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复习测试题
第1篇:六年级数学复习测试题3篇
六年级数学复习测试题3篇
六年级第四单元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检测
一、填空题。(每小题2%,共26%)
1、35:()=20÷16==()%=()(填小数)
2、因为X=2Y,所以X:Y=():(),X和Y成()比例。
3、圆柱体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成()比例。
4、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比例。
5、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是1:2,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6、a、b、c三个量的关系式是a=b÷c,如果b一定,a和c两个量成()比例。
7、A、B两地相距6千米,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应画()厘米。
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图上,6厘米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
10、比例尺=():()。
11、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12、用同样的瓷砖铺地,铺64平方米要320块,照这样,铺20平方米要()块。
13、根据规律填空并判断比例关系。
X23510...
Y4.57.512...
X与Y()。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X23510...
Y42.412...
X与Y()。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二、明辨是非。(每小题2%,共28%)
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就是乙数的3/4。()
2、把10克的农药溶入90克,农药水与水中农药的比是9:1。()
3、800米赛跑中,运动员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成反比例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正比例。()
5、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成正比例。()
6、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7、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8、订阅《鹤壁日报》的总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
9、零件总数一定,已生产的零件和未生产的零件个数成反比例。()
10、人的体重和身高成正比例。()
11、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12、水总量一定,用去的水和剩余水的吨数成反比例。()
13、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
14、比例尺是一个比,所以它没有单位。()
三、选择题。(每小题2%,共14%)
1、铺地面积一定,()和用砖块数成反比例。
A.每块砖的边长 B.每块砖的面积 C.每块砖的周长
2、要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15000,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A1:50000000 B1:5000 C5000:1
3、每公顷小麦产量一定,种小麦的面积和总产量()。
A.不成比例 B.成正比例 C.成反比例
4、会议室的面积一定,里面的人数和每人所占的面积()。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题(新北师版)
一、填空
1、一个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一个()体。
2、如果3a=5b,那么a:b=():(),b:a=();()。
3、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相差18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4、一个比例的內项之积是最小的质数,其中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5、比例尺=():(),为了计算简便,比例尺常写成前项是()的比。如果比例尺一定,那么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比例。
6、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4:5,行完一段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和甲车的时间比是()。
7、从上午9:00到9:30分针()旋转了()度,时针()旋转了()度。
8、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用5.5小时可以行驶()千米。
9、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底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0、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跟原图形比()变了,()没变。
二、选择。
1、在一张机器零件图纸上,用6厘米长的线段代表实际3毫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A.1:2B.1:20C.20:1
2、比例8:3=24: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该增加()
A.27B.18C.6
3、两个圆锥的高都是2分米,如果它们的底面半径的比是1:2,那么它们的体积比是()
A.1:2B. 1:4C.1:8
4、a=,那么a和b()
A.不成比例B.成正比例C.无法确定
5、女工的人数比男工人数少,男工人数与女工人数的比是()
A.7:2B.2:7C.7:5
三、判断
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2、如果圆的直径一定,那么圆的周长与圆周率成正比例。()
3、正方体和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则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4、任意两个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
5、求一节圆柱形通风管所需要的材料,就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四、计算
1、口算
0.4×1.2=0.25÷=0.3÷4=0÷=1.5-0.04=
3.2+1.68=0.12=202=4-=+=
2、解比例
4:9=x:3.6=:=x:2.8:x=2:2.5
五、动手操作
六、解决问题
1、学校要修建一个长方体水池,在比例尺是1:200的设计图上,水池的长为12cm,宽为10cm,深为2cm。按图施工,这个水池的长宽高各应挖多少米?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个底面半径是6cm的圆柱形玻璃容器里装有一部分水,水中浸没着一个高9cm的圆锥。当圆锥从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0.5cm,这个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
3、一个无盖水桶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5分米,如果要做这样一对水桶至少准备多少铁皮?
4、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与其影长的比是3:1,现在有一座高15米的高楼,这时它的影长是多少米?(用比例知识解决)
5、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cm,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多少厘米?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提供的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题,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A.不成比例 B.成正比例 C.成反比例
5、()中的两种量不成比例。
A、从北京到广州,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和所需时间
B、一箱苹果,吃去的个数和剩下的个数。
C、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
6、某校学生总人数一定,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7、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1)1:50(2)1:200(3)1:20000000 (4)1:5000000
四、数学与生活。(32%)
1、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6%)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图上,两条直角边共长5.4厘米,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4%)
3、用收割机收割一片麦田,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如下表。
每天收割的面积(公顷)12060402015
需要的天数12368
(1)表中()和()是相关联的量,()随着()的变化而变化。(4%)
(2)表中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这个积所表示的的意义是()。(2%)
(3)因为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的()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成()比例。(2%)
4、下面的图像表示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测得的不同物体的高度和它的影长之间的关系。
(1)看图填写下表。(2%)
物体高度/m1234……
影长/m……
(2)根据图像推算,如果一个物体的高度是6.5米,这时它的影长是()米。(2%)
(3)物体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 )比例。(2%)
5、某小区要修建一个长方体游泳池,在比例尺是1:200的设计图上,游泳池的长为30厘米,宽为10厘米,深为1厘米。(4%)
①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按这图纸施工,修建这个水池要挖出多少立方米的土?
