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系统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2022-12-02 07:00:36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信息化系统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信息化系统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后勤工作日益重视,我国也逐步颁发了各类政策用于扶持教育事业,其中就包含了后勤管理事业,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各类建筑及建筑设备的管理是重中之重[1]。目前,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已逐渐和高校分离,本校已处于完全分离状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本校的后勤建筑管理引入了新的模式,结合当前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将多种信息化手段引入,综合应用于高校建筑管理工作中,增强管理工作的实时性和效率[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成熟,高校后勤管理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大量繁杂的数据通过数据库关联,极大的方便了后勤工作的管理[3]。在高校建筑的后勤管理中,应当包括师生住宿、教学用房管理、建筑设备和资源管理、车辆的管理等信息,从而合理的调配高校资源,方便办公,加强后勤人员内部的信息交流沟通,能实现快速实时的反应机制,提高问题的解决速度和效率,并为领导人员决策提供依据。研究落实高校建筑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提高本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强建筑的利用率,保证建筑设备的正常运行,节约后勤管理工作的成本,是未来高校建筑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高校建筑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需求分析

高校建筑管理全面负责了所有师生的后勤保障工作,因此,后勤建筑的管理应该包含学生的宿舍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建筑设备维修管理,日常办公辅助等主要功能。针对本校实际情况本系统基于B/S构架开发,不用安装任何特殊的.软件只需通过浏览器即可完成操作服务[4],成本低廉、维护与运营方便。根据本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实际业务需求,如图1高校建筑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本建筑管理系统应当能够承担以下工作:宿舍管理:本校采用全寄宿制教学方式,对所有在校生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居住管理,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和规范性。教学建筑管理:教学建筑是高校建筑的主体,是日常使用的重点,这类建筑的管理应首先保证正常的教学排班,再进行实时的建筑维护。固定资产管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校的各类建筑智能化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先进的电子实验设备不断增加,这些设备数量多,分布广,对使用房间往往具有特殊要求,需要定点定位的进行管理。维修管理:以上建筑内各式各样的设备,在频繁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故障问题,及时的做出维修管理、故障申报、定期保养等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完善此部分内容能够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寿命。信息聚合:以上这些建筑信息应当能够做到实时的聚合,精细划分类别,方便查询管理。日常办公:系统开发的目的是方便后勤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制作一个信息化的办公平台,平台操作简单方便,切实做到提高办公效率。系统维护:该部分用于开发管理人员进入系统内核维护,同时预留出未来扩展功能模块的接口。

2高校建筑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详细设计

本系统的使用人员主要为系统管理员和后勤管理人员,但也需要面向教师与学生[5]。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能进行系统的基础数据修改,权利范围最广,能够对其他用户进行权限分配[6]。在深入了解本校后勤管理部门需求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和设计,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见图2。

2.1宿舍管理。宿舍是校内建筑的重要构成,宿舍管理模块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管理宿舍,提高宿舍管理的效率和规范化管理流程,减少后勤部门的宿舍管理费用,也便于教师和学校领导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从而提高决策水平。本模块包含了宿舍信息维护的主要功能,宿舍的分配,来访登记,宿舍查询等,涉及到后勤管理人员和教师等主体人员。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可以操作模块的所有子功能,而作为教师,只有分配宿舍和查询等操作的权限。宿舍信息维护是指关于宿舍所有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宿舍信息指的是宿舍楼的楼号、房号、床位数量等,该模块应该能够对宿舍的这些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实现宿舍管理的信息化。宿舍分配是指对空闲宿舍,床位和其他信息的操作配置,管理员用户和教师用户通过设置一定的查询条件,如宿舍楼、宿舍号等,将这些空缺分配给确定的学生。通常在开学的时候,宿舍都是空的,因此可以把相邻近的宿舍成组分配给新入学班级,再由班主任或辅导员进行批量分配工作,同时将分配结果保存到系统数据库中,方便以后的查询操作。来访登记是指登记非本宿舍人员的访问,提高学生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意识,方便查询,所有外来人员必须登记信息,包括到访时间、宿舍号、来访人数,一旦发生问题,可以对来访人员进行快速查询。

