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布鞋散文
第1篇:一双布鞋散文
一双布鞋散文
我送母亲回家,顺便帮母亲拾掇了一下老家的小仓窑。母亲从柜子里翻出一双黑色的手工布鞋问我:“你这双鞋还要吗?不要我送人吧。”
“我的鞋?哦……”我左看右看,终于想了起来,不过,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九七年,我考学失利,应聘到县城的寨山二小教书。母亲得知这个消息,高兴地说:“丑女子要进城了,得穿得光烫一些,妈给你做双新鞋吧。”当晚,母亲从一本夹鞋样的'大书里找出鞋样,用针线缝在一块袼褙上,照着样子剪下来,鞋底和鞋帮的雏形就有了,再给鞋帮粘上里子、面子,把鞋底儿用三层袼褙叠起来,缝在一起,以白洋布裹边……鸡叫头遍,等我从睡梦中醒来,母亲还在那忙碌。那一刻,我暗暗下定决心,去县城里当老师,就一定要做一个好老师,为自己争气,给父母争光。
三天后,一双方口盘带的新鞋做成了。白色的千层布纳的鞋底,黑色的条绒布做的鞋帮,脚踝处还各缝了一条黑色的带子,缀了一粒黑扣子。母亲做的鞋总是很合脚,走起路来不夹、不挤,非常舒服。从小费鞋的我对这双布鞋格外喜欢,但我并不知道,人家城里人早都不穿这种纯手工做的布鞋了。
去学校的第二天,学校要求全体师生一起出早操跑步。可不知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盯着我看,还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直看得我浑身不自在,跑着跑着,竟然不知道是该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了……
别别扭扭地坚持到早操结束,我急匆匆走进办公室,拿起镜子左瞧右看,哪哪都好好的呀,他们到底在议论什么呢?
不一会儿,教导主任走进来,“魏老师,校长叫你过去一下。”
我跟着主任径直走进校长的办公室。张校长从抽屉拿出一张百元大钞递给我,一脸严肃地说:“这个钱是学校先预付给你的一部分工资,以后有什么需要的可以直接跟主任说。咱们学校的这些娃娃可调皮着哩!你年纪小,初来乍到一定得镇住他们。”然后交代主任中午休息时带我上街买双皮鞋,再买件衣裳。
我这才恍然大悟:昂,我说这些娃娃们咋光盯着我看呢,也许他们没穿过这种纯手工缝制的布鞋,自然也就体会不到脚穿布鞋的那份舒适与惬意吧。那天中午,教导主任带我去就近的百货商场,买了一双黑色的高跟皮鞋和一条灰色的喇叭裤。至此,那双布鞋被搁置起来。
两年后,为了所谓的梦想,我瞒着父母辞掉工作去外地学习人像摄影,辗转几个城市后定居在银川结婚生子,那双布鞋早被我抛之脑后。如今冷不丁看到它,那段难忘的教书岁月恍若昨天;母亲穿针引线为我做鞋的温馨画面仿佛近在眼前……只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母亲老了,我也不再年轻,想想曾经的宏图壮志,看看现在平凡的自己,多少有些惭愧。不过我想,人生在世,有梦想总是好的。至少,为了梦想,我努力过、失去过、也得到过。有这些过程,也算不枉活一回。
第2篇:一双布鞋优美散文
一双布鞋优美散文
很久以来,就有给母亲买一身衣服的想法。可惜,给父亲买了好几身衣服了,母亲的衣服还是没有着落。母亲年龄越来越大,早已经不是印象中那么苗条了。不是儿子不孝,实在是不好买。前几年给母亲推荐的那个“福太太”店,也许是生意不好做吧,已经关门了。一下子彻底没辙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休息的时候,除了书店和体育服装店外,又多了一个任务,满街里给母亲寻找买衣服的地方。偶尔一次,听说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记得前几年运城的那场大火,母亲所在小区的一个年轻人被烧死了。那是一个孝子。给母亲买了一百多元一双的老北京布鞋,顾虑到老人可能心疼钱,回到家说只有三十元一双。结果,这个母亲的几个熟悉的老太太也让这个儿子去买,买三双。这个儿子就买了。那一刻,听了这个故事,我的.眼睛湿润了。记得十几年前,我给母亲买那件雅鹿羽绒服的时候,就用的是这种办法。也是母亲穿上以后,不到两个小时就被揭穿了。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母亲终于同意我去给她买一双鞋子。原本想给母亲买一双运动鞋,我已经反复在阿迪达斯店里看过了,应该有母亲能穿的。于是去了涛搏,试了又试,母亲都不满意。记得运城也有老北京了,那就去吧。上个月休息的时候,带着侄子上街玩儿,偶尔看见了百货大楼旁边解放路一小斜对面的地方有一家,径直奔向那里,却已经关门了!晕!狂晕!情急之下打电话联系同学,也算是临时抱佛脚吧,还好,同学立马就给提供了一家,就在鑫源服装城对面。停好车进门的时候,母亲已经在那里参观了。殷勤的老板上前询问,“您要买什么?”
我笑着说:“我是给老太太数钱的”。
老板有些不相信的样子,“是不是啊?”
