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工作总结
第1篇:电力系统工作总结
峥嵘砥砺 稳中勇进
经过公司干部职工同舟共济的努力工作,#1机组于2012年11月14日顺利通过168试运。在保证#1机组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运行部逐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2机组的调试上,合理安排,精心操作,科学调试,于2013年7月20日实顺利现#2机组168试运,实现公司机组双投,完成公司一期工程的顺利竣工,为华电在豫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运行部一贯坚持以“安全、可靠、环保、经济、高效、节能”为指导思想,以“保行优、争国优,创建典范热电工程”为目标,强化部门管理,细化运行操作,经过较长时间的两值两运和三值两运,到现在的四值三运,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峥嵘砥砺,稳中勇进。
以“安”促全,开展工作
2013年年初,#2机组逐步进入调试期。运行部抽调青年员工成立#2机试运小组,全面配合调试工作的开展。年轻员工虽然工作热情高,学习劲头足,可是也存在业务水平不高,特别是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调试期间任务重,工作时间长,在完成调试工作的同时,运行部丝毫没有放松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部门管理人员紧靠现场,每周的安全例会雷打不动进行,月度安全培训考试没有放松,安全技能培训工作紧抓不放,严格两票制度,杜绝违章作业。至#2机组顺利完成168试运,未发生一起人身设备伤亡事件,确保了机组的安全试运。2013年9月和2014年3月进行的#1机组大小修工作,为确保检修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的圆满完成,运行部未雨绸缪,突出重点,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确保检修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有效保障了#2机组单机运行的安全稳定。检修工作开始前认真准备好相关操作票和编制工作票安全技术措施,检修工作开始后,积极配合工作票的办理,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做好安全隔离措施,严防误操作,确保了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助推了机组的顺利启动。以“全”培人,提能强技
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运行部继续加强培训,以培养“全能值班员”为培训目标,深入开展全员培训。强调内部培训的同时,还积极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培训策略。
期间,完成集控、灰硫和化学外出取证和收资学习,进行“班组长培训”、“标准化实验室项目赴裕华公司收资学习”、“火电环保设施管理专题培训”、“脱硝系统运行与维护培训”等外出学习。通过去兄弟单位和专业机构的学习,进行知识共享,达到了“一人学习、多人收益”的效果,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技能,锻炼了队伍。
运行部积极协调邀请电力行业专家、兄弟单位同行和设备厂家进行多场知识讲座,像与锅炉燃烧专家进行燃烧讨论专题会、听取ABB火检厂家专业指导、参加电气技术专业交流会、进行脱硝脱硫知识交流等,开展了多人次、全方位、广覆盖的多种培训学习形式。
运行部作为一个年轻人居多的部门,培训工作任重道远。班组的培训工作作为部门培训工作的支点作用尤为明显,班组内部持续开展默画系统图、技术问答、现场考问、事故预想等多层次全方位培训。运行部通过开展月度培训考试、岗位竞聘、制定下发培训计划和管理办法、操作能手和“运行好榜样”评选、仿真机学习等一系列方式,以点带面,以考促培,以培促学,使得全员的业务水平有了稳步提升,保证了机组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以“稳”为重,精细管理
公司一期工程顺利竣工后,两台机组的稳定运行成为运行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运行部以机组平稳运行为前提和重点,以“防非停”为目标,细化班组管理,加强缺陷管理,确保“零误操作”,积极开展“精雕细刻”活动。部门管理人员立足实际,深入现场,分析运行工况,修订运行资料,制定预控措施并落实到位。特别是在#1炉燃烧不稳定期间,管理人员进行了24小时现场值班特护,专业上不断摸索分析,制定了低负荷吹灰措施、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措施、补充完善了#1炉稳燃操作措施、最终#1炉实现了稳定燃烧,同时给#2炉的燃烧调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运行班组的建设和管理反映着部门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是部门管理工作的窗口和突破口。班组建设以“立足本职、加强培训、敬业守信、无私奉献”为工作理念,以建设“五型”班组为管理思路,深化管理意识,拓宽管理思路,细化管理内容,提升管理水平。
集控四值获得2013年度华电国际“青年文明号”称号; 以“星”定标,优化运行 一直以来,运行部以努力打造星级企业为标准,落实优质电力发展要求,推动完善指标考评分解,动态分析运行参数,优化运行工况调整。
公司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实现环保三同时,脱硝投入率超过97%,除尘、脱硫投入率达到100%,于2013年年底前获得脱硫、脱硝、除尘、中水利用等系列环保政策电价电量补贴,成为华电国际首家全部获得该系列政策的企业,涉及电量电价全部环保优惠政策均已取得,按照年发电量30.7亿度计算,增加环保电价收入8289万元。
运行部始终围绕建设星级企业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节能攻关,全方位挖潜增效,瞄准各个生产环节优化运行调整,着重在水、电、汽、煤等主要能耗上下狠功夫。公司供电煤耗从2013年初的330.31克/千瓦时降至318.78克/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从8.23%降至5.98%。2013年10月21日利用#1机组大修机会,对增、引风机进行的变频改造顺利完成并试运正常,降低厂用电率0.77%,节电0.2亿千瓦时/年。
2013年5月26日,在保证除尘效率基础上,#
1、#2炉电除尘交替停运4、5 电场,实现节电438万千瓦时/年。
2013年10月11日新增设的澄清池直补水旁路门开启,停运补水泵,实现节电66.5万千瓦时/年。
2013年10月21日#1炉3台磨煤机全面换成高铬球,启动运行,磨煤机单耗降低7.9KW〃h/t,降低厂用电率0.2%,节电600万千瓦时/年。2013年11月11日#
1、2机开式水 泵停运,开式冷却水走旁路,可实现冬季节电66.5万千瓦时。
2013年12月20日#
1、2炉连排扩容器疏水全部回收至热网回水,可实现采暖期供热节标煤约480吨、节软化水约1.8万吨。
第2篇:电力系统工作总结
电力系统2009年工作总结范文
一、营造“两个环境”,搭建企业文化落地平台。
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邹县发电厂建厂以来,不断汲取儒家文化营养,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秉承华电集团公司和华电国际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形成了以“竞和”为品牌的邹电文化。
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助推文化落地。邹县发电厂的“竞和”文化先后经历了“拼搏”文化、“争先”文化、“竞和”文化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一个时期的企业文化阶段,该厂都注意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中,使文化力量发挥出了强大的凝心聚力作用。www.foxer.net
