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芒演义》有感
第1篇:读《巴芒演义》有感1500字
读《巴芒演义》有感1500字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巴芒演义》有感15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前段时间机缘巧合下,读到唐朝老师的《巴芒演义》,读完之后感慨良多。在此结合自身,分享一些感受。
本来我的生活和金融股票这些,那是八竿子打不着。由于去年金融市场太火爆,听朋友劝说,偶然开始关注这边的情况(对,我就是潜在的韭菜)。去年那会,“价值投资”理论泛滥,开始的时候我也一头钻入了ROE,PE,PB的海洋。但是这些理论要么出手条件太多,成了屠龙之术。要么过于简单,结合市场表现去验证的话,发现一戳就破。在这种情况下,别人推荐我先从唐老师的《巴芒演义》入手,就像出政策要先搞背景调查,搞清楚价值投资的来龙去脉,再来考虑具体策略。
《巴芒演义》给我的感觉是通俗易懂,虽然在说故事,但是对各个技术流派的背景,手法,经典案例,局限性和持续时间描述得极为清晰。如果去除演义的外表,换以学术的形式,不失为一篇优秀的金融学史论文。
该书描写了格雷厄姆门派的群星像。但作为一个门外汉,自然对巴菲特关注最多。我比较赞同将巴菲特的投资生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的分法。前半部分更强调公司的现有价值,具体表现为:投资“烟蒂股”。这一阶段重视现金流,关注可变现资产,强调的是投资的“不亏”,是对本金的稳定性进行追求,要求资金投入后,立即出现收益。后半部分更强调公司在未来的占有地位,具体案例有对“可口可乐”公司的投资。这一阶段重视在市场的支配地位,和整个市场的发展。强调的是投资的“有得赚”,是对收益的稳定性进行追求,相对的可以承受现阶段的波动。
这一变化的起因是巴菲特发现了保险金的妙用。庞大的保险金让巴菲特控制的资金来源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变为全美的千万家庭。投资本金的急速扩大,导致了必须对更大规模的公司进行投资,才能保证资金的充分利用。这使得巴菲特不得不更加关注企业的远景,以未来的期望作为投资的风向。
关注企业的发展甚于目前的价值,这也是目前市场上主流:关注估值,以估值的高低定投资方向。与此同时,对于巴菲特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人将其归因于出身的上流和交往圈层的信息流通。巴菲特的形象总是和红酒晚宴,社会名流,小道消息绑定在一起。似乎巴菲特就如那流言中的“共济会”:“上等人”内部流通消息,共同对下层割韭菜。
这一观点,我认为,不能称之为错误,但总体上有失偏颇。今日的巴菲特已经被神化,他的很多故事不免带上了神的色彩。但是如果我们从巴菲特早期的经历入手来看的话,会发现结论恰恰相反(这一块唐老师描写很多其他人的故事,想串起来真不容易)。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以“捡烟蒂”作为起家手段。这一手段对工作强度和审计功底的要求极高。我认为这才是巴菲特自身的过人之处与立身之本。
对于工作强度而言,可以以现在的四大作为对比。四大是出了名的加班多,压力大。他们往往以工作组的形式,去往各个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而格雷厄姆学派,往往以一到三人作为一个公司的主要班底,对市场上的各个公司进行自主的审计工作。首先,人手少。其次,自主的工作代表信息来源的'缺少。再次,往往还要面对公司管理层的不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工作难度会加大很多。相比之下,四大的工作已经让很多人直呼受不了。巴菲特等人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更何况他们以此方式,持续不断的工作数十年,这份坚持和功力不是常人能及。
如果我们回到“捡烟蒂”的工作技巧来看。捡烟蒂需要对研究对象的流动、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同时还要对清退不合格员工的成本进行估计。我们先忽略第二点,讨论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第一点:对资产进行盘点。这个恐怕也是各路股民最头疼的东西。因为财务手段上,光固定资产折旧就有多种手法,让人眼花缭乱。很多人也用此攻击财报分析的不靠谱,证明基本面分析是空中楼阁,甚至以此进而讨论企业的商业道德。但是这些人忽略了一点:财务是财务,而股票,归根结底是商业。在一定时间点上,市场会对固定资产给予一定的价格。这一价格给予,不取决于财务人员的做账手段,审计方式。
让我们来看看巴菲特当时的做法:巴菲特并不依赖于企业自行给出的账单进行审计工作,而是依据自己的(或者说格雷厄姆的)方法,对企业的不同类型资产进行折旧估值。如果我没记错,书中提到巴菲特只在少数情况下,公开过自己的折旧比率和估值方法。对于更多的案例,这一参数并未予以公开。而这一点是否就是巴菲特真正的过人之处呢?