2.2教学建筑管理。教学建筑是高校建筑的核心,它包含了一般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本校为了加强管理,还以班级为单位分配了夜间固定自习室,面对日常教学中大量课程的进行要求,教室分配成为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建筑管理模块被分为教室分配,教室状态查询,教室预约三个模块。教室分配是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后勤管理人员根据每个院系的课程排布要求和教学设备使用要求等,对校内全部教室进行初步分配,分配结果由各院系教师提出修改再进一步进行分配,本部分只能由后勤部门进行操作。教室状态查询面对能使用系统的全部用户,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到全部教室是否被使用、维修、预约等状况,后勤管理人员可以修改这些教室当前和未来的状态,方便其他用户查询。教室预约是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预约教室开展活动的功能,教师或学生用户在网上提出空闲教室使用申请,由后勤管理员审批批准,该功能能够方便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教师组织班级活动。

2.3固定资产管理。随着高校的发展建设,越来越多的建筑设备、办公设备、实验设备被引入校园,这给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部分的管理工作已经被高度重视,本模块由管理学院提出管理方案,经过多名专家审批,汇总出一套科学的管理流程,包含了资产信息管理,资产领用,资产转移,资产信息管理四个部分。

2.4维修管理。维修管理模块包含了设备的维修申报、审批、处理、统计等内容,面向所有用户,由后勤管理员、学生或教师提出申报,填写维修申请单,上报设备故障和基本情况,后勤管理员接受申请并安排维修部门进行维修,同时更新设备的状态为正常或维修,维护统计是指对所有设备的维护统计,包括维修次数、故障次数等,便于进一步分析。

2.5信息聚合。信息聚合是指将许多信息聚集在一起,为管理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根据高校建筑管理的实际需求,该模块应能够进行学生信息查询、教师信息查询、教室使用情况查询、宿舍使用情况查询、设备使用情况查询等。教师和后勤人员能够对全部学生信息进行查询,查询结果被统一显示,方便教师对学生信息的全面了解比对,对学生实施更好的管理。教师信息查询是为了方便学校领导充分了解教师的情况。

2.6日常办公。后勤管理人员在日常办公中应用到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通知公告、电子邮件、日程安排、个人设置。通知公告是用来进行信息发布和查看,站内邮件是指为用户提供邮件的方式进行日常的公务联系,日程管理是指对办公人员的办事日程进行管理,个人设置是指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个人信息的设置、管理与维护[7]。

2.7系统维护。信息维护指的是对系统中所有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系统权限是开发员指定分配不同的用户权限,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用户还可以更改权限。清除缓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响应速度。

3高校建筑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结果

根据本校的实际需求,开发出的高校建筑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发运行结果如图.

4结语

高校建筑信息化管理系统依托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后勤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对高校建筑后勤管理的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广泛采纳教职工、学生、开发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的意见,开发出了一款适合本校后勤建筑管理的软件。该软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满足用户的全面需求,提高了本校后勤工作的效率,在未来的开发过程中,还可以考虑加载教师宿舍、食堂建筑、办公建筑等的管理模块。

参考文献:

[1]魏平峰.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J].高校后勤研究,2011,15(4):67-69.

[2]朱迪银.高校后勤管理的研究与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22(10):42-45.

[3]王丽楠.高校后勤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11-13.

[4]IvanTirado.Businessorientedinformationsecurityrequirementsdevelopment[A].Proceedingsofthe5thannu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securitycurriculumdevelopment[C].2008.

[5]邢明伟.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后勤管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2:23-25.

[6]李旻玥.济南幼儿师范后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9:21-25.

[7]兰银卫.高校后勤集团预算管理方法及其应用[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3:21-23.

