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爱惜粮食教案

2022-11-15 08:30:58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大班社会《爱惜粮食》教案

社会:爱惜粮食

活动目标

1、了解农民种田的辛苦,萌发对农民的感激之情。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观看农村秋收的场景或到农村幼儿园参与收拾农忙活动。

2、米、稻谷、玉米等,农村种粮食的课件。已学过古诗《悯农》。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米,请幼儿说说,米是怎么来的。

2、播放课件:课件中有谁?在什么地方干活?他们是怎样劳动的?都用了些什么工具?

3、讲述农民种粮食的过程。

4、欣赏古诗《悯农》,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讨论:(1)古诗里都说了些什么?

(2)农民伯伯种粮食辛苦吗?怎么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

5、幼儿讲述讨论内容。

第2篇:大班健康爱惜粮食教案

大班健康爱惜粮食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健康爱惜粮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健康爱惜粮食教案1

目的要求:

1、初步学习针对不同的对象(农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谈。

2、能倾听他人的谈话、理解他人的语意。

3、学习用语言表达对农民秋收辛勤劳动的赞美和丰收的喜悦心情。

1、欣赏中外不同风格的建筑的造型美,了解其历史背景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2、感受建筑艺术的多样性,萌发对身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粮食的主要知识。

物质准备:农民秋收活动的录像,各种粮食的图片。

物质准备: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天安门、悉尼歌剧院、长城、埃菲尔铁塔图片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1、观看录像

⑴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季节?你在录像中看到了什么?

⑵引导幼儿说说秋收的情景,想象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⑶引导幼儿发准“秋收”、“粮食”、“农民”等音。

2、教师扮农民,让幼儿向农民阿姨询问粮食种植生长的有关问题。

⑴引导幼儿用与同伴交谈的不同方式与农民阿姨交谈。

⑵引导幼儿体会到农民耕种的辛苦。

3、幼儿分组进行交流

⑴分组讨论:你知道的粮食在哪些?粮食从哪里来?农民是怎么种粮食的,辛苦吗?你是怎样爱惜粮食的?

⑵每组推选一名同伴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4、讨论:如何节约粮食?

⑴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同伴介绍如何节约粮食。

⑵小结: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饭,每一种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朋友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挑食,爱惜粮食。

美术:《中外建筑欣赏》(欣赏)

1、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⑴提问:这是什么建筑?是哪个国家的?建在什么地方?

⑵教师小结

2、出示教育挂图《悉尼歌剧院》,引导幼儿欣赏。

⑴提问:这建筑像什么?在哪个国家?建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称?

⑵讨论:为什么建筑设计师要把它设计成帆船、贝壳一样的形状?

⑶教师小结

3、引导幼儿欣赏其他中外建筑。

4、引导幼儿发现天安门和悉尼歌剧院这两种建筑的不同之处。

⑴建筑结构的不同:对称和不对称。

⑵建筑材料的不同:木头、砖头与混凝土。

⑶建筑风格的不同:古典美和现代美。

5、讨论:你喜欢哪一种建筑?为什么?

区角活动:

重点指导幼儿在美工角画出自己喜欢的建筑物。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利用不同的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在讨论中逐渐明白吃饭的重要性,知道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明白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但是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孩子们在理解浪费粮食是一种可耻行为有点难,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要随时渗透爱惜粮食的观念,在有条件的时候带孩子们到乡下走走,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劳动的艰辛,从而使孩子们的认识更加深刻。

大班健康爱惜粮食教案2

设计思路:

稻谷是很普通的一种农作物,但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生疏的,况且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在进餐时,时有浪费粮食的现象,因此,我设计了大班社会性活动《爱惜粮食》,旨在于引导幼儿了解稻谷的由来,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活动目的:

1、了解稻谷的生长过程。

2、懂得要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进餐场面的图片,《粮食哪里来》课件;古诗《悯农》课件,快板。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导入主题

(出示实物图片)这是什么?有没有吃过?

2、形象感知,丰富经验

(1)逐图播放图片稻谷的生长过程的课件,引导幼儿边欣赏边了解稻谷的生长过程。

(2)结合课件丰富:稻谷、禾苗、插秧、稻穗、沉甸甸等词

(3)幼儿借助课件完整表述稻谷的生长过程,并让幼儿知道大米是来之不易的。

3、循路析文,经验提升

(1)请小朋友说说大米是怎么来的?这些粮食来的容易吗?