企业文化萌芽时期的“拼搏”文化。从建厂到1989年,在当时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艰苦,山东省建设的首台30万千瓦机组工程建设和生产筹备任务异常繁重的大背景下,企业提炼形成了“团结拼搏,求严务实,爱厂爱岗,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作为该厂企业文化的雏形,这16字精神象集结号,曾无数次召唤职工们自愿跑到厂里“抢险”奉献;220千伏升压站电压互感器因质量问题发生爆炸,干部职工不约而同地奔向事故现场积极投入抢修。
企业文化发展时期的“争先”文化。从1990年到1999年,随着四台30万、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建成投产,邹县发电厂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最大的也应成为最好的”成为企业干部职工的强烈要求和奋斗目标,“争先”文化提炼形成。这期间,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党群工作都走在了电力行业前列。企业相继荣获山东电力首家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一流发电企业等荣誉称号。
企业文化成熟时期的“竞和”文化。从2000年至今,企业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的战略高度,在认真学习领会华电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具有“竞和”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思想上的突破,先进理念的引领,卓越精神的激扬,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创造力,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特别在百万机组建设过程中,“共建和谐工地、打造百万精品”、“品牌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口号,将各参建单位、所有参建者紧密地聚拢在一起,为工程建设营造了和谐凝聚、上下同欲、积极向上的内外部施工环境。两台百万机组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了29个月零20天,机组投产后的各项指标和参数都达到、超过了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助推文化落地。邹县发电厂的“竞和”文化体系主要包括识别系统、分支文化、文化品牌和企业故事四部分内容。企业识别系统又涵盖了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环境识别和听觉识别五部分内容。在工作生活中,企业注重通过企业领导人宣讲、组织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利用影视宣传、组织培训班和厂歌大赛等形式,使职工对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注重结合经营管理重点提炼分支文化。2007年发布安全文化,2008年发布廉洁文化,目前,经营文化和检修文化正在提炼整理之中。
作为社会的细胞,邹县发电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树立邹电的“竞和”品牌。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建设了一、二期废水深度处理系统,真正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对4台30万机组和2台60万机组分别进行了节能、脱硫技术改造;新投产的两台百万机组更是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全厂8台机组实现了全脱硫运行。公益事业方面,自2003年以来,在抗击“非典”、救助海啸灾区、“慈心一日捐”等活动中,企业捐赠各类善款超过百万元,被授予2007年度“中国电力行业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特别在四川地区发生地震后,该厂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
援”的传统美德,先后四次为灾区捐款,捐款总额近三百万元,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执中政和”的品牌内涵。
企业还善于从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从邹电人的长期实践和广大干部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提炼与企业同存共荣的人物故事和事迹,并整理成《百万礼赞》、《奏响生态和谐新乐章》、《飞跃颠峰、耕耘希望》等一系列企业故事,编辑印发“竞和”文化系列丛书、举办“竞和”文化论坛等活动,在职工中大力推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二、通过“三个转变”,确保企业文化落地实效。
杰克·韦尔奇曾这样评价改造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如果想要列车再快10公里,那只要加大马力就可以;但要想让车速提高十倍,就必须得更换铁轨。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邹县发电厂面对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环境,从未放松对企业文化建设规律的探求,通过转变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文化模式,保持了企业高度的弹性,时刻充满着创新与活力。
一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向管理文化的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问题。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不是在企业管理之外重起炉灶,再搞一套管理体系,而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现状着手,通过民主治企、奖评激励、监督约束、教育培训等各种管理措施,将企业的政工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在一起,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全厂的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跳出政工部门“单打一”的操作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化目标管理、经济文化一体化运作的新路子。该厂积极推动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厂务(政务)公开管理体系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真正把尊重职工、信任职工、关心职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广大职工充分感到了同在一个大家庭的温暖。每年开展一项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先后开展了“作风建设年”、“三德”教育、“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年”、“管理创新年”等主题
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三级联动”效应,党支部负责宣传发动、制度措施、组织落实,党员带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活动的扎实有效、有声有色,使文化力切实转变为生产力,有力推动了企业中心工作开展,促进了各项指标的逐步改进和管理的不断提升。