6、电影院在中心广场北偏东60°方向、距中心广场实际距离约240米的地方。请在图中标出电影院的所在地。(4%)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提供的小学六年级数学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卷,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六年级第四单元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检测(北师大版)
一、轻松填一填。(每空2%,共18%)
1、1、比例尺=():(),
2、一幅平面地图上,图上距离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3、A、B两地相距6千米,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应画()厘米。
4、比例尺8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倍。
5、一个零件长8毫米,画在设计图上是16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6、用边长是2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3000块,改用边长是5分米的方砖铺地,要用()块。
7、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成(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 )比例。
8、一幅图的比例尺是。A、B两地相距320km,画在这幅图上应是()cm。
9、六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行人数和排成的行数成()比例;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和花生的质量,成()比例;3x=y,x和y成()比例;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比例。
二、判断如下情形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每空1%,共16%)
1、教室的面积一定,某班学生人数与人均占地面积成( )比例。
2、《鹤壁日报》定价一定,订阅份数和所需要的总钱数成( )比例。
3、大豆油的总质量一定,大豆的千克数和出油率成( )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 )比例。
5、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比例。
6、一袋面粉食用去的数量和剩下的数量( )比例。
7、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长度和截的段数成( )比例。
8、如果y=5x,那么x和y成( )比例。
9、购置电脑的总价一定,电脑单价和数量成()比例。
10、电脑的单价一定,购置电脑的数量和总价成()比例。
11、一个人的年龄和身高成()比例。
12、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成()比例。
13、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比例。
14、在一定的时间里,制造零件的个数与制造一个零件所需要的时间成()比例。
15、从兰州到北京,火车所行的时间与速度成()比例。
16、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比例。
三、选择。(每空2%,共8%)
1、如果甲数=乙数÷5,那么甲数和乙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一个正数和它的倒数成()。
A、正比例B、反比例C、不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按1:4的比例尺放大后它的面积是()。
A、48平方厘米B、96平方厘米C、192平方厘米
4、下面数量关系中()能构成正比例,()能构成反比例。
A、路程÷速度=时间(一定)B、总价=单价×数量C、K=2
D、A×B=C(一定)E、A+B=C(一定)
四、数学与生活。(40%)
1、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甲市到乙市的距离是3.6厘米。汽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从甲市到达乙市要用几小时?(8%)
2、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测得南京与上海的距离是6厘米,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南京与上海的距离应是多少厘米?(8%)
3、在同一张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40厘米,乙丙两地的距离是50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8千米,乙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8%)
4、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这间教室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
5、某张平面示意图的比例尺是1:8000,
(1)3200米的长的马路在图上应是多长?(4%)
(2)一个长方形居民小区在图上长1厘米、宽0.5厘米,它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
五、操作题。(18分)
(一)(6%)
1、学校离中心广场有()千米。
2、淘气的家在中心广场南偏西30°北方向、离中心广场8千米的地方,请你画出淘气家的所在位置。
3、淘气每分钟走80米,他从家出发到中心广场然后到了学校大约用()分钟。
(二)淘气和笑笑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淘气每分行70米,笑笑每分行80米,几分钟相遇?(先测量,再计算,比例尺是1︰45000)(6%)
(三)下表为购买笔记本时数量与总价的表格统计。(6%)
数量/本01234567…
总价/元01.53…
(1)将表格补充完整,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再顺次连接。
(2)哪个量没变?数量和总价之间成什么比例?
(3)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买9本笔记本,需要多少元钱?
第2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考点1:四则混合运算
1、计算 .
解析:在计算时,要按运算顺序和法则一步一步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中括号里面的,中括号里面的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答案: =(59×0.58+6)× =(34.22+6)× =40.22× =20.11.
考点2:“归一”问题
2、5台车床3.5小时可生产零件140个,照这样计算,20台这样的车床4小时可以生产零件多少个?
解析:解题时先“归一”,即先求出1台车床1小时生产的零件个数,再求20台车床4小时生产的零件个数。
答案:140÷3.5÷5×20×4=640(个)
考点3:“归总”问题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45千米,8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驶50千米,那么多少小时可以到达?
