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县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

2022-12-02 08:32:16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黎城县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

黎城县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黎城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水量逐年增加,水污染将更加严重。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同时,大部分乡镇的水资源还受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威胁。通过对黎城县水资源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分析,认为现状与未来均达不到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为此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论文关键词: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防治对策

黎城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区,位于长治市东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的“东大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县境东西宽约22.2公里,南北长约50公里,国土面积1101平方公里。黎城县境内水源缺乏,河流仅有清浊两漳河襟带南北,南为海河流域浊漳水系,流域面积600平方公里,北为海河流域清漳水系,流域面积510平方公里。泉水42处,水量甚微。

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生态环境已处于因不合理开发遭受破坏的现状,地下水位下降。出现普遍缺水现象,区域生态环境已非常脆弱。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多,虽通过“全面达标”发放排污许可证等手段,在工业废水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废水排放总量却没有减少,特别是由生活污水造成的面源污染呈加重趋势。据监测,我县浊漳河石梁断面枯水期水质污染程度已达到五类水体。因此,治理辖区内的水污染尤其是城区内的水污染迫在眉睫。

一、辖区内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地表水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流域污染严重,由北向南网络全境,并一直处于劣势变化。县内共有大小河流近600条,其中常有清水流出,且有一定流量的有17条,较大的河流为清漳河、浊漳河。各河流沟道的基本特征:一是清、浊两漳河均属于过境河流,流域面积大;二是清、浊两漳河流量年内分布不均,水量不稳定,浊漳河每年枯水季节还会发生短时间的断流,而其他河,除源泉河有0.12m/s基流量外,都属于季节性河流,三是冲蚀严重,泥沙量大。黎城县主要河流见下表

黎城县主要河流统计表

2、地下水环境状况:黎城县的地下水储量约为0.97亿m/a,动储量每年0.88亿m,调节储量约为0.27亿m/a。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河流渗入及裂隙水补给。黎城盆地与周围山区的地下水比较充足,可开产量达到0.77亿m,可充分开发利用。

3、废水排放情况

(1)工业废水排放

2009年全县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4.58万吨。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4.86吨、氨氮1.47吨、石油类0.32吨。工业企业废水部分实现了达标排放。

(2)生活污水排放

2009年全县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71.5万吨,城镇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588.77吨、氨氮92.72吨

二、水污染原因

1、工业废水。我县发展的工业企业主要是以矿产资源产选、化工、电力、冶金、钢铁为主,由于这些企业的设备部分陈旧简陋,工艺落后,势必给我县的水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

2、农业面源污染。我县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未能被作物吸收利用,通过地表径流而进入水环境,而有时使用过的农药瓶、袋弃置与沟渠边、池塘旁,导致了水环境的恶化。二是畜禽养殖,养殖场的畜禽粪尿大部分得不到收集,畜禽粪尿散失,粪肥露天堆放,雨水冲淋,地表径流,未经无害化处理排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3、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城区年产生居民生活污水186.5万吨,由于我县的城市基础设施没有实现雨污分流,污染物直接通过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入浊漳河,对漳河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4、水土流失。由于前些年的毁林开荒、开山采石、河道采砂以及在各支流内非法采矿等野蛮行为,致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生态调节能力下降,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了2%,流失的水土进入海河流域浊漳水系,造成了河流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和氨氮的严重超标。

5、城区内渗水井、公厕以及排水管线和部分化粪池渗漏,直接污染地下水,导致水体恶化。

三、水污染防治对策

1、切实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针对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严重的趋势,按照《黎城县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和《黎城县乡镇饮用水源保护与环境评估技术报告》,尽快制定水污染防治有关政策,为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还设立了专项资金。

2、加快水资源开发步伐。首先,要加大水源工程投资力度,确保水资源规划顺利实施。其次,实现全县供水管网联网。面对我县水资源形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用水量增长方式及其管理模式,必须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和水的安全度,提高水利科技成果的贡献率。

3、提高水源保护意识,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在治理水污染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决贯彻实施《水法》和《环境保护法》,坚决制止和处罚一些企业污水乱排放现象,有计划有重点地搬迁高污染企业,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严禁污水超标准排放。加快废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从而实现人水和谐共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转变观念、深化水资源和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我县是一个水利水害同时并存的地区,在水源建设管理上,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转变水利观念,及时调整治水思路,要把水利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要对整个水环境问题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特别是要重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保护,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要逐步把水利建设从工程型水利转向资源型水利。这是我国也是我县发展的趋势,也是我们走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根本途径。