第2篇:质量目标管理在建筑管理的应用论文

质量目标管理在建筑管理的应用论文

建筑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机制正在持续的完善,建筑公司之间互相竞争较之以前也更加的激烈。所以建筑公司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获得生存,就必须要将项目质量提升。建筑施工工程实施质量目标管理可以使得建筑项目的质量获得保证,与此同时还可以使得施工的成本降低,提升公司的效益、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质量目标管理属于一种依靠人为核心、依靠质量作为管理的目标、依靠施工成果作为标准,使得个人以及企业可以得到更佳成绩的公司管理措施。目标管理也称为成果管理,指的是在公司全体员工的一致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至下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工作整体过程当中坚持自我控制的原则,确保质量目标自上而下整体性完成的一种现代化公司管理方法。

1质量目标管理于建筑动工管理过程当中应用

1.1应用质量目标管理的原则

1.1.1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质量目标管理规划

对于质量目标管理规划必须进行合理以及科学的制定,合理科学的质量目标为目标管理体现价值的前提以及基础条件。若质量目标和现实建筑项目工作的目标不统一,没有依照现实状况对质量目标进行制定,那么便会使得施工工作的效果以及进程受到影响,使得质量目标管理无法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到最后就形同虚设,从而使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受到影响。

1.1.2对成本严格把控

尽管质量属于管理中的第一目标,然而在开展质量目标管理工作之时,也必须对核算成本做到严格把控。若运行一个项目的成本高于合理化成本,则这个项目也并不会有具体实行的可行性。建筑公司施工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公司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实现质量目标管理之时,也一定要合理科学的把控成本。

1.1.3质量目标的管理一定要贯彻到项目的始终

质量目标管理的要点就在管理上。在质量目标管理的过程当中,不可以有丝毫的疏忽,一定自始至终将其贯穿到整个项目当中,不然的话会使得管理的成果竹篮打水。公司的管理人员需要时刻追踪掌握所有目标的进程状况。这样才可以在管理过程中遭遇问题之时,迅速的找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确保质量目标能够顺利的完成。

1.2质量目标管理于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详细措施

1.2.1制定与现实状况相符合的质量管理目标

制定一个好的目标是对于质量目标开展管理工作的关键性前提。第一,需要依照建筑公司的现实状况,对于公司的施工装置、总的资产以及规模完善的状况、工作人员以及设计人员的技术条件以及专业化技能进行整体的估算,从而制定与公司发展相符的质量目标。另外,还必须掌握国家对于有关质量指标的要求规定,对质量目标进行制定之时,一定要与国家标准相符,不然也会使公司受到严重的损失。

1.2.2对于整体的目标必须进行分解

制定整体目标仅仅是起到一个指导性作用,在施工的详细过程当中,对于整体的目标必须进行分解。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将目标详细分解至各单位、各项目以及各个岗位。对于目标来分解的详细措施是从上而下层层的进行分解,依据建筑公司组织的层次以及机构的设置逐步进行分解,使得每一步每一层都能紧密相连。最后使得质量目标能够顺利的完成。

1.2.3严格依照质量目标开展工作

制定质量目标的仅仅算作前提,想要使得项目工程的品质得以确保就一定要严格依照制定的质量目标开展工作。在项目的`施工时期,必须将质量目标的执行落实至所有人的身上,所有人都要明确自己的任务。避免造成问题之时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状况。质量目标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在项目的整体的施工过程当中,每时每刻都要对项目的质量进行检查,且和预先制定的质量目标相比较,检查所有的步骤和环节的项目质量能否与质量目标相符。若发生和质量目标不统一的状况,需要迅速对造成的问题开展探讨以及分析工作,且快速的找到处理的方法,防止使得项目整体的进度和质量受到影响。

1.2.4强化对人员的管理工作

质量目标管理的关键就是对于人员的管理。建筑公司项目施工的完成具体是依靠工作人员的人工进行作业完成的,制定质量目标也是依靠管理人员来完成。能够看出,在施工的整体过程当中人起到的关键作用。所以,想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重点需要放到对职工的管理工作上。第一,需要强化工作人员的作业技能,使得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提升,在最短的时期之内建筑物的修剪可以符合质量标准。与此同时还必须强化对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得他们的预见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能够提升,可以制定出更为高效合理的质量目标。