二是通过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两张皮”问题。建设企业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启发企业经营者们的文化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规范融入到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使无形的经营管理变为有形的文件管理。为此,邹县电厂一方面抓好设备治理和环境治理,改革与健全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不断改进提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逐步形成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岗位责任化。另一方面,注重职工的素质教育,抓好制度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塑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潜移默化地实现了经验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由党委主导向党政共同主导、行政主要负责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企业文化必须要借助行政的力量加以推广落实,真正实现“软”文化的“硬”约束。邹县发电厂充分认识到,经营管理是行政的职能,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主体同样是行政的,作为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既应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企业经营者的主导作用。该厂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率先做到由单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转变;由“说教式”向符合心理规律的“诱导式”、“解惑式”转变;由单一说教向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约束转变。每年年初,厂党委、厂部与各部门签定责任制承包合同,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行政工作一起部署、检查和考核,每月考核兑现,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考核的经营责任制包保体系。正是通过企业主要管理者认识并充分发挥文化力的作用,运用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等企业行为中这只看不见的手,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不断深入发展。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邹县发电厂于2003年和2007年分别被山东省和华电集团公司命名为首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竞和”品牌的企业文化成果分别荣获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特等奖和山东省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创新成果奖。
三、夯实企业文化落地基础,做到“三个必须”。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向管理要效益是企业追求的不变目的。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措施之一,最终是为企业创效服务的。
首先,企业文化的“落地”必须落在战略重点上。企业最后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文化力的竞争。而企业发展战略最核心的就是经营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管理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融合,围绕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培育企业的文化力并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质量,三流企业靠价格”。邹县发电厂作为华电集团旗下最大的电厂,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在进行了企业文化的理念设计和宣传落实后,正着手企业文化的评价诊断等工作,力求实现企业文化的完善与提高。同时,注重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在分析企业文化建设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把握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实现经营管理和资源配置与企业文化的完美融合。在企业发展新的征程上,提出了“大而强,和而亲”的发展目标,既包含了企业的现实属性,又升华到精神层面,得到了干部职工的热烈响应,成为全厂上下共同的奋斗目标。
其次,企业文化的“落地”必须落在经营管理上。邹县电厂注重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等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建立了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建立了以状态检修为主、计划检修为辅,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分离的设
备管理模式为主的设备管理机制;建立了科学的经营管理运作机制,率先在电力系统完成了“三标一体”贯标认证;建立了以“双向纳入、技能培训、绩效考评、动态管理、薪酬分配”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完善的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征和邹电特色的“三级联动”效应,凝聚了全厂干部职工力量,推动企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第三,企业文化“落地”必须落在关键环节上。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班子,而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在邹县发电厂,企业以建设学习型团队为抓手,形成了“培训是职工最大福利”、“大培训”等理念,塑造了独特的培训品牌,成为了华电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重要基地。党委中心组每月的集中学习雷打不动,把党的重要理论、上级决策部署作为学习重点,并广泛学习法律、科学、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把科学理论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理论成果。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开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坚持廉政教育例会召开制度、重大传统节日设立廉政监督岗、把廉政教育课堂搬进监狱等,搭建了家庭教育、内部教育、外部教育“三个平台”,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上下联动的惩防体系共建局面。
第3篇:工作总结电力系统
工作总结电力系统
