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记叙文写作指导

2022-11-11 22:24:40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三年级记叙文写作指导

三年级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属于散文文体中的一类基本文体。以下是“三年级记叙文写作指导”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抓阅读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首先是课内阅读,我们在讲每篇课文之时,应除了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外,还应从写作方法上给学生加以指导,如为了突出中心作者是如何选材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怎样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将文章写生动;写景的文章又如何通过眼观、耳闻、鼻嗅等调动各种感官将景物描写得很美的等等。

其次是课外阅读,由于学生阅读得少,积累的不够,才会出现作文无话可说,语句平淡。对此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要从课堂抓起。在读课文时,要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另外,我们在课外读物的推荐方面也应注意。对于三年级学生,我们应推荐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难度适中的一些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先由这些课外读物,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逐渐到作文书籍、科技类书籍,再到小说、报刊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愁他们不读书,书读多了,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了,可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抓修改

美国作家科德威尔曾说过“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还有“推敲”一词的'来历等,都说明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修改作文是要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同学,作文写完大多只读一遍,有的甚至一遍也不读,才会导致我们常常在改作文时出现的那些语句表达、标点符号不恰当闹出的笑话。有些作文我们可从学生模糊不清的表达中,能读出选材不错,感情很真挚,但由于表达问题,读来总不够舒畅,这样的作文,我们只要引导学生,让好好修改会是一篇佳作。对于三年级初学作文者,我们不妨进行几次集体修改作文。我在一次作文课上,将学生的一篇在语句、标点、用词上均有毛病的典型作文展示出来和学生一起修改,发现学生都会修改!他们七嘴八舌,将此篇作文的毛病一一改过,改后的文章与原文有很大差别,简直是两篇作文!经过集体修改后,学生既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又明白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以后的作文,学生都能认真修改,有的还请同学帮着修改,作文效果一下子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抓讲评

作文讲评在作文指导中也尤为重要。我在上作文课时,尽量安排在连续的两节课中,一节课讲作文要求起草作文,一节课讲评作文(对初稿进行讲评),将典型的文章展示出来,师生共同找出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这样其他学生会在自己的作文中有则改之,扬长避短。更有利于学生总体作文水平的提升。

作文指导方法很多,我就我在三年级作文指导中总结的方法归纳出来和各位教师相互交流,以研讨出更切合学生实际的作文指导方法。

第2篇: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一(2)部语文期末复习作文材料

2012-1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鸢飞鱼跃,草长萍移;虫行兽奔,叶绿花开;日升月落,潮来汐退。在四季的轮回中,生命荣枯消长,呈现出千姿百态。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其生命的姿势是丰富多样的。芸芸众生,或优雅,或猥琐,或柔美,或阳刚,或从容,或拘谨,或顺从,或横行……纵观古今,采菊东篱,举杯邀月,横刀立马,舌战群儒;易水悲歌,赤壁豪情……遇风雨而穿行,迎风浪而镇定;舞横槊以赋诗,坐空城以抚琴;发兰舟,濯沧浪,匆匆乎夺路而走,郁郁然举步投江:生命的舞台上,不同的角色演绎着各异的剧情。

这形形色色的生命的姿势,它会给你怎样的启示呢?请以“生命的姿态(姿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仅限于记叙文,写其他文体则视为偏题;

②所写内容必须在本话题范围之内;

③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800字。

范文:

夕阳下的呼啦圈

我无法昭示生命的姿势,只知道那天下午,那个呼啦圈留下的是永恒。

——题记

门前聚了许多人,他们肆意喧笑着——爸爸在摇呼啦圈。爸爸肚子大大的,所以呼啦圈只能在他的屁股上转,一圈又一圈,他们笑着指着爸爸评点着,让自己满足地笑着,而爸爸什么话也不说,也只是咧嘴笑着,呼啦圈在屁股上打转,一圈又一圈„„

爸爸的姿势的确很滑稽——笨笨的身体无序的扭动着,双举过头顶,还呵呵地笑出声来。我无法释怀:这是昔日严肃的父亲吗?是那个霸道无理的男人吗?他现在在做什么?小丑吗?我甚至感到有些愤怒,但也只能无声地望着他,看似熟悉,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陌生。爸爸是老了,还是小了?呼啦圈摇晃着,仿佛在说“不知道,不知道„„”

他们仍然放声大笑着,过路人也聚扰过来,呵呵地笑。在我看来,爸爸的姿势是那么的生硬,那举起的双手像是在向岁月求饶。

我想,父亲是老了,不然他怎么肯放下那张严肃的脸,用自己的滑稽动作供人们玩笑?我想,父亲是老了,不然怎么会在中秋之夜给我打电话时带着哭声说:“你回来吧!爸爸想你了!”我想,父亲确实老了,为我而老了,为我而向时间投降了,乖乖的,像个小孩。父亲老了,我想„„

呼啦圈挣扎了几下,掉在地上,周围的人又是一阵哄笑。父亲笑着弯下腰去捡,那一刻 1

我的眼泪快要流下来了。爸爸的背微弓着,肚子大大的,只能屈腿在地上摸索,当他摸到呼啦圈时,我不敢看,我害怕,我害怕他支撑不稳身体而栽倒在地上。他头发上的银丝太重,我承受不起,爸爸呢,承受得住吗?呼啦圈又开始转了,一圈又一圈,是否是它将父亲的身上勒出了一道道坎,勒出了一条条皱纹?我是否就是那个呼啦圈,让父亲承受着生命之重?

