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论文
第1篇: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论文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论文
一、施工管理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一)施工管理的目的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目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工程安全;二是确保工程质量;三是提高效率缩短工期:四是投资控制。工程施工管理的目标应当全面贯彻“节约投资、提高效益”的原则。
(二)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设计图纸是工程建设施工的具体依据。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各参建单位认真地进行图纸会审。使各方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工程质量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使图纸上的问题在施工之前纠正补充。图纸会审要抓住重点,首先看设计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其次是结构选型及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和施工现场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2、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文件,是施工图实施的具体措施。它通过对施工准备、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经济等进行全面、严密的组织计划,指导施工活动,从而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损耗、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目的。
3、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应始终贯穿于工程施工到投产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其质量和具体做法都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规程所规定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严格执行。施工技术管理还包括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工程技术资料是施工情况的真实反映,是评定工程质量的主要依据和工程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工程交付使用后,在维修与扩建、改建以及管理方面的重要技术依据。
4、安全管理。建设单位应当充分认识到不安全因素会对工程本身带来难以估计的影响和危害。在施工管理中重视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除施工作业必须遵照一定的规程之外,还有环境、交通、防火、防盗、材料堆放、电气设施和使用的防护。
5、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应将工程的主要部位、主要结构和隐蔽工程纳入重点管理内容,对其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全过程的检查。施工现场管理还应对现场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还须做到安全、文明、环保施工。
二、加强施工管理的方法措施
(一)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
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安全、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技术规程、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应当制订保证工程安全、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应当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工程安全的检查和工程质量的评定。
(二)提高效率缩短工期
对于建设单位进行施工管理来说,应与施工单位主动配合,积极协作。实质上,缩短工期等于使工程建设投资提前受益,对双方有利。
(三)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1、控制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是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一经审批,便成为具有法令性的施工依据,必须严格控制。
2、控制各项有关费用的施工签证。有关费用的施工签证是难以避免的,签证时必须认真核实,切合实际,不得随便多签工时、工量。对于工程定额中所谓活口费用的部分尤其要慎重,应当实事求是对待、而不要形成乙方增加费用的借口。
3、控制工程款的拨付。工程款最好固定总价合同,按合同规定拨付工程款,不得随便增加。
4严格履行施工合同。施工合同是进行工程决算、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依据。签订及履行合同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严格履行施工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内容,才能真正做到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三、注重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一)加大文明施工的投入
从驻地的选择、办公设施的配备以及办公室的布置,要精心规划,认真落实。做好安全文化和宣传工作。项目部应贯彻“以人为本,平安工程”的方针,培育施工人员的平安理念和团队精神,大力营造“珍惜生命,关注安全,促进和谐”的舆论氛围,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二)重视环境保护
1、要精心做好施工线路占地规划,尽量少占农田。在施工道路选择上,尽量少损毁庄稼。开挖要生熟土分开,施工完毕,施工坑及时回填平整,施工产生的垃圾或生活垃圾要带出工地。与民众发生纠纷,依靠当地政府协商解决。基础浇筑、铁塔组立和架线过程中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运转状态,如出现漏油现象,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工地土壤免受油污。
2、保护好施工场所及周边的植被,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施工场所及周边的植被能不损坏的应尽量不损坏,在坡地施工时,必要的地方都要搞好护坡挡土墙或保坎等构筑物以防土层垮塌。这些措施既能保护植被,又能防止水土流失。
3、加强对职工的全员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人人自觉行动,从我做起,把保护土地和自然生态与自己的生存发展看得一样重要。
四、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一)坚持把人的工作放在首位
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电网安全和机械设备免受损坏。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项目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二)坚持以法施工的原则
把安全管理提升到法制的高度来认识、实施。项目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安全生产文件,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要正确处理安全与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发生安全事故,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规坚决果断地进行处理。
(三)管理工程者必须抓安全
建立项目负责人为首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管理的重点是控制、预防,即严防死守,堵塞一切管理漏洞,同时还要主动出击,认真研究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做到事前预防,动员全体施工人员抓安全。
(四)危险点辩识和安全预控措施
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价,确定危险点,并提出相应的危险控制措施或手段,超前防范,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
五、结语
“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是工程施工管理的四大核心内容,应当始终贯穿于工程从施工准备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程所有的环节、工程的各个分部、分项,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程、规范与工程实际特点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管理、灵活运用,从而在总体上提高电网的建设水平。
第2篇: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措施论文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措施论文
1输电线路施工的现状分析
1.1施工环境的复杂性