5、实行总量控制,积极治理重点污染源,巩固达标成果。通过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发放排污许可证、采取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等措施,对排放污染物的工矿企业进行严格管理,查清水污染源的.水质、水量、种类和排污口的设置,在此基础上分配总量控制指标,把辖区的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6、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出台《生态县建设规划》、《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通过规划、工程的组织实施,为恢复、保护县域内流域自然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7、推行清洁生产,实行全过程污染控制,压缩污染物排放量。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入手,鼓励优先推行清洁生产。在企业改造过程中加大技术投入,摒弃传统落后的工艺,把节约资源、能源的无废少废技术和推行清洁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实现污染物的最少化。只有排废得到有效控制,才有可能减轻河流的污染负荷,恢复水源自净功能,从而改善水环境现状,达到“资源—经济—环境”系统的良性发展。

8、加强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为保护水环境,我县制定了《水环境功能保护区划技术报告》,将辖区内水源地划分为一级、二级保护区。应建立完善辖区内流域监测网络、实现优化监测布点的同时,设立省级源头生态监测站。

9、依法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为切实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避免发生水污染事故,应采取强制措施,对造成水污染的单位进行全面清理,做到该处罚的处罚、该整治的整治,决不姑息。对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破坏水体的进行严肃查处,依法取缔各种非法作业行为。

第2篇: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论文

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论文

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水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生态形势压力也与日俱增,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大问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城市生活污染物未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未得到严格治理,农业污染日益突出,部分河段水质受污染严重,河水发黑发臭,完全失去水质功能。本文主要对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水环境质量;污染防治;对策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宜居水平评价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水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受传统经济发展理念的影响,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在城市扩建过程中还造成了大量周边湿地的消失,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从城市规划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恢复城市周边湿地环境、改善城市水环境与生态环境。

一、城市水环境的基本特点

1、城市用水的特点

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是城市用水的主要类型,由于城市人员密集、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所以,城市用水需要较高的质量、较大的供水量、稳定的供给,这对城市采水、供水和用水来说有着不同于农村的特点。

2、城市用水的依赖性强

城市由于用水量大、供水要求高,所以,单纯依靠城市区域的供给和开采往往难于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大众城市往往需要从城区周边或外地调水来满足城市的用水需要,“引滦入津”、“南水北调”就是这样的举措。

3、城市水环境脆弱

在我国北方,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大都在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之中,在日积月累的大量污染的影响下,城市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并且这一现象有蔓延和恶化的趋势,造成水环境的脆弱和生态的破坏,影响城市深入地发展。

4、城市地下水环境恶化

城市地下水环境恶化来源有两个,一是,城市生产和生活中大量污染源渗入地下,造成对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破坏;二是,城市地表硬化导致城市地面下渗量的减少,在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同时,没有必要的补充,出现水环境的恶化。

二、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法

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第一点,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现实的水环境保护问题为重点,转变发展观念,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走科学发展道路。

2、优先保护饮用水源

合格的安全饮用水源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水环境治理应突出重点,优先保护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3、强化节能减排、效益原则

与区县减排工作挂钩,把COD削减量考核指标纳入到区县水环境治理目标体系中,明确各区县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等量化指标。切实保障三个达标,即污水处理率必须达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率必须达标、COD的减排必须达标。合理安排资金,对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有一定经济基础,技术条件成熟,符合国家和行业产业政策的项目优先考虑。

4、治本方针

突出截污治污。河道沿线村镇、企业密集,污染来源复杂。为此,河道治理将坚持“先截污、后清淤、先治理、后换水”的原则,周密排查河道沿线污染来源,大力实施清淤、截污、生态护坡、河岸绿化等措施,加强河道水体自净和生态修复功能;在突出截污治理的同时,各区县还将坚持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同步建设,大力提升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妥善解决污水出路,切实提高河道水环境质量。

5、加强协作,落实责任

市水务局于去年成立了河道水环境考核办公室,将清水工程已治理河道纳入考核范围,各区县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本辖区内建立水环境管理机构和相关管理机制,有效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此外,目前市政府已正式批准本市河道水环境实施“河长制”管理意见,即将公布全市主要河道“河长”名单,构建完善的河道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为今后本市水环境由加强治理向强化管理转变打好基础。

三、城市河流水防治和改善技术的应用

1、底泥疏浚和河床微生态系统修复

在河流洪水、蓄洪功能上,底泥疏浚主要体现在河流利用水面变化增加行洪、蓄洪能力。作为沉积物沉积,有的湖泊水的深度可以被调整,从而减少其调节和存储功能。增加城市河湖疏浚河道水容量后,以确保顺利排出这些河流洪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避免了洪涝灾害。底泥疏浚是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滇池、巢湖、太湖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已被广泛使用。可见,合理的疏浚清除污染物,对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人工增氧技术

人工增氧技术是基于城市河流水污染后缺氧的现象,人工的向水体中注入空气或氧气,从而加速水体复氧的进程,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提高在水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河流水的污染物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河流氧气一般使用固定和移动站充氧平台两种形式。河道人工增氧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水质不同时期达到消除黑臭、减少水体污染负荷、促进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目的。