当我们回到当下的现实问题上来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听到不同估值流派的争论。然后当我们将他们与巴菲特类比的话,我们会发现,又有几个人像巴菲特一样真正亲身去对企业的状态进行检查呢?恰恰相反,绝大多人连财报都不能通读,甚至依靠小道消息,公众号软文进行投资理财。如果以此来标榜自己在践行价值投资,实在是谬误。
标榜价值投资仅仅是一句话的事。而实践价值投资,又是另一个层面的事。当人学习价值投资的时候,别忘了最根本的那句话:瞅地。你投入的资金,本质上是投给了商业,投给了资产。如果连基本的企业状况都不去了解,基本的资产价值都没有概念,那谈何价值投资。当下有个很火的词叫“做题”。很多人鄙视这个词。而我认为,有时候恰恰要发扬“做题”的作风。真正身体力行的去实践才是价值投资的通用做法。
最后,感谢唐老师写出此书。然后帮唐老师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打个广告。牢记瞅地,身体力行。
第2篇:《巴芒演义》读后感
《巴芒演义》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巴芒演义》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巴芒演义》读后感1
在文章第二十六回《巴菲特专注搭讲坛懂平衡芒格双丰收》中,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给你一个机会成为巴菲特,你愿意吗?”,顺着这个问题,我在思考自己做投资的初衷是什么?我做投资是想实现财务自由,进而实现选择自由,与家人一起享受生活,做个好人,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财务自由如何实现?我想到三个条件:
一是本金;
二是良好的投资收益;
三是时间。
三者彼此关联,相互影响,而本书重点带给我们的是如何理解和学习实现良好的投资收益。
一、如何理解良好的投资收益
作者统计了自1956年度到20xx年度多位投资大师的收益情况,从统计情况来看,年化收益从18.2%至32.9%不等,而同期标普500年化收益10%,年化收益在30%左右的有三位:巴菲特基金,李克?古瑞恩,彼得?林奇。三位持续投资的年限分别为13年、19年、13年。其他投资大师的年化投资收益基本都在20%左右,其中伯克希尔持续投资55年(还在继续)、沃尔特?施洛斯持续投资47年。由此,长期而言,我将高于10%的年化收益定义为良好投资收益,20%的年化收益定义为投资的天花板。对个人而言,合理投资预期是从事投资活动的第一步。
二、如何学习实现良好的投资收益
在股市上实现盈利,有两种路径:
一种是利用市场先生的情绪,通过高抛低吸,赚取差价收益;
二是伴随企业成长,赚取企业成长的收益。然而“高抛低吸”无异于一句正确的废话,不具有可学习价值,正确的道路应该是“学习可以学习的”——赚取优质企业成长收益。那么这就涉及如何估值的问题。
都说《巴芒演义》具备史学价值,作者博览群书,厚积薄发,为笔者清晰呈现了多为投资大师的投资理念的形成背景、发展变化及成型的投资方法。投资道路千万条,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书中第十四回《捡烟蒂树最佳模板不小心成过街老鼠》通过邓普斯特公司案例,展示了巴菲特如何给烟蒂企业各项资产估值,各自采用了什么折扣率。类似这种投资之术,对于初期投资阶段的我来说,更具有可实施的学习价值。
如何估值,是值得一辈子学习的,这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是科学,它可以通过定量分析而得出具体值,通过与当前市值比较,能够指导我们的操作实践;说是艺术,我们只能争取得到模糊的正确,而无法奢求精确,无论是对企业当前资产质量的判断,还是对企业未来增长增速的判断以及“护城河”概念的把握。这需要我持续不断的学习,正如唐朝先生赠语:“日拱一卒,不期而至”。
在投资的道路上,先不期,在当下,努力做好“日拱一卒”。
《巴芒演义》读后感2
《巴芒演义》买到手后,一个多星期仔细读了两遍,有的'地方来回看了好几遍消化吸收。唐朝老师的大作,是一本好书,值得收藏时刻翻阅的好书,可以说用再多的赞美之词来评价都不为过。书中以价值投资思想发展为线索,围绕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展开,其他投资大师点缀其中。我仔细读第二遍的时候,顺便将书中主要人物的年龄、投资思想、成就和可学习程度等进行了记录,如下表:
从书中投资大师的经历,有几点的思考和感受:
首先,凯恩斯作为宏观经济学泰斗,也是书中唯一一个用英国指数对比收益率的,从1929—1945年英国股指年化收益率—1.9%,凯恩斯年化收益10.5%,相对收益大幅跑赢指数12.4%,
