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第1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本课所涉及的清明节、端午节和七夕节、元宵节、春节、中秋节恰恰是孩子们了解不深的六个节日,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目标,这也正是我执教的目的。
4月17日上午第二节课,我进行了本课的公开课教学。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
1.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2.注重了学法指导。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三个节日的汇报分别采用了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
3.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4.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补充资料,以及重阳节等节日由来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5.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会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理分工的调查方式。学会了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调查记录表和研究记录表。
不足之处在于:
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是自己爸爸妈妈帮助的结果,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性。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以上是自己的个人体会,有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第2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在各个学校的具体安排我觉得不应该是统一规划、整齐划一的。就我个人的肤浅认识而言的话,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时代的产物,普遍来说,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动脑能力不是很强,动手能力更差。这不是孩子们的错,而是这个时代发展到今天,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以至于孩子们自己觉得不需要动脑动手,好多家长对孩子们的.动脑动手能力训练也缺乏一定的认识。可是作为我们教师,特别是教了多年书的教师对这个问题要多思考,多关注。应该要看到孩子们的优点,更要看到他们的缺点并加以指正。在这种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产生了。
现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着这项活动,我们学校也毫不例外。我觉得这门课的开展在全国各省的学校来说也好,或者各个地区的各个学校也罢,都应该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内容,譬如我们省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动也在各个学校陆续展开,这同样蕴含契机,二者本是同根生,一点都不冲突。这就可以成为我们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内容的指南针。于是我们学校就将《龙船调》定为大家唱的主打曲,将《清江舞》、《摆手舞》作为大家跳的主要内容。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各位同仁,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我们的祖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无私奉献吧!
第3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麦新中学-------张文清
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我校耿德顺老师上了两节生物综合实践课《叶片的结构及叶片标本的制作》使我认识到: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性学习,在实践中自主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尝试解决问题,以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在活动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切身体验,遭遇过各种各样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难以遭遇的现实生活场景,正是这些引起了学生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悟。
二、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走出教室,亲近自然。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动手、动脑、体验等实践手段,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李秀兰
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说很好地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与学生充分协作,一起来开展好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互助,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块教学阵地,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实践,使我进一步认
第5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反思1
当然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再完美的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如何进行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要反思什么?从近两年的教学反思中,归纳了几点:
一、内容的反思
教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授课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间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如我在讲授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一章的内容时,把教材的编排顺序通过由浅入深的原则,根据以往授课时学生认知规律的特点给予调整,使学生学习轻松易懂。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初中理学的难点,但教材编排时将该内容放在了这一章的第一节,先认识功,再学习机械能,让学生的学习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在借鉴了以往授课的经验
第6篇:综合实践活动课《广告》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广告》教学反思
城南一小雷敬华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比赛中,我执教了《广告》一课,使自己在尝试新学科教学的同时更是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历练。在备课过程中,我很幸运地得到了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和我校领导的精心指导和热心帮助,使我能更快加深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认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是第一次尝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究和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教学活动,我投入了全部精力,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力求在课改的新形式下用全新理念上好这节课。
在紧张、兴奋与激动中渡过了短短的40分钟,走下讲台的一刹那,我心中的诸多情感都变成了人生中难得的经验。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就是紧紧围绕综合实践学科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的,希望通过学生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是《广告》,课堂中创设的情境“广告精英招聘会”既是一个活动情境,一种表现
第7篇: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反思
主题班会课活动反思
此次班会课主要目的是为了实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完善自我为主题,以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为核心目标。
参加对象为初一.三班的全体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
力,但表达时缺少目的性,更缺少组织性和纪律性。
活动重点结合学生升入中学后喜欢在不同场合,不失时机说话,严重影响
课上、课下秩序构思了以竞选班干为内容,完善自我为宗旨的竞选演讲,虽然
学生感兴趣的不是演讲,但他们不肯放弃的是自己热衷的竞选班干这件事,而
且让他们意识到如果想被大家认可,演讲竞选是必由之路。
班会课活动中的表现不难发现,他们曾煞费苦心地挖掘自身的优点和缺
点,竭尽其能势把自己展示给大家。活动达到了让他们了解自己、认识不足的目的,现场演讲又使他们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个正确的评估,意识到
自己的实际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做一个最好的你”题目的设计,旨在突出通过“完善自我”进而“完善集体”
这一主题,而班干是集体中的骨干力量,是同学们的典范,这一点又让更多的同学看到自身的言行还
第8篇: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反思
德育综合实践课反思
通过这次参加德育综合实践课的观摩, 同学之间加深了感情, 确立了“*****”的交往和学习的原则,很多因为互相不理解而产生的小矛盾已经悄然化解.他们认识到一个人有缺点, 也有优点, 要全面看待一个人.同学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 有了持之以恒进行学习的精神支柱.对刚刚入学的初一学生来说, 养成教育很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使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会受益良多.初一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所以从德育诚信入手, 教育他们要从小事上遵守纪律, 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努力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在《********》主题活动的准备过程中, 使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 在参与中自觉地接受了教育, 并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约束了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从而达到说服教育更有效的教育目的.通过这次活动, 教育学生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人, 争取在校做个好学生, 在家做个好孩子, 在社会做个好少年, 从而使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