母亲选好了鞋子,我开始付账,老板张开的嘴巴好大一会儿还合不上。嘿嘿,不知道了吧?这么年轻的妈妈还有年龄真么大的儿子?!
第3篇:布鞋散文
布鞋散文
一双老北京布鞋让我的思绪回到了久远的记忆里。
我小的时候,母亲还很年轻。她像大多数农村的大姑娘一样有着一条长长的辫子,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做起农活来又灵活又好看。母亲的手很巧,七邻八舍的都夸她茶饭好,针线也好。
我们姐弟仨小时候穿的最多的是母亲亲手做的布鞋。布鞋穿在脚下,软绵绵的,很舒服,还不怕硌脚。那时候,母亲做的布鞋穿在家中七口人的脚上。
做布鞋最重要的是纳鞋底。布鞋的鞋底也叫千层底,因为鞋底是用很多层布纳起来的。纳底先要袼褙,这时,我就可以帮上忙了。
农村里虽忙,但一年四季下来总有几天清闲的日子。农闲时,找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就可以袼褙了。这样的日子大抵是在春季或秋季,因为这两个季节的太阳都不甚强烈,袼出来的禙柔软耐穿。早饭后,母亲忙着翻箱倒柜的找她一段时间来收藏的旧布,我们姐弟几个就将装粮食的小仓贵盖子搬到太阳底下,洗刷干净。奶奶用一把细筛筛一些细细的`玉米面,在火上制作成黏稠适宜的浆糊。这样的浆糊比小麦面的好多了。这时候,母亲也把选好的布搬到院子里去。这些布大部分都是自家穿旧了的
第4篇:布鞋散文
布鞋散文(锦集10篇)由网友 “不拘不拘”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布鞋散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布鞋经典散文
布鞋经典散文
在小学四年级之前,我从没穿过从市场买过的鞋,那时总在想,母亲什么时候不再做布鞋了,我就会像其他孩子一样穿上色彩斑斓的运动鞋。
每年夏天,母亲从地里砍麻,每次砍麻的时候,母亲总会说,但愿麻里不会有蛇。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总想,不种麻不就完了吗?每年这么弄来弄去烦不烦。
每年秋天,母亲总会准备好棕叶,把它细细洗过,轻轻刷过,然后晾在壁子上。每当我放学回家的时候,看见棕灰色的棕叶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反感,为什么古铜色的壁子要粘满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每年冬天,母亲就会坐在火盆旁,戴一个顶针,对着鞋底扎一针,然后就用针在脑袋上挠两下。每当我看见鞋底还有大片的白白的面积,我就会问母亲鞋底什么时候才能扎好,母亲总是那几个字,快了快了。
母亲从娘家没带什么过来,奇怪的是带了几本小学课本,母亲上过一年学,却不认得字,我问母亲学是怎么上的,母亲笑着说“傻呗”。
母亲带来的
第5篇:幸福就如一双布鞋抒情散文
幸福就如一双布鞋抒情散文
布鞋伴我度过天真烂漫的童年,陪我走过激情飞扬的青年,送我到达成熟稳健的中年。这一生,我与布鞋结下不解之缘,是因为穿布鞋不仅舒适、大方、养脚,而且有一种浓浓的爱温暖身心。现在我年过六旬,走路健步如飞,从未患过诸如脚气之类的病,这可能与长期穿布鞋有一定的关系。
小时候上学读书,别人穿的有解放鞋、力士鞋、球鞋,单单我一个人在春夏秋冬穿的是布鞋。那时我最大心愿,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回一双球鞋。利用星期天去采金银花,晾干卖给医务室,一次可得两角钱,放学做完家庭作业上山砍柴,然后挑到镇上卖,一次可卖3角钱,就这样积攒了一个月,用3元5角钱买了一双球鞋。当我穿着新买的球鞋上学时,挺胸昂首,简直像战场上打了胜仗归来的将军,那得意忘形的样子至今回想起来还令人捧腹、忍俊不禁的。可哪知穿球鞋的时间长了,自己一双脚变得奇痒难受,脱下鞋就有一种难闻的臭气扑鼻而来。心想,还是穿布鞋舒适。打那以后,每天仍然穿着母亲给我做的布鞋上学、劳动。也许是年幼无知,母亲每次给我做一双新布鞋,我都会不屑而顾,根
第6篇:一双粗布鞋经典美文
一双粗布鞋经典美文
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一双粗布鞋经典美文,希望有所帮助!
母亲算不上心灵手巧,但是在新学期到来之际,为了让我穿上一双新鞋,她还是逼着自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做起了鞋子。
偏远的乡村,闭塞的交通,贫瘠的土地,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难以脱下贫穷的外衣。集体合作社时期,每家以挣工分到生产队领取应得的份额以维持生计。而作为五口之家的家庭,除了母亲是女性,我们家有四个男劳动力。如果都参加生产劳动,家庭的生活境况要比有的家庭要好得多。但是因为母亲的固执,她做出了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都无法理解的事情,硬生生把三个孩子送进了学校。这样,我们兄弟三个不但不能下地干活挣工分,每年还要为上学缴纳一定的费用。这让原本就经济拮据的家庭变得更加困难。
既然做出了决定,面对雪上加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