不比美国的投资大师跑赢指数的幅度低,但是绝对收益相比标普500年化10%收益来说不算高。
由此可以说,即使理念和方法正确,市场也很重要,所以巴菲特也说中了“卵巢彩票”,想想当时美国和英国处境的差别可知。就此联想到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我们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史,确实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时代给予的生逢其时。站在当下,我认为未来中国要实现中国梦、走向复兴,成为社会主义强国,正是我辈用武之时。同时,搭乘这阵东风,实现财富增长、走向富裕,我相信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投资理念正确。
第二点感受是关于投资思想的。
从这么多投资大师的经历,可以说,失败各有有不同的原因,但成功的背后是理念的相通。比如说确定性套利,成功的格雷厄姆、巴菲特、索普等人都是“寻找市场错误定价并从中获利”,对市场有效理论不屑;陪伴优质企业成长的价值投资模式,成功的凯恩斯、费雪、芒格、香农等人,都有类似挑选有价值的投资对象、陪伴好人好企业成长的描述。而且巴菲特和芒格一见如故、巴菲特和索普相见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投资大师们互为好朋友,巴菲特周围有成功优秀的人组织成的一张大网,肯定是投资理念互相认同的,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要学习成功背后的理念。
第三是对于复利的理解。
以前只知道钱生钱可以复利,书中其实还展示了另外几种复利,善良的复利、健康的复利等。巴菲特解散合伙基金,有人意图收购,巴菲特拒绝了,而且对离开的合伙人给出了投资建议或推荐合适的基金经理,不像蔡至勇利用客户的信任获利。所以巴菲特未来远超蔡至勇,遇到麻烦比如维斯科金融案,有大律师背书保清白,这就是善良的复利。从表中年龄那栏,这些投资大师都比较长寿,和好人好企业做朋友,跳着踢踏舞上班,而且成功的投资带来财富,财富可以带来更好的医疗,好医疗也可以帮助长寿,良性循环,我想这可以算是健康的复利。
第四是关于能力圈和自制力。
看到沃尔特施洛斯的投资和经历,深受感触,成功的背后要坚守能力圈,还要有强大的自制力。大学毕业工作后,能力圈很容易固化在很小的范围,需要不断学习拓展,这个过程需要强大的自制力去执行。别人娱乐、看电视的时间,你要用来学习、阅读、思考,而且不见得立马有效果,好像和别人用来娱乐也没多大区别,甚至可能会孤立,很容易让人放弃。所以要看得清自己,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耐得住寂寞,长期坚持,时间拉长了,总会看出区别的。
最后,针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上班族、投资者而言,我想说,如果能早点认识唐朝老师、早点看到唐朝老师的书、早点关注唐书房,可以避免走不少的弯路。
我6月份进入股市,一进入股市就经历了一轮牛熊,牛市逐步加仓,熊市熔断不但获利吐完还亏损了本金。之后关注到了唐朝老师,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到现在已经而立之年了,也才处于“一赚二平七亏”的“二平”阶段,到现在只有小盈利,基本就是赚了利息而已。但是通过学习,投资理念逐渐转变,逐步走向了正确的道路上,将资金配置在自己能理解的企业,同时,不断拓展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学习扩大能力圈。继续加强财务分析能力的学习(手把手1读了好几遍),可能是理工科出身没有经济学基础或者没有天资,学习进度很慢,有时真的很想放弃,但是看到唐朝老师、杨天南老师这么成功优秀的人还笔耕不辍,诲人不倦,我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书中提出了有复制价值的4条投资正道:指数基金、确定性套利、一揽子烟蒂、和优质企业成长。
结合自己的投资经历和实际情况,或者说中国的国情,我想最适合的道路是低费率宽基指数基金→陪伴优质企业成长。
在不具备投资能力的时候,先将资金配置在指数基金上,立足先赢,这个逻辑在唐朝老师的文章中有详细讲述(GDP<所有上市企业<沪深300);之后学习培养商业理解能力,分析研究企业,购买低估优质企业长期持有。长期持有优质企业赚钱的逻辑其实也可以从福布斯富豪榜上富豪基本都是企业家,是优质企业的长期持有者得到验证。如果入市前就关注到唐朝老师,我的资产可能比现在多一倍了,但是从现在开始也不晚。投资正道可复制,财务自由靠努力!