解析:汽车所行的路程是不变的,因此要求几小时到达,需要知道所行驶的总路程和每小时所行驶的路程,现在每小时行驶50千米是已知的,所以要求出从甲地到乙地的总路程。
答案:45×8÷50=7.2(小时)
考点4:行程问题
4、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去时每小时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54千米,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解析:先求出往返的总路程是多少,再求往返的总时间是多少,用往返的总路程除以往返的总时间,即求出往返的平均速度。
答案:270×2÷(270÷45+270÷54)=540÷11≈49.09(千米/时)
考点5:工程问题
5、写一份材料,甲单独写需要4小时,乙单独写需要5小时,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小时?
解析:把总工程量,即这份材料看做整体“1”,甲单独写要4小时完成,则甲的工作效率为 ,乙单独写要5小时完成,则乙的工作效率为 ,求两人合作一起写需要几个小时,则用合作的工作总量除以它们的工作效率和。
答案:1÷( + )=1÷ = (小时)
考点6: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
6、六年级(1)班有女生20人,比男生的人数少了20%,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解析:先求出男生的人数,由“女生的人数比男生的人数少20%”可知男生的人数是单位“1”,用除法计算。再用男生人数减去女生人数,即求出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答案:20÷(1-20%)-20=5(人)
考点7:按比例分配
7、育人小学要植树140棵,按3:4分配给六年一班和六年二班,六年一班和六年二班各植树多少棵?
解析:本题中140棵数是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分成(3+4)份,其中三份分给六年一班,四份分给六年二班。
答案:(1)求一份是多少?然后再求每班多少棵?
140÷(3+4)=20(棵)20×3=60(棵)20×4=80(棵)
(2)按比例分配:140× =60(棵)140× =80(棵)
相关练习:
一、直接写出得数
÷2= 1÷25%= ÷3= 254―97=
× ÷ × = 5× = 2.4× = 3624―2994=
二、计算
1、2037―2037÷21 2、4375+884÷26×25 3、8.5+(5.6―4.8)×13
4、 ÷0.4 5、 ÷
6、2.25×1.8+1.25×0.18 7、
三、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 比它的60%多4.5,求这个数。
2、 与它的'倒数的和除 与 的和,商是多少?
3、1减去 与 的积,所得的差再除以 ,商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
1、水果店有苹果240千克,上午卖出 ,下午卖出 ,还剩下几分之几?剩下多少千克?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 ,经过 小时后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修一条公路,甲队修了全长的 ,正好是600米,乙队修了全长的 ,乙队修了多少米?
4、妈妈把5万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一年,计划到期后将税后利息捐给“希望工程”,年利率是4.14%,利息的税率是5%,一年后妈妈可捐款多少元?
5、学校购进一批新图书,按3:4:5的比例分给三、四、五年级,五年级分得40本,这批图书共多少本?
6、一份稿件,小明单独打需要10小时,小丽单独打需要8小时,他们俩合打这份稿件需要几小时?
7、在一副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4.2厘米,在另一幅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五、运算律
考点1:加法的运算律
考点2:连减法的运算性质
1、简算75+28+25+62 2、计算8.29-1.21-2.79
解析: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 解析:本题是对减法的运算性质的运用,结合律可使计算简便。交换28 观察发现1.21与2.79能够凑成整数4. 因和25的位置,先把75和25相 此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加,再把28和62相加。 两个数,可以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答案:75+28+25+62=(75+25)+ 答案:8.29-1.21-2.79=8.29-(1.21+2.79)
(28+62)=100+90=190 =8.29-4=4.29
考点3: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简算4.6× +5.4÷ 4、计算2.5×12.5×32
解析:通过观察,经过简单变形后 解析:本题考查对分解乘数、乘法交换律、乘法
正好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结合律的掌握情况。2.5能与4凑成整数,而12.5
答案:4.6× +5.4÷ =4.6× 和8能凑成整数,因此就先将32分解成4×8,
+5.4× =10× =9 然后再交换位置,很容易就可以求出结果。
答案: 2.5×12.5×32=(2.5×4)×(12.5×8)
=10×100=1000
相关练习:
一、简算下面各题
1、1.25×16 2、2004× 3、
4、 5、3.5× +5.5×80%+0.8 6、25+93+75+7
7、0.9+0.64+0.1+0.36 8、0.125×56×8
9、20.1×14 10.0.25 ×1.25×4×8
二、解决问题
1、一个大水杯26.2元,一个小水杯13.8元,各买12个,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2、买了4箱饮料,每箱有24瓶,每瓶2.5元,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答案:
计算与应用
一、 4 157 2 630
二、1、1940 2、5225 3、18.9 4、25.5 5、 6、4.275 7、0
三、1、4.5÷( -60%)=30 2、( + )÷( + )=
3、(1- × )÷ =
四、1、1- - = 240× =100(千克) 2、(60+60× )× =90(千米)
3、600÷ × =480(米) 4、50000×4.14%×1×(1-5%)=1966.5(元)
5、40÷ =40× =96(本) 6、1÷( + )= (小时)
7、4.2÷ =21000000(厘米) 21000000× =10.5(厘米)
