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卷点评
第1篇:2013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卷点评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市教坛中坚钟伟平:
今年所提供的三则材料,主题分别可以界定为“孩子的纯真”、“孩子心灵提前硬化”、“世界正在失去孩提王国”。三则材料可以概括为“童真”“纯真”“质朴”“童心”等同一话题。这个人文性的命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纠正了对宏大价值的过度追求,体现了一种命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关注生命的意义、思考存在的价值。在信仰缺失、精神困顿的当下,这道题显然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考的是学生自己必须面对的东西。
材料中的三句话都是针对青年而谈,都富有哲理。重要的是考生要从三句话的中提取哲理作为作文的主旨。
这三句话的哲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这句话是指孩子(青少年)由于阅历浅,见识少,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尤其是正面。“不会转弯”实际上是对青少年不成熟的批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学科网特约,这句话也是对青少年思想固化的批评,但较之丰子恺的话有明显的比较意味,即青少年的思想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而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硬化”了,这就提出了促进青少年思想活跃,发展他们的思想的要求。“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学科网特约,这句话的前半是前提,后半是结论,是在谈论青少年成熟的标准,即他们不再沉浸在童话王国的时候他们就成熟了。
这三句话,一句是说青少年不成熟,一句是说青少年需要成熟,一句是说青少年怎样才成熟。它们之间有比较密切的逻辑关系:学科网特约,三句话分别从现象、要求、标准三个角度谈论青少年。所以可以从现象、要求、标准三个角度构思立意,学科网特约,但最好是把三个角度结合起来,讨论三者的关系,从而提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青少年是不够成熟的,但青少年需要成熟。成熟的标准就是他们不再沉浸在自己的童话王国里。
李小勇
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卷仍采用材料作文的题型来开考。材料作文,是考生根据命题者给出材料和要求,来写考场作文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所以读懂材料是审题立意是否准确的关键。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卷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名家的三句名言警句。2013浙江省高考作文: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英国作家菲尔丁说,世界将失去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就是沉沦。
根据作文材料来解读含义:第一句的意思是,孩子们用童真、率直来观察世界,评价事物,不会拐弯抹角。第二句是英国作家赫胥黎对世界的拷问:“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们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为什么啊?昨天的儿童血脉里流动着天真活泼快乐,流动着绵绵不断的正真和火热之情,弹指间,当他(她)们成长为少男少女时,一旦迈向向社会,动脉便硬化,心理便僵冷。从赫胥黎的发问中,我们可以揣摩出他的意思:人类尚未苍老却失落了那一颗最可爱的童心。他不想童心硬化、青春硬化、灵魂硬化;他殷切希望童心穿过少年、青年而一直跳动到老年时代,于是童心永恒,变成诗人的梦与呼告。第三句分两层来解读。“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是比喻,世界将失去童心就像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样。“海底王国”是奥妙、神奇、博大深邃、深不可测、无穷无尽的,要探究海底王国的秘密,需要有儿童时代那般大胆的想象,奇妙的幻想。“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是一般性结论:面对纷繁的生活、无论谁,一旦失去童心就变成世俗的毫无活力的成年人。
三句名言话童心、青春、成人,从结构上看是平行并列的。丰子恺的话,以叙述为主;赫胥黎的话,以议论为主;美国作家的话,比喻引入,推出结论。因此,该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可以正面切入:让我们童心与时代一起跳动、童心不泯、童心永恒、青春永恒、灵魂永恒;也可以反面切入:童心硬化、青春硬化、灵魂硬化、探究人类(成年人)失去童心的社会原因等等;还可以正反结合来写。这样看来,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卷,题目的拟定、文章中心的确定,难度不大,但要写出佳作,考生要有理性的思考和扎实的文学功底。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卷最大的亮点是“三心(新)二意”。“三心(新) ”:角度新,既可以单向思考,又可以运用思辨关系(辨证法);手法新,表达方式巧妙与修辞方式结合;材料新,首次运用并列式展示名家名言。“二意”:立意新,童趣和理趣相结合。童年的心灵是美丽的,始终保持童年的心灵,我们的世界不仅美丽而且日新日益;反思新,首肯童心,以童心为线索,然后回顾过去,针对当前、反思自我,返璞归真,很有童趣和理性,很有艺术性和创造性。
个人认为:中学六年的写作,如果能掌握“三心(新)二意”的作文法,就会进入写作的“海底王国”,写出考场高质量的优秀作文。
第2篇:2012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卷点评
编者按:浙江省修辞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楹联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杭七中语文教研组长李老师点评2012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卷,如是说:
2012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卷点评
李小勇
2012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善良、好相处、守信用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卷以“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为话题,从而引发出网民的三种看法,考生可选取其中一种看法作文,这种作文形式,结束了浙江作文卷连续两年考“新标题作文”的格局,向回归话题作文靠近,真正进入多元(各种命题形式)并存”的阶段。多元并存,循环往复,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我认为多年不变地考“材料+全命题”的新形式,不但产生了“引议联结”等模式化的新病,而且产生了审题障碍太多、束缚学生思维的缺陷。要减少审题障碍,倡导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发散性,就必须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今年浙江高考作文“三选一”均是热门的论题,文章内容贴近现实,价值导向很好,并且开放作文的论点,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审美观、生活体验、真切的感受来选择,人人都会有话可写、有感而发,这样便可以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佳作来。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卷所采用的材料出自台湾女作家刘继荣的博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记叙的主人公是12岁的女儿,成绩在班里排名第23名,属于中等生,于是有了23号的绰号。人生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第二志愿是当个普通的妈妈;博核(中心思想),揭示了甘愿平凡的哲学真谛。
