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张海迪的一封信
第1篇:给张海迪阿姨一封信
张海迪阿姨:
您好!
我叫方亚西,是河南省南阳市的一名残疾高中毕业生。虽说身有残疾,但我一向开朗自信、乐观向上。可是,发生在今年高招录取中的一件事把我彻底击垮,以至于直到现在我仍生活在迷茫之中。
事情是这样的:
今年高考,我发挥得不错,过一本线五分。成绩出来的那天晚上,全家都很高兴,觉得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实现了梦想。报志愿的时候,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家里的经济状况,我选择了本省的一所二本中医学院的中医系。参考了过去几年这所学校的分数线,觉得信心十足,只等录取通知的到来。
没想到,实在是没想到啊。录取通知没有等来,等来的却是一个惊天噩耗。在距离二本录取结束还有半天的时候,我得到预退档的消息(当时我已经被这所学校提档)。我一下子就蒙了,只觉得瞬间天旋地转,大脑中一片空白,支持我在求学路上克服种种的困难的信念支柱轰然崩塌。儿时的梦想、求学路上的种种、已经隐没在黑暗中的前途一齐向我袭来,这些将已经没有信念支持的我压得无法呼吸。我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正在一点点减缓,这种绝望真的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
家里人马上通过招办查出了退档理由,竟然是说我生活不能自理。我们都十分气愤。因为我的残疾程度虽说有点严重,但是自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更何况当初的体检报告上也特意注明了这一点。
更为了我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家里当即雇车前往学校,寻求那最后的一线生机。一路上,大家都默不作声,心里暗暗地准备着最后的一搏。司机伯伯也是个好人,知道我的情况后尽可能地加快速度。早一秒钟赶到,我的机会就大上一分。不放弃,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哪怕这种努力需要以我们的生命为代价。
终于,在离录取结束还有四十分钟的时候,我们赶到了目的地。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学校组织了专家团对我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也正如当初的体检结果一样:生活能自理,无专业限制,完全达到录取标准。专家团的组长甚至都已经告诉我们没问题了。张海迪阿姨,您不知道,当时的那种劫后余生的喜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看来上帝最后并没有抛弃我,我不是命运的弃儿。他们在跟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后,又把我送回了正途。我只感到我的天一下子就亮了,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终于成功了。
激动不已的我们立马向关心我的亲朋好友通告这一消息。大家在感叹好事多磨的同时,也庆幸这只是一场虚惊。
但是,二十分钟以后,仅仅在短短的二十分钟以后,这一切都变了,变得是那么地令人难以置信却又那么地残酷真实。我刚刚看到的人生希望一下子全都化为了泡影,变成了镜花水月。招生小组经过讨论给出了坚持退档的最终决议。这个结果像一只无形的大脚,把刚刚从低谷中爬出来的我更为彻底地踢入了深渊,并永远地宣判为死刑。
在这半天时间内,我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再到地狱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只感到全身的力气仿佛被抽空一般,只想躺下去永远不要再起来,真的好累好累。
我已经忘记了当时是怎样从学校回到家里。我只知道我想哭,我想放声大哭,但我却怎么也流不出眼泪;我想大吼,我想对苍天吼出满腔的悲愤,但张大嘴巴,我的嗓子里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我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想当初因为脑炎我从一个正常孩子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残疾儿童都未曾失落过;我更不是一个容易绝望的人,多次手术失败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后我依然能够坦然面对。因为我心中有一个支柱:上帝虽然没有给我健全的身体,但他却给了我聪明的大脑,只要努力学习,最后一定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但是这次我放弃了,我绝望了,我想我这一辈子算是彻彻底底地完了。
可是我不甘心,我真的好不甘心。难道残疾人天生就低人一等?正常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残疾人经过努力一样能够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您应该知道在河南这样一个高考大省,考上大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可是我做到了,我不仅做到了,而且比大多数的正常人做得更好。我不求别人对我特殊照顾,我只希望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去年我就曾经参加过高考,只不过因为涂卡的原因刚过三本线。我当时根本没有丝毫犹豫就选择了复读的道路,因为我想要的不是别人的同情,而是用实力赢得的尊敬。今年,我做到了,但是我却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仍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我没有倒在坎坷的命运之路上,却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一败涂地。
想想自己在七年上学路(小时候需要治疗,在家自学的小学课程)上凭借着巨大毅力克服的一重又一重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现如今却依然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儿时一位亲戚的话又一次回响在了耳边“像你们这样的残疾人上学有什么用呢?”。记得当时我还反驳他说“我的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中”。现如今看起来当年的我是多么地幼稚啊。我就像那只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一样沦为了社会的笑料,我的一切努力在别人看来都变成了自不量力的行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办,我更不知道出路在哪里,未来在哪里,我只感觉到前方一片黑暗。
张海迪阿姨,我是听您的故事长大的一代人。您的事迹,您的精神曾激励我无所畏惧,奋勇向前。如今,我深深地陷入到迷茫和绝望之中,恳请您再次指引我走出黑暗,奔向光明。
第2篇:给张海迪的一封信300字
给张海迪的一封信300字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书信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书信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你写信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张海迪的一封信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亲爱的海迪姐姐 :
你好!我叫成旆杭,是邢台市桥东区北关街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这封信是和你谈大自然的。
你很热爱大自然,但是因病不能去大自然中玩,我很同情你。
我问你,为什么有的植物上的叶子是叶状的有的是针状的?为什么有的`植物生长在地上有的生长在水里?为什么有的植物耐旱有的植物特别需要水?为什么有的植物白天开花有的植物晚上开花……大自然有许多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究,你说对吗?
前几天我去爬山,边爬边想:山是怎么形成的?回家一查知道了是两块大陆“拥挤”碰撞而形成的。不错,爬山知道了山是怎样形成的。你说我这样做对不对?
你说勤奋学习是对的,去大自然玩对吗?我认为对,因为大自然中有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希望你在回信时告诉我。
读了关于介绍你的文章之后,我感到你很坚强。我要学习你的坚强劲儿。你非常有爱心,经常无私地去帮助人们,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到这里就结束吧。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一名名为成旆杭的小学生
20xx年9月21日
第3篇:张海迪
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于济南,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1970年又随父母下放至山东聊城莘县,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张海迪,1955年秋天出生于济南。5岁患脊髓病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大学
第4篇:张海迪
张海迪(1955年
9月16日-),生于济南,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第一段:1到6节 儿童时期学吹口哨
第二段:7到9接 少女时代口哨伴成长
第三段:10到最后一节 中年时,寄托希望
我唯一的快乐就是听小鸟唱歌,它们叽叽啾啾很是热闹。
这句话写出了只有小鸟是有生命的,是自由的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躺在这种疼痛里更难过的事了。
排比句,写出了我长时间地躺在床上很痛苦
原句: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
点评: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我”当时痛苦的心情表达了出来。
原句:在我的口哨声中,窗外小树的叶子绿了,又黄了。在我的口哨声中,树叶飘落了,窗外的白雪盖满了大地。
点评:这句话主要运用了“时间推移”的描写手法,表达了“我”吹着口哨度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是口哨让我忘记了痛苦与悲伤。
《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
1955年9月16日
第5篇:张海迪
张海迪,汉族,山东省文登人,1955年生于济南,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成长经历
5岁时因患脊髓病导致高位截瘫。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