩缤纷的礼花,把江城的夜空装点的绚丽多彩;大人小孩在空旷的场地上兴致勃勃地燃放焰火,把新年美好的憧憬,通过烟花的绽放,放飞出自己的心扉。零星的爆竹声,时常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悠悠槐花情散文

悠悠槐花情散文(精选11篇)由网友 “猪是的念来过倒”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悠悠槐花情散文,欢迎参阅。

篇1:悠悠槐花情散文

悠悠槐花情散文

人间最美四月天。国色天香的牡丹,娇羞欲滴的樱花,独具风情的蔷薇花……花朝节,众花云集,五彩缤纷,争奇斗艳,香艳迷人。

唯独槐花开在五月,开得不徐不疾,“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每年春天梧桐花开到荼蘼的时候,也是槐花争艳的季节。

我对槐花情有独钟,刚进四月,我就翘首盼望着槐花早日绽放。槐树,是我们家乡最常见的一种树木,它弯弯曲曲的枝干努力向上伸展着,树皮上长满了裂纹,它的花儿如点点碎玉般缀满枝头,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我的眼里,一点也不亚于国色天香的牡丹,也不比娇艳欲滴的玫瑰逊色。在那个缺吃少喝的年代,它是大自然赐予家乡人的最珍贵的美味,幼时的我就是伴随着槐香长大的。

小时候,宁静的傍晚,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仍不知疲倦地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话着家常。常听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讲故事,年幼懵懂的我有很多的好奇,“二爷爷,我们村子里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呀?”二爷爷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悠悠秦腔情散文

悠悠秦腔情散文

陇秦大地,男女老少,都会对秦腔戏有着浓厚的痴爱之情。生在陇原爱陇原,这里的男人与女人,除了田间地头,起早贪黑的干农活之外,其余,就是对戏曲的迷恋。戏内戏外,那些至死不渝,风花雪月;那些爱憎分明,扬善除恶;那些行侠仗义,英雄救美,这些都是他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自从秦腔戏的诞生,祖先们恪尽职守,将这宝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一唱就是千百年。黄土高坡的儿女们,耕耘着土地,守着祖业,赶着牛羊,行走在陇秦大地上,在唢呐声里,在四季刮过的风雨里,唱着秦腔,唱着西北人独有的沧桑生活与那信天游漫过山谷的悲歌。也许是西北黄土高原人们常年处于耕作劳累的壮态下的原因,钟情秦腔戏历来高度重视。与其说唱秦腔,不如说是吼秦腔,秦腔的唱调几乎是高亢响亮,男人唱起来如五雷轰顶,气贯山河;女人唱起来音色清脆,婉转,尖声细语。但不失女人那种具有的柔媚与泼辣之气。

秦腔的文化基因深深的渗透在了陇秦大地儿女的心里,扎根在农村的土壤里。

对于秦腔戏来说,出于喜欢,那只是一部分人的选择,那便是自愿性的去镇子里的戏堂班学戏。而另

未完,继续阅读 >

《乡音情悠悠散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乡音情悠悠散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