运算律
一、1、1.25×16=1.25×8×2=20
2、2004× =(2003+1)× =2003× +1× =
3、 × + ÷13= × + × = ×( + )=
4、 = ×15×17+ ×15×17=17+30=47
5、3.5× +5.5×80%+0.8=3.5+5.5+1)×0.8=10×0.8=8
6、25+93+75+7=(25+75)+(93+7)=200
7、0.9+0.64+0.1+0.36 =(0.9+0.1)+(0.64+0.36)=2
8、0.125×56×8 =0.125×8×56=1×56=56
9、20.1×14=(20+0.1)×14=20×14+0.1×14=281.4
10、0.25 ×1.25×4×8=(0.25 ×4)×(1.25×8)=1×10=10
二、1、(26.2+13.8)×12=480(元)或26.2×12+13.8×12=480(元)
2、24×4×2.5=240(元)
第3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测试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2= 1÷25%= ÷3= 254—97=
× ÷ × = 5× = 2.4× = 3624—2994=
二、计算
1、2037—2037÷21 2、4375+884÷26×25 3、8.5+(5.6—4.8)×13
4、 ÷0.4 5、 ÷
6、2.25×1.8+1.25×0.18 7、
三、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 比它的60%多4.5,求这个数。
2、 与它的倒数的`和除 与 的和,商是多少
3、1减去 与 的积,所得的差再除以 ,商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
1、水果店有苹果240千克,上午卖出 ,下午卖出 ,还剩下几分之几剩下多少千克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 ,经过 小时后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修一条公路,甲队修了全长的 ,正好是600米,乙队修了全长的 ,乙队修了多少米
4、妈妈把5万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一年,计划到期后将税后利息捐给“希望工程”,年利率是4.14%,利息的税率是5%,一年后
第4篇:小学六年级复习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复习测试题
一、填空题。(18分)
1、1.3×8表示( )或者表示( )。
2、2.08千米=( )千米( )米 4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小时40分=( )分
3、比较大小。
(1)1.9○1.96 (2)3.8×1.32○3.8 (3)50分○0.5小时 (4)1.75÷8.1○1.75
4、把8.0 、8.0 、8. 0 、8.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2平方米,高是30分米,则底是( )分米。
6、一个三角形底是10厘米,是高的2倍,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 )
2、方程一定是等式。 ( )
3、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4、㎡=2m ( )
三、选择题。(5分)
1、(0.1-0.1×0.1)÷0.1+0.1的计算结果是( )
A、0.1 B、0.19 C、1 D、9.1
2、2.5米=( )
A、2米5厘米 B、2米50厘米 C、25厘米
3、4
第5篇:小升初数学复习测试题
小升初数学复习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
1、某小学校园网站成立至今浏览总人数已达到2176847人,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2、a=2×3×m b=3×5×m (m是自然数,且m≠1),如果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21,则m是(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3、在31.4%、3.14、3.014、3 、3.104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4、小明从家到学校1.2千米,如果每分钟走200米,早上7:10从家出发,他到校时间是( )。
5、一块豆腐切三刀,最多能切( )块。
6、买2千克荔枝和3千克桂圆,共付40元。已知2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1千克桂圆的价钱。荔枝每千克 元,桂圆每千克 元。
7、把一根8厘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的长是( )
8、把10克糖放入40克水中,糖和水的比是( ),糖水的含糖率是( )%
9、1.2:35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0、4a=5b,那么a:b=( : ),a比b多( )%。
11、
第6篇:六年级数学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测试题
一、 填空(每空2分,共36分)
1、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后,计数单位就变成了1,这个数原来有()位小数,计数单位是();如果把它的小数点又向左移动两位,是原来的()倍。
2、一个五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质数,千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一位数,这个数能被6整除的最小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等于()。
3、1里面共有11个,3里面有14个。
4、约数共有10个的最小自然数是(),它所有约数的和是()。
5、把4千克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堆苹果的(),分得()千克或()克苹果。
6、如图:梯形ABCD中,AE:CD:BE=2:3:4,则甲乙丙三块面积的比是()
7、一些自然数同时被3、5、7除都余1,把这些自然数从小到大排成一排,其中第三个数是()。
8、有一块长方体木料,长4米,宽2米,高3米,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圆柱的体积是()。
9、昨天某班有2人请假未上学,其余48人全部到校,昨天这个班的出勤率是(),如果总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