第3篇:《巴芒演义》读后感
《巴芒演义》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巴芒演义》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巴芒演义》买到手后,一个多星期仔细读了两遍,有的地方来回看了好几遍消化吸收。
唐朝老师的大作,是一本好书,值得收藏时刻翻阅的好书,可以说用再多的赞美之词来评价都不为过。
书中以价值投资思想发展为线索,围绕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展开,其他投资大师点缀其中。
我仔细读第二遍的时候,顺便将书中主要人物的年龄、投资思想、成就和可学习程度等进行了记录,如下表:
从书中投资大师的经历,有几点的思考和感受:
首先,凯恩斯作为宏观经济学泰斗,也是书中唯一一个用英国指数对比收益率的,从1929-1945年英国股指年化收益率-1.9%,凯恩斯年化收益10.5%,相对收益大幅跑赢指数12.4%,不比美国的投资大师跑赢指数的幅度低,但是绝对收益相比标普500年化10%收益来说不算高。
由此可以说,即使理念和方法正确,市场也很重要,所以巴菲特也说中
第4篇:《巴芒演义》读后感范文
《巴芒演义》读后感范文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巴芒演义》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巴芒演义》买到手后,一个多星期仔细读了两遍,有的地方来回看了好几遍消化吸收。
唐朝老师的大作,是一本好书,值得收藏时刻翻阅的好书,可以说用再多的赞美之词来评价都不为过。
书中以价值投资思想发展为线索,围绕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展开,其他投资大师点缀其中。
我仔细读第二遍的时候,顺便将书中主要人物的年龄、投资思想、成就和可学习程度等进行了记录。从书中投资大师的经历,有几点的思考和感受:
首先,凯恩斯作为宏观经济学泰斗,也是书中唯一一个用英国指数对比收益率的,从1929—1945年英国股指年化收益率—1。9%,凯恩斯年化收益10。5%,相对收益大幅跑赢指数12。4%,不比美国的投资大师跑赢指数的幅度低,但是绝对收益相比标普500年化10%收益来说不算高。由此可以说,即使理念和方法正确,市场也很重要,所以巴菲特也说中了“卵巢彩票”,
第5篇:读《封神演义》有感
读《封神演义》有感
读《封神演义》有感1
再一次读完了《封神演义》,还是被故事中的神、魔、人三种形式的结合所吸引,从纣王无道到周武文讨伐朝歌,每一个故事都让我难以忘怀。
这本书以纣王的荒淫无道为故事的起因,接着以周武文率领的征商大军进军朝歌的事,最终以武王分封列国和姜子牙封神作结。书中的纣王不仅整天与妃子妲已鬼混,还听信妲已的胡言乱语,接二接三地将首相商容、亚相比干、上大夫梅伯和司天台首官杜元铣杀害,而且他还沉湎酒色,听信奸佞,残害忠良,杀妻诛子,扰害百姓;制炮烙、造虿盆、剜目挖心、剖孕妇、敲骨髓等种种暴行。这些恶劣的行为导致了天下诸侯纷纷起兵造反,以至最后成汤这六百年的基业会毁在了一个妖狐的刀斧之上。首相商容、亚相比干这些大臣,他们勇于上谰,誓死守,直至被害死也毫无怨言,而闻太师更是战死在异国他乡。这些朝歌大臣都有一颗不可改变的“忠”心!看着那么多的忠臣和将才为一个必定要灭亡的国家而死去,怎能不让人看着心痛呀!
