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感恩的教案
第1篇:让孩子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
民乐县太和中心小学张玉琴
感恩之心是受恩者做人最起码的道德,也是对施恩者最起码的回报,是道德良性互动的一种润滑剂。然而,感恩教育缺失,是目前一个难以回避的社会现实。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社会对孩子的过分关爱,现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明显的困惑和迷茫。在城市里、许多孩子从小被过度溺爱,只学会了索取,不懂得回报,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和照顾他人。在农村、父母节衣缩食培养孩子成才,而在一些孩子看来自己读书是光宗耀祖,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这些孩子不懂得爱的艰辛,对于被爱似乎麻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更不用说关心社会。
首先,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的感恩教育不要好高务远,要从诸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掘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我们感谢父母,因为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感谢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他人关心和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们。这些看似简单朴素的感恩教育却蕴涵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
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如:春节时要
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再次,就是掌握好沟通与交流的方法。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并营造温馨、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爱父母、爱家庭,并通过父母的“榜样”,促发其感恩之心。听过一位母亲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世界,大门为你们敞开,你们不想进来;你们的世界,我们想进去,你们又不肯。可见,不能良好地沟通,就无法让孩子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无法让孩子了解我们的付出与辛苦,就很难让孩子有颗感恩心。
其实,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最需要的是一种心灵沟通和内心的理解,需要亲人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共享内心的欢乐和忧伤。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跟子女做心灵的沟通,也不需要让孩子了解成人世界的艰辛,“我的孩子心里想什么我还不知道?给他吃好穿好不就得了吗?”这些或许是你孩子一部分想法,而不是他的全部想法;这或许是你估计的,而不是他真实的想法;这或许是表面的而不是深层的想法。其实孩子最喜欢、也最需要与人沟通。孩子心理的闭锁只是现象的一半,现象的另一半就是希望有一个“重要他人”,一个能理解他的人来打开这种闭
锁。他们关住的这扇心灵的门,只是虚掩的,父母只要耐心地、平等地推开这扇门。子女是很愿意与家长沟通的。
作为一个母亲,我想对天下的父母们说: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可以用一种同理心的沟通方式告诉你的孩子,让他了解父母的疾苦,让他分担父母的重担。你得让他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力;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甚至可以让他受点伤,让他学会体悟舔舐着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悲壮!因为有太远的路你不可能陪他去走,他必须独步于人生的考场,去应对那些你永远无法料及的莫测的风云。让他在承担与失败中成长、体味与感悟,拥有一颗向上向善、感恩的心。
最后,要让孩子体验辛苦,不吃苦就不知道感恩。现在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想不开,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欠他的,就是因为从小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他就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也就不懂得感恩。以前走访学生的家庭的时候,了解到一些家长即使自己非常忙,但也不要孩子自己洗衣服,即使是红领巾也要代办,因为他们总是觉得孩子自己做不好。我觉得这是不是也对造成孩子们不知道感恩有一定的影响呢?往年我们学校的煤一直是家长抹的,今年,我以家长忙为借口让学生自己完成,信息刚一传出,个别家长就找上门来,说孩子还小不适合干活,在家连脚都不洗怎么能抹煤呢?于是我就将
自己的计划说了,起初几个家长不同意,经过我的劝说家长才勉强同意。在抹煤的过程中,许多同学大汗淋漓,手都磨起了泡,我让大家休息,在这个时候我问:“这个活苦不苦?”学生争着说很苦,我说:“在你们家,这样的活都是你的爸爸妈妈干的,他们叫苦了吗?还有许许多多比这更苦的活,他们叫苦了吗?”我看到不少的同学地下了头,我接着说:“他们这么苦是为了谁?你们一定知道!孩子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用十月怀胎,给予了我生命;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用辛勤汗水,哺育了我成长;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用深切教诲,教会了我做人。父母给予了我们的太多太多,我们这些作子女的却不知从何做起。也许,没事时为父母分担些家务,父母下班后为他们倒上一杯水,父母不舒服时为他们充一杯牛奶,父母劳累时为他们捶捶背,父母苦恼时为他们分忧解难,父母高兴。有一首很好听的歌,歌名就叫《感恩的心》,其中有这样的一句歌词让我特别喜欢: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 我依然会珍惜!、、、、、、”“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第2篇:让孩子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出现了多少这方面的感人事迹,我们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知恩、报恩、感恩”的种子,这对孩子以后的人生将会有很大的影响。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生活态度,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主要是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让学生知道是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要从小感恩于父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穿着朴素,不与别人比吃穿,减轻父母的生活负担就是感恩父母的具体表现。
二、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教育学生尊师、爱师。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父母给孩子以生命,老师给孩子以生活。是老师教育了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生活„„。让学生知道没有老师,我们仍然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三、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教育孩子受到他人帮助,要记住别人的恩情,学会知恩、记恩、报恩。古人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要我们都抱着一颗感恩他人的心,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四、感谢社会的成就之恩。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阳光的生活态度。自己的每一份成绩、每一次成功都是在新社会的背景下才会有的,如果没有我们这安全稳定的社会局面,是不可能有我们稳定的学习环境,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生活条件。让学生知道国家对学校建设投入多少,改善了多少办学条件,并且免去了孩子们所有的上学费用,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啊!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现在政府又针对农民、工人等出台多项利民政策,这是人民的政府,这是百姓的政府!