人群散了,爸爸捡起呼啦圈笑着对我说:“走,吃饭去!”便走进了屋,手中的呼啦圈还没有放下。

太阳红了眼圈,我湿了脸„„

点评:一个姿势,一种人生,可能是我们最先能想到的话题。在这个背景下往往易往气节、骨气、德性、修行、人情性灵上引,虽刚健恢弘,看完了却又嫌韧劲不足。这篇文章,作者抓住“爸爸摇呼啦圈”这一姿势,用长短镜头切换的手法,再现了一个看似诙谐却让人始终笑不起来的生活场景,细腻地绘出了“我”不能抑制的感伤和对父爱的深切理解,字里行间的父女之爱感人肺腑。别致的构思,细节的捕捉,灵动的情思,细腻的笔墨,成就了这篇难得的佳作。

写作技巧: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写作方法。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让小事“出彩”,恰如一句妙语所描述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那么,如何让小事“出彩”呢?

一、把小事放到大背景中去表现

即以特定的大背景来烘衬“小事”,在特定背景之下“透视”小事所蕴含的深意,有了这份深意,文章也就多了一层深刻,所以,也就能“出彩”。如有篇文章,叙写两个小孩在放学途中做事——使出吃奶的力气盖上一处下水道的盖儿。行文安排了得当的背景衬托——“往来的行人都敬而远之”“行人只是投去一束惊异的目光。但谁也没有停住脚”“人们不再对下水道敬而远之,却对两个孩子沾满黑泥的脏手远远地避开”。两个小孩的热心、主动,在行人冷漠、麻木的衬托下,显得那样清晰、夺目。这样一来,特定背景下的小事就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如果没有如此得当的背景衬托,那么小事当然只是“小”事了。

二、把小事写具体、写细致

即把特定的动作、行为进行“放大”,像电影画面一样映现出来,给人清晰、鲜明的印象。如有篇题为“亲情”的文章,其中详写了“我”为妈妈挑刺的情景:

„„于是,我让爸爸紧捏住妈妈的手指的两侧,我看准刺儿的部位,沿着刺儿的周围拨开皮层,使藏在里面的刺儿露出来。然后,我小心翼翼地一针一针地挑着,拨着,刺儿终于露出了头,我用针尖朝上每拨一次,妈妈便咬一次牙,眉头拧成了疙瘩„„经过一阵忙活,该死的刺儿终于被挑出来了。最后,我用手在妈妈的手指上摸了摸,捏了捏。

这个片段细致地展示了自己给妈妈挑刺的全部过程,“我”挑刺的动作细腻、具体,这

些可谓生活的再现,更是真情的流露。

三、对小事的意义要加以揭示

即运用议论的方法在记叙之中加以点染,突出小事非同寻常的意义,有“画龙点晴”之笔。如习作《助人的感觉》开头以“助人的感觉是甜蜜的”领起全篇,省俭有力;中间写了在寢室里关心同学和在放学途中帮助盲人的两件生活小事,并在记叙之后都有一句总结的话——“帮助人的感觉好甜好美”;最后,篇末这样写道:“几次尝试,我真正地懂得:助人的感觉是那样的舒心、甜蜜。”由此凸现了小事深意,让小事真正“出彩”。

写作点拨:

1.请以“你听,多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构思点拨】

①审题的关键词是“听”和“美”二字,“听”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听”也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美”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美”可以是自然的美,可以是社会的关,也可以是生活美的或艺术的美等等。文章重在表达审美享受的过程:即为什么美,美在何处。“你”显示了文章所要使用的人称,可以具体有所指,也可以泛指,表示了一种共享。整篇文章应表达对所听对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②因为是“听”而不是“看”,所写有些受限。文章可以实写,比如可写由听到某人的话、某书声、某故事、某教诲、某音乐等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比如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

③对美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美的感受是有感染力的,震撼力的;表现的“美”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

2.请以“在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构思点拨】

此文题有三个关键词: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这里“飘雪的季节”可以是实指,以此为观照可写雪花是春的使者,雪花来了,明年的花期就近了。也可以是虚指,“飘雪的季节”指的是恶劣的环境,人生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等一切逆境,而“花开”则与此相反,指人生的顺境,美好的生活。以此为观照,文章要表现人的乐观、豁达、不屈、积极向上等心态。当然,写作时,也可虚实并举,以实衬虚,化实为虚,使文章更雅致,更含蓄。