3、调水引流水质改善技术

贯穿城市的内河河网水系,因为控制结构的限制,使得河流水不能够连接到外部的水体,造成水处于静止的状态,当天气炎热的时候,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浓度就会降低,容易导致水质变坏。通过改进水域水动力条件,提高水体污染物的稀释能力,增强局部水体的自净能力,许多城市在水资源利用和部署中,通过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4、植物修复技术

对于河道河流自然恢复应采取生态化措施,主要是通过恢复河岸植被、恢复天然湿地,在河岸种植芦苇、浮萍、睡莲、水生植物和其他湿地植物,以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种植水生植物的城市河流水,一方面能够通过植物的根系的吸收,从而降低和遏制富营养化趋势;另一方面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可以也起到美化水体环境,提高城市的景观的效果。

5、生物净化技术

生物净化技术是充分利用天然水体自净的功能,采用人工措施,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并培养出大量的微生物从而增强水体净化能力,以提高纳污水体氧化降解有机物能力的一种净化方法。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生物净化技术是曝气技术、生物膜技术与投菌技术。生物净化技术,其成本低,对环境的影响小,能够有效降解污染物,是水体污染处理的最佳选择之一。生物净化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特别是分解菌株的培养也将被筛选到河流水污染控制技术之中,是未来城市水污染防治和治理的发展趋势。将具有特殊分解能力的菌种添加到河边,能够将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分解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从而加速有毒物质的分解、转化,不仅可以提高河流的净化能力,而且也实现了河流的生态修复。生物产品的运用将成为人工增氧、底泥疏浚等现有防治技术的有益补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城市河流和湖泊污染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城市河流水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目前,在城市河流污染环境下,需要完善城市管线网络,并建设污水处理厂,具体的水污染防治技术措施有:底泥疏浚、人工增加氧气、引水排水水质改善、植物修复、湿地水净化技术等河流强化净化技术。能够应对不同的城市的污水状况,使得城市河流水污染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促进城市河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洲榕,禹华谦.城市水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J].四川建筑.2011(01)

[2]高婷,于航宇.浅析我国水环境现状及城市污水的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3]陈邵鹏,顾海东.立足流域浅谈城市水环境规划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12(03)

第3篇:浅谈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论文

浅谈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论文

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水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生态形势压力也与日俱增,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大问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城市生活污染物未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未得到严格治理,农业污染日益突出,部分河段水质受污染严重,河水发黑发臭,完全失去水质功能。本文主要对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城市规划;水环境质量;污染防治;对策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宜居水平评价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水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受传统经济发展理念的影响,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在城市扩建过程中还造成了大量周边湿地的消失,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从城市规划与发展的角度出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状况及污染防治对策

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状况及污染防治对策(共11篇)由网友 “恰八fever”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状况及污染防治对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状况及污染防治对策

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状况及污染防治对策

分析了苏州市相城区主要入阳澄湖(水源型湖泊)河道的水质现状,发现各水体水质均超出相应的标准限值,主要污染成因为:面源污染源强大,污水集中处理率偏低,水利工程破坏了天然的`水力联系,工业企业布局散乱等.针对该区水环境形势的紧迫性,提出了面源控制、工业生态改造、污水处理、引水冲污、两湖强制性保护等污染防治对策.

作 者:张新华 董雅文 ZHANG Xin-hua DONG Ya-wen  作者单位:张新华,ZHANG Xin-hua(江苏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江苏,南京,210036)

董雅文,DONG Ya-wen(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刊 名:水资源保护  ISTIC PKU英文刊名:WATER RESOURCES PROTEC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浅谈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论文(通用5篇)

浅谈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论文(通用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论文1

摘要: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人类活动和工业发展增强,与此同时也使得城市水污染问题增加,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所以,通过对城市水污染现状以及治理的对策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控制水污染的源头和进程,也能够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当前,需要对城市水污染的原因和现状进行分析,其中还存在着治理意识不到位、污染缺乏监督、技术落后等情况,所以通过有效的防治能够提升城市健康发展,推动城市经济进步。

关键词 :城市;水污染;现状;治理;对策

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用水量也十分巨大,在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加大了城市用水量。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技术,在城市的各个环节的发展都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浅谈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浅谈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与水环境的严重污染,不仅困扰着国计民生,更是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极大的制约。本文主要从我国水环境的污染现状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并加之对我国水环境的控制现状进行了解,提出了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关键字:水环境

污染现状

控制现状 防治

正文: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的生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日趋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本来就因为我国人口多,导致人均淡水资源量低,再加上现在水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原本就水资源短缺的我们变得更加严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短缺资源,成为制约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因此,应认清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水环境污染的防治给予高度的重视,以实现我国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我国水环境的污染现状

我国水污染

未完,继续阅读 >

《黎城县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黎城县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