(2)小结:春天的时候,农民伯伯就开始播种,种子发芽长出禾苗,把禾苗插到田里,到了夏天,农民伯伯要经过施肥、治虫、除草,禾苗慢慢长大,长出稻谷,到了秋天,稻谷逐渐成熟了,农民伯伯就要进行收割,晒稻谷,再把稻谷加工成大米。你们看,农民伯伯种的稻谷要经过春天、夏天、秋天三个季节才能收成,是多么不容易呀。

6、拓展思维,结合教育

(1)让幼儿说说:“除了大米,你还知道哪些粮食?”

(2)讨论:如何爱惜粮食?并结合教育。

7、分辨是非,反思行为

(1)观察幼儿进餐图片,反思自己的进餐行为。

你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

8、梳理总结,重点突破

小结: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饭,每一种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朋友平时进餐时要爱惜粮食,不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9、借助古诗,加强认识

通过学习古诗《悯农》,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1)播放古诗《悯农》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2)幼儿复习古诗。

(3)幼儿边打快板边朗诵古诗。

(4)提升古诗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这首古诗名称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进餐现象进行调查记录。

大班健康爱惜粮食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针对现在班上一部分孩子在午餐时不爱惜粮食,把米饭和菜故意掉在桌上,还相互打饭仗这种不良现象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人类为什么要吃饭,知道吃饱饭的重要性。

2.让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行为。

3.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2、难点: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

活动准备

农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劳动的图片,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吃饭。

1:我们平时都要吃饭,点心,水果,那我们不吃会怎么样呢?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 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吃饭,如果不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二.教师提问,你们在园里吃午饭时是怎样表现的呢?

1.幼儿回忆吃饭的情景

2.教师点评在吃饭时孩子们有那些不良行为,让孩子们明白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三.教师出示农民不同时节在田里耕作的图片和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1.幼儿观察图片后讨论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和自己来浪费粮食的坏习惯。

2.教师总结;让幼儿明白粒粒皆幸苦,从而教育孩子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四.教幼儿背诵古诗《锄禾》,升华爱护粮食的情感。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利用不同的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 讨论,在讨论中逐渐明白吃饭的重要性,知道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明白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但是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孩子们在理解浪费粮食是一种可耻行为有点难,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要随时渗透爱惜粮食的观念,在有条件的时候带孩子们到乡下走走,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劳动的艰辛,从而使孩子们的认识更加深刻。

小百科:粮食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粮食作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

大班健康爱惜粮食教案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当萌萌来到蚂蚁仓库后,羞愧极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3、“看”动画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讲卫生又浪费,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小鸡吃米粒准备:一些废旧的纸揉成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规则: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变身为小鸡“吃地上的米粒”,伸出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做小鸡状。每次只可以用手夹一粒米粒,然后把“吃”到米粒迅速的放到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吃”得又快又干净,给与奖励。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在日常幼儿吃饭的时侯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物。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求助,改变自己,构造新的朋友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爱粮节粮

爱惜粮食 杜绝浪费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为了帮助幼儿了解粮食的重要性,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激发孩子们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之情,10月12日白河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爱惜粮食,杜绝浪费”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01

了解世界粮食日

为帮助孩子知道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了解世界粮食日的由来,以及各种粮食的种植及收获过程。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各班教师通过集体教育《“光盘”侠的故事》《大米饭的由来》等,开展一系列的爱粮节粮的主题教育。

02

“我是小农夫”体验活动

为了让幼儿真实体验粮食得来的不易,结合幼儿园的小菜地开展了“我是小农夫”的体验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陪同下认识各种蔬菜、参与种植活动,松土、采摘等活动。

03

参观厨房

平时生活中幼儿常见的食物基本上为半成品或者是已经加工好的食材,而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餐桌上食物是怎么来的,大班孩子走进厨房,参观食堂,观看厨师对食物进行摘、洗、切、到最后的烹饪等,了解食物加工的整个过程。

04

争做“节粮爱粮小使者”

为了让活动的开展更深入、更有意义,大班幼儿以及教师制作宣传海报,走进班级、各办公室、厨房、门卫室向全体幼儿及家长、教职工发起“爱惜粮食 杜绝浪费”的倡议,倡议全园师生与家长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用餐,让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

粮食的永续

地球的明天

都在你我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里。

THE END

审核:项能翠

编辑:吴 玥

教学目的:

