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健在儿幸福优美散文

2022-12-23 08:12:4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父健在儿幸福优美散文

父健在儿幸福优美散文

最近,因为生意上的原因结交了几个新朋友,彼此喝茶吃饭的事也就很频繁,时间长了说话也就很随便了。

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聊天,我似醉非醉地说起了我的老父亲,一个朋友很是惊讶,他说我朋友也不算少,可一起吃饭聊天谈起父亲的很少。他激动地说,他从小就没了父亲,是他母亲把他抚养成人,他说有一次他升高中,因几百元的学费让她母亲着实费了一番努力,看到她母亲为难的样子,他就把入学通知书给撕了,后来他母亲知道了,娘两个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场,后来借了几家邻居才把学费凑齐。他说他根本就没有父爱的感受。我怕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就改变了话题。

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现已退休在家,为人老实本分,要说教学在我们当地也小有名气,早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父亲就是我的偶像,他不仅文科、理科教得好,毛笔字写得也很好,由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我对书法也略知一二,有时闲来无事也涂鸦几笔。每到暑假,我们在劳动的空隙里,父亲就给我们讲《三国》,《水浒》,《红楼梦》还有《隋唐演义》等等名著,我们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

父亲今年70多岁了,由于母亲过世十多年了,他一直孤独的生活,我们兄妹四人都不在他跟前,他老人家终日与酒、烟叶为伴,偶尔给邻居家帮忙写写喜帖,对联,和几个酒友、书友对饮几杯,然后回家,陪伴他的就是那台二十九寸的彩电和一杯茶水。说到这里,我一直觉得很内疚,母亲去世后,很多热心人为父亲介绍老伴,但由于我对母亲那份不能忘却的爱,都没有接受,才造成父亲后半生的孤独。我对不起父亲,但我更觉得对不起母亲,也许我真的给父亲找个老伴,母亲才能含笑九泉。我始终觉得,这是我内心永远不能释怀的歉疚和负罪。从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对老人的孝顺不是我们一直压在心里的那份思念和说不出来的爱,而是如何让老人过得幸福、快乐。

父亲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我曾几次和父亲商量把他接到城里来住,他老人家都不愿意,父亲说,我住老家习惯了,还有几个谈得来的酒友和热爱书法的朋友,到了城里,不认识几个人,更显得孤独,还是在家里好。后来,我让大妹和他商量了几次,他还是不同意。

父亲老了。有一次回家看望老父亲正赶上父亲出门,站在父亲身后,远远望去,父亲那挺直的腰板还有轻健的脚步已经不存在了,更多的是苍老,我叫了一声,父亲才缓慢地转过身来,然后脚步迟缓的领我回了家。

回到父亲居住的老屋,父亲忙着给我沏茶,当我看到眼前的父亲时,我一股热泪流了下来,我只看到父亲颤抖的手布满老人斑,眼球四周还有一汪浑浊的`水,说话时咬字也没那么清楚了,还略带颤音。我沉默了少许,然后,把我带回去的菜品逐个装在盘子里,父亲拿出来一瓶酒,我们爷俩相对慢慢地饮了几盅……临来时,我对父亲说,我们都不在你眼前,你要注意身体,少喝酒,少吸烟。父亲说:“你们有你们的事业,不要挂念我,我会好好的照顾自己的,再说家里还有那么多人,你叔们经常来我这里坐坐给我提提水,你们干你们的事。”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老父亲,离开了那个让我喜过、哭过的老屋踏上了回程的汽车。

坐在车上,我沉思了良久。岁月不饶人,父亲老了,的确老了,当年教书育人的风采不见了,那个谈笑风生的父亲也沉默寡语了,那个每天晚上煤油灯下,给我们兄妹四人补习功课、每问必答的父亲也变得让我有点不认识了。

俗话说得好,家有老人是个宝,这话一点也不错,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随时随地都有牵挂,牵挂远方的孩子,牵挂出差的妻子(丈夫),牵挂多年不见的朋友,同学,战友;但我们每个人更多地是牵挂年迈的父母,父母的健在,使我们多了一份对家的永远的牵挂;我虽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可每当我回到家里,坐在父亲的面前,端起酒杯的时候,那种幸福的感觉时常让我热泪盈眶,和我那位朋友相比我不是很幸福吗!?

