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解释
第1篇: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解释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解释
度
1、尺寸,量长短的.标准。(吾忘持度)
2、限度,尺度。(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
3、规章制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4、越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度日如年)
5、duó,计算。(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度德量力)
6、duó,揣度,估计。(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7、duó,考虑。(度义而后功)
得
(1)名词。收获。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
(2)动词。①取得,获得。遂不得履。(《郑人买履》)
②得意。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
③所愿。于彼计则得。(《中山狼》)
道
(1)名词。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②途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风尚。师道之不传也久已。(《师说》)
④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⑤思想,学说。墨之道,兼爱为本。(《中山狼传》)
⑥道理,规律。臣之所好也,道也。(《庖丁解牛》)
⑦意向。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⑧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名。唐分全国为十五道,隶属于中央。清末和民国初分一省为数道。
(2)动词。①取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②走路,赶路。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
③说,讲。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④料想。故园谁有书来。
⑤通导,引导。道之以政。(《论语》)
⑥通导,疏导。不如小决(决口),使道。(《左传》)
当
dāng(1)动词。①两者相抵。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②抵御,抵抗。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③占据,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④阻拦。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⑤承担。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⑥主持,执掌。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⑦应当。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⑧判决,判罪。吏当广所失亡多。(《李将军列传》)
(2)介词。①表处所。对着,面对。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②表时间。值,在,正在。当时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3)副词。①表必然。必定,一定。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dàng(1)动词。①符合。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②当作。安步当车。(《战国策》)
③以为。我当是相公呢!
(2)形容词。适宜。此殊未当。(《采草药》)
殆
(1)形容词。①危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③通怠,懒惰。农者殆则土地荒。(《商君书·农战》)
(2)副词。①表测度或不肯定。大概,恐怕。
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②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指南录〉后序》)
怠
形容词。(1)懈怠,松懈。天大寒,砚水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2)轻慢,不恭敬。守卒皆怠炎。(炎:人名)(《宋史·杨愿传》)
(3)疲倦。怠而后游于清池。(《史记》)
达
(1)动词。①通,透。屋极有窗以达气。(《狱中杂记》)
②畅达。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③至、到。自昏达曙。(《促织》)
④到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⑤通晓,明白。仆山海狂人,不达世务。(《南史》)
⑥得志。不求闻达于诸侯。(闻达:得志扬名。)(《出师表》)
⑦表达,告知。词不达意。
(2)形容词。①显贵的。达官贵人。
②豁达。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汉书》)
(3)复合词。达人:显达的人
从
cóng动词。①跟随。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②依顺,听从。民弗从也。(《曹刿论战》)臣从其计。(《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参与。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④追赶。佯北勿从。(《孙子·军争》)
⑤依傍,紧挨着。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⑥采取某种原则。从宽、从严、从简、从缓
cóng,旧读zòng(1)名词。①随从的人。其从如云。(《诗经》)
②副职。魏从九品分正从。(《文献通考》)
③指堂房亲属。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形容词。从属的。从犯。
Zòng通纵
(1)形容词。直的。衡(横)纵其亩。(《诗经》)
(2)名词。合纵的盟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3)动词。放纵。欲不可从。(《礼记》)
归
1、返回。(津泽皆归其根《梦》予不得归矣《指》)
2、归还。(归璧于赵《廉》)
3、旧称女子出嫁。(吾妻来归《项》)
第2篇: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吧!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
属
1、连接,连缀。(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2、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
3、隶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4、掌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5、类。(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等、辈。(若属皆且为所虏)
7、系、是。(查明属实,事属可行)
孰
1、通熟,仔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谁,哪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孰与:与比,哪一个更,哪里比得上。(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4、成熟。(寒暑和节,而五谷以孰)
5、孰若:哪如、哪里比得上
1、写,记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2、文字。(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3、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书籍,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5、国书。(拜送书于庭)
6、书法、字体。(举世唯知其书)
7、特指《尚书》,泛指一切经书。(《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适
1、到去。(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女子,出嫁。(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3、顺从,适合。(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4、恰好。(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5、刚才。(适为虞人逐)
6、同谪,被流放。(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7、流放,贬职。(又以适去,竟不自得)
是
1、正确,不错,与非相对。(觉今是而昨非是非分明)
2、以为是。(各行其是)
3、判断词,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这。(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5、作语助。(唯利是图)
使
1、派遣,命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2、使,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3、出使。(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
4、使唤。(人皆得以隶使之)
5、使者。(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
6、使命。(时周瑜受使至番阳)
7、主使,指使。(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8、假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2】
弥
1、满,遍。(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2、越,更加。(奉之弥繁,侵入愈急)
3、弥留:病危将死。(病日至秦。既弥留)
4、经、终。(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临
1、从高处朝向低处,面对。(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2、面对。(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如临大敌)
3、到。(双喜临门身临其境)
4、正当,将要。(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阵磨枪临渴掘井)
怜
1、怜悯,同情。(独不怜公子姊耶?)
2、可怜:可爱。(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3、疼爱、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4、爱戴。(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5、值得同情。(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可惜。(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类
1、种类。(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
2、事例。(举类迩而见义远)
3、类似,象。(中会殿阁,类兰若)
4、类推。(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5、条例。(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6、大都、大多。(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克
1、能够。(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2、战胜,攻破。(然操遂能克绍)
3、克制。(克已复礼为仁)
4、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担当家务。(子克家)
5、克制、约束。(克已奉公)
6、限定、约定。(与克期俱至)
堪
1、经得起,忍受。(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能够,可以。(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3、能够,可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胜任。(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
绝
1、断绝。(不绝如缕络绎不绝韦编三绝)
2、终止,消失。(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3、隔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穷尽。(绝处逢生)
5、极,最,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6、到了极点。(以为妙绝)
7、完全,绝对。(绝无踪响绝无仅有)
8、横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3】
故
1、事,事故。(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2、旧,与新相对。(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3、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
4、仍然。(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5、老朋友,引申为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6、原因,缘故。(既克,公问其故)
7、故意,特意。(故遣将守关者)
8、原来,本来。(此物故非西产)
9、所以,因此。(故臣复取璧)
10、故事:旧事,前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死亡。(病故,物故)
鼓
1、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齐人三鼓《曹刿论战》)
2、振动。(微风鼓浪《石》)
3、鼓(乐器)。瞽奏鼓(《书·胤征》)
4、弹奏。(赵王鼓瑟《廉》今王鼓乐于此《孟》)
5、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盖
1、白茅编成的覆盖物。
2、建筑房屋。(盖屋)
3、车盖,车蓬。(日初出大如车盖)
4、遮盖,掩盖。(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淮南子》)
5、崇尚。(盖威)
6、超过,胜过。(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盖世无双)
7、加上。(盖章)
8、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9、承接上文,表推测,大概。(盖其至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0、通盍,何,何不。(技盖至此哉)
负
1背东西,以背载物(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担负,使承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依仗,凭借(秦贪,负其强,)
4对不起,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违背,背弃(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6失败(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7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8亏欠,拖受,责通债(通家尚负责。)
复
1返回;回来。(昭王南征而不复)
2恢复(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再,又(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4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5回答(王辞而不复)
6报复(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7免除赋税徭役(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8通覆,遮盖,盖上(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9复算,追究(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非
1、不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非人不传非亲非故)
2、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非同小可)
3、过错,不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责怪,反对。(是是非非)
5、没,无。(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方
1、周围。(今齐地方千里《邹》
2、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
3、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
1、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
2、当时候。(方此之时)
3、正在。
4、将要。
第3篇:高中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 ★爱 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 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
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
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⑥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 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安
第4篇: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孙子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