年,是新世纪和“十五”开局的第一年,是开展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的一年,半年来,我局在荆州电力局、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协力,按照年全局工作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局工作定位,认真贯彻落实荆州电力局工作会议精神,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调动和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全局各项工作进展势态良好,整体工作并举发展,为全面实现年度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流创建工作再现高潮,创建意识进一步加强,按照荆州电力局创建一流供电企业的安排和部署,我们始终把创建一流供电企业作为促进各项工作进步的龙头来抓,围绕“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效益、一流的服务”目标,健全领导机构,成立专职部门,广造声势,深入动员,及时调整和健全组织机构,全方位分解创一流责任指标,在去年创建一流供电企业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增强创一流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突出工作
第4篇:电力系统工作总结
透视过去一年,工作的风风雨雨时时在眼前隐现,但我却必须面对现实,不仅仅要能工作时埋下头去忘我地工作,还要能在回过头的时候,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检查核对,对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从怎样节约时间,如何提高效率,尽量使工作程序化、系统化、条理化、流水化!从而在百尺杆头,更进一步,达到新层次,进入新境界,开创新篇章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本人一九九五年九月考取AA水利电力技工学校,一九九八年七月AA水利电力技工学校毕业。一九九九年四月进入XX县供电公司工作,分配在大昌变电站工作任变电运行工,二0xx年九月考取河南省华北水利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函授),二0xx年七月毕业。二0xx年被XX县水利局评为先进工,同年被XX县供电公司评为先进生产者。
本人特就这一年的工作小结
一、思想工作方面 ;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思想上,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三个代表
第5篇:电力系统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进入维护部自动化班实习已近五个月了,在 这近五个月的时间里,在领导、师傅和同事们的细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思想认识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不断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我始终能够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精神实质。通过学习,明确了目标,坚定了信心,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敬业爱岗的意识,思想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转变。树立了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从各种知识中吸取营养。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继承和发扬电力行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得到更好的落实和体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八荣八耻”的内涵。牢固树立热爱祖国的观念,坚持祖国利益
第6篇:电力系统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梳,一年的时间的确是很短暂的,不知不觉XX年已即将过去,更应该总结一下过去,思索一下未来,取过去之长、补未来之短。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管理方面。由于我公司施工电源的惟一性、特殊性,依据公司的用电管理制度,加大对施工用临时电源的管理,我个人做到每日对现场的巡查,坚持对开闭站的运行操作的定期检查,对开闭站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并督促整改。在开闭站设备出现缺陷时,积极与厂家联系备件,深入现场与维修人员一起查找问题,最终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施工质量方面。从4月份来厂伊始就开始负责全厂防雷接地网的施工检验管理工作,按照有关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规范对全厂的防雷接地网施工进行了全面跟踪,分房号分区域检查,从搭接尺寸、焊接方法及接头防腐等各方面提出了要求,并组织施工单位及监理两次对已完工的区域进行了接地电阻的测试验收,均合格,从而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三、现场施工管理。依据工程的形象进度和二级网络计划,针对本专业所管辖的设备制定了个人的工作计划,每日跟踪
第7篇:工作总结_电力系统
>>>教育资讯网
工作总结_电力系统一、一九九九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1、在团的思想建设方面
(1)结合重大纪念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广大团员青年在活动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开展纪念“五四”爱国运动80周年系列活动:一是召开纪念大会,省局领导陈文庚、林野、李川德等出席会议,林野副局长在会上作题为《弘扬“五四”精神,发扬光荣传统,肩负起福建电力跨世纪发展的伟大历史使命》的重要讲话,要求团员青年正确分析当前电力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做改革、发展、稳定的先锋。二是开展“爱祖国、爱闽电”主题教育,通过组织优秀团员、团干与省局老领导、劳模座谈会,请老同志讲革命传统、讲福建电力创业史,激发了广大团员青年爱厂爱岗的热情。三是举办“走进新时代”歌咏比赛,共有七个队140多人参加,唱响了祖国颂、社会主义颂和改革开放颂。四是组织电力技校的30名学生代表省局参加了省直团工委“飞扬的青春”五四歌会。
开展庆建国50周年活动:一是举办“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共有十个单位的11名选手参加比赛。
第8篇:电力系统工作总结
电力系统工作总结(共20篇)由网友 “eavn1999”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电力系统工作总结,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电力系统年终工作总结
**年,是新世纪和“十五”开局的第一年,是开展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的一年,半年来,我局在荆州电力局、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协力,按照**年全局工作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局工作定位,认真贯彻落实荆州电力局工作会议精神,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调动和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全局各项工作进展势态良好,整体工作并举发展,为全面实现年度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流创建工作再现高潮,创建意识进一步加强,按照荆州电力局创建一流供电企业的安排和部署,我们始终把创建一流供电企业作为促进各项工作进步的龙头来抓,围绕“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效益、一流的服务”目标,健全领导机构,成立专职部门,广造声势,深入动员,及时调整和健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