第2篇:胡同儿优美散文

胡同儿优美散文

一条条小胡同儿,就是小城的神经末梢。

因为单位门前的路正在修,外出或是回家,多是串一些胡同儿,特别是走过那些撑开双手便可触摸到墙壁的小胡同儿,有了一种在水中游动的感觉。

斑驳的老墙、树冠很大的树,是胡同儿的年轮。它们就在胡同儿里住着,像是我们的老邻居,抬手打声招呼,满含微笑的乡音就会随风迎出来,在巷口老人手摇的蒲扇上摆动,在小孩子跳动的皮筋上颤动,在高大或是矮小的街门上舞动。

老墙的脸像是京戏里的大花脸,会附着了几个时代的表情:会有一两句高亢口号的痕迹;会有调皮孩子的涂鸦;会有温馨的提醒;也会有讨厌的小广告。

我走过胡同儿时,多是上班和下班的时间,这个时候,胡同儿里的人们大概都会在家准备饭菜,香喷喷的味道会从门缝里穿出来,家的等待在升温,焦急也是幸福的。

胡同儿,一般会有个好听的名字,然而小城不是大都市,有名的胡同儿不多,大多普普通通,更形成不了什么胡同儿文化,但它们真切地存在着,或存在过,成为小城历史的一部分。除去被人唤了巷子的胡同,有名的一个唤做“松园胡同儿”,据说是明崇祯兵部尚书张福臻的终老之地。张福臻是明万历癸丑科进士,为高密明清两朝一百单八名文进士之一,明崇祯十五年被封为兵部尚书。据《高密张氏家谱》记载,在家乡立有三世尚书牌坊。我想象那牌坊的宏伟,却不得亲见了。张家在小城是旺族了,其后人中有地龙经高密第一传人张桥,人称“松园张”的。张福臻抗清,史有记载。据说,张桥也曾抗击进入高密县境的捻军,巷战时,持一柄钢枪,把守一条大街,无人能前。不过,这好像没见于典籍,是不是史家的疏漏,未必可知。在《高密县志》上记载的是:“清同治六年,也就是1867年,11月,捻军由诸城县进入高密县境,武举赵殿奎、廪生谭元吉纠集武力抵抗”,浴血奋战,最终战死。

想来,发黄的典籍外,肯定会存了些后人不敢,也不能忘记的血色和胆气。

有名字的胡同儿,还有什么“扁担胡同儿”、“轿杆胡同儿”,再有就是以家族姓氏命名的`胡同儿,大约是一些家族群居的地界了。这些胡同儿,不管是声名远播,还是默默无闻,都储存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负载着小城的岁月更替,像一株植物扎进泥土的根,敏感而坦然,感知着生活的冬寒春暖,体味着岁月的酸甜苦辣,就那么潜伏在岁月的深处,从不高调,不事张扬,顽强生长。

在小城的腹地,一些胡同儿就这样生活着,成为古老小城的一种成长记录。它们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珍贵。每一次走过它们,都像是一种告别。也许几年,或者再长一点的时间里,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胡同儿必然会成为一种记忆,但只要是记忆,也就意味着会被忘记。

我走过胡同儿,开始是为了方便,后来是为了纪念。

第3篇:玉儿优美散文

玉儿优美散文

玉儿的丈夫今天走了。整个叉车都翻了过去,他的生命也随之陨落。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只是觉得心好像猛地被人紧紧揪了一把,半饷都说不出话来。

