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1篇:《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朱顶中心小学 郭艳
文本简析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怕吃苦,想凭着父母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一懒一勤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引导学生明白不依赖父母生活,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的道理。设计理念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情、趣始终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紧扣一懒一勤的学习主线,引导学生主动识字,潜心读书,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构建“实效、活力、和谐、发展”的课堂。目标预设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在品读课文中理解“整天、刻苦、懒洋洋”等词语。能正确书写“练、习”两个生字。
2、借助相关语句认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感悟课文蕴涵的道理。
3、在朗读的练习中初步学会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流程预设
一、激趣导入,切入课题
1、(课件出示狮子图片)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看是什么?(生答:狮子)这是怎样的狮子?
2、说话练习:这是()的狮子。
3、这只威武的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两个新朋友。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看老师写课题。
4、板书课题:两只小狮子(随机教学生字“狮”)
二、初读感知,趣取狮名
过渡:想不想听老师讲讲发生在两只小狮子身上的故事?(想)在听的时候要注意了,边听边把自然段序号标出来。
1、配乐读文。(教师)
过渡:看到小朋友听得这么认真,两只小狮子都急着出来和你们见面了。想不想自己去读读课文?(想)在读课文之前先仔细听老师布置两个小任务。读文要求:
(1)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结合课文中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分别取名。
2、学生自由读文。
交流取名,暂定“懒懒、勤勤”
三、随文识字,研读勤懒
过渡:小朋友,为什么会给两只小狮子分别取名叫懒懒、勤勤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吗?
(一)自读划句
1、找出文中描写勤狮子和懒狮子的词句,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划出来。
2、组织反馈。
(二)紧扣勤懒对比主线,相机研读。
句子一: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1、自由读句,指名读。
2、认读生字:滚、扑、撕、咬(有拼音读、去拼音读、加上动作读)
3、再读句子。
4、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整天”。
(课件出示)师描述: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来,勤勤就开始练习滚、扑、撕咬;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射在勤勤的身上,他仍然在练习滚、扑、撕、咬;傍晚太阳下山了,勤勤依然在练习滚、扑、撕、咬。这样从早晨一直练到晚上,用句子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生答“整天”。)读准生字“整”。
5、把“整天”放回句子,读好它。(“整天”重音)指名读,男女分读。
6、感悟“刻苦”
勤勤练习滚、扑、撕、咬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虽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他仍然坚持练习,句子中哪个词语表扬了勤勤?(非常刻苦)读准生字“苦”
7、再次感情句子。(加上动作,我们也来夸夸勤勤)句子二:另一只却懒洋洋的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1、指名读。找出表现小狮子懒的词或句子。(懒洋洋)指导读好生字“懒、洋”以及“懒洋洋”的音变。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叫“懒洋洋”。(出示图片:结合图片观察懒狮子懒洋洋的样子)
3、指导朗读。
过渡:看见懒懒这么懒,一棵小树可担心了,他问懒懒:“你怎么不学点儿本领啊?”懒懒是怎么回答的?
句子三:懒狮子抬起头,慢吞吞地说:“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
1、引导学生结合勤狮子的表现,抓住“苦头”一词让学生想象:它不想吃哪些苦头呢?
2、指导朗读。(重点指导“慢吞吞”和“才”的朗读。)
(三)回归整合,感情朗读一至四自然段,提升情感。
看了勤勤和懒懒的表现,你喜欢和谁交朋友?看到小朋友都不喜欢和自己交朋友,懒懒可伤心了,你想对懒懒说什么?
看来小朋友都非常关心懒懒,课文中除了小树担心懒懒,还有谁也非常担心懒懒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巩固生字
1、出示课文生字: 狮子 整天 练习
滚 扑 撕 咬
懒洋洋 满吞吞 自由读,齐读。
3、观察二、三行生字的特点,能不能照样子说几个。
五、指导书写“练、习”
1、认读词语。
2、书空笔顺
3、学生试写
4、组织反馈
5、自我矫正
第2篇:《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不依靠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14个生字、词。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明白狮妈妈话中的道理。
教学用具:
课件、小狮子头饰、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师:我认识了你们这么多的新朋友,真高兴。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去认识两个新朋友,看看他们是谁?