1.2.5质量目标职责的考核建立

建立质量目标职责,属于建筑施工管理中一个关键原则。将经济目标责任机制以及质量目标责任机制密切联系,利用经济责任机制来确保质量目标的施行,使得目标责任标准化以及制度化,建立考核以及管理质量目标的制度,促进强化质量目标的管理。考核建立质量目标责任的基础措施:第一是每一层级签好目标责任状。明确好经济利益以及目标责任的考核方法,使得利,权,责能够互相结合。再就是过程性检查。通过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分别组织有关职工对于过程中途进行检查,检验目标项目情况是否与目标的要求相符,与此同时对落实质量责任的状况进行检查,给考核提供数据资料。

2在建筑施工的管理过程中质量目标管理的作用

公司在建筑施工的管理过程当中,合理有效的对质量目标管理进行应用会对公司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推动公司经济的发展。

(1)质量目标管理对于施工工程的质量提升是非常有利的,推动公司建造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质量目标管理的关键就是给项目品质提供保证。在建筑公司施工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建立且持续完善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尤其是必须制定健全的质量指导规划手册与项目工程的动工组织规划。要尽可能使项目质量问题减少。

(2)质量目标的管理对于项目质量成本的降低是极为有利的。质量目标管理的规划过程中,包含制定项目工程质量的目标、管理和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确定管理人员的职责、对专业的工程管理者进行培训以及管理很多施工材料等都形成了有关的管理控制机制,合理有效的把控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损耗,使得项目的质量成本减少。除此之外,因为在施工过程当中强化对于质量的把控,项目质量问题能够得到保证,在对项目进行验收以后,使得项目维修成本大幅降低。

(3)质量目标管理推动了我国科技持续的发展以及进步。建筑公司当中施行质量目标管理工作对科技的进步以及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我国在建筑层面上缺少技术支持,造成我国施工项目的质量水平并不可以与国际水准相比较,要低于国际上的水平很多,这与质量目标管理的标准要求是极为不符的,所以提升我国建筑方面技术的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4)对于提升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以及工作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以往的公司管理对于工作人员的职责有着较为确定的划分,然而各岗位以及各单位的质量意识有着很大的差异。通常状况下,工程经理非常重视项目的效益以及进程,工作人员更加注重施工技术的施行,而质检职工只是对检验项目的好坏质量负责。这种在质量意识上的区别对于项目工程的质量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建筑施工当中施行质量目标管理以后,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会显著提升,有利于强化对于施工质量的把控,使得施工额度质量水平提升。与此同时,对于施工品质的严格规定还使得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使得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更加负责认真。

(5)对协调上下级部门间对于项目预算改变的控制是有利的。在项目的施工当中,一定会发生不能预见的状况。这就必须管理人员迅速到现场掌握出现的问题且和上级部门交流,便于项目预算资金及时调整,防止浪费出现,上级单位也能及时指导。

3总结

目标管理属于建筑施工管理提升的一个关键措施,在建筑的施工管理当中利用好目标管理,不但可以使得管理水平提升,还可以提升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推动建筑公司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处于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李维虹.质量目标管理于建筑施工管理当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2(14):193.

[2]袁昌盛.质量目标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4):124.

[3]蒙之荷.质量目标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3(1):90,93.

第3篇:质量目标管理在建筑管理的应用论文

建筑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机制正在持续的完善,建筑公司之间互相竞争较之以前也更加的激烈。所以建筑公司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获得生存,就必须要将项目质量提升。建筑施工工程实施质量目标管理可以使得建筑项目的质量获得保证,与此同时还可以使得施工的成本降低,提升公司的效益、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质量目标管理属于一种依靠人为核心、依靠质量作为管理的目标、依靠施工成果作为标准,使得个人以及企业可以得到更佳成绩的公司管理措施。目标管理也称为成果管理,指的是在公司全体员工的一致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至下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工作整体过程当中坚持自我控制的原则,确保质量目标自上而下整体性完成的一种现代化公司管理方法。

1质量目标管理于建筑动工管理过程当中应用

1.1应用质量目标管理的原则

1.1.1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质量目标管理规划

对于质量目标管理规划必须进行合理以及科学的制定,合理科学的质量目标为目标管理体现价值的前提以及基础条件。若质量目标和现实建筑项目工作

未完,继续阅读 >

《信息化系统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论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信息化系统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