而姬发、姜子牙、哪吒、杨戬这些人却体现出了正义的行为,他们关心百姓的疾苦,而受到百姓
第6篇:读封神演义有感
篇1:读封神演义有感
静静的夜晚,明月作伴,青灯孤影,并不感到孤独。如饥似渴,如痴如醉;清茶一杯,手捧书卷,是一种莫大的快慰,无言的幸福------
合上书,喉间咕噜一转,好似书中的智慧全部被我咽下一般。闭上眼,书中的万般人物尽显于眼前:弃暗投明的黄飞虎;前功尽弃的闻太师;昏庸残暴的商纣王;叱咤风云的小哪吒;求贤如渴的周武王,坐怀不乱的伯邑考------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老百姓就是水,民心就是水,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得民心者的天下的说法。多行不义必自毙,远忠臣,亲小人的商纣王;看似貌美,实则心思歹毒的妲己,他们的结局就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可以说,黄飞虎是第一位弃暗投明的商朝大将。他忠勇兼备;一心为民;弃暗投明;屡建奇功。还有其子黄天化,尽忠报国,血染沙场。
商纣王的昏庸,千载奇闻;妲己的狠毒,千古未有。当年女娲娘娘导演的这一出戏,流传千古。现在的人间是否也在天天上演着各种演义哪?
想当年商纣王也曾是能文能武的国君。也曾是文臣献策,武将施勇,一派繁荣。做人就不能太骄傲,要时刻知道自己是谁,要不是亵渎了
第7篇:读封神演义有感
读封神演义有感
《封神演义》是中国古典十大名著之一,是我很喜爱的一本书,从小我就读过很多种版本的《封神演义》,一直都被它精彩的故事所吸引,并在读过之后,有很深的感悟。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读的是《封神演义》的连环画,那时候我还太小,不太看得懂书中的故事情节,只觉得书上的图画很好看——比如金灵圣母的裙子,红艳艳的;又如燃灯道人的梅花鹿,乖巧可爱;还有通天教主的五色神牛,气派极了;以及姜子牙的杏黄旗,黄灿灿的……它们都着实让我喜爱。上小学后,我买了青少版经典阅读丛书的《封神演义》,是章回体的,书中也有美丽的插图,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在多次翻阅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仅看懂了书里的很多故事,也记住了众多极具个性特点的人物以及很多精彩的情节,甚至越来越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越来越理解他们那些离奇的做法,在对故事背景越来越了解的同时,也越来越有新的感悟。我越来越喜欢它了!就像我们王老师说过的,书是一口神奇的矿井,无论你怎么挖,也挖不完它神奇的宝藏。现在,每当我再一次翻开《封神演义》时,我都能有新的
第8篇:读封神演义有感
读封神演义有感(通用19篇)由网友 “dijw”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读封神演义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 读《封神演义》有感
暑假期间,我读完了《封神演义》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商朝纣王听信小人谗言杀害了无数忠臣和无辜百姓,国家民不聊生。最后,姜子牙与姬昌手下众将经过无数次艰难困苦终于推翻了纣王的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朝成立时西伯候去世,儿子姬发继位,成为了周朝的.第一个开国皇帝。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姜子牙,他大公无私,强烈反对残暴的纣王,辅助周武王,建立周朝。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第十章“西伯候回归吐子”,这一章主要讲了纣王将姬昌的儿子伯邑考做成肉饼给姬昌吃,后来西岐的散逸生买通费仲和尤浑,那两个人让纣王把姬昌放了。最后姬昌经过孩儿雷震子帮忙回到了西岐。从这个章节中我体会到了一个人要经过巨大艰辛,克服重重困难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篇2: 读《封神演义》有感
读《封神演义》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部小说是一部独特的神话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