1、课件出示小狮子图。
2、指导读好“狮”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一)初读
1、正确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认一认、读一读。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课件出示两只小狮子,仔细观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二)观察第一只小狮子
1、说说他在干什么?——滚、扑、撕、咬(板书)
2、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读一读(生自由读)
3、你知道他还会练什么本领吗?
这只小狮子练这些本领练得怎么样,从课文里找出描写的词语。
板书:整天练习
(三)指导在田字格中写字:练、习
(四)观察另一只小狮子
1、说说他在干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
大家学学他懒洋洋的样子。
2、用“懒洋洋”再说一句话。
(五)指导读好狮子与小树的对话。
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思考:
为什么懒狮子不学本领呢?
(六)指导朗读狮子妈妈说的话。
1、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狮子妈妈的话。
2、想想平时你做错了事妈妈是怎样教育你的,试着当狮子妈妈教育懒狮子。
3、同桌互相试试看。
4、如果你是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以后,你会怎么想,打算怎么做呢?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这只懒狮子受到教育后,会怎么做?大家把它编成小故事,讲给别人听一听。
第3篇:《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新教材的编排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有助于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两只小狮子》是新教材二册第七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且存在着大量的对话,很适合于让学生朗读。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在本堂课的设计、教学中,我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感受。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对词语的理解把握得不准确,对课文的内涵理解也不太清晰,因此,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
第4篇:《两只小狮子》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狮、整、练、习”等11个生字;会写“练、习”两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苦练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只想依靠父母,什么也不干。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部分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
教学准备: 课件及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师: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谁来说说你都听过哪些故事呀?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朋友,你们瞧!(课件出示狮子动画及名字)谁来和它打个招呼?
2、 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两只小狮子,请看老师写课题(板书:两只小狮子)
3、 相机学习生字“狮”
师:谁还能说出及个反犬旁的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猴 猫等)
师小结:大家发现了吗?反犬旁的`字一般都和动物有关。
4、 齐读课题
5、 出示句子:狮子妈妈生了两只小狮子。(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这究竟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呢?请小朋友打开书本120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故事,边
第5篇:《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要求:
1、学会11个生字词,会用应该,本领,真正三个词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不应该依赖父母生活,而应从小就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道理。
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懒狮子说的话,了解其不练功的原因,理解狮子妈妈说的话中所讲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幻灯片,小黑板写狮子妈妈的话。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准生字读音,理解字词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狮子吗?你知道狮子有哪些特点?(凶猛,食肉,林中之王)
2、今天我们学习14课《两只小狮子》,看看这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二、初读课文
1、读准课文生字字音,读通全文,标了出自然段。
2、开火车读生字卡片。(例:kē棵),齐读词语卡片。
3、逐段朗读课文。
4、再齐读课文。
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他们的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两只小狮子的表现有哪点有同?
3、读第二自然段,
第6篇:课文《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文《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内容新颖,故事性强。通过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教育学生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不依赖父母生活。
二、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索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架设连接生活与教材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知识的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3、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4、评价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学习
第7篇:《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不依靠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14个生字、词。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明白狮妈妈话中的道理。
教学用具:
课件、小狮子头饰、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师:我认识了你们这么多的新朋友,真高兴。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去认识两个新朋友,看看他们是谁?
1、课件出示小狮子图。
2、指导读好狮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一)初读
1、正确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认一认、读一读。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课件出示两只小狮子,仔细观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二)观察第一只小狮子
1、说说他在干什么?滚、扑、撕、咬(板书)
2、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读一读(生自由读)
3、你知道他还会练什么本领吗?
这只小狮子练这
第8篇:《两只小狮子》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11个生字词,会用应该,本领,真正三个词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不应该依赖父母生活,而应从小就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道理。
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懒狮子说的话,了解其不练功的原因,理解狮子妈妈说的话中所讲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幻灯片,小黑板写狮子妈妈的话。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准生字读音,理解字词的意思和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狮子吗?你知道狮子有哪些特点?(凶猛,食肉,林中之王)
2、今天我们学习14课《两只小狮子》,看看这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二、初读课文
1、读准课文生字字音,读通全文,标了出自然段。
2、开火车读生字卡片。(例:kē
棵),齐读词语卡片。
3、逐段朗读课文。
4、再齐读课文。
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他们的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两只小狮子的表现有哪点有同?
3、读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⑴第一句话讲什么?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