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长江之歌》
第1篇:语文教案《长江之歌》
语文教案《长江之歌》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长江之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长江之歌》1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纠正字音。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通过朗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
(7)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背诵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背诵。
语文教案《长江之歌》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1长江之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板书:长江之歌)
简介长江:在《长江之歌》的乐曲中,介绍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自读生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春潮
2、指名读(指导学生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音,一字多音)
3、同桌相互读。齐读。
4、理解自学要求中提出的词语。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磅礴:气势盛大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适当指点。
6、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稍作交流。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1、默读课文:写出各自然段的意思。
2、指导学生交流。(段意略)
3、指导感情朗读,初步感受长江的气势磅礴。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描红、临写生字词,教师适当指导。
(2)抄写生字两遍。
(3)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一些描写长江的成语和古诗,教案《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1长江之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语言、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吟诵诗句,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认识了怎样的长江,能送它一些成语或古诗吗?(指名学生答)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江之歌》,老师相信大家积极思考,刻苦钻研,一定能达到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思考:
(1)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讨论第1题
(1)指名回答。
(2)出示句子: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讨论第2题: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子。(指名回答)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学习第1部分:
1、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句子:你从…走来…你向…奔去。
体会长江的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2、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指名回答:你用甘甜的乳汁…挽起高山大海
哪些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1句话。
(2)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a.指名回答。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2句话。
3.听录音,指导朗读全诗。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4).文中两次出现此句,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语文教案《长江之歌》3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本课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
难点:在朗读课文中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对策: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教师指导,美读课文等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结构
1、 放映图片,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江的壮观美丽。
2、听录音,画出文中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生字词。
3、出示问题,学生带这问题自由读文。
4、读文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讨。
5、信息反馈。
6、指导学生美读课文。
四、主要教学过程说明
1、教学过程结构中,学生在合作、探讨时,老师应做到将长江的有关资料图象投影到大屏幕上,给学生一个感官认识,这对理解课文是有益处的,同时,老师还应注意巡回指导,注重反馈信息的集中。
2、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老师应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美读中,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五、教学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看、听、说、读、合作等能力。
六、关键处处理:
1. 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
2. 用直观的课件、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
七、教学准备:
教师:DV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生字,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长河是什么名字?板书:长江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问学生,看见长江的流域面积这样大有什么样的感受?
3、长江不仅流域广大而且沿江两岸风光秀丽,曾经有一部记录片《话说长江》展现了长江的秀丽风光。当这部纪录片一播映,收视率极高。很多人都被长江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其中,有一位青年,名叫胡宏伟,当时在收看的时候,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歌曲《长江之歌》板书:之歌。
4、DVD光盘:《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风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用一句话说说你对长江的了解.
二、朗读课文。
1、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2、再读课文,解词析句。
你最喜欢读哪句?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 句?讲一讲你喜欢的理由。
师生交流,任意谈。对哪句感兴趣谈哪句。
要点:
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三读课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作者用饱含深情,充满激情的语言为我们唱响了长江之歌,目的是什么?
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
总结: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4、练习朗读。你能否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句经典的诗句夸一夸长江吗?
三、学唱歌曲。
四、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rǔ zhī wǎn jiù dàng dí chén āi
( ) ( ) ( ) ( )
qì gài guàn gài chūn cháo qíng huái
( ) ( ) ( ) ( )
<二>、将下列词语搭配好,用直线连起来。
健美的 清流 严格的 态度
纯洁的 臂膀 严厉的 要求
无穷的 国土 严肃的 形势
花的 源泉 严峻的 目光
< 三>、收集写长江的美文和诗歌。
< 四>、学唱长江之歌.
第2篇:语文教案《长江之歌》3篇
语文教案《长江之歌》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长江之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长江之歌》1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纠正字音。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通过朗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
(7)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背诵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背诵。
语文教案《长江之歌》2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本课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
难点:在朗读课文中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对策: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教师指导,美读课文等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结构
1、 放映图片,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江的壮观美丽。
2、听录音,画出文中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生字词。
3、出示问题,学生带这问题自由读文。
4、读文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讨。
5、信息反馈。
6、指导学生美读课文。
四、主要教学过程说明
1、教学过程结构中,学生在合作、探讨时,老师应做到将长江的有关资料图象投影到大屏幕上,给学生一个感官认识,这对理解课文是有益处的,同时,老师还应注意巡回指导,注重反馈信息的集中。
2、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老师应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美读中,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五、教学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看、听、说、读、合作等能力。
六、关键处处理:
1. 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
2. 用直观的课件、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
七、教学准备:
教师:DV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生字,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长河是什么名字?板书:长江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问学生,看见长江的流域面积这样大有什么样的感受?
3、长江不仅流域广大而且沿江两岸风光秀丽,曾经有一部记录片《话说长江》展现了长江的秀丽风光。当这部纪录片一播映,收视率极高。很多人都被长江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其中,有一位青年,名叫胡宏伟,当时在收看的时候,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歌曲《长江之歌》板书:之歌。
4、DVD光盘:《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风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用一句话说说你对长江的了解.