3.请以“其实很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构思点拨】

这道作文题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限制与开放的巧妙结合,下面几种构思,有助于你写出文采斐然的佳作。

①扫描生活中感人的场景,进行镜头剪接式写作。作文题中的“其”指什么,这就是命题者留给的广阔思维空间,可以从横向思维的角度来观察社会,以镜头扫描的方式,搜集生

活中点点滴滴感人的场景,汇入笔端,以镜头剪接的方式,再现生活的精彩,最后再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中心,就能构思出佳作。

②细腻再现生活细节,探求生活中最诚挚的情感。“其实很简单”一题的言外深意就是有复杂的外观,有缤纷的表象,而要求学生写作时力求透过复杂的外观与缤纷的表象看出本质,在扑朔迷离中看出规律,所谓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应当就是这道作文题的写作要点。因此,在写作时,应当把生活中的细节放大,然后提炼出最诚挚的情感。将细节与情感巧妙合一,会使文章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深刻性。

4、请以“微笑的力量”为题,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记叙文,8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微笑”在这里是一种平和、宽容的生活态度。写作时只有掌握以下技法,才能让文章脱颖而出:用细小的故事折射人物的品质,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歉疚的笑脸,一串诚恳的笑声,都是写作的好题材,要学会用细小的事件写出自己的感受或人物的品质;用细腻的描写记录心灵的痕迹,要尽量挑选那些富于表现力的、有意义的细节,写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让心灵的波澜在曲折的情节中放射美丽的光彩;用新颖的形式增添创新的色彩。这类文章往往具有时间跨度大、故事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可以尝试用日记、小故事、童话等形式进行写作。

5、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文题中的“滋味”本义是“味道”,喻义是“某种感受”。为此,本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缘事生感。必须叙写一个中心事件,或围绕一个中心叙写一组事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且,只有事件叙写得“厚实”,生发的感受才会“真切”。那种通篇无事、跟着感觉走的文章只会给人以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二是多法生感。对于“感受”的生发,既可先“事”后“感”,卒章生发,升华情感;也可将“感受”融化在“事件”的叙写过程之中,“生发”于无痕。三是用足描写。中学生的生活一般都是风平浪静的,很难“惊世骇俗”,很难给人以“超级震撼”。那么,要想在“平凡的世界”里生发出让人怦然心动的感受,就必须用敏锐的触觉去捕捉,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生活中那些让人的心灵为之一颤的场景、画面、镜头,让读者的心弦在你柔柔地拨弄下产生出共鸣,这样才能收到“平凡的人给我以最多感动”的构思之效。

第3篇: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记叙文写作规范,具备写作较高水平的记叙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实施分点强化训练,明确记叙文写作中的注意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记叙文写作训练,增强细致地观察世界、深刻地反思生活、生动地表达见解的能力。

1、教学重点

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并处理素材的能力,明确记叙文写作中的注意点。

2、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饱满。

三、教学过程

新课标写作的三个关键词:自由写作、自主写作、创造性写作。但阅卷点也特别强调六点:

①不要总是回到古代;

②不要一味堆砌名言;

③不要仅仅浅尝辄止;

④不要习惯穿靴戴帽;

⑤不要动辄题记后记;

⑥不要投机频频分段。

08年作文阅卷记叙文特别注意:

①人物形象要丰满生动,叙述具体完整;

②语言要避免低幼化;

③避免内容空洞,情感虚假;

④避免单一的叙事,要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

(三)记叙文写作要点: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表达方式的文章。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6要素,(或者四要素)。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但记叙文写作,伴随自然流漏的适当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在高考中,一篇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容易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化虚为实。比方说,遇到一个场面“挤”。有的同学夸张一下:“都快把我挤成一张相片了。”这还不够化虚为实,你描绘出一个形象来,让别人看,让别人得出这个结论。

公共汽车擦着人群的边缘,驶了过来,没等到停稳,人们便一起涌向前门、中门、后门,于是,青年的潇洒大度、教授的温文尔雅、姑娘的矜持恬静,便一齐被抛在那空落落的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那是因为你难以写出有深意的文章,小编收集了记叙文写作指导,欢迎阅读。

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1、“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今天,让我们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

2、老师拿出自己的童年照片,给同学讲自己的童年趣事,激发大家谈话的兴致。

二、学生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

1、谁愿意把自己珍藏的照片或物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让我们听听你动情或有趣的讲述?

教师简要提示:

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2、先同桌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让我们看看大作家钱钟书的女儿在身患绝症后躺在床上写下的《爸爸逗我》。学生自由阅读例文。

2、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记叙文的一般结构

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等。它们在体现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二、记叙文的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样的开头简洁明快,直截了当,读了开头,能立刻抓住文章的中心。

(3)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三年级记叙文写作指导.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三年级记叙文写作指导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