从审题角度看,读过该博文的同学,审题很轻松,一目了然;未读过的同学可以从”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话题入手,该话题最关键的两个词:“坐在路边”和“鼓掌”。“坐在路边”,表明所坐处所,不是主要位置,而是坐在次要的、陪衬的地方;“鼓掌”是题眼,是作文立意的轴心。
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确立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没有中心立意的文章是肤浅杂沓而没有灵性的。网友3种评论,第一种是“平凡说”,“平凡”,是生命的真谛,生活中的普通人就像万里长城中一块块石头和一望无际的沙漠之中颗颗沙子,我们应该为块块石头颗颗沙粒鼓掌。如果作文只说平凡,没有落实具体行动“鼓掌”上,不能算作立意深刻作文。第二种是“英雄说”,历史早已证明“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们应该为英雄鼓掌。如果作文只说英雄,没有落实具体行动“鼓掌”上,不能算作立意深刻作文。第三种是“辩证说”平凡与伟大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是统一而又矛盾的。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应该为平凡构筑伟大鼓掌。如果作文只说辨证的统一,没有落实具体行动“鼓掌”上,不能算作立意深刻作文。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卷,话题虽然简洁平实,但充满着诗情画意,富有文学性。考生可以写记叙类为主的文章,也可以写议论类为主的文章,可运用记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完成作文,特别是有文学特长考生,尽可一展文采,写出考场美文!因为事实证明,一个好的作文命题应该让具有不同阅历、不同思想特点的考生自由选择能够承载其思想内核、抒发其内心独特感受、展露其聪明才智和文采的文体样式!其最大的亮点是思考方向的多向性、文体选择的多样化、思维特点的多重化,这鲜明的特色与我们今天多元、民主、开放时代特点相吻合。
附台湾女作家刘继荣的博文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有我们家的“23号”,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因此,他一看到娱乐节目里那些才艺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两眼放光。
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间。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4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12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人们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有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公的神情,极为尴尬。
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孩子也蛮懂事,漫画书不看了,剪纸班退出了,周末的懒觉放弃了。像一只疲惫的小鸟,她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卷子、练习册,一沓沓地做。可到底是个孩子,身体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在病床上,输着液体,她还坚持写作业,最后引发了肺炎。病好后,孩子的脸小了一圈。可期末考试的成绩,仍然是让我们哭笑不得的23名。
后来,我们也曾试过增加营养、物质激励等等,
几次三番地折腾下来,女儿的小脸越来越苍白。
而且,一说要考试,她就开始厌食,失眠,冒虚汗,
再接着,考出了令我们瞠目结舌的33名。
我和老公,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
恢复了她正常的作息时间,还给她画漫画的权利,
允许她继续订《儿童幽默》之类的书报,家中安稳了很久。
我们对女儿,是心疼的,可面对她的成绩,又有说不出的困惑。
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带着老公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
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
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两个小男孩,一个数理天才,一个英语高手,
两人同时夹住盘子上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
丰盛的美食,源源不断地摆上来,他们看都不看。
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
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
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
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
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
直到下车,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
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
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
不过,他说:
『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他从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见这种事。
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上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
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
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
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
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普通,可是做人,实在很优秀!』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妳快要成为英雄了。』
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
『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
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
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上,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
我心上,竟是蓦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
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中的平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
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长大成人后,她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
。
何况她是班上50名之中的23名,我们还不庆幸,还不满足?
还想要更高人一等,更出人头地!那后面还有27名半数以上的孩子呢﹖如果我是她们的父母
,我要如何自处呢﹖
在那些漫长的岁月,她都能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又没学坏,我作为身教言教的父母,
能教养孩子长大成人,并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就可告慰先祖,
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美好的未来?
就算她将来能当上司法官,能考上建筑师,若她心术不正,口是心非,那又有何用?