二、朗读课文。
1、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2、再读课文,解词析句。
你最喜欢读哪句?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 句?讲一讲你喜欢的理由。
师生交流,任意谈。对哪句感兴趣谈哪句。
要点:
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三读课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作者用饱含深情,充满激情的语言为我们唱响了长江之歌,目的是什么?
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
总结: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4、练习朗读。你能否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句经典的诗句夸一夸长江吗?
三、学唱歌曲。
四、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rǔ zhī wǎn jiù dàng dí chén āi
( ) ( ) ( ) ( )
qì gài guàn gài chūn cháo qíng huái
( ) ( ) ( ) ( )
<二>、将下列词语搭配好,用直线连起来。
健美的 清流 严格的 态度
纯洁的 臂膀 严厉的 要求
无穷的 国土 严肃的 形势
花的 源泉 严峻的' 目光
< 三>、收集写长江的美文和诗歌。
< 四>、学唱长江之歌.
语文教案《长江之歌》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1长江之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板书:长江之歌)
简介长江:在《长江之歌》的乐曲中,介绍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自读生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春潮
2、指名读(指导学生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音,一字多音)
3、同桌相互读。齐读。
4、理解自学要求中提出的词语。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磅礴:气势盛大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适当指点。
6、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稍作交流。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1、默读课文:写出各自然段的意思。
2、指导学生交流。(段意略)
3、指导感情朗读,初步感受长江的气势磅礴。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描红、临写生字词,教师适当指导。
(2)抄写生字两遍。
(3)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一些描写长江的成语和古诗,教案《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1长江之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语言、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吟诵诗句,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认识了怎样的长江,能送它一些成语或古诗吗?(指名学生答)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江之歌》,老师相信大家积极思考,刻苦钻研,一定能达到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思考:
(1)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讨论第1题
(1)指名回答。
(2)出示句子: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讨论第2题: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子。(指名回答)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学习第1部分:
1、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句子:你从…走来…你向…奔去。
体会长江的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2、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指名回答:你用甘甜的乳汁…挽起高山大海
哪些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1句话。
(2)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a.指名回答。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2句话。
3.听录音,指导朗读全诗。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4).文中两次出现此句,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第3篇:《长江之歌》教案
1、长江之歌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作者用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的对象,赞美她的“风采”“气概”“情怀”。
2.放录音,师生共同欣赏。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并联
第4篇:长江之歌教案
题目:歌曲《长江之歌》
授课老师:宋丽媛
一、教学目的:
1、知道长江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唐诗,能够用自然流畅的歌声表达对祖**亲河——长江的赞颂感情。
2、在感受、理解《长江之歌》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方法表现赞颂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长江之歌》以及歌曲的掌握。
教学方法:
谈话、讨论、探究等
课型:综合课
教具:多媒体 视频 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初一时学的关于黄河的是哪一首?我们中国除了黄河还有一条大河是什么?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有哪些(《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师: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他们哺育
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1、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请学生谈谈对长江的感受。
2、播放《长江之歌》课件,(展示长江概貌),让学生观看课件并了解长江概貌。
3、师生共同探讨长江地理知识(源头、入海关、流经、全长等)。
(二)、授新课:(学习歌曲)
1、作品介绍(创作背景介绍):这
第5篇:长江之歌教案
1、长江之歌·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
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好,我们一起
第6篇:教案长江之歌
初中唱歌教学——《长江之歌》教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长江之歌》体会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
2.能够主动参与与分析《长江之歌》的曲式结构,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长江之歌》
教学重点:流畅准确的演唱旋律
教学难点:每句歌词的弱拍起唱
二、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注意气息的流畅和保持。
(二)导入
1、观看图片说出这条河是什么河。
2、引入其主题曲《长江之歌》
(三)学习歌曲《长江之歌》
(1)听赏歌曲
下面请同学们听赏歌曲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
(2)介绍歌曲
教师:这段歌词形象地描绘了长江从雪山走来,一泻千里,奔腾咆哮,波澜壮阔景象,是《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
教师:《话说长江》摄制组从众多的词作品中选中了胡宏伟的词。它非常形象地写出了长江波澜壮阔的景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请同学们思考:歌曲从情绪上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它分为几个部分?
(播放视频)
教师:请说说歌曲从情绪上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学生:我觉得很开阔,很有气势,通过跌宕的旋律表达了亿万儿女对祖**亲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7篇:长江之歌 教案
第课时
一、课题:《长江之歌》
二.教学目标
1.朗读、想象、感悟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气势磅礴、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并在朗读中产生共鸣,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读中探究发现时局特点,感受拟人、反复、比喻等方式的表达效果,并能模仿某一句段进行创造性想象仿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教学准备
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长江的图片、诗歌、故事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采用各种形式的读,感悟语言,读中体悟情怀、读中丰富情感,在反复的朗读,与作者产生心的共鸣,进而升腾起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时过程:
一.聊长江,激发情趣。
1、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思考:刚才在歌曲中你听到唱的是哪两条河流?
教师作总结引出新课: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
第8篇:长江之歌教案
长江之歌教案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