只要我们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生活在感恩的季节里,孩子们学习的目标会更加明确,学习的劲头将更加充足
第3篇:让孩子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精选12篇)由网友 “Hikkin” 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让孩子学会感恩,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让孩子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是人的一种美德,教孩子学会感恩,让孩子感激养育他们的父母,感激给予他们各种知识的老师,感激给予他帮助的同学和朋友,感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哪怕是那些点点滴滴。
・教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让孩子从感谢父母开始,要让孩子知道,即使是来自父母那最简单的衣食,最质朴的关怀,也无不倾注了父母对他们的辛劳和热爱。这种爱是独一无二的。这样孩子才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理解并爱父母。
・我有一个朋友是这样教孩子学会感恩的,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他就让孩子学会记日记,专门记生活中那些点滴的美好的事情。例如,孩子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录:“我的爸爸有一双勤劳的手,他每天都起早带晚地工作着。爸爸还常常督促我学习。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爸爸知道后,对我说:‘你看你妈妈多辛苦,你要好好学习才能对起你妈妈。’我听了爸爸的话后,我就认真学习了。我的爸爸多么好啊!”“今天,我
第4篇:让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学校教案)
让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学校教案)
设计思路:
俗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知恩图报,不仅是人的良知,也是人们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要教会他感恩。在这次活动中,我思考着把主题班会和家长会有效地结合起来,家长、老师、学生三方坐在一起,互动沟通,增进子女与父母间的了解,促进学生与老师间的理解,努力唤回我们的孩子回报爱心的良知,懂得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懂得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一定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
活动组织:
这次活动我经过了认真的思索,确定主题为“让孩子学会感恩”,委托班长协助我来具体设计和组织,全体家长和学生参与。活动前我充分表达了对同学们的信任和期待,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班长连同其他班干部,进行了精心的策划,把活动分成四部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活动感言。活动方式分为小品,家长与学生节目互动,诗朗诵,歌曲,给家长颁奖、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感言等等。授课结束后,由我对全体学生进行逐一点评。
第5篇:让孩子学会感恩的教案范文
让孩子学会感恩的教案范文
让孩子学会感恩的教案范文
一、活动缘起
如今的孩子,个个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习惯了索取,习惯了“说一不二”,即使父母亲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去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分担些什么,稍有些不如意,便大发脾气,甚至以死相逼。面对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的现实,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条件日新月异,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懂事?面对一点点小挫折就会手足无措,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现在的许多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他人的帮助,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悲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引导孩子们,继而唤起那已被一层层习惯与世故压在灵魂最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
二、活动主题
感恩你我,让爱在我们心中传递
三、活动目的
通过为期一周的活
第6篇: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有的父母却爱错了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有什么,结果却得不到孩子半点感激……是啊,这样的现象很普遍,要想让孩子也懂得爱父母,关键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父母爱孩子没有错,但也要让付出有回报,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爱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以身作则,让孩子在一个感恩的环境下健康成长。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呢?以下10个小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1、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
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怎样显赫,怎样日进斗金,却不愿讲父母真实的工作状况。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据资料调查显示70%的小学生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没什么过意不去的。在这种情况下,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父母的工作现场,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父母对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在他成长过程中,让他学会
第7篇:让孩子学会感恩征文
从《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
保护条例 》中看感恩
近日看到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已于2012年9月27日通过并将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第二十一条 第三款明确规定“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当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表达谢意、予以慰藉”,这是多年来我第一次见到将感恩写入法规,而法学领域认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立法要求感恩说明知恩图报已经是当前社会道德所要求的最基本标准了。
既然感恩是道德所要求的最基本标准,那么我们只要认为自己还算讲道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讲道德,就应该树立孩子的感恩理念,将孩子培养成符合公众评价标准的人,鉴于此,让孩子学会感恩是提高孩子道德水平的必修课。
感恩的想法可能在物质文明落后的时代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在当前生活相对富裕的年代感恩二字反而不容易跳出人的神经,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让人感动,得炭者比得花者有着数倍的意愿去报恩。而我们的孩子恰恰生活在这个生活条件较好的年代,因此让孩子学会感恩,还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方式方法,以下是
第8篇: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中心小学 秦雪飞
有爱的孩子才能活得更健康更快乐。如果孩子连亲爱的父母也不知道尊敬,对父母任何付出都不知回报的话,将来的人生将会孤独而寂寞。尽早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们很容易溺爱,对其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认为毫无保留地付出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家长的付出和对自己的千依百顺是应该的,不但不知道感谢,反而在稍微不如意时就大吵大闹,更有甚者撕扯家长的头发和身体。这种极度不良的破坏性行为不但让父母伤心,还会给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蒙上阴影,埋下骄横跋扈、自私自利的种子。
在后悔莫及之前,家长们必须统一战线,痛下决心彻底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构建健康的人格和品德:
第一,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干预太多,不要为孩子打理一切事务。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过多,那么孩子就会渐渐习惯父母的包办代替,就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再感谢父母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了。
第二,不要让孩子吃独食
从小让孩子吃独食,会让他觉得他吃好东西、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