李小勇
第3篇:江苏高考语文卷点评
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点评:名家热点入卷来
发布时间:2011-6-9 12:39:18 信息来源: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作 者:沈郁菁 浏览次数:3 【大 中 小】
江苏自主命制的第八份高考语文试卷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读后的初感是:名家热点入卷
来。
先说名家。文学类文本节选自著名作家宗璞“为一代共赴国难、为国捐躯的青春学子立言”的长篇《西征记》;实用类文本则破天荒地采用鲁迅杂文《捧与挖》;古文为苏轼名篇;鉴赏则用杜甫《春日忆李白》;语言运用从鲁迅《药》中化出;课外名句竟为卓然大家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中“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再说热点。“高考作文是否禁用网络词语”的议论,言犹在耳,“咳不容缓”作为遭到阉割的成语就已经赫然出现在了考生面前;病句语料引入“建党九十周年”唱红歌;语言表达则是“我国地震海啸可能性小”的原因概括和明确为“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清华百年华诞前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多少字校训事件,也已入了命题者法眼,最后以国学
第4篇:浙江高考语文卷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旋(xuán)涡 按捺(nài)蜜饯(jiàn)稍纵即(jí)逝 ....B.桑梓(zǐ)鬈(quán)发 昭(zhāo)示 图穷匕(bǐ)见 ....C.混(hùn)搭 盘桓(huán)喷(pân)香 扛(káng)鼎之作 ....D.潜(qián)伏 佝偻(lóu)拙(zhuó)见 戛(jiá)然而止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
第5篇:2015浙江高考作文题点评
2015浙江高考作文题点评
2015年高考开考。首场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5浙江高考作文题点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5浙江高考作文题点评】
不少走出考场的学生认为,浙江的作文考题“人品和文章”主旨有些模糊,写起来有些难度。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老师、文学博士崔勇认为,今年的作文题目,是一个“可考”的题目,平时有积累,善阅读,勤思考的学生,较容易写出立意深远的作文,反之写出的文章会略显呆板。
崔勇认为,此次高考
第6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点评
2011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点评
(1)
这篇满分最突出的优点是情感真挚、朴实。作者以“我只想做自己”为全文主旨,以“我的幸福低到尘埃里”为情感基调,不虚夸,不矫饰,不艳羡,借助质朴的文笔和流畅的语言,将自己“简单的思想”、向往“安静的幸福”等真实情感明确而恰当地展现出来,真切感人。
(2)
这篇佳作的重要特色在于生活材料的巧妙运用。在开篇确立主旨“认清自己,自主‘我的时间’”后,作者分别以周末踱步回家的“自主前进”、龙应台的话语和面对自主招生的“安之若素”“置身事外”等材料,真实而鲜活,自然而恰切,似乎信手拈来,却又平中寓奇,推陈出新。
(3)
以哲思取胜应该是此佳作的主要特点。作品以哲人名言“给时间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间”为起点,通过彰显生命的“独一无二”“我的生命是无法复制的孤本”等意愿和“阅读”“流浪”“倾听”等行动,以及对照秋瑾、梭罗等名人,对“我的时间”进行了辩证而深刻的思考。
(4)
或许议论文章要做到构思新巧不易,而这篇满分作文则匠心可鉴。作者先用“题记”切入“时间”,然后从“不知不觉”
第7篇: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点评
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点评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在语文考试结束后被公布出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欢迎大家参考!
【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以“虚拟与现实”为主题。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要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的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标题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高考语文一结束,网上就有消息说“杭高的钟峰华老师猜中作文题了,钟老师今年曾预测可能有的几个作文命题方向,其中一个是‘信息时代的忧与喜’”。
昨天快报记者采访了钟老师,他
第8篇:名师点评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名师点评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2016年高考题目公布后引来了,各地名师的点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欢迎大家参考!
【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要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名师点评】
宁波诺丁汉大学附中桂维诚:让每个人做出自己最好的选择
果然不出所料,2016年的高考作文并没有出现大的改变,还是沿袭近年来“思辨类型题目”的思路,二元乃至多元思辨已经成为近几年高考作
第9篇: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
浙江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
《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点评:浙江卷的作文,1.其突破口是“你”的确定,“我”也要融进去。从文体来看似乎写为人物故事要好些,也可写成多片断体叙事散文,如把“我”设定为台湾同胞,具体可为余光中、连战等,写这些人对大陆母亲的情感。还可写成抒情散文。2.“绿叶对根的情意”说的是人要有感恩之心、回报之意。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以写记叙文为佳。
第10篇:湖北高考语文点评
2012湖北高考语文点评:总体平稳 默写题有点怪
“语文试卷与湖北省四月份样卷基本吻合,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昨日,武汉外校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吴小平说,试题总体上呈现新课改高考第一年,平稳过渡的特点。
语文基础知识15分,没有超过高考说明的题目,其中一个文学常识题,与新教材中要求考生考试中有新收获有关。现代文阅读紧扣新课改精神,整个文章体现的是一种乡情,而现代文阅读最后一题考查的是关于原因的探究,这正是新课改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语言运用题也体现了新课改的探究精神。”吴小平认为,今年的常规题文言文很平稳,考查实词,虚词,但文言中断句,与过去的标题相比有所加深。诗词赏析一个是人物形象分析,一个是炼词的分析,都不难。
科技文阅读选择的是社科类文章,这在高考中相对少一些,可能是命题者希望训练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与人文情怀有关。
不过让吴小平意外的是默写题,“感觉有点怪。”吴小平说,默写中8个题由学生选作,一共5分。但默写内容涉及初高中内容,而且既有选修也有必修内容,“至少有3分考查的是选修内容,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