由于输电线路横跨的范围较广,且大部分在野外施工,因此,环境中不可预知因素非常多,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等都会影响线路施工,危险系数高。因此,质量控制中的不确定的因素过多,直接加大了施工的难度。
1.2施工瑕疵的隐蔽性
在线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程序较复杂、难度大,会因各种小的失误导致质量问题。如果问题出现在明显的地方,则可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更大的问题出现;如果问题出现在不明显的位置,则很难被发现,容易使查找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影响工程进度,并在施工中埋下安全隐患。
1.3施工进程的不可逆性
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循序渐进、不可逆转的,这就要求施工质量检测应贯穿于施工的每个环节。施工完成后,如果某个阶段存在质量问题,则会影响整个线路的运行,且修复难度相当大。因此,为了保证施工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应加强对每个阶段的质量检测并加大检测力度。
2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意义
2.1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
输电线路的质量检测直接保证了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了漏电等危险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整个施工和应用的安全。因此,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各项指标都符合相关规定,严格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并及时进行质量检测,有问题及时纠正,避免更大事故的发生。
2.2缩短工期、提高效率
及时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检测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会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而缩短停工检查维修的时间,直接加快了施工进程,且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减少了工程耗资,节约了施工时间,大大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线路施工的工作效率。
2.3提高经济效益
施工管理的过程复杂,包括图纸的绘制、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工作、现场监督管理、施工人员的选择和技术指导等。如果将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合理实施到工程的各个进程中,则不仅可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效率,还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质量安全与经济的双收益。
3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和控制的措施
3.1勘测作业的有效管理
在输电线路设施施工前,需要施工人员对施工环境和构造进行勘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图纸,并根据图纸施工。由此可见,施工图纸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了施工的顺利进行,是整个施工环节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应对施工图纸的绘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具体措施有3点:①在对环境的勘测过程中,必须保证勘测数量的真实、有效,对转角和平距等参数进行严密的数据测量和记录,避免出现信息失误;②勘测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程的规章制度,并及时审查,严格按照审查制度反复审查,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③提升勘测技术的施工人员的素质,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保证环境勘测的.质量。
3.2基础工程的施工控制
输电线路施工的基础工程是指混凝土工程,主要设施有转角塔、岩石和承台基础,这些设施都是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的硬度选择应进行实验对比,通过试验对混凝土进行等级评定,并结合基础工程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硬度,从而有效避免设施的坍塌或变形。因此,设施质量直接影响着输电工程的质量,应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严格控制。在转角塔施工中,由于转角塔需承受较大力,所以,需要用稳定性较高的混凝土浇筑,用钢筋混凝土做转角塔,以保证基础工程的质量;在基础施工前,应仔细查看四周岩石的稳定程度,对周围岩石进行勘测,确保其能达到工程施工的要求,如果发现岩石基础存有隐患,则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变更施工地点;承台基础施工是在岩石基础安全的前提下,对岩石进行钻孔、锚筋和灌浆,最后浇筑成稳定的承台,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岩石的施工中,要保证钻孔等程序位置、力度的准确性,避免对岩石结构造成损害。
3.3杆塔类型的管理
杆塔的类型直接决定了施工的工程量、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因此,应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杆塔类型。如果施工地区地势平坦、地基稳固、施工难度较小,则可以选择由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杆塔;相反,在施工难度较大的地区,则应选择坚固性和张力较好的铁塔。合理的杆塔类型选择既可以节省施工成本,又可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3.4光缆施工的管理
在光缆设施施工前,应仔细参照《电力法》中对光缆设施的要求,并结合施工图纸和设备对光缆进行严格检查,利用有效技术对光缆进行测试,保证其质量完好。在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对光缆进行强制性的拉伸、打结或损伤。此外,对每盘光缆进行合理配盘,选择合适的接头和接头盒,并选择在交通便利、通风干燥的位置施工,从而保证对光缆的有效利用。
3.5架线工程的控制
输电线路施工中的架线即对导线和地线进行搭设和布置。在搭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在合理、准确的位置架设,必须严格控制架设过程中用到的设备,符合国家质量安全的有关标准,避免埋下安全隐患。在架线前的导线、地线布置中应选择合适的展放方式,主要有拖地展放和张力展放。拖地展放是将导线置于地面,采取人工拖放,会对导线造成磨损,且会耗费较大的人力,但操作简单,适合工程量较小的输电工程;张力展放是利用牵张机械展放,可保证地线展放的工作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设施的高效运行需要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因此,应重视输电线路施工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应遵循施工原则,有效规避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各个环节中的具体措施对施工进行控制和管理,避免事故发生,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我国的电力事业向更高、更强的方向迈进。
第3篇: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论文(整理)
一、施工管理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一)施工管理的目的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目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工程安全;二是确保工程质量;三是提高效率缩短工期:四是投资控制。工程施工管理的目标应当全面贯彻“节约投资、提高效益”的原则。
(二)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设计图纸是工程建设施工的具体依据。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各参建单位认真地进行图纸会审。使各方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工程质量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使图纸上的问题在施工之前纠正补充。图纸会审要抓住重点,首先看设计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其次是结构选型及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和施工现场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2、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文件,是施工图实施的具体措施。它通过对施工准备、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经济等进行全面、严密的组织计划,指导施工活动,从而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损耗、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