1、了解手的主要部位(手心、手背、手指)及其功能。

2、知道保护手的一些方法。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过程:

1、通过做手指操,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套手操。请小朋友们跟着我把手指一个个伸出来。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无名指醒了,小拇指醒了,大家都醒了;小拇指睡了,无名睡了,中指睡了,食指睡了,大拇指睡了,大家都睡了。

2、引导幼儿了解收的结构。

(1)教师:大家看看,我们的小手长得什么样子呢?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我们的 手上有五个手指,他们长短不一样。手指下面的部分叫做手掌,手掌又分为手心和手背。

3、引导幼儿了解手的作用。

(1)教师:我们的小手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小结:手可以玩玩具、吃饭、洗脸、穿衣服、画画、而且还能用手去感知东西的大小、冷热、轻重。看来小手的用处可真大啊。

4、引导幼儿学习用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小手。

(1)教师:手可以为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

(2)幼儿思考后回答。

(3)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让幼儿为正确保护小手的方法贴花。

(4)教师:刚才我们在书上看到了保护小手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呢?

重新找新朋友

第3篇:大班语言爱惜粮食教案

大班语言爱惜粮食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爱惜粮食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语言爱惜粮食教案1

活动目标:

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知道要爱惜粮食。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学习古诗《悯农》,并理解其含义。

2. 物质准备:

(1)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饭。

(2)课件:一粒米的来历

(3)面板、适量的面粉、盆、水。

(4) 配乐诗:《悯农》

活动过程:

一、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

二、粮食来之不易

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2.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

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大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

大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

活动目标:

1、了解农民种粮的辛苦,萌发对农民的感激之情;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活动准备:

1、观看农民秋收的场景或到农村“手拉手”幼儿园参与拾稻穗的活动;

2、米、稻谷和玉米等,农村种粮食的录像或图片。古诗《悯农》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水稻和米,请幼儿说说,米是怎么来的。

2、幼儿观看秋收课件

提问:图片中有谁?在什么地方干活?他们是如何劳动的?都用了些什么工具?

3、分图片讲述农民种粮食的过程。

小结:播种——除草——施肥——杀虫——浇灌——收割

4、欣赏古诗《悯农》,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讨论:(1)古诗里都说了些什么?

(2)农民伯伯种粮食辛苦么?怎样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

5、幼儿讲述讨论内容。

活动延伸:幼儿进餐时提醒幼儿不要撒饭粒;

可以组织幼儿去稻田参与拾稻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大班爱惜粮食社会教案

大班爱惜粮食社会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爱惜粮食社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爱惜粮食社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当萌萌来到蚂蚁仓库后,羞愧极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3、“看”动画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爱惜粮食教案

爱惜粮食教案

教学目标

本课是根据这个月的主题“题勤俭是美德”来设计的,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让学生知道粮食是农民辛勤劳动种出来的,是用汗水换来的懂得要爱惜粮食。使学生体会到从种粮到制成供人享用的食品,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浪费掉了太可惜,也是对劳动的不尊重。懂得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1.动画课件

2.谷子、麦子、玉米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2.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玉米:小朋友我的名字叫什么?(玉米)你们喜欢我吧!“喜欢”,我也喜欢和你们一年四季在一起。

二、粮食来之不易

1。这些粮食朋友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出示课件)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精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暂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爱惜粮食教案

爱惜粮食教案

爱惜粮食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学习爱惜粮食。

4、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爱惜粮食》教案

《爱惜粮食》教案

《爱惜粮食》教案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能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插图,比较具体地把事情经地写清楚。

教学难点 :依据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习作题目,明确.写作内容。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回忆本学期哪次作文要求也是“比较具体地写出事情的经过”。(《这件事 》)

3、这次习作有什么新要求?(一是仔细看图,理解图意;二是展开想象,化静态画面为动态的.语言、动作。)

三、指导观察,口述图意。

1、请同学们看图,图上画着什么时间?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2、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想象:小朋友为什么要去倒饭?

3、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

(可联系的内容:(1)门外插秧的农民伯伯。粮食来得不容易:耘田--除草--施肥--收割--打谷--轧米;(2)学过的古诗《锄禾》、儿歌《白米饭和花衣裳》;(3)计算

未完,继续阅读 >

《大班爱惜粮食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大班爱惜粮食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