我急急忙忙地给她发消息、打语音电话,打了两次,没有人接。拨电话的时候,我有片刻的茫然:就算接了,能怎么样呢?我如何能对她所经历的这些感同身受,又该拿什么去安慰她。不过又生生地戳中了她的痛处,让她更加难受罢了。所以,最终我还是挂断了电话。但我还是想这个时候我能站在她身边,很想很想。我只想抱一抱她,也不说什么。因为我知道,我从来都不能够去承担她的半分痛苦,一直都是。

去年六月,玉儿结婚。十二月,她生下儿子。今年三月,丈夫去世。不到一年的幸福,就在一次意外中终止了。我还以为,离开那个所谓的家,她就能快乐了。生活有的时候真像一场幻想,一个笑话。

我从小和玉儿一块长大,她比我大五个月,是我的亲堂姐。我们都是从亲生父母那抱过来养的,理由也都是相似的。出生在农村,重男轻女,那时候大部分家庭都很贫穷,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供养那么多孩子。我长大后,妈妈跟我说:“你的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榆钱儿优美散文

榆钱儿优美散文

春来了,柳絮儿满天飘,榆钱儿串上了梢。

记忆里,老房周围种满了榆树,父亲说榆树根须长,可牢牢抓住泥土,夏天的暴雨也不会冲走泥土。而我只盼望,春天里,能吃到甜甜的榆钱。

清明前后,只见榆树上密密的榆钱儿,晶莹剔透,一嘟噜,一串儿,淡黄中透出春的绿意。长辈说,榆钱儿不能捋早了,太嫩不经吃,又会伤了榆树的元气,当榆钱儿真正长成时,一串串悬垂着,似一串串翠玉,高大的榆树下热闹起来了,有人用钩镰钩,有人背着筐直接爬上树去,将一串串榆钱儿捋进筐里。榆钱儿生吃很甜,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越嚼越香。

捋下的榆钱儿,母亲先捡出混杂的小榆枝儿,再用水淘洗干净,再放在簸箕里或竹筛里晾一晾。母亲会变着花样儿,做出几道榆钱菜,如榆钱汤、榆钱饼、蒸榆钱……儿时的.我最爱吃榆钱饼,绿中泛黄,甜丝丝,香喷喷的,味道好极了,如今想起仍唇齿留香,回味无穷,那种清香,有春天的味道。

榆钱大多时候是蒸了吃。清水淘净,用面拌匀,垫上笼布,放进蒸笼里,慢慢用文火蒸,蒸熟后,捏着笼布角和盘出锅,倒进小盆内,浇入蒜汁,撒些葱花或芫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草木健在物是人非散文

草木健在物是人非散文

有些人,等走远了以后,才深深的发现,原来留下的记忆,是光阴摸不去的痕迹;有些情,当沉淀出了以后,才懂得美丽,真实般的存在,还是一如初见。我时常与怀念,对望成了想念;与遗忘,缅怀而出的又悲伤。所有沉淀的情愫,在繁华落尽的流年里,终究是草木健在,物是人非。

这是一个寂静的夜空,满天繁星散去了微烁的星辰,而我、在情不自禁中,将所有的一切,都将在沉睡而安静的月色下,轻敲慢打,在键盘上,用这一颗心似乎苏醒了太多的记忆的心,再一次选择去打捞几多,无数次在午夜梦回时,我努力的挣脱,清空般的不去追思往昔,然、终究还是走过流年,走不过岁月沉淀出的感念。

尘世间的物是人非,又何尝不是一种完美的结局。死恨情愁,万般皆于痴情的心,红尘中缘来缘去,纠纠缠缠的在时光之河中,注入记忆的脑海,应或许是这想忘却相望的回忆吧。那些逝去的美丽,如同流星坠落的那一刹啦,短暂的美终究还是留给眼帘,随之消失的银河的,看不到来过的一丝痕迹。

紧握记忆的弦,寻找曾经熟悉的线索。那些青春狂欢的年少,孤独中放歌的午夜梦醒时分,

未完,继续阅读 >

《父健在儿幸福优美散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父健在儿幸福优美散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