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三峡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2022-12-31 08:04:49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巴东三峡 》巴东三峡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掌握作者游览的行踪,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2.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

4.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游踪顺序,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把握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

3.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增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品味文章的语言并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一)预习导学

①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多出去游历游历)

②关于三峡(读完可以增加知识)

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三峡地跨两省。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1.给下列加横线的句子注音。(对大家来说,这是小菜对吧)A

怒吼()恐怖()渺小()袅袅()

短促()崆岭()谚语()浣妆()

秭归()群壑()耸立()蔚蓝()

峰巅()瞿塘峡()夔门()滟滪()

2.修辞方法小考查A

(1)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

(2)杜工部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要亲自到这地方,才可以领略到前人用字之妙。()

(3)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

3.课文赏析(认真分析课文哦,相信大家可以的)A

(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吧,记得一定要多看几遍课文哦)

(1)作者是以什么顺序和什么线索来描绘三峡风光的?

(2)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你能找出作者途中经过了哪些地方吗?

(3)根据你的理解,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请说说每部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4).你能说说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4.课外提升(考察你们谁的课外知识更丰富哦)B

(1)“地因人传,人因地传”山水的闻名,往往是由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演绎。除了白帝城外,你还能举出有关三峡名胜的典故一两例来吗?

(2)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气势雄伟。峡内重峦叠嶂,礁石林立。到了晚上,江上生明月,江面上能倒映出两轮月亮。游人登上“双月楼”眺望,可赏此奇观。你觉得有哪些古人的诗句能概括此时的场景呢?,。

5.我阅读,我比较 (这道题你都能做出了,你简直太棒了)C

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进行比较,想想游记与一般记叙文有什么区别?

6.假如你是一位小导游,请你选择其中一段景点准备向游客解说介绍。

(你太认真了,是老师的骄傲)D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到三峡来。

答案

1.hǒubùmiǎoniǎocùkōngyànhuàn

zǐhèsǒngwèidiānqúkuíyànyù

比喻引用拟人

2.本文是按时间顺序,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

3.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黄陵庙)→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夔府的江岸

4.第一部分:(①-②段)总述三峡山水的险恶,令作者赞叹而恐怖。

第二部分:(③-⑨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⑩段)写走完三峡后轻松的心情。

5.我阅读,我比较

1.《巴东三峡》为游记,作者置身其中,有时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三峡》一文则多为客观描绘。《巴东三峡》写景物常渲染、铺叙,《三峡》的记叙文字则十分洗练。

2.游记要将游览过程交代清楚(点明时间、地点,反映游踪),要写出景点的特色。

侯晓旭

第2篇:巴东三峡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巴东三峡

1.巴东三峡

教学目标

1.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在文中的作

用。

2.理清文章脉络,弄清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

并茂的写作特点。

3.学习根据景物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重点

1.学习游记的写法。

2.揣摩优美的语言。

3.体会情景交融之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余秋雨先生说过:“看来,从三峡出发的人都是怪异的,都会卷起一点旋涡,

发起一点冲撞。”刘大杰先生说:“在江南住惯了的人,一旦走到这种地方来,

不知道要生出一种什么样的惊异的情感。好比我自己,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

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只有赞叹,只有恐怖。”为什么两位作家在提及三

峡时,都会不平静呢?三峡为何会给我们如此感受呢?

1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巴东三峡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语气。

2.划分段落,总结各部分大意。(学生讨论发言)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三峡景观。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3.总结出作者的游踪顺序,并且简要概括“三峡”特点。

本文是按时间顺序,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由宜昌到重庆逆流而上,游览

三峡:首先经过西陵峡(第一段黄猫峡;第二段灯影峡,其间有黄陵庙;第三段

崆岭峡,其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等处;第四段是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

船过秭归和巴东,进入巫峡。过巫山即入瞿塘峡。过瞿塘峡,到白帝城(有孙夫

人庙,八阵图遗迹),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西陵峡

三峡

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山陡江窄),崆岭滩(险)

灯影峡;黄陵庙一带,风光秀丽

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昭君村峰峦如聚

山水奇险美丽

云雾变幻多姿

巫峡

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

三、作业:找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段落读一读,思考为什么写得好。

2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巴东三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师生一起回顾,三峡有哪些美景?

2.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二、精读赏析

(一)分析修辞

1.作者在巫峡描写时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关例句。

2.抽学生朗读他所划的句子。

3.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

比喻:“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表达了作者见

到三峡时所产生的“惊异的情感”。

“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言其变幻多姿。

“两旁的山,像刀剑削成似的”,言其峻峭。

拟人:“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非常生动,将群山写

活了。

反复:“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连用四个“险”

字,写出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

“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的飞,拼命的飞,”写鸟飞时候的状态,

从而衬托出山峰的高耸。

反问:“万一那山顶上崩下一块石头来,或是船触着石滩,那不就完了吗?”

突出三峡中的山崖险峻如刀剑削成,江水滔滔如怒吼。

(二)分析“诗、谚语、典故”的作用。

1.作者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诗句、谚语和典故,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相

关例句。

2.请同学朗读这些句子。

3.大家讨论,引用这些“诗、谚语、典故”有何作用。

3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巴东三峡

4

明确:收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韵味。

文中开头引用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了三峡一带

险恶、悲凉的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

民谚“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

前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显现崆岭滩,后句中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其险恶

可见,令人望而生畏。

引用杜甫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突出赞赏诗中“赴”

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

作者的即景诗句“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用“江南味”“垂

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

文中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突出了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更耐人寻味。

4.听读(或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自然之美,语言之美,情感之美。

三、拓展延伸

搜集资料,描述建成后的三峡大坝的景象。

四、作业

1.积累字词。

2.摘抄描写优美的句子、段落。

周波

第3篇:《巴东三峡》导学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教师寄语:生命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学习目标:

1、揣摩词义,理解文中关键句的含义。

2、抓住景物的特色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及表达手法的多变。

3、了解三峡,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今天,让我们跟着作家刘大杰逆流而上,去欣赏一下三峡的秀丽风光。

二、明确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渺小()浣妆()滟()

青葱()峰巅()玲珑()

2、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巴东三峡巫峡长,。

②,也有垂杨也有花。

③,生长明妃尚有村。

④青滩叶滩不算滩,。

3、揣摩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庙的颜色和样式,同那里的山水,非常调和,带着浓厚的江南风味。

调和:

②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鬼门关:

③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

转弯抹角:

4、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速读课文,说说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四、精读课文,讨论研究

1、“巴东三峡巫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巴东三峡 导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作者游览的行踪,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2.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

4.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游踪顺序,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把握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

3.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增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品味文章的语言并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

(一)预习导学

①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多出去游历游历)

②关于三峡 (读完可以增加知识)

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

未完,继续阅读 >

